農村俗語「人到三十六不提,過了七十三不說」,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的那些老人中間,他們經常會說一些俗語,而且有些俗語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其中一句俗語是這麼說的「人到三十六不提,過了七十三不說」。這句話聽起來很神秘的樣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過去的人們普遍認為,三十六歲是人們從青年到中年過渡的一年。我們都知道,人們步入中年以後,無論是身體狀態還是心理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身體上,人們到了中年以後非常容易生病,尤其是那些之前太過勞累的人,年輕的時候可能會感覺不出來,一到中年就會有明顯的表現。
人們在三十六歲之前,無論是身體狀況還是事業,都是走上坡路的,人們會越來越強壯,力氣越來越大,但是過了三十六歲之後,就會走下坡路。三十六歲是人們生命中的一個分水嶺,如果不多加注意的話,很有可能對以後的人生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在過去的時候,人們都不願意去提及自己的三十六歲。
過去的老人認為,七十三歲是人生的一道坎,這一年很容易生病,如果邁過了這道坎,一般就能夠多活幾年,要是邁不過,就很有可能生命就此終止與七十三歲。因此人們都非常避諱七十三這個數字,所有人們一般是不會談論七十三這個年紀的。
除此之外,關於人們年齡的其實還有另外一句,那就是「八十四不講,一百歲要藏」。八十四與七十三歲一樣,都是人生了一道坎,就看能不能邁過去了。對於「一百歲要藏」這句話的意思是,百歲的老人非常有福氣的,但是不能就此得意忘形,因此要隱瞞自己一百歲的年紀,即使是過了一百歲,仍然要說是九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