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3種人

2020-12-05 我是田喵喵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如果說現代人每天玩手機看的最多的社交軟體,必定是微信無疑了。各種各樣的聊天信息,每天必讀的喜歡的訂閱號,還有時不時要翻翻的朋友圈。

當然喜歡發朋友圈的人無處不在賣房子的做微商的曬美食的曬娃的曬工作的曬旅遊的分享日常的……

那麼,人人愛在微信上熱鬧的今天,那些很少在微信上發朋友圈的人,又是些什麼人呢?其實啊,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而是十有八九是這三種人,別不信,一起來看。

不喜歡攀比炫耀的人

蔡康永曾說:「想炫耀的心來自不安全感。」

當然,不能說那些天天愛發朋友圈的就是愛攀比炫耀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不發朋友圈的,大概率是不喜歡攀比炫耀的人。

師太亦舒曾說真正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別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那些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也在遛娃,也在吃美食,也在認真工作,也在去遠方旅行,只是,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朋友圈的喧鬧中,他更喜歡把自己的這一份經歷妥善安放收藏。

因為不渴望活在聚光燈下,更不嚮往朋友圈的百人評論、千人點讚,所以他們既可以拿起手機,也能毫無掛念地放下手機,安心過自己的生活。

都說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朋友圈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後誰又能說沒有不為人知的煩惱與憂愁呢只是世人向來喜歡報喜不報憂常常發些陽光向上的動態大家就會覺得你是一個積極的熱愛生活的人負面情緒自然是不宜公之於眾的

對於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來說,既然朋友圈沒法讓人完全了解自己的生活,而所謂給他們看到的「過得很好」,也不過是自我安慰和虛榮心理作祟罷了。

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能控制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大喜,不大悲,坦然面對一切,好好陪伴身邊的人,認真生活。而不是活在朋友圈。

不喜歡社交,喜歡獨處的人

朋友圈說到底,也是一個社交場合,認識的「好友」之間每天在那裡分享自己的動態,然後接受大家的點讚和評論,熟人之間在朋友圈底下交流幾句,甚至交流是十幾句,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有人說朋友圈就是修圖兩小時發圈兩分鐘回複評論再兩小時雖然這話有誇大之疑但玩過朋友圈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朋友圈「社交」其實也是一件很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

那些很少發朋友圈的人,大都是不喜歡社交,至少不喜歡在微信上「社交」的人,平日裡有事說事,沒事的話也懶得發動態引圍觀,更喜歡自己安安靜靜、平平淡淡做最喜歡做的事情,過好自己的生活。

都說人上了一定的年紀就更喜歡獨處回想自己這幾年發朋友圈的頻率從一天一條到幾天一條再到現在幾個月一條年輕的時候喜歡和朋友們互動喜歡在朋友圈熱鬧分享各自的經歷和開心事年紀越大則越喜歡獨處

看看書、養養花、做做飯、追追劇,日子平平淡淡,卻也懶得再把自己的所有都暴露在朋友圈。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你過得好,你發些好的,別人都覺得你在炫耀在得意,你發些不好的,說不定別人在背後笑話你,看不起你。

雖然都說沒必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麼,又何必把自己的私生活太多的暴露給別人呢?嚮往朋友圈的熱鬧,不如獨處來得安靜舒服。聽不見外界的喧囂,內心也就更寧靜了許多。

工作或生活特別忙碌的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的壓力,家庭的瑣碎,事業的迷茫,經濟的壓力……

很多人,幾乎是每天都忙到晚上八九點才得以從工作的間隙中抽出身來,回到家匆匆忙忙吃個飯,洗個澡,陪孩子玩會兒,又要了要上床休息的時間了。

每天都覺得時間不溝通工作的壓力和煩惱忙碌就已經佔去了我們大部分的日常時間陪伴家人多半個小時都顯得是奢侈這樣的我們又哪有什麼時間再去發朋友圈呢

有人說,雖然我不發朋友圈,但其實我真的很羨慕那些天天發朋友圈的人啊,至少,他們有熱情去體驗生活,然後分享生活,朋友圈至少證明,他們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而不發朋友圈的人除了周末難得的休閒,工作日幾乎就是三點一線。家、公司和中午的食堂,生活單調,卻也努力而有盼頭。

可能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樣那些年輕時候你偷過的懶終有一天會還回來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人到中年註定被生活狠狠地打臉生活的壓力尚且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縱然偶爾難得的休息我們最多也是看看別人的動態而自己是沒有了發朋友圈的欲望了

當然,忙碌也不是壞事,絕大多數比我們富有,比我們有才華,比我們有能力的老闆們、大企業的高層們,哪一個不是比我們壓力更大,更努力?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吧,忙碌或悠閒,都有好有壞,而在生活的潮流中,我們只要努力駕好自己的小船,穩穩噹噹地向前就好了。

寫在最後

真正聰明的人,其實都在悶聲發大財。

所以我們看到那些常常發朋友圈的人除非工作需要否則大部分都不太可能有大出息畢竟真正活得充實和忙碌的人一定沒多少心思花在朋友圈

歸根結底發不發朋友圈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能看出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看出一個人的性情

希望你不管發不發朋友圈,都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活得開心、快樂。

希望你的努力都有回報,付出都有收穫。

-END-

今日話題:你喜歡發朋友圈嗎?你覺得喜歡發朋友圈的又是什麼樣的人?

