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有3000件旗袍,為能展現旗袍美,60年來,她的體重從未變過

2020-12-12 兔大聖公社

對於美,可以說是許多女性一輩子的追求,有這樣一位女子,從青春年少到白髮蒼蒼,她一直穿著旗袍,旗袍已經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她的旗袍多達3000件,都能申請世界紀錄了。她就是有名的「宋氏三姐妹」中的宋美齡。

宋美齡,出生於1898年,海南文昌人,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她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10歲的她在美國留學,就已經開始塗胭脂、抹口紅,覺得化妝是一種禮儀,並且堅持了一輩子,旁人極少見到她素麵朝天。

後來,她愛上了旗袍,這個被譽為「中國國粹」的女性國服,她覺得旗袍搭配高跟鞋,走路窈窕,非常能體現中國女性美,從此和旗袍結下了不解之緣。

宋美齡公開表示女性不該穿長筒褲子,要追求女性的美,又不能過於暴露,旗袍是最好的選擇(那時候的旗袍很長,並不暴露)。在上世紀30、40年代,旗袍進入了黃金時代,那時候不管是達官貴人的太太們,還是普通學生、婦女和女工,都愛穿旗袍,這也離不開宋美齡的影響。

作為當時的第一夫人宋美齡,給她送禮的人絡繹不絕,特別是大家知道她鍾愛旗袍,各種高級面料都源源不斷進入她家,此時,張瑞香出現了。

剛認識張瑞香的時候,還是朋友介紹給宋美齡的,說這位師傅做旗袍非常厲害,當時宋美齡的社會活動越來越多,隨著活動級別的升高,她對旗袍的要求和質量也升高,於是想到了張瑞香。

張瑞香是一位裁縫大師,對旗袍的設計頗有研究,做工講究,並且他對全國各地的不同布料特別感興趣,於是宋美齡請他來做自己的「專用旗袍師傅」,張瑞香師傅一年忙到頭,說自己2、3天就要做出一件旗袍,20年下來,製作超過2400件,恐怕宋美齡自己都數不清衣櫃裡的旗袍了。

張瑞香到底多麼負責?宋美齡身邊的工作人員寫道:「張瑞香有好幾次,人已經生了重病都躺在床上了,還是不顧自身健康,繼續為宋美齡做旗袍。甚至到死嘴裡都在念『還有一件旗袍沒做完哩!』」

當時宋美齡專門有一個管家,管什麼呢?專管宋美齡的旗袍和配飾。蔡祺貞多年跟隨宋美齡,她清楚地知道宋美齡什麼時節喜歡穿什麼樣子的旗袍,搭配什麼襪子、鞋子,她說,同一件旗袍宋美齡通常只穿1~2次,遇到夏天天氣熱,汗出多了就要馬上換旗袍;遇到下雨天,旗袍沾到了泥汙,也要立馬換新旗袍。

蔡祺貞就時時刻刻在她旁邊待命,每天心裡要想好幾套搭配,以備不時之需,有點像現在的「服裝造型師」。

可以說宋美齡的一生,就是與旗袍共處的一生。我們都知道,穿旗袍不像其他衣服,必須要保持良好的身材,據她侍從回憶,宋美齡幾乎每天都會用磅秤稱自己的體重,只要發現自己的體重超標,立馬改吃青菜,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所以60多年,她從未間斷過穿旗袍,身材也控制得極好,從未變過。

