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現場的報導

2020-12-21 中國文明網

  

   

  荀慧生手稿 本報記者 韓業庭攝/光明圖片

  

  編者按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這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的藝術成就、人生經歷、精神高度,充分彰顯了中華文化在這個時代所能達到的高度。今日,我們將帶您回到展覽現場,並通過相關展品,重溫文藝巨匠不為人知的人生故事,觸摸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文脈。 

  從國家博物館一層大廳拾級而上,剛到二層南側展廳入口處,一幅巨大的43位文學藝術巨匠的「大合影」便映入眼帘。按照文學篇、話劇篇、美術篇、書法篇、音樂篇、京劇篇的順序,43位巨匠的展品分布於左右兩個展廳。展品有照片、作品、手稿、道具等,共90餘件。這些展品連同相關影像資料,將43位巨匠的生平、生活、創作等融為一體,為觀眾呈現出有血有肉的巨匠形象。

  還原巨匠本色,重塑大師形象 

  文學大師、藝術巨匠,其輝煌的文學藝術成就,讓普通人難以企及,進而產生敬仰甚至敬畏。其實,放下藝術成就,巨匠們也是有血有肉之人。展覽以「還原巨匠本色,重塑大師形象」為宗旨,用原貌、原作、原物以及親友、同事、見證者的講述,將巨匠還原為一個個豐富的「人」。

  展覽現場有一張魯迅一家與馮雪峰一家的合影,魯迅懷抱幼小的孩兒,臉上洋溢著一個父親的慈祥,完全沒有平時的冷峻。同樣的還有徐悲鴻與夫人廖靜文、兒子慶平、女兒芳芳的合影。一家人坐在院子的臺階上,隨意而溫馨。兩個寶寶,一個看樣子剛會坐,另一個還在襁褓中,但都似乎不太願意跟爸爸,而是往媽媽身上擠。這讓觀眾不禁聯想,或許是爸爸平時工作太忙而對兩個孩子照顧太少,所以他們跟媽媽的感情更好些。這樣的展品在展廳中隨處可見,讓人看到了巨匠們在生活中可親的一面。

  「這是1952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在杭州西湖邊棲霞嶺19號的一個院落裡,一位老人正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裡。他就是年逾九旬的畫家黃賓虹。此刻,他面前的畫紙經過層層浸染,早已變成漆黑一團,而他卻視而不見。因為他的雙目已經失明。沒有人知道,當時的黃賓虹到底在想什麼,或許他正在描繪自己內心深處的藝術。」展覽現場的解說詞,把記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一幅幅黑魆魆的山水畫。

  這種幾乎一團黑的美怎麼欣賞?當時,的確沒幾個人看得上黃賓虹的水墨畫。黃賓虹當時甚至感慨地預言,他的畫要過50年才能被人們認識。今天,我們可以說他的話應驗了。但在當時,藝術上的隔閡給畫家帶來的孤獨,今人又有幾人能體會到?展廳內黃賓虹那一幅幅黑白水墨畫,在散發著藝術之美的同時,又何嘗不刻寫著藝術之路的艱辛。

  反映時代呼聲,塑造時代風貌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在20世紀的百年進程中,中國社會經歷了風雲變幻,這對文藝家的心境和修為產生了重大影響,並為他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43位文藝巨匠大多生逢亂世,長於民間,經受了歲月的磨礪。他們將藝術和國運相連,努力用藝術反映現實、改造現實。今天,通過他們的作品,可以觸摸到時代的脈搏,窺探到時代的風貌。

  展廳中有一份魯迅《自題小像》的手稿原件。「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首詩,魯迅寫於1903年,並於1931年重新手書。彼時,正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人民生活異常痛苦的年代。透過這一手稿,今天的我們看到了魯迅為國捐軀、矢志不移的決心,可以對當時民族危亡的時代背景產生進一步的認識。

  蔣兆和作於1951年的《江南農村之歌之領到土地證》呈現的則是另一番場景。作品中,稻田邊的一家三口拿著新到手的土地證,臉上浮現出驚喜、希望的表情。正如蔣兆和在畫作上所題寫的,「領到土地證,老少喜盈盈;人人有田種,生產把家興;謝謝毛主席,你是大救星」。

