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個愛好文藝的人,那麼東起昆玉河、西至西五環的海澱區西山文化創意大道對您來說,一定不陌生。這條以紫竹院路、杏石口路為軸的文化「玉帶」真可謂是星羅棋布,而在眾多「星星」中,北京中間美術館就是那十分璀璨而特別的那一顆。這個周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閃耀著藝術之美的美術館,流連於風格多元的雕塑和繪畫之間,感受藝術給我們心靈的滋養與慰藉。
資料圖
中間美術館的建築甫一入眼,就讓人不禁為它的奇異造型驚嘆。美術館灰褐色的牆體外觀磅礴大氣,只有一角是由透明玻璃所制,溫暖明亮的黃色燈光透過玻璃映出,讓人不僅好奇其「芳容」一池清水環繞在四周,倒映著美術館的方形建築,現實與虛擬兩相呼應,一種現代性之美油然而生。
中間美術館共有三層,前身成立於2008年,2011年正式註冊為民營美術公益機構。展廳總面積為2600平方米,雖是民營非營利性質的,卻配備了非常專業的軟硬體設施,只為打造一個高端的藝術勝地,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內部裝飾色主要以黑白為主,大約是想集中突出藝術作品的鮮明色彩,故而如此簡約。
漫步在美術館的走廊之中,時常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共處一室,在意外其風格碰撞之餘,總會為各色之美感到驚喜:有時,你在館內一隅會看到年代久遠的老物件,但是一轉角,卻被現代風格的畫作吸引,只覺得應接不暇。
展品風格的多樣性也正符合中間美術館的運營理念,即尊重藝術的多元,呵護創造力。從風格多元化的藝術作品間,你能感受到中間美術館審美視角的國際化,同時又不忘對於本土的、地域性的藝術關照,傳承經典之美時也不忘呵護新理念、新思想的萌芽。中間美術館曾經舉辦過許多大型的展覽,比如《藝術中間2012》、《新學院精神》系列展覽、《徐冰:背後的故事研究展》等等。這些展覽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專業程度較高,為中間美術館在業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中間美術館正在舉辦的藝術展覽名為「想像·主流價值」展,由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和策展人蘇偉聯合策劃。從藝術角度來看,何謂主流、是否存在主流呢?這似乎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此次「想像·主流價值」展,把「當代藝術」與其他的文藝創作和生產形式並置在一起觀看,並把觀察限定在上世紀90年代和新世紀最近幾年的狀況,通過七個章節展現文藝與權威對象之間的對話。
在「平行宇宙」章節,展出的作品《二周目》引人注目。三個VR電子屏幕並列放置,播放著遊戲畫面,遊戲是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中國式家長》。與其它以娛樂為目的的遊戲不同,《中國式家長》聚焦於孩子的教育、孩子與家長的關係等,有著明確的受眾目標和針對的社會問題。
在展品介紹中,對於為什麼展示這件作品,作者蘇偉表示,因為《中國式家長》巧妙地繞開了現實社會中的矛盾,而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轉譯了這些社會上無法解決的矛盾,並把這種矛盾柔化在遊戲中。
如果你也是傳統文化傳承者、國際文化的交流者,你一定會喜歡中間美術館。因為在這裡,你能聆聽藝術領域的思想家們關於中國和西方、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思想對話。
縱橫中西,貫穿古今,這也正是中間美術館讓人流連忘返的原因。
GO提示
開放時間為每周三到周五的11:00-18:00,周六、日為10:00-18:00,周一、周二閉館。票價為10元。地址位於海澱區杏石口路中間建築園區,可搭乘公交489路、505路、992路、347路、運通101路在西平莊站路南側下車。
其中「想像·主流價值」展覽日期至2019年3月24日。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胡德成
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