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2021-01-19 花樣萬安

點上方"花樣萬安"免費訂閱驚喜不斷!

萬安生活一手掌握

萬安地區綜合資訊平臺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走進梁書是一個必然中的偶然。

退休後,這幾年,我幾乎是每天上午都到中學同窗謝本洪先生所在的得韻堂書畫店泡茶喝,一則出於自己從小便對書畫有特別的愛好,下放時給人油漆家具經常要寫字畫畫,而店裡經常就有不少新鮮的,水準可謂上乘的書畫作品,在這種環境中喝茶,真乃賞心悅目,心情愉快;二則茶友基本為高中同學,年紀相近,經歷相仿,也有共同語言,在一起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今年五月的一天,聽本洪先生說起對面藝林軒裝裱店李燦老闆處來了一位萬安的客人,即中國美協的畫家梁西江先生,西江先生拿來了幾十幅其父——梁書的作品來裝裱,本洪先生還從網絡上找到梁西江的畫作給大家欣賞。梁西江的畫作給人一種高屋建翎的震撼視覺效果,及濃淡相宜,粗細結合的藝術享受,意境深遠,貼近生活,畫面流動,雄渾渲染中不乏精細勾勒,熱烈奔放中蘊藉冷靜的蔭涼。一看就給人一種高水平的視覺享受。趁李燦老闆已裝裱好,而西江先生還未來取之際,我和本洪先生及幾個茶友得以到藝林軒先睹為快,這是幾十張梁書老人的遺作,大多為梁書老人90x60cm和120x75的山水畫作,其布局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筆力雄健,色彩凝重,氣派非凡,給人震撼的美感,真乃難得一見的大師傑作!過了幾天,梁西江先生來取裝裱好的畫,我和夏之明先生(退休的贛州市文化局長)、本洪先生陪著西江先生護送梁書先生的作品一起乘車,由羅賢贛先生開車一道往西江先生的老家——萬安馳去。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我與西江先生均為1947年生人,又同是1966年高中畢業,一接觸便有相見很晚,一見如故的感覺。一路上西江先生打開了話匣:他父親梁書生於1905年,歿於1998年,與黃秋園、彭友善、陶博吾同為江西省書畫界的「十老」,是劉海粟大師的得意弟子,劉海粟先生是近代美術史最具爭議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作為近代美術和美術教育的開拓者、奠基人,他在藝術創作和藝術理論上都極有建樹,中國畫、油畫、素描、速寫等方面都十分擅長,其書法學康有為,蒼古沉雄,國畫線條有鋼筋鐵骨之力,後潛心於潑墨法,筆飛墨舞,氣魄過人,歷任南京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教授,晚年運用潑彩法,色彩絢麗,風格雄渾,任上海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他十上黃山,師法自然,又深受明末清初畫家石濤的影響,晚年不拘於形而不求合矩,無法而又有法,與梵谷那種肆意汪洋熱情奔放的思想相通,受以塞尚為首的後印象主義影響,認為藝術是主觀的表現。並將其作為自己繪畫美學的重要支柱貫穿一生,通常不求精細惟求一種氣勢和力量。西江先生這輩子去過五次劉海粟先生家,第一次是陪著父親梁書去的,挑著一擔南豐蜜桔,經過三峽、九江到上海,上電梯到了上海復興路923號劉老住在上海大廈20層的家中,父親與劉老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劉老對小孩很慈祥和藹,海粟先生的夫人謝亦巧還送給他一幅自己畫的梅花小品,海粟先生聽說西江學的是俄語,便要他改學英語,並來幫助自己做文字工作,此事後來因「文革」及其他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他這次到贛州來裝裱父親的遺作,那是因為省文聯準備組織一次梁書的畫作展,所以他找了幾十幅父親的遺作來贛州裝裱。