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口徑為500米的中國「天眼」(FAST)建成之前,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是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在1963年開機運行時的直徑為305米,後來進一步擴建為350米。但如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卻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作為曾經的世界「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做出過一系列的重大發現,天文學家甚至用它來聯繫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暴露了地球文明。
我們通常所說的光指的是可見光,也就是眼睛能夠看到的光。但宇宙中還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光,它們的波長長於或短於可見光,傳播速度也是光速,只能通過特殊的望遠鏡來接收。宇宙中的不少天體會向外發射出無線電波,這些電磁波需要通過射電望遠鏡進行接收,由此就能了解到天體的相關信息。
當年天文學家通過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現了第一個脈衝雙星系統,間接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預言——引力波,這項研究成果誕生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另外,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也是由這架射電望遠鏡發現的。
除了研究宇宙中的天體之外,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還被用來搜尋外星文明。人類都是通過無線電波進行通信,如宇宙中存在外星人,他們也應該會使用無線電波。但經過一番搜尋之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並沒有接收到來自外星文明的信號。
於是,天文學家轉而主動尋找外星文明。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不但能夠接收無線電波,而且還能發射無線電波。既然外星人沒來找人類,天文學家就發射信號去主動聯繫外星人。
天文學家把目標定為M13球狀星團,這是因為那裡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會比較高。M13十分古老,它形成於116億年前,其中包含著大約30萬顆恆星。根據近年來的研究,恆星周圍普遍存在行星。因此,M13有足夠的時間來孕育出生命,甚至文明。
1974年,天文學家把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繫結構、人類身高和DNA等信息轉換為二進位數字,然後通過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把這些信息發送給M13。不過,M13遠在2.2萬至2.5萬光年之外,無線電波以光速傳播,這意味著人類發出的信號要在兩萬多年後才會到達那裡。
對於此舉,後來的一些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其中也包括著名的宇宙學家霍金。主動聯繫外星人是有風險的,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敵意。就像《三體》所描繪的那樣,給外星文明暴露地球的位置,結果招來他們的入侵。
如果外星文明知道人類的存在,並且有能力前往地球,那麼,他們的文明等級肯定遠高於人類,因為我們現在就連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都沒有能力親自造訪,更何況是進行遙遠的星際飛行。
另外,也有些人對此表示樂觀。畢竟,一個能夠擺脫母行星的高等文明已經看不上地球這樣的資源,他們如果能夠來地球,最多也只是做個研究而已。
不管怎樣,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出的無線電波已經在太空中前進,目前距離地球46光年。如果真有M13的外星文明接收到這些信息,那也是在兩萬多年後的事情。到了那時,相信人類文明早已發展到更高的水平。
如今,服役半個世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完成了使命。考慮到這架射電望遠鏡已經年久失修,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計劃將其拆除。NSF早就想這麼做,因為此前每年都要承擔高昂的運行維護費。但不料,在人為拆除之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饋源艙支撐平臺掉下來,砸壞瞭望遠鏡的表面。這樣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