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獲一鏡,「魚王」地攤撿漏價值翻了十倍,專家:出家人不愛財

2020-12-18 百姓串串聊

持寶人山東郯城漁民顏先生,是位愛養魚的「魚王」。鯰魚、草魚、鯉魚,生活當中餐桌上的淡水魚,只有咱沒有想過,沒有顏大哥沒有養過。今天顏大哥帶來一面銅鏡。

主持人:「您養魚養了那麼多年了,你有時間去搞收藏啊?」

顏大哥:「冬天沒事有擺地攤的,也有古玩城去看看,我就喜歡青銅器。這件寶貝是我2002年在山東郯城的地攤上,他買三千,我當時身上只有一千八百塊錢,我也是使足勁買了。應該是東漢中晚期的。」

主持人:「您覺得這藏品值多少錢。」

顏大哥:「2002年是一千八,我覺得能翻十番,是1.8萬。」

專家:「鏡子內部圈裡一共有9個小方塊,在漢鏡當中是一個比較有特點的東西,叫做方枚。鏡子上面還鑄制了浮雕式的四個神獸,也是漢代紋飾的一個重要的標誌物。同時,它有的地方亮晶晶的,閃著發黑的黑光,叫做亮皮子,而且這個亮皮子是深入胎骨,所以這是一個東漢時期的方枚神獸鏡真品。以銅為鏡,可正衣冠,這枚銅鏡具有歷史性和藝術性,所以推薦登上本期珍寶臺。」

市場專家評審:「持寶人帶來的這枚漢鏡,中貿聖佳2018年秋拍,有個類似的半圓方枚的銅鏡拍了五萬五千元,所以我認為目前持寶人帶來的漢鏡給他四萬五千元的價格,還是能夠複合它目前的市場價值。」結果比顏大哥預想的還要好,翻了不止十倍,可給顏大哥高興壞了。