他最後一次見劉老是父親仙逝之後,他到上海找到海粟老人報喪,劉老為失去這麼一位愛徒悲痛不已,劉海粟當時已經九十高齡了,他的字在香港拍到了一萬多元一個,可是當他聽了西江表達的願望後,二話不說,立即焚香研墨,認真地為西江寫下了「梁書國畫」和「梁書中國畫藝術館」兩幅蒼古沉雄的大字。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梁書中國畫藝術館於2013年5月16日正式開館,開館那天,江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省文聯、省書畫家協會及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均派領導參加了儀式,並送來花籃,開館儀式熱鬧非凡,開館之後就向全國百姓開放。梁書中國畫藝術館坐落在萬安縣城芙蓉大道,佔地七畝,主樓七層建築面積520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呈丁字形布局,裙樓和附屬建築13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6300多平方米,總投資兩千多萬元,是一個集展覽、裝裱、培訓、藝術品創作、交流、銷售、住宿、茶樓、休閒、商業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開館十幾年來,能處鬧市而自立,並不斷發展壯大,無償地為全省的藝術創作、展覽和培訓、孵化藝術人才做出傑出的貢獻,這作為一個由國家劃撥土地,由私人投資及管理的展館,在全省以至全國都是極為罕見的。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梁書於1905年生於江西萬安縣羅塘鄉雙龍村,祖父梁希耀為了他能光宗耀祖,便給他取名為梁凱世,他從小喜歡塗畫,未入學就畫了稚氣十足的《老鼠捉貓咪》、《小雞遊泳》,祖父發現其繪畫才能,便給予鼓勵和引導,至善小學的陳校長也提前吸收他入學,將其收入麾下,祖父處處教他做人處事的道理,教他要知識和智力全面發展,陳校長則教他畫畫花鳥要寫生,畫山水要寫意,畫人物要寫神的繪畫真諦,把自己鍾愛的鄭板橋的竹石四條幅送給他學習臨摹,使凱世的畫藝走上正軌,突飛猛進,陳校長還將凱世的處女作,《翠竹》和《竹石》推薦到省裡參展,並將其《竹梅圖》留校以作紀念。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江西自古就是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地方,北宋時江西撫州臨川出了個宰相王安石,他曾寫過一篇《傷仲永》,說的是神童方仲永五歲未上學就會寫字作詩,但由於其父親和眾人的『捧殺』長大後其人碌碌無為,終成庸人。但梁書可不是仲永,他在祖父、陳校長的教育鼓勵下,茁壯地成長起來。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四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萬安縣陽明中學。在陽明中學的同盟會會員、校長謝式楠和美術教師吳承燕的影響下,梁凱世懂得了覺悟比素質重要,素質比智力重要,智力比知識重要的學習藝術道理。他的畫作多次被選送參加省、地和學校各級展覽,畢業時的作品《葡萄》、《風竹》還被學校留作紀念。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上海工人運動,他投身到各項愛國運動中,鬧起了愛國學潮,與謝校長、吳老師一起遭到敵人的逮捕,幸虧在吉安開店的二叔梁志誘邀集萬安老鄉,花了幾百元大洋,並以三家店鋪做保,才把他給救了出來,並僱了一條小船將他送回雙龍村。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後來他在省城偶遇新餘畫家傅抱石,兩人一見如故,在傅抱石的寓所傅抱石現場刻了一枚「壯心不已」的印章送給他作為見面禮。