  徜徉在巨匠們的作品中,仿佛穿梭在時光隧道中,讓人看到了曾經的民族危亡,看到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所作出的犧牲,看到了新中國呈現出的勃勃生機。這些巨匠之所以為人們所銘記,正是由於他們反映了時代的呼聲,塑造了時代的風貌。

  中國近現代文脈的一次梳理 

  43位巨匠,90餘件展品,平均每位巨匠的展品才兩件多——有的是幾頁手稿,有的是兩幅書畫作品,有的是用過的道具。僅憑兩三件展品很難展示一位巨匠波瀾壯闊的一生,但把43位巨匠放到同一場景下觀照,就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中國近現代文脈。

  「魯、郭、茅、巴、老、曹」,每一個在中國接受過中等教育的人,都在語文課本上讀到過他們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是火炬,是驚雷,是吶喊,也是滋潤心田的雨露。文學篇展示的正是這6位作家,他們及其作品完全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縮影。

  京劇篇展示的則是20世紀20年代在京劇舞臺上崛起的「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他們唱、念、做、打,無所不精;他們扮相俊美,熠熠生輝;他們演盡了世間百態,譜寫了華彩樂章。他們4位以各自的風格特色和各自的代表劇目,形成了四大流派,開創了旦角挑班唱戲的新局面,將京劇藝術推向了空前的新高度並影響至今。展覽通過他們以藝會友的文獻資料,展示了那一輩戲曲巨匠海洋般的深厚積澱。

  此外,話劇篇通過聚焦歐陽予倩、田漢、焦菊隱、金山4位巨匠,回望了20世紀中國話劇藝術的誕生、發展過程。音樂篇則通過蕭友梅、劉天華、賀綠汀、黃自、冼星海、聶耳6位音樂家的生平、作品,多維度重現了近現代以來的動態音樂歷史大觀。

  每位巨匠的生平履歷是單一的,但正如紀錄片《百年巨匠》的主題曲所唱的,「一字一方圓,一筆一江山;一點一春色,一抹一冬寒;一心一世界,一生一百年」,43位巨匠放到一起,就共同完成了一次對中國近現代文學藝術史的拼圖。

  這次展覽是一個目錄,是一個提要,是一個索引,它為當代人打開了一扇進入近現代文學藝術史的門,它提醒當代人不要忘記自己的文化根脈。讓人欣喜的是,在展覽現場,記者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看展覽。駐足、觀看、介紹,正是在這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我們完成了對中華文脈的傳承。