相關焦點

  • 小夥拿「兩條魚」鑑寶,說是在地攤買的,專家:你站好我再估價
    近幾年來古玩市場是特別受歡迎的,在古玩市場上,人們常常抱著撿漏的心態去收藏一些寶貝,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使許多文物販子從中鑽了空子,文物販子憑藉著高科技的手段,製造出了一些贗品,而這些贗品,甚至就連專家也有可能看走眼,將其當成真品。但也有一少數人因為有著比較好的運氣而從中撿漏,從而使自己一夜暴富,但是這樣的人是非常少見,許多人因為聽信了文物販子的讒言,而使自己錢財兩空。
  • 郭沫若地攤淘寶,撿漏珍貴文物,價值1個億!
    郭沫若地攤淘寶,撿漏珍貴文物,價值1個億!曾在重慶居住過一段時間, 空閒時,他喜歡逛地攤淘淘寶。 現代常用的「符合」一詞,便源出於此。
  • 大叔拿10兩金錠鑑寶,稱在地攤上撿漏得來,專家大呼:你膽可真大
    大叔拿10兩金錠鑑寶,稱在地攤上撿漏得來,專家大呼:你膽可真大中國是一個充滿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不僅有文明世界的中國文化,還有巧妙經綸的各種文物。但是歷經時代變遷,在過去有許多文物「顛沛流離」,有的流落在凡間,也因此也有很多人撿了漏,而今天說的就是一個撿漏的故事!一面目和善的大叔帶著一個金燦燦的金錠鑑寶,大叔表示自己也上網查了像是過去的金錠,但是不敢確定這金錠是真是假,這次就想讓專家看看是真是假。大叔介紹說這是1984年的時候在外出差,在一個地攤上看到的。
  • 藏家地攤撿漏國寶,賣出2600萬,專家:這是出土文物理應上交
    這天他剛好來到一個賣古書的地攤上,馬上被這些書籍吸引。在一眾古籍當中,有本又破又爛的宋代刻本,王先生擅長的是古玩雜項,對古籍鑑賞基本毫無經驗,但他也聽過宋刻本「一兩黃金一頁紙」的名頭。這本書雖然破,但老化痕跡假不了,攤主更是直接說這是古墓裡挖出來的,因為太破了便宜處理,於是王先生僅花費不到1萬元就買下這本古籍。
  • 一次地攤撿漏獲利1500元
    撿漏,在古玩市場,花720元買80年1元紙幣,獲利1500元 幽徑空谷,到古玩市場一個女士錢幣地攤,尋找玩物。 地攤女士說話的同時,擺出一張小木凳,請幽徑空谷坐下。她誤以為幽徑空谷不喜歡801,急切地問幽徑空谷到底買不買。幽徑空谷說買是想買,要看賣家開什麼價格,能否接受。她說:「每張15元。」當時市場價每張10元。幽徑空谷說:「我看到刀貨才1000元。」賣家又說:「你出個價,拿走。」幽徑空谷,按照每張12元的價格,買下BQ三段連號。 38張兩段連號,賣到千裡之外,賣價1425元,每張出手價37.5元。
  • 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才是地攤之王三十年不變馬未都撿漏
    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才是地攤之王,三十年不變,馬未都早年在這裡撿漏,一些想發家的文玩愛好者也起的來這裡。不論外面市場怎麼整治,這裡地攤形成了規矩,形勢好人多,形勢不好也有人堅持。
  • 地攤發現古銅鏡,花了8000元買下,鑑定專家:再買一套房吧
    今天就說的是唐朝的一面銅鏡,這面銅鏡是一收藏家在地攤中發現的,因為喜歡這件古董便花了8000元將其買下,如今銅鏡代表著唐朝工藝品的技術,同時,它也沒讓人們失望。這面銅鏡是唐代雙鸞銜綬鏡。他們上了節目之後就開始向專家們解釋這件銅鏡的來歷。好幾年前,這位夫妻在逛古玩市場,他們無意中就看到了這面銅鏡,雖然它確實夠精緻,但它表面上的鏽斑確實是有點多,影響了它原本的樣貌。
  • 大哥地攤300元買的「兩條魚」拿去鑑寶,專家:站好了我再報價
    節目中不僅有價值上億的文物,還有很多奇葩的文物。前兩天有位大哥就去鑑寶了,他帶的寶物還真是有點奇特,居然是兩條魚?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一臉疑惑呢?大哥說自己平時很喜歡收藏文物,這幅畫是自己在逛地攤的時候偶然遇見的,可以用一見鍾情來形容。地攤老闆要價400元,經過討價還價,最終大哥300元拿下了,後來大哥還為畫作起了個名字叫做:兩條魚。這幅作品雖然畫的是魚,但是沒有一滴水,這兩條魚就像是活的一樣生動。
  • 八個實用的文玩地攤撿漏小技巧,你要不要?
    現在的古玩市場魚龍混雜,想要在地攤撿漏真是要看運氣,小編這就給你念叨念叨,八個實用的地攤撿漏小技巧,建議收藏哦。一、靠近老闆的可是好東西。地攤兒不是商場,丟東西的事業時有發生,所以老闆肯定要把好東西放得離自己近一點。
  • 13萬買的瓷器,稱撿漏價值兩百萬,專家看後震驚道:確實是撿漏
    13萬買的瓷器,稱撿漏價值兩百萬,專家看後震驚道:確實是撿漏我們中國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國家,在我們古時候就有了絲綢之路所以從很早之前我們就已經有了中西結合的藏品,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件康熙時期中西結合的瓷器,這件瓷器說時候除了器型以外上面的繪畫不是我們中國人喜歡的風格,上面的獅子畫的非常的兇猛