在二叔的支持下,他懷揣著「壯心不已」的印章,走遍了半個江西,當了幾年的江湖畫家,1929年7月他再次來到南昌,傅抱石看了他這幾年的作品,大為欣賞,介紹他去報考以劉海粟為院長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還獲得了由傅抱石贈送的赴上海考試的路費。梁凱世來到上海考場,經過激烈的角逐終於考上了上海美專國畫系。他興高彩烈地到南昌向傅抱石報了喜,然後回到雙龍村準備入學。而一向不支持他畫畫的父親為了他以後有門技術和穩定的生計,卻擅自為他報考了江西醫校,並要他立即跟賴醫生去省城參加招生考試。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梁凱世一考即中,他被江西醫校錄取了。上海美專,江西醫校,何去何從?站在南昌的十字路口,正當梁凱世遲疑不決之時,是傅抱石為他指明了去上海美專的道路。到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就讀後,梁凱世在國畫系一直師從劉海粟、黃賓虹、潘天壽等名師,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與眾師共研畫事。其後分別被聘為上海美專和南京中央大學國畫系教授,1932年參加黃賓虹、、鄭午昌、黃藹農、許微白的「蜜蜂畫會」1933年加入潘天壽、諸聞韻、諸樂山、吳弗之、張書旗、張振鐸的「白社畫會」,並在南京、上海、杭州舉辦「白社」畫展。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1934年梁凱世在張大千的啟發和指導下,創作了《潑墨牛頭》與何香凝合作創作了《歸去來兮》、《船居圖》、《山石隱居圖》等八幅國畫,不僅提高了梁凱世的身價,引起了專家和世人的關注,也為中國畫壇留下了千古絕唱和稀世墨寶。1934年,在何香凝、葉恭綽得推薦下,其作品《牯嶺紅葉》、《廬山楓葉》和《廬山飛瀑》入選中德、中日美展,先後在柏林、東京展出,1935年與陳偉華、王濟遠一起參加商務印書館編輯出版《中等美術課程教材》。同年七月,他正與蜜蜂畫會的畫友們在黃山寫生,又接到著名畫家徐悲鴻的聘請,聘請他為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美術科山水畫教授,他對徐悲鴻「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採入者溶之」的畫論欽佩得五體投地,他正準備全身心投入教學之時,突然遭到官場人事的排擠,他義憤填膺:祖父給他取名凱世,不就是要他光宗耀祖,凱旋於世嗎?可命運卻總是給他不順呢?在陽明中學讀書被關進了班房,遭到父親辱罵;考美專違背父命,影響了家庭關係;和陳緯華戀愛,受到貴人們的反對,只有逃婚;這次受聘兩個多月,親朋好友都為自己祝賀,又突然被複雜的官場人事排擠。人生是一條路,人生是一幅畫,人生是一條船,人生是一首歌,人生是一部書,我就是一部梁書,他一怒之下,把自己的名字由梁凱世改為了梁書。1938年經何香凝介紹,赴武漢參加由郭沫若主持的抗日戰地服務團,任宣傳總幹事。以筆為武器,創作了大批抗日詩歌和漫畫,鼓舞了軍民的抗戰士氣。武漢淪陷後,梁凱世攜妻回贛,在江西大旅社與傅抱石聯辦中國畫展。1940年在吉安商會舉辦梁書中國畫個展,並由吉安商會出版《梁書畫譜》上下冊。1949年解放後,梁書還熱情地創作了《毛主席高瞻遠囑》和《朱總司令騎馬督戰》和《毛主席、朱總司令颯爽英姿》。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解放後,梁書致力於美術教育,美術創作和美術研究桃李滿天下。1959年,他的作品《井岡山全圖》、《大茅山的春天》參加全國美展,並先後在歐洲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展出。梁書的藝術生涯正如他自己刻的那方印章總結的「十三畫竹,三十畫梅,四十畫蘭,五十、六十畫魚蝦,七十、八十畫蒼山峻岭,九十潑彩潑色。」著名山水畫大師黃賓虹畫了一輩子黃山,而梁書則對井岡山情有獨鍾。他這一輩子自己也記不起爬了多少次井岡山,他畫出了《巍巍井岡山》、《紅色井岡山》、《井岡山全圖》、《黃洋界哨口》《硃砂衝》等正如江西省文聯原黨委書記、文聯副主席張濤稱譽他為「妙筆繪井岡,天下第一人」。

