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座新城的光榮與夢想
初具規模的翔安南部新城。
翔城綠道。
火炬(翔安)產業區。
翔安隧道。
百姓安居樂業。
翔安下潭尾紅樹林溼地公園。
從高空鳥瞰廈門,人們的目光,往往會匯聚在東岸這片411平方公裡的土地。
一條條鋪上瀝青的城市主次幹道,宛如烏黑的長龍,把現代化的樓群與古樸的鄉村纏繞在一起,蔚藍的大海,環抱著大片密布著工程機械的火熱土地。每逢夜晚,處處霓虹閃爍,流光溢彩。
這裡,就是剛剛度過十五周歲生日的翔安新區。
熟悉它的人,並不會忘記它當初的模樣:整個區域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灘涂和農田雜亂分布,被外界戲稱為廈門的「風頭水尾」。
一座新城的飛騰,總與重大發展機遇和戰略決策合拍前行。
2003年10月19日,翔安新區掛牌成立,開啟了在「一張白紙」上建設宜居宜業生態新區的豪邁徵程。
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把廈門島與翔安的距離,從一個多小時縮短到10分鐘以內;矗立著現代化廠房的火炬(翔安)產業園區,撐開了世界級的光電產業基地;車來車往的翔安大道綠樹成蔭,這條全省最寬的城市主幹道還與福建省首個公路帶狀公園畫上了等號;比本島校區還大的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完成一期工程建設……新區成立以來,一批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翔安人,勇往直前、奮臂揮汗,他們用15年的時間,奮力實現了產業發展、新城建設和人民生活 「三個新跨越」,書寫了一座新城的光榮與夢想。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中,「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區」的奮鬥目標,又把翔安再出發的步伐,定格在嶄新的坐標上。
風華正茂,萬象更新,新時代的光榮與夢想,又在翔安徐徐升騰。
第一節:產興
曾經大片的胡蘿蔔地,崛起了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火炬(翔安)產業園區,頻頻成了這些年許多驚動世界的「大新聞」的發源地。
和往常一樣,這裡的「天馬微電子」,現代化的流水線高速運轉,就在去年底,「天馬屏」實現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全世界範圍內每賣出10片液晶全面屏,就有三片產自廈門天馬。
伴隨廈門天馬TFT、冠捷科技、宸鴻科技五期、 開發晶等大項目相繼落戶和建設,一條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光電產業鏈正在翔安快速發展。「打造世界知名光電產業集群 」,成了翔安區發展工業經濟的清晰思路。
城,不能只是高樓大廈,而必須以產業為支撐,推進產城融合。對這一點,翔安人始終有清晰的認識。今天,他們已經用一組堅實的數字,刻畫出自己的發展軌跡:2017年,翔安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2.52億元,比2003年的22.44億元增長了19.17倍,15年間,工業總產值增長了39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4倍多;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在全市6個區中均位居第一,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廈門最快的「增長極」;而在今年第二季度,全省「五個一批」綜合考評中翔安排名第二,其中新增開工項目排名全市第一。
「翔安這些年的經濟活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創新驅動。」在不久前剛剛揭下面紗的廈門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園內,不少新入駐的創新創業企業負責人都這樣感言。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與翔安創新孵化中心、廈門大學翔安創業園區等眾多創新創業平臺一樣,為全國創新企業的開花結果提供著豐厚的土壤。
奔跑中的翔安,總是能得到機遇的青睞。這裡的產業,因為「雙千億」這個關鍵詞,再次變得異常奪目。廈門市平板顯示、集成電路等涉及翔安的10條產業鏈群,為這裡的產業轉型升級勾畫出明晰的方向,而全市安排的10個千億投資工程,涉及翔安的就有8個,為各區最多。
產業發展,環環相扣,雖然「農業翔安」變身為「翔安智造」,但翔安卻從未停止對第一產業發展的孜孜探索。今年來,翔安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增幅1.9%,位居全市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7%,位居全市第一,增速快於城鎮居民。在翔安勾畫的鄉村振興戰略動人圖景中,「產業興旺」成了首要的靚麗一筆。
洋唐保障性居住區附近的閩籃城市廣場,每天都人潮湧動,這裡的居民也許並不曾想到,自己的家門口,也能擁有這樣大型的購物商場。從第一個超市人人樂營業,到如今商超遍地開花,翔安的現代服務業早已「脫胎換骨」。
第二節:城新
車入翔安大道,一個初具規模的CBD以及背後林立的塔吊,一下子躍入人們的眼帘。這是翔安新城規劃的15平方公裡的核心區,規劃人口約12萬人,片區涉及蔡厝、後村、浦邊、東界、鼓羅等8個行政村。
翔安經過15年的發展,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是什麼?也許很多人的答案,就是新城。
2010年,翔安新城再次吹響建設號角,幾年來,翔安大手筆投入了600億元用於新城建設。「後起之秀」大跨步向前,東部新城強勢騰飛,曾經的一紙規劃圖,正越來越生動地用「實景」呈現在我們面前。時至今日,東亞電力(廈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步軍,還在「念叨」著翔安讓她最終堅定地留下來的緣由:路通了,上班近了,翔安新城已經崛起了。