#情感#

相關焦點

  • 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6種人
    大家時常在微信朋友圈留下自己的生活軌跡、寫下自己的心理狀態、推銷各種產品。人們希望通過微信朋友圈讓別人更加了解自己並進行深度交流。然而,也有不少人不喜歡發朋友圈。他們從朋友圈的紛紛擾擾中抽離出來,或許偶爾會翻一翻別人的朋友圈,但自己基本不發。
  • 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男人,不是很窮,十有八九就是這3種人
    微信朋友圈,大家都用,並不陌生。一開始,大家發個說說,互相點個讚,留個言,開心就好。也有人喜歡通過朋友圈,猜測這個人的生活。有人說,朋友圈是什麼樣的人,也代表了這個人在什麼層次。我的一個同事,前幾天和我談論朋友圈的問題,她覺得,朋友圈經常曬旅遊、美食等等一類照片的人,說明比較富有,或者性格樂觀,熱愛生活。同時她也告訴我,微信上很少發朋友圈的男人,可能代表他很窮,因為經濟拮据,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沒有娛樂生活,平時放假了,不敢出去旅遊,所以也沒有什麼可以在朋友圈分享的東西。
  • 微信上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三種人。
    微信上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三種人。
  • 很少發朋友圈的人,不僅僅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7種人
    然而微信也不是簡簡單單的通信工具,跟隨市場的潮流變化,微信的功能也越來越琳琅滿目,其中最核心的便是「朋友圈」「朋友圈」有時候像「修羅場」,先來看看什麼人最愛發朋友圈?賣房賣保險的、曬娃曬幸福的(有人認為,曬娃是一種讓人難以拒絕的心理現象)、曬美食的、曬旅遊工作的、曬自己顏值的……。
  • 微信上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因為低調,而是因為是這3種類型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語言與文字在心理學上都是個人性格的外在表現。現在微信已經成了基本的社交軟體,不少人都通過微信互相交流,通過朋友圈去了解別人的生活與性格。有時候,朋友圈也可以稱得上是朋友間溝通的橋梁,一些不方便提起的日常可以通過朋友圈輕鬆展現。但如果一個人不願意發朋友圈又如何了解他呢?
  • 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
    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隨著網絡的普及,社交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面對面的交流,到通過微信進行溝通。現在微信聊天,已經成為人與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上次回家給我爸買了一部智慧型手機,第一件事,就是讓我把微信裝上。很多人也很喜歡,把自己的日常發在朋友圈。想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先去看看他的朋友圈是什麼樣的。但朋友圈也不代表著真實,很多騙子,會把自己的朋友圈經營得很好。對於朋友圈,也是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有一部分群體,是從來不發朋友圈的。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因為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並非低調,十有八九是這三種心理
    網絡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很多人喜歡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習慣在有空的時候發一下朋友圈,但是有這樣一種現象,一些人以前很喜歡在網上發朋友圈,突然變得沉默了,不再看見他更新朋友圈了,他們十有八九是三種心理。一、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生活是自己的剛開始很多人喜歡發朋友圈,在網上記錄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壞,都喜歡發到網上,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生活狀態。慢慢的,人們意識到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沒有關係,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他人知道,明白生活是自己的,自己過好就可以了,跟他的沒有關係。
  • 不怎麼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十有九準!
    不怎麼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十有九準!文/歷史冰工廠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最最貼心的小編。今天小編想要和大家聊一聊有關朋友圈的話題,小編發現成年人一般使用微信作為自己的社交工具,而大多數青少年則更喜歡使用QQ。不管是微信還是QQ都可以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動態,或者和大家交流互動。當然,有一些人他們不常常發「朋友圈」,小編對此進行了深度的分析,往往是這三類人,估計現實和小編的想的相差不會太多,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 那個很少發朋友圈的人,更靠譜
    枚枚說:「其實,他什麼都好,但是很少用微信,如果有事情要聯繫,他就打電話,戀愛的時候,多半的打電話給我,和我'煲電話粥』,我覺得他的思想有些落伍了。他也不發朋友圈,不炫耀我們的愛情,覺得這段戀情,可有可無,沒有存在感。」我問枚枚:「他是從事什麼工作?平時和哪些人交往?有什麼愛好?」枚枚說:「他啊,在一家電力部門上班,主要負責線路架設,常常外出工作,爬山涉水的時候很多。
  • 不發朋友圈的人,基本都是這3種性格,你是第幾種?