旅美作家、詩人、畫家木心是我國畫家和美術評論家陳丹青最佩服的恩師,在美國是與福克納、海明威齊名的作家,是世界聞名的人物,他也是我國唯一一個被大英博物館收藏了畫作的畫家,木心是梁書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學生。木心先生寫過一首《從前慢》的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嗎、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應該說梁書與陳緯華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是一個遠比梁山伯祝英臺還要感人的愛情故事。陳緯華出身名門,她是上海人,1915年生,1933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師從劉海粟、潘天壽、黃賓虹等名師,主攻山水、仕女(工筆)。1938年經何香凝介紹參加郭沫若主持的抗日戰地服務團任會計。同年與梁書先生在武漢由郭沫若主持婚禮,1939年武漢淪陷後返贛,1941至43年受聘於萬安中學任國語教師,1948年12月在萬安病故,享年33歲。她原在上海因傷寒住院時梁書就日夜陪在她身邊護理,這次她染病,梁書到處請醫生,中醫不行就請西醫為了讓醫生全力想法救人,梁書將自己在贛州展出賣畫的六千多元大洋,全部換成了兩船紅糖,送到醫生家裡。陳緯華去世時,梁書也才38歲,他不吃不喝,也不再畫畫,過了一年才逐漸從喪妻的悲痛中走出來,為了那句向妻子說的「不再續弦」的承諾,他當了五十六年的鰥夫,儘管曾經有許多女教師、女畫家、女作家和大家閨秀暗戀、追求他,但他不為所動,守身如玉,他將自己近一個世紀的感情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這個他鍾愛的女人,獻給了繪畫事業,因為他這近一個世紀的歲月只夠愛一個人,就是陳緯華。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就來到了萬安,西江夫婦招待我們在萬安美食街吃了一頓豐美的全魚宴,其中的特色萬安水庫魚頭、荷包蛋鯽魚、黃牙角燜豆腐都是平時難見的美味。酒足飯飽之後,我們參觀了「梁書中國畫藝術館」主樓一樓正面為序廳以及井岡山民間繪畫館,序廳主要介紹梁書的生平和創作經歷,共分「國畫大師、抗戰勇士、紮根井岡山、藝術經歷、名滿神州」五個部分,二樓為西江美術館,展出梁書三代畫家代表作品,梁書三子梁西江,繼承和發揚了父親的藝術創作技法,勤奮學習,不懈努力,終於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自成一家,梁書孫輩中比較突出的有兩位,堪稱年輕有為的畫家,一是畢業於江西師大美術系的梁奇,畫風自然大氣,技法日趨成熟,現為上海浦東一所中學的美術老師。二是畢業於江西師大美術系的梁鵬程,國畫創作筆法簡潔,線條純正,無論是山水或是人物他往往只用寥寥幾筆,便能畫出神韻,具有發展潛質,現為萬安縣文化館美術創作員。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三樓為梁書紀念館。主要展出梁書在各個時期創作的代表作品,同時還展出了其夫人陳緯華女士的《江山勝覽圖》等六幅遺作。1935年和著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合作的《船居圖》,1991年與著名國畫大師、好友陸抑非合作創作的《竹石圖》,以及郭沫若先生為其伉儷證婚撰寫的紅底黑字婚聯「梁書才子彩筆生花引來風凰蹁躚舞,幸福家庭;緯華淑女詩文並茂喚起鴛鴦比翼飛,恩愛夫妻」堪稱國寶。四樓五樓為藝術酒店外地藝術家到此採風,創作或交流,便於提供食宿。六樓、七樓為創作間和會議室。每一層都由電子監控,三樓還必須有幾把鎖匙同時開啟才能進去。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參觀完梁書中國畫藝術館出來,梁西江先生要我們在留言本上留下墨跡,我們就寫下了:「拜謁先賢,人生大幸」我們分別籤上了自己的姓名,然後在梁書中國畫藝術館門前留下了合影,每人都拿到西江先生送我們人手一冊的精裝《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梁書》依依不捨地告別了美麗的萬安。