相關焦點

  • 去國家博物館看「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8日訊 9月16日,「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亮相國家博物館。展現了齊白石、魯迅、蔣兆和、張大千、梅蘭芳等43位20世紀中國文學藝術巨匠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歷程。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銀谷藝術館承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9月16日至9月2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旨在全面展示、介紹、宣傳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的六大篇章、43位巨匠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歷程。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延展至9月29日
    9月16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銀谷藝術館承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得到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 四十三位文藝大師作品國博開展 呈現百年巨匠鮮活形象
    光明日報北京9月16日電(記者韓業庭)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16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展。
  • 「百年巨匠」43位文化藝術大師作品展北京開幕 將到山東巡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16日上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隆重的開幕式。
  • 「百年巨匠」應觀眾要求延展,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不可再錯過!
    、北京銀谷藝術館承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2017年9月16日起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歷經五載創作拍攝,近日已全部製作完成。「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旨在全面展示、介紹、宣傳《百年巨匠》六大篇章、43位巨匠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歷程。
  • 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將在北京開幕
    2017年9月16日在國家博物館將舉行「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隨後該展將分別在上海、山東、廣東進行巡展,全面展示、介紹、宣傳《百年巨匠》所涉及的六大篇章43 位巨匠的藝術成就及人生歷程。
  • 「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國博開展
    「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開幕式現場  中國網 攝> 中國網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王瑞芳)2017年9月16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了「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
  • 《百年巨匠》:歷時八年 用影像為43位文學藝術巨擘作傳
    2017年9月26日訊,從9月16日開始,國家博物館南1、南4展廳迎來了如潮的觀者,人們徜徉在魯迅《自題小像》手稿、齊白石《松鶴旭日圖》、張大千《華山雲海圖》等43位文學藝術巨匠的書畫、出版物、手稿、照片之前,回望大師們的人生履歷,感受他們對中華文化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 民生銀行獨家贊助紀錄片《百年巨匠》
    近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百年巨匠》是中央電視臺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近代藝術大師、畫壇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也是首次用獨特的影視鏡頭語言對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巨匠進行的全方位的影像解讀和人物詮釋。動人心弦、精彩紛呈的人物故事,再現了一代藝術大師真實生動、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
  • 齊白石、梅蘭芳、聶耳、魯迅……在國博遇見43位文藝巨匠
    中青在線北京9月1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 齊白石、徐悲鴻、梅蘭芳、田漢、聶耳、魯迅、巴金、曹禺……43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大師,「齊聚」中國國家博物館,今天上午,為期10天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大師作品展」正式開幕。
  • 記錄片《百年巨匠》為40位藝術大師樹豐碑
    記錄片《百年巨匠》為40位藝術大師樹豐碑 文化部部長蔡武,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影集團總裁高峰和龔心瀚、藍天野、田黎明、呂品田、牛根富、賈磊磊、艾民等出席。  《百年巨匠》由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中國藝術研究院、銀谷藝術館聯合拍攝,是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
  • 《百年巨匠》:為中國文藝大家著一部「影像大書」
    資料圖片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銀谷藝術館聯合拍攝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日前宣布完成了全部拍攝。此前,無論是「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還是《百年巨匠——梅蘭芳》《百年巨匠——關山月》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都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 《百年巨匠—馬識途》今日開機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6日訊(記者 李慧穎 攝影報導)11月16日,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百年藝尊文化傳播合作籤約暨紀錄片《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儀式在成都舉行。  開機儀式現場,105歲的馬老在家人陪同下親自到來並發表講話。
  • 文化工程 百集紀錄片《百年巨匠》攝製完成
    在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子裡,《百年巨匠》創作團隊自豪地宣告,經過8年艱苦奮鬥,這套以110集規模攝製43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傑出代表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終於全部攝製完成!可喜可慶!百集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美術篇第一、二部已在央視和各地衛視播出多次。
  • 《百年巨匠》開拍四位話劇大師
    本報訊(實習生王蓁)昨天,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話劇篇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舉行開機儀式,曹禺之女萬方、焦菊隱之子焦世寧、郭沫若之女郭庶英等出席,人藝副院長濮存昕擔任主持。  《百年巨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攝製,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全篇108集,分為美術篇、書法篇、文學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共將拍攝42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傑出代表。
  • 《百年巨匠——吳作人》開機儀式在上海舉辦
    西行——早期吳作人(1927-1949)」展,展出吳作人作品100餘件,內容涉及油畫、素描、速寫、國畫、水彩和歷史照片。「西學」展現了吳作人青年時代在歐洲所經歷的精神洗禮,「西行」展示了吳作人超脫西方,創造出獨特的具有中國氣派的油畫。
  • 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將在北京開幕
    2017年9月16日在國家博物館將舉行「百年巨匠——43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暨紀錄片首映式」。隨後該展將分別在上海、山東、廣東進行巡展,全面展示、介紹、宣傳《百年巨匠》所涉及的六大篇章43 位巨匠的藝術成就及人生歷程。展覽將通過紀錄片《百年巨匠》、宣傳片、相關視頻影像展示,巨匠作品、手稿、道具等實物呈現,《百年巨匠》系列叢書、系列精品集,以及其他關於巨匠生涯的紀念品、出版物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立體呈現一位位有血有肉的巨匠形象,讓觀者更為立體的了解這些文藝大師。
  • 40位大師走進紀錄片《百年巨匠》
    據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悉,記述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將推出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並於今年下半年播出。
  • 《百年巨匠——吳作人》開機 藝術大展同期舉行
    百集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之《百年巨匠——吳作人》開機儀式也在日前的開幕式上舉行。  這次「西學·西行——早期吳作人(1927-1949)」展,在中華藝術館33米層全部展廳展出吳作人作品100餘件,內容涉及油畫、素描、速寫、國畫、水彩和歷史照片。「西學」展現了吳作人青年時代在歐洲所經歷的精神洗禮,「西行」展示了吳作人超脫西方,創造出獨特的具有中國氣派的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