  • 中國七大「撿漏」事件:26塊錢買的杯子,賣了45萬!
    世上偏偏有那些幸運的「撿漏王」,一次次挑戰著我們被「上當受騙」壓迫的神經,他們輕輕鬆鬆地用白菜的價格,買走天價的寶貝…… 中國古犀牛角祭杯
  • 6萬撿漏一幅千年古畫,花8個月修復後,如今價值起碼翻了幾萬倍
    但是現如今古董撿漏概率的確是少得可憐,我們下面就來敘述一件古畫撿漏,說起來是撿漏,其實也不算是撿漏,只不過由於當時沒多少人真正重視它的價值而已。我們先來簡單地看下這幅《五牛圖》,《五牛圖》是典型的黃麻紙本設色畫,規格是縱20.8釐米,橫139.8釐米,畫中共計劃了5條牛,其每一頭牛的神態都是不盡相同的,棕色老牛呈現的是悠然自得的神情;深赭色老牛是老態龍鐘的模樣,有的牛是倔強而不犀利,真的是畫出了牛的精髓。
  • 書畫「撿漏」撿得好,你的「快樂」少不了!
    其實「撿漏」這個事的說辭,在當今書畫市場上,撿漏一般都指的是,以很低的價格買到物超所值的畫,不是說真就翻十倍百倍這樣。現在有不少收藏欄目都在討論撿漏的事情,因此很多人都抱著這樣的心理收藏書畫,包括行家。書畫發展鏈三十多年,現在想要撿漏就非常困難了。字畫撿漏,實屬難得機會一旦遇到了不要猶豫。
  • 古錢幣地攤 才是百攤之王
    前幾天有兄弟提議寫一篇關於地攤的文章吧,算是蹭蹭兩會的熱度,雖然筆者玩泉五年來僅有三次地攤經歷,但既然 泉色泉香 有近七千號兄弟姐妹們願意聽筆者嘮叨,卻之不恭,那就索性想到哪說到哪,掏心掏肺的和各位撈一撈錢幣地攤那點事。
  • 男子花30萬巨款,買一「破木杯」來鑑寶,專家:價值已經翻了十倍
    曾有位男子拿了個「破木杯」參加鑑寶節目,稱花30萬巨款買的,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直到看到杯子上的這四個字後,專家激動了。 一、平平無奇的「破木杯」 鑑寶節目並非一般的科普類節目,雖然觀眾在看這種節目的時候也能從專家的解析中學到些關於文物的常識,但相較來說藏寶人的故事更是節目的一大亮點。
  • 收藏撿漏:大叔運氣爆棚,30元買一本舊書,20年後拍出9800萬天價
    撿漏中撿漏!一本花30元買的破書,每天漲447倍,20年後翻327萬倍!1993年9月29日傍晚時分,家住在江西九江市的陳明松正從市機械廠裡下班趕回家,準備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在下班的途中,他突然想起忘了給孩子買牛奶補鈣,於是便急匆匆的趕往最近的一家超市去買牛奶。
  • 大哥拿「兩條魚」來鑑寶,稱地攤淘的,專家:你站穩我再估價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位大哥帶「兩條魚」去鑑寶,稱是在地攤上淘的,專家:你站穩我再估價。這位大哥帶來的究竟是怎樣的魚?難不成是真魚嗎?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在這期的鑑寶節目中上來一位大哥,大哥剛上臺時表情就非常忐忑,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哥家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大哥放下自己的寶貝開始為大家講述它的由來。大哥說今天我帶來的這件寶貝是一幅畫。
  • 2800元買一大明宣德的爐子,是不是撿漏呢?專家:挺值的!
    2800元買一大明宣德的爐子,是不是撿漏呢?專家:挺值的!說起撿漏呢,我們都知道意思就是花很少的錢買到特別好的東西,這個詞在我們的收藏界是經常用到的。小編看過一些鑑寶節目,裡面的好多藏寶人都是撿了漏的。
  • 馬未都:趙忠祥逛地攤撿漏,內行砍價攔腰一刀,他則是腳底板一刀
    馬未都:趙忠祥逛地攤撿漏,內行砍價攔腰一刀,他則是腳底板一刀馬未都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以他為節點,基本上可以形成一條清晰的文化界脈絡。因而,馬未都認識趙忠祥也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事情。兩個愛好收藏的人,自然也會奔著古玩地攤撿漏去。果不其然,趙忠祥和馬未都一塊去逛地攤撿漏了。不過,馬未都陪趙忠祥撿漏有一個很大的麻煩:太出名了!所以,趙忠祥一到了地攤上,就被小商販認出來了。地攤小販子也沒有什麼文化,說話也不大講究,諸如「你比電視上黑多了」的話都直接蹦出來了。趙忠祥倒是很實誠,也沒有過於追究,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撿漏的樂趣中。
  • 鑑寶|大爺在地攤上500塊買幅畫,專家:薑還是老的辣
    吳青霞畫作因此也有不小一部分收藏愛好者,就愛去古玩市場,甚至是一些公園周邊的古玩地攤去轉轉古玩市場、地攤這些地方的老闆,他們賣的東西的來路,也是五花八門,批發來的,從別的地方便宜淘來的等等。因此也保不齊裡面就有真品,一些想著來這些地方撿漏的人,就是抱著這種心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