梁書銜著紫氣和畫筆東來,枕著輝煌和畫筆西去,他歷盡滄桑,將多姿多彩的百歲人生活成了傳奇。參觀梁書中國畫藝術館使我們每個人都受到一場高水準的藝術薰陶和震撼人心的愛國主義教育。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梁書老人1946年來贛州舉辦了個人畫展受到贛州市民的熱情歡迎還吸引了像萬兆祥這樣的港澳客商,那年他現場賣畫就賣了六千多大洋。

1984年中秋,梁書應邀來到贛州參加有全國眾多名家參加的贛南中秋書畫會梁書在會上作了長篇發言,還在現場畫了十餘幅畫,展示了自己雄厚德實力和功底。他的畫作與那些嶺南派大鱷的作品一起被贛州博物館作為寶貝收藏。這次梁西江也表示,一定爭取在省城展出梁老的畫作之後,再到贛州展出。這對贛州的親少年和藝術愛好者必定是一場藝術盛宴。

一位世紀老人——畫壇巨匠梁書的傳奇人生

贛州期待著。

攝影:謝本洪

編輯:邱帥


相關焦點

  • 演繹畫壇巨匠的一生
    11月21日至22日,梅州市舉行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追懷畫壇巨匠林風眠的世紀業績,傳承弘揚林風眠的藝術精神,打響世界客都梅州文化品牌,助力廣東文化強省建設。&nbsp&nbsp&nbsp&nbsp22日上午,活動舉行林風眠紀念館落成揭幕儀式。
  • 歐豪年:豪邁而悠遠 畫壇巨匠傳奇
    溥心畬、張大千和黃君璧,被譽為「渡海三家」,而歐豪年則相提並論為「渡海第四家」,足見其畫壇巨擘角色。其承繼了嶺南畫派中西兼蓄的繪畫張力,然而對藝術投入的狂恣,以及抓住本質的創作策略,更致令他可以打破中西門戶之見,以至英才早發,縱橫捭闔達半世紀而成為畫壇傳奇。
  • 《留法三劍客》:資深媒體人筆下的畫壇巨匠
    【內容簡介】  他們是融合中西、名滿天下的畫壇巨匠;他們是師出同門、攜手藝海的「三劍客」;他們是天涯知己,初心不改,情牽半個世紀。資深媒體人講述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的傳奇人生。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是當今世界畫壇最傑出的華裔巨匠。他們師出同門,從西子湖畔起步,先後赴法學習,融匯中西,成就斐然,被稱為「留法三劍客」。
  • 畫壇的巨匠丁紹光
    畫壇的巨匠丁紹光       丁紹光,一位享譽國際畫壇的巨匠
  • 這才是真正的頂流:細數近代畫壇的巨匠名家
    但就是在這樣動蕩的年代裡,藝術界卻屢屢開花,貢獻了一位又一位的名師大家。相差二十年的年齡,同為那個時代的畫壇巨匠他的改良派傳統中國畫對中國畫壇的影響極大。他創立了「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這種灑脫飄逸的畫風猶如張大千本人一樣,是平凡塵世中一抹特別的亮色。
  • 作為畫壇的一位巨匠,齊白石的一幅畫,畫6隻雞引人熱議
    作為畫壇的一位巨匠,齊白石的一幅畫,畫6隻雞引人熱議 文/華勇相信大家都知道,作為畫壇的一位巨匠,齊白石創作的繪畫作品,均能給人不同凡響的感受,。對於很多人來說,齊白石老人以蝦為素材,創作的繪畫作品活靈活現,最值得津津樂道,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齊白石也曾經以雞為素材,創作了非常多的繪畫作品,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作為畫壇的一位巨匠,齊白石的一幅畫,畫6隻雞引人熱議
    作為畫壇的一位巨匠,齊白石的一幅畫,畫6隻雞引人熱議 文/華勇 相信大家都知道,作為畫壇的一位巨匠,齊白石創作的繪畫作品,均能給人不同凡響的感受,。
  • 揭秘齊白石老人,有幾位弟子是中國畫壇巨匠?如今拍賣空前瘋狂!
    作為一個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奮鬥中所顯示的創造精神極具楷模性。作為我國近現代的一代宗師,盛名之下自然引得無數畫家虛心求教,人稱「弟子三千」。盤點齊白石的諸多弟子,梅蘭芳、李苦禪、王雪濤、李可染、陳大羽、許麟廬、婁師白等,其中李苦禪和李可染是其中影響巨大且名列前茅的畫家,是中國畫壇巨匠!
  • 百歲老人朱屺瞻,中國畫壇的一個傳奇!
    在中國畫壇有這樣一個傳奇,他跨越了兩個世紀,見證中國畫壇近百年的變遷。作為中國畫壇的百歲老人,朱屺瞻先生可謂是我國著名的壽星畫家,海上畫壇的一代宗師。他八歲臨摹古畫,中年時期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油畫。五十年代後主攻中國畫,擅山水,花卉。創作繼承傳統,融會中西,致力創新,筆墨雄勁,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人風格。屺老在其《癖斯居畫譚》中曾意旨談到他的審美追求,「我談氣、力、勢,追求厚、樸、拙。」
  • 百年巨匠 梅蘭芳
    百年巨匠 梅蘭芳第1集:驚夢 百年巨匠 梅蘭芳第2集:散花
  • 大型人物紀錄片《百年巨匠》開播
    人民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董子龍)  6月18日,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開播新聞發布會於北京世紀壇舉行。據悉,《百年巨匠》第一部於6月17日至20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魅力記錄》欄目播出。
  • 「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國博開展