十五年來,翔安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全面推進新城建設,一幅「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濱海新城」的圖景正在快速鋪開。中央商務區、東山溫泉片區、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活片區、東部城市啟動區會展中心、廈航生活及出勤基地等大組團,共同撐開南部新城的宏大格局。
潺潺流水由北向南流入下遊鼓鑼公園水系——它是一個景觀,更是一塊具有傳輸、滯留、下滲、淨化雨水功能的「海綿」。打上了「廈門唯一獲得國家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雙試點的新城區」的亮眼標籤,翔安新城又增添了與眾不同的魅力。
拓展,再拓展;提升,再提升。
如今的翔安,城市建成區面積超過39平方公裡,城市化率超過57%,翔安大道、翔安南路、海翔大道、濱海東大道及南部新城「五縱五橫」的路網骨架已經成形,翔安新機場的建設正緊鑼密鼓地推進。這片土地,從距離廈門島最遠的區域,不僅一躍成為進出島的重要門戶,更成為人們紛至沓來的投資興業的熱土。
在前不久翔安召開的區委四屆八次全會上,翔安把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一個基本任務,放在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區上。全力配合廈門新機場片區、東部(翔安)體育會展新城片區開發,加快新城核心區和東山片區項目建設,繼續提高城市化水平,被寫入重要日程。
第三節:民安
翔安隧道翔安出口處,一處高高聳立的雕塑依舊吸引人們的眼球——金燦燦的「司南」下,「業翔民安」四個大字熠熠生輝。
民安,是翔安建區時就確立的堅定目標,更維繫著今天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
傍晚的翔安第五實驗小學,接娃的家長們正樂呵呵地相互交談,上個月初剛剛投用的這所全新的區直屬校,合併了原山亭小學和亭洋小學兩所農村完小,學校面積擴大了好幾倍。不僅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不可同日而語,音樂、體育、美術等科目也都開了。
15年間,翔安不僅率先在全市實現了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100%進公辦校就讀,還率先全省實現了「班班通」全覆蓋、率先在全省組建區屬普惠性教育集團、率先全市引進首個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小學教師……到2020年,翔安擬建設幼兒園51所、中小學項目43個,新增學位近8萬個,為全市最多。尤其是,打破編制、職稱束縛,以崗定薪吸收全國優秀人才的翔安教育集團,探索和創新辦學模式和管理制度,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都樹立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與「教育薄弱區」幾乎同時崛起的,是翔安曾經基礎薄弱的醫療事業。如何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這裡也在探索和實踐中找到了康莊大道。
說翔安的醫院,繞不開的是當地人熟悉的「同民」。2007年,第一醫院開始託管翔安同民醫院,島內的優質醫療資源向島外延伸;2013年,同民醫院晉升三級綜合醫院,從此改寫了翔安無三級綜合醫院的歷史;2014年,同民醫院正式更名為「廈門市第五醫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底,翔安又一家三級醫院——「廈大附屬翔安醫院」即將開業。翔安醫院一期投資20億元,建成後將擁有床位1000張,將建設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研究型的三甲醫院。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哪裡是百姓最需要的,翔安就向哪裡持續發力。
「別人走,我們跑;別人跑,我們衝!」這是翔安的幹部群眾常常說的一句話。
身負使命,日夜兼程。15年來的翔安,已經從經濟弱區向經濟強區轉變,從傳統農業區向先進位造業為主的城區轉變,從農村城鎮向生態型濱海城區轉變。
勇立潮頭,奮楫揚帆。今天,廈門這個最年輕的行政區,還將在新時代的朝陽下,在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豪邁徵程中,譜寫新的輝煌。
翔安大事記
2003年
10月19日, 福建省最年輕的行政區——翔安區五套班子掛牌儀式在新店建行大樓前舉行。
●2003年
9月8日,翔安大道主體全線貫通,道路寬120米,雙向12車道,建成後成為廈門最寬的道路。
●2005年
7月29日,翔安文教區正式動工,是廈門市重點發展的第三個文教區。
8月4日,廈門火炬高新區 (翔安)產業區通用廠房開工。該產業區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可容納200多家企業、3萬至5萬名產業工人。
●2010年
4月26日上午9點,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4月29日,翔安區舉行翔安新城奠基暨啟動項目開工儀式。
●2011年
4月6日,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奠基開工儀式在翔安校區主樓群片區舉行。
●2012年
5月3日,翔安新城中央商務區暨重點項目開工儀式隆重舉行。
●2014年
12月14日,翔安區順利通過國家級生態區考核驗收。
●2015年
4月10日,廈門市獲評成為全國唯一「海綿城市」與地下綜合管廊雙試點城市,翔安成為全市唯一雙試點城區。
●2016年
1月13日,海翔大道(翔安段)及其東延伸段主線順利通車。至此,海翔大道主線基本實現通車。
●2017年
5月26日,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一期工程在全市率先開工建設,規劃建設保障房約2800套。
●2018年
9月3日,作為廈門「雙千億」重點打造工程——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式開園運營,「健康翔安智谷」也同步啟幕。(文/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林瑞聲 餘慶東 圖/記者 王火炎 通訊員 朱毅力 張天驕)
(責編:林東曉、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