    在不少社交軟體出現以後,大家開始沉迷於網絡交友,不少人還會使用微信朋友圈來展示自己的生活現狀。我們可以發現,部分人非常喜歡通過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生活,有時候一天可以發幾條,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並不喜歡使用朋友圈,通常幾個月甚至幾年才會更新一條動態,其實,通過觀察一個人的朋友圈是怎樣的,也可以分析出對方的性格特點。
  • 心理學:很少發朋友圈的人,80%都有這3種隱藏性格,你中了幾條?
    微信是一種社交工具,朋友圈則是一個展示自我,聯繫情感的平臺。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中發布照片,曬曬美食,或者為自己的事業發點名片。不管怎麼樣,大多數人的朋友圈都是豐富多彩的,可偏偏也有一部分人,他們基本不會發朋友圈,往往一年到頭都不會更新幾次。
  • 如果男生從不發微信朋友圈,八成是這3類人,網友:確實很準
    如果男生從不發微信朋友圈,八成是這3類人,網友:確實很準!在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人們溝通交流,都是藉助一些社交APP來完成的,90後的人,可能一開始是用QQ,但到了00後,就有很多的人,都是直接用微信的了。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我們常說做人就要高層次的人,做上流社會人士,做一個精英。但真正能夠達成這個目標的卻寥寥無幾,幾乎都在為之努力奮鬥。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不信的話就來看看。第一種:總喜歡發廣告,收割朋友圈隨著時代進步,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已經慢慢開始成為主流,影響著無數人的生活。於是,有著不少的人在微信上發現了商機,開始不斷收割自己朋友圈中的好友。
  • 微信上,有這些表現的女人,十有八九是「渣女」
    女人「渣不渣」,平時看不出來,微信上也會有明顯的證明。聊天也好,朋友圈也好,只要男人仔細一點,就一定可以看清女人的本性。微信上,有這些表現的女人,十有八九是「渣女」。不管女人外表多麼華麗漂亮,內心不夠善良美好,也同樣不配擁有幸福。
  • 朋友圈發這幾種內容最讓人反感,最好別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平凡而精彩的人生,ID:pingfanerjingca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微信朋友圈,既是一種釋放心情的通道,也是朋友間互相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真正的好友,都希望能看到對方發的朋友圈。
  • 微信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無趣,多半是這4類人
    社交軟體的普及,讓我們的精神家園多了一個可以表現的地方,而要說到情緒的分享與宣洩,想必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微信吧。微信的朋友圈是最容易展示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式,各種開心、愉悅、不滿的情緒都可以通過朋友圈去加以表現。但是我們也經常會發現有一種人,他們從來不發朋友圈,微信上也很少露面,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人呢?其實他們並不是無趣,多半是這4類人。
  • 不喜歡發朋友圈,無非這幾種人,最後一位不能交
    微信現在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用來分享日常,工作的平臺了,很多人喜歡發朋友圈。甚至一天可以發很多條,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先發個朋友圈,給朋友圈的人先看。但是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幾個星期幾個月都不發朋友圈,很難看到他們發朋友圈。
  •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交軟體開始迅速流行。很多人開始用社交軟體來發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比如說我們去哪裡玩,我們就會開始選擇照片來發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心情。當有人交到男朋友時,也會發朋友圈。當我們出去吃大餐,會給菜品拍一個美美的照片,通過把照片發送到朋友圈來分享自己一天的好心情。但是也會有一些與此截然相反的情況。比如說在你的身邊其中也會有一些人,他們不怎麼發朋友圈,在朋友圈裡面幾乎看不到他們的蹤影,甚至他們也不會去看別人的朋友圈,也不會為他們的朋友圈分享點讚。那麼不發朋友圈的人究竟是那幾種人呢?
  • 每天都發「朋友圈」的人,大致是這3種人,不信就看下你朋友圈
    微信如今已經是很多人常用的社交軟體了,日常生活當中的閒聊,工作當中的問題,親朋好友的相互問候日常都是會使用微信。而微信中的朋友圈這是一個更加開放的社交空間,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上面發布各種動態信息,讓別人了解一下自己此時此刻的情景或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美麗的風景或美食,這是很多人都幹的一件事。朋友圈的點讚功能更是讓人們不斷更新朋友圈動態的動力,那麼究竟是哪些人每天發朋友圈,都是些什麼性格的人呢?大致是這三種人,不信看下你的朋友圈!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往往是這3種人,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往往是這3種人,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在生活中,想要看出一個人的生活動態,其實可以從許多方面的細節著手,比如他的朋友圈。眾所周知,朋友圈是很多人心中的一片淨土,沒有鬧市的喧囂,也沒有職場的勾心鬥角,這裡特別的純粹,大家都希望給自己疲累不堪的心找一個棲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