    中國網 攝影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歷時五年近日全部製作完成。是中央電視臺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近代藝術大師、畫壇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也是首次用獨特的影視鏡頭語言對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巨匠進行的全方位的影像解讀和人物詮釋。
  • 民生銀行獨家贊助紀錄片《百年巨匠》
    近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百年巨匠》是中央電視臺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近代藝術大師、畫壇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也是首次用獨特的影視鏡頭語言對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巨匠進行的全方位的影像解讀和人物詮釋。動人心弦、精彩紛呈的人物故事,再現了一代藝術大師真實生動、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
  • 《百年巨匠》:為中國文藝大家著一部「影像大書」
    原標題:《百年巨匠》: 為中國文藝大家著一部「影像大書」   歷時8年之久,從計劃之初的12位美術大師,到最後集結了美術、書法、京劇、話劇、音樂、文學六大文藝領域的43位巨擘大家——《百年巨匠》以跨越百年的時間記憶、110集的鴻篇巨製,為中國20世紀的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寫就了一部「影像大書」。   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龔心瀚高度評價這部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是「一部視覺版的近現代中國文化史」。
  • 中國畫壇巨匠——陳大章
    被稱為「中國畫壇巨匠」陳大章先生,四幅作品在2013年春季小拍情況。《泰山雄姿》69x139cm 約8.8平尺 RMB:55.000陳大章,1930年9月出生於北京書畫世家,自幼酷愛丹青,被稱為「中國畫壇巨匠
  • 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首部將在央視播出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馬曉紅)由中央新影集團與北京銀谷藝術館等單位製作完成的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部),將從3月中旬起在中央電視臺九套紀錄片頻道亮相。
  • 大型紀錄片《百年巨匠》拍攝潘天壽等四位大家
    中新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百年巨匠》18日在此間宣布啟動拍攝潘天壽、傅抱石、林風眠和李可染四位大家。  《百年巨匠》是中央電視臺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近代藝術大師、畫壇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也是首次用獨特的影視鏡頭語言對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巨匠進行的全方位的影像解讀和人物詮釋。動人心弦、精彩紛呈的人物故事,再現了一代藝術大師真實生動、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
  • 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亮相央視
    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亮相央視     本報北京3月16日電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李旭)記者3月16日在京獲悉,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部)將於3月18日起,亮相央視九套紀錄片頻道節目晚間
  • 石魯丨20世紀中國畫壇的一位怪傑
    石魯是我國當代畫壇的一位怪傑,他是20世紀推動中國畫變革轉型的重要藝術家之一;有著東方梵谷之美譽;他又是「長安畫派」的開創者。筆法上來說,石魯繪畫用筆用墨的老辣恣肆,在20世紀中國畫壇應該說是獨樹一幟。其縱橫恣肆的筆墨形態具有一種強烈表現意味,用筆突出了金石味,稚拙而不失靈動,極富有一種筆情墨趣。
  • 畫壇巨匠李可染二兒子李庚山水畫,盡顯蒼茫高古之美
    李庚:國畫大師李可染第五子、師從畫壇巨匠李可染、國畫大師黃永玉、畫壇泰鬥李苦禪、國畫大師黃胄。1950年生於北京。說起李庚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因李庚在日本留學並在日本結婚,後在日本定居。在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藝術學部任藝術學教授。李庚一生有無數的光環,和超越前輩做到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