相關焦點

  • 一生喜歡穿旗袍的優雅女人宋美齡,旗袍多達千條以上
    宋美齡喜歡旗袍,自然也擁有為她一人設計製作旗袍的專職裁縫師。據記載,宋美齡的專職裁縫師名叫張瑞香。早在蔣介石在大陸執政時期,張瑞香就跟著宋美齡走南闖北,寸步不離。
  • 終身旗袍的踐行者:宋美齡獨愛旗袍,你知道是因為什麼嗎?
    作為一個成功的女人,宋美齡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蔣介石夫人這樣的頭銜,她的聰明睿智也是眾所周知的,另外便是她優雅的外面,自然這與她獨獨鍾愛旗袍是分不開的,畢竟在中國傳統服飾中,旗袍可以將女性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那麼,宋美齡為什麼會獨獨喜歡旗袍呢?
  • 宋美齡跟詩麗吉罕見同框,旗袍皇后風姿綽約,手腕上的配飾卻輸了
    旗袍從民國時候開始流行,那時候很多精緻的女人都喜歡穿小洋裝。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就熱衷旗袍,不僅是因為長久在國外生活,還因為旗袍更能凸顯身材。
  • 宋美齡:她是駕馭旗袍的高手,晚年定居美國時隨身帶去50箱旗袍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至今還沒有去過南京。因此,當我看見由國慶所著的《紙上金陵》(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時,還是頗為欣喜的。既然一時半會兒去不成南京,那麼通過專家的介紹來了解南京,為今後去南京做些知識儲備也是必要的。
  • 「春晚旗袍」上熱搜 老上海名媛是怎麼演繹「旗袍優雅」的?
    宋美齡自幼在美國留學,雖然受西方文化影響,卻獨愛旗袍。她是三姐妹中最痴迷旗袍的一位,據統計,宋美齡一生穿過3000多件旗袍,一年四季身上的旗袍很少有重複的,她的衣櫃堪稱世界上最大的旗袍儲藏室。宋美齡對穿著要求甚高,不容許旗袍上有任何汙漬。
  • 為何中國古代的旗袍如此受歡迎,就連宋美齡張愛玲都搶著穿旗袍?
    說到旗袍大家都不陌生,旗袍是一種民族文化,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在民國20年代後成為最普遍地女子服飾。香港地區的女性也曾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穿旗袍,當時的旗袍製作匠心獨運,追求女性的曲線美。那麼旗袍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在民國盛行旗袍,有很多迅速二者認為,民國女子的思想很獨立,女權也解放,仿效男子穿長袍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旗袍,從不以俗豔為美
    八十年代起,旗袍被政府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也許,這正是旗袍以「禮服化」的模樣重新回到大陸的發端。從此,結婚開始穿起不倫不類的紅色旗袍禮服。有經濟實力的女性們也紛紛訂做重磅真絲加手工刺繡的昂貴的旗袍禮服。
  • 旗袍之美,一種傾國傾城的美,是古典與浪漫的結合!
    因為她愛旗袍 ,愛的時間勝過了她愛一個伴侶的溫度。美麗的女子總是臆想著生活如自己幻化中的一樣美麗,拒絕庸俗成了不變的定理。穿旗袍的宋美齡不知道是在哪裡看到的一句話說:「美,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宋美齡很好的詮釋了這樣的一句話。宋美齡是出了名的「旗袍控」,衣櫥內旗袍無數,她的專用裁縫師傅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要縫製出一件旗袍。
  • 旗袍:中國女人的傳奇之美
    旗袍的每一次改良與變化,都是女性思想與審美變化的體現。很難想像有這樣一種服飾,只有中國女子穿上才能盡善盡美地展現其風韻,可端莊、可嫵媚、可內斂、可性感、既傳統又時尚,然而旗袍確確實實便是如此。旗袍與女性意識初期的旗袍並不展現女子玲瓏有致的身材,而是依舊堅持「平胸之美」。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考慮到衛生與健康,1927年在廣東省政府委員會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禁革婦女束胸》的決議,婦女解放胸部運動,又稱作「天乳運動」興起。
  • 民國旗袍:精緻考究的海派風尚
    很適合展現旗袍之美的胡蝶喜歡短款旗袍,但是又怕短款旗袍不夠端莊,思來想去她自己發明了一種滾邊,用蕾絲加在下擺和袖口處,大概三四寸,這種旗袍後類被叫做胡蝶式旗袍。也就是這考究的三四寸,讓褚宏生也在上海灘開始有了名氣。
