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著名粵語相聲笑星黃俊英老師已經從藝66年了,套用現今流行的一句話,老廣們都是看著黃老師的粵語相聲長大的。甚至誇張一點說,說粵語的廣東人大都認識他,大家都是忘懷不了他熒幕裡經典的「形象」。
上世紀50年代,黃俊英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曲藝匯演,被北方的相聲藝術深深吸引。期間,他與全國聞名的相聲藝術家馬季結下奇緣,在向馬季學習北方相聲表演形式的同時,黃俊英也暗下決心要用粵語創作相聲,用嶺南人民熟悉的方式來傳播傳統相聲藝術。
黃俊英與楊達
其後,黃俊英與好友楊達等表演藝術家,從廣東地區群眾生活中選取題材,採用粵語方言進行再創作和演繹。創作了《省港澳大比拼》、《廣州話趣》、《借電話》以及《肥仔米》等等深入民心的作品,大受歡迎,開闢了粵語相聲這樣一門具有廣東特色的語言表演藝術。
可以說,粵語相聲的出現,帶動了一批具有嶺南文化特色,富於生活氣息的文藝創作。半個世紀以來,粵語相聲已成為廣東曲藝的重要一支,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只要是講粵語的地區,它都擁有大量的觀眾和聽眾。
黃俊英雖然65歲宣布退休,但退休不離崗,後又接受劇團返聘16年至今直到現在。現今82歲高齡的黃俊英仍帶領相聲藝術團走四方,把歡樂和笑聲灑向千家萬戶,是廣東第一人,也是全國罕見的現職高齡藝術家。從藝這麼多年來,黃俊英創作演出了無數個經典之作,塑造出一個個令觀眾難以忘懷的藝術形象,以精湛的藝術表演徵服了觀眾,身體力行使粵語相聲這門新興的藝術門類在南粵大地深入人心。
黃俊英老師一家三口
而作為粵語相聲的開山鼻祖,如今他薪火相傳,桃李滿門,培養並帶領出一支優秀的粵語文藝隊伍——廣州相聲藝術團。眾多徒弟們成為多個藝術領域的優秀表演創作人才,為粵語相聲文藝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真正的德藝雙馨,為黃俊英老師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