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開幕式現場 中國網 攝 |
中國網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王瑞芳)2017年9月16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了「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
紀錄片拍攝了43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傑出代表。 中國網 攝影 |
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歷時五年近日全部製作完成。是中央電視臺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近代藝術大師、畫壇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也是首次用獨特的影視鏡頭語言對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巨匠進行的全方位的影像解讀和人物詮釋。
展廳現場。 中國網 攝影 |
該片分為美術篇、書法篇、文學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拍攝了43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傑出代表,包括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聶耳、冼星海、梅蘭芳、齊白石、徐悲鴻等,精彩生動地再現了一代藝術大師真實生動、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美術篇第一、二部已在中央電視臺一、三、九、十套、北京電視臺,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40餘家等國內外電視臺播出。
展覽立體呈現出一位位有血有肉的巨匠形象。中國網 攝影 |
展覽通過紀錄片《百年巨匠》、宣傳片、相關視頻影像展示,巨匠作品、手稿、道具等實物呈現,《百年巨匠》系列叢書、系列精品集,以及其他關於巨匠生涯的紀念品、出版物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立體呈現一位位有血有肉的巨匠形象,讓觀者更為立體地了解這些文藝大師。
展廳資料。中國網 攝影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說,這些大師巨匠延續了中華文化的血脈,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傳承者和創造者,是中華文化在今天最優秀的代表。他們是我們今天文化自信的資本之一,他們不僅影響著現在,還將鼓舞幾代人。讓年輕一代更多了解巨匠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學習巨匠精神,對於中華文明的延續發展至關重要。
駐足觀看。 中國網攝影 |
紀錄片講述的不僅僅是各位巨匠的藝術人生,他們的藝術成就和民族、國家,和歷史、文化,和當代世界,和特定的20世紀風雲激蕩的年代以及人民的命運都緊密相連。
展廳資料。(左起:田漢、馬彥祥、俞珊、歐陽予倩、洪深、唐槐秋合影) 中國網攝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將本次展覽稱為是《百年巨匠》的階段性成果展示,「《百年巨匠》這部宏大的人文紀錄片,對20世紀近百年來,在文化藝術戰線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巨匠們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和他們對國家和人民所作出的歷史性文化貢獻,進行總結梳理性的拍攝紀錄,這對今天我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與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展廳資料,白石老人畫作。 中國網攝 |
展廳現場。 中國網攝 |
展廳資料。中國網攝 |
通過傳世的影音資料和在世大家的講述,向全世界介紹中國20世紀的文化藝術成就。 中國網攝 |
李苦禪之子李燕先生在現場交流。 中國網攝 |
「《百年巨匠》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文化工程,它極具創意,立意高遠,選題準確、全面,極富特色,內容精彩紛呈,內涵博大精深,基本上涵蓋了我國20世紀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文化部原部長、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理事長蔡武對本次展覽涉及的43位藝術家給予高度評價,「這43位文學藝術巨匠有對祖國深厚的情懷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他們將個人榮辱興衰與國家、民族命運聯繫起來,用文化藝術去改變現實,實現理想。」
魯迅先生的和柳亞子手稿。中國網攝 |
展廳內的珍貴道具和手跡。中國網 攝 |
蔡武指出,我們應該把這個事業延續下去,不僅僅局限於我們文化藝術領域,還可以從廣度上、外延上擴大至整個文化領域,甚至把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巨匠們,也挖掘展示出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信心,繼續做好21世紀的百年巨匠的發現和助推。
精彩作品比比皆是。中國網攝 |
該片作為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項目,濃縮中國百年文藝發展史,走近中國文藝界大師,展現巨匠風範、中國風採。蔡武說:「這部片子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可以幫助我們回答和破解『錢學森之問』。20世紀產生了那麼多的大師,新世紀、新時期我們怎麼樣能夠助推產生出新的大師?這些巨匠的成長軌跡給我們揭示了一個大師們成長的規律。如要有家國情懷,要有理想;要紮根於人民,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繼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新;有非常包容的心態去擁抱一切文明成果等。
展覽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藝術巨匠的豐富人生。 中國網攝 |
歷史從未走遠,大師精神永存。 中國網攝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說,這些大師巨匠延續了中華文化的血脈,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傳承者和創造者,是中華文化在今天最優秀的代表。他們是我們今天文化自信的資本之一,他們不僅影響著現在,還將鼓舞幾代人。讓年輕一代更多了解巨匠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學習巨匠精神,對於中華文明的延續發展至關重要。
該展將持續至9月26日。之後將在上海、山東、廣東等地巡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