  • 1991年宋美齡定居美國攜99箱衣物 50箱或旗袍(圖)
    南京藝術學院夏燕靖教授對旗袍的歷史頗有研究,他的研究顯示,民國影星是推動與普及改良旗袍的重要力量。例如胡蝶,她穿旗袍總是袒露小腿和小臂,這在當時成為時尚,而且她的旗袍下擺和袖口都綴有「蝴蝶褶」,這類旗袍也被稱為「胡蝶旗袍」。「顧蘭君式」的旗袍也曾風靡一時。一張照片中,顧蘭君旗袍開叉高到大腿根,袖口也有半尺長的大叉,開放度不輸於現代女性。
  • 經典國粹,百年旗袍:驚豔了世界的東方神韻
    1929年民國頒布的服裝條例規定,女子的正式服裝一款為長身旗袍,一款為藍上衣黑裙,旗袍便成了民國女子的國服之一。30年代是上海旗袍的鼎盛時期,受歐美文化的影響,旗袍的各種改良與變化紛至沓來,一年一變。衣袖從長到短、從短到無,衣領有元寶領、高領、立領、方領各式各樣,旗袍的長短與開叉的高度也分別出現了長短、高低的樣式。
  • 旗袍被認定為最能展現東方女性美的服飾,哪一位是你的旗袍美神?
    旗袍被認定為是最能展現東方女性之美的服飾,穿旗袍對女性身材和氣質的要求非常之高,纖細苗條個子高應該是屬於第一位的,肩膀自然後傾,背部挺直,挺胸收腹,還要非常有氣質,這樣穿著旗袍的效果才會更加理想。以下這些女演員都是身材好,長相美、氣質佳、將旗袍穿出極美風格的範例,哪一位是你心目中最美的旗袍女神?
  • 中式禮服高定女王郭培與她的旗袍世界!
    很多明星都穿過郭培設計的旗袍禮服,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儀式上,著名演員章子怡作為嘉賓出席了活動,章子怡的一身名為「奧運祥和」的刺繡旗袍為世界展現了中國國服的東方魅力!就連眾多明星的婚服都離不開郭培之手,吳奇隆與劉詩詩的中式旗袍禮服就是由郭培親自打造的。
  • 紅雲看世界——旗袍,一部中國百年的風情史
    她集美貌、財富、權力、榮譽於一身,既有中國傳統美德,又受西方現代文明薰陶、善於交際。宋美齡對於旗袍的熱愛,現今世界無人出其右者。她的旗袍,美麗而又尊貴。盤扣得一絲不苟,從容的面龐,仰的恰到好處的脖頸,無一不顯示她的尊貴與典雅。宋美齡在美國會的演講,讓西方世界認識了這個來自中國穿旗袍女人攝魂奪魄的美。
  • 《乘風破浪》10位旗袍女神!寧靜又美又霸,鬱可唯穿旗袍秀大長腿
    《乘風破浪的姐姐》旗袍女神3:金晨金晨在民國劇《雪鷹》也有超美的旗袍造型,她同樣是氣質美女,跳舞超級美,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的舞蹈擔當。金晨穿上旗袍顯得高雅又嫵媚,如果氣質太妖豔穿旗袍很容易變風塵女。
  • 她是象山旗袍女師傅,一刀剪出「花樣年華」
    在師範學校念書的時候,學校旁邊也有一家裁縫鋪,她時不時去串門,與老闆攀談,對服裝的興趣從未消減。電影《花樣年華》對旗袍的興趣則源於電視劇,在81版香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中,演員米雪身著傳統中式連襟服裝,落落大方,宋丹霞自此對中式服裝有了初步印象。
  • 百年旗袍:柔軟又堅韌的女人心
    1918年的時候,宋美齡已經踏出社會,在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裡做一名英語老師。她自小接受西式教育,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甚至很多時候講英語比講國語還流利,儼然就是一個新時代女性的代表之一。但她示人的形象往往不是西方服飾,而是一襲一襲精緻奢華的旗袍。宋美齡估計自己都數不清自己有多少件旗袍了,可能有上千件,她甚至還專門請了老裁縫張瑞香專門給她定製旗袍。
  • 旗袍,從不以俗豔為美……
    八十年代起,旗袍被政府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也許,這正是旗袍以「禮服化」的模樣重新回到大陸的發端。從此,結婚開始穿起不倫不類的紅色旗袍禮服。有經濟實力的女性們也紛紛訂做重磅真絲加手工刺繡的昂貴的旗袍禮服。然而,民國時哪怕上流社會的名媛貴婦,也很少穿著禮服式的旗袍。
  • 華夏旗袍模特開賽現場人從眾 3000旗袍嫂走秀爭豔引圍觀
    3000旗袍嫂走秀爭豔(視頻長1分47秒)周建仕攝   6月23日,在浙江東陽橫店影視城,一群群色彩豔麗、款式各異的旗袍小嫂和旗袍阿姨,伴隨著悅耳音樂緩緩走秀。她們優雅、美麗,展現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旗袍的古典美韻,傳遞現代女性的自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