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無可奈何地借酒消愁,他卻已經學會了以茶明志、暢敘幽情

2021-02-08 茶易師

【茶無界 | 易無疆 | 師無涯】

如果您也喜歡國學、茶、以及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請關注「茶易師」,我們一起交流、一起進步、共同踐行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

雖然常言道「茶酒不分家」,然而其兩者之間卻往往還是有著莫大的不同之處。如果說酒的奔放狂烈與放誕不羈有時使得它不幸淪為一種所謂的「糊塗亂性」之物,那麼茶的清靜收斂與舒緩平和便往往能使它有幸成為一種所謂的「寧靜明白」的靈丹妙藥!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些心煩意亂之事時,我們常常會想到借酒來消愁。殊不知,酒醉的當下可能是一時的渾然不覺與半會的酣暢淋漓,然當你酒醒過後,卻往往依然還是持續的痛苦不堪與心迷無望。可見最後能真正解愁破煩的並非在其酒本身,而在其人。下面要說的這位高人,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大家蘇東坡,巧的是,他更是一位懂得借茶來暢敘幽情、以茶來明志的高人!為了說好這個故事,我就拿他的一首詩來作分享罷。

《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餘齒頰帶茶香。艤舟北岸何時渡,晞髮東軒未肯忙。康濟此身殊有道,醫治外物本無方。風流二老長還往,顧我歸期尚渺茫。

首先來說說此詩的創作背景:話說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蘇軾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館判官告院,當時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蘇軾寫了《上神宗皇帝書》、《擬進士對御試策》等文,直言不諱批評新法之不當,遂引起當道者的不滿。因深感仕途險惡,主動請求外任。於是在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被調往杭州任命,當他途經鎮江時,便順路到達金山寺,拜訪了寶覺、圓通二位長老,並於寺中留宿,因半夜觀賞江上夜景,不由浮想聯翩,而寫下了這首詩。

其次我們重點來看看詩詞中的「康濟此身殊有道,醫治外物本無方」這兩句話,簡單翻譯過來是說「我蘇軾搭救度化我自己倒簡單得很,有茶就足夠了,可是要我去醫治救助其他人、去解決政壇乃至社會上的其它種種弊病時,倒顯得沒啥法子了」,由此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即便在仕途多舛、時運不濟的當時,蘇軾依然是秉著一種豁達無礙的心境坦然處之,這裡他借茶暢敘幽情並以茶明志,既表達了憑己之力,對當時時事政事的束手無策,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如茶一般清醒寧靜的政治主張與人生價值觀。其個中不盡韻味,一切盡在不言中,卻又一切盡在這三言兩語中……。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唯有真正想得明白、看得通透者,以及唯有具備高度的理性與智慧者,方能真正找到當下煩惱的根源及其相應的破解之道,而巧的是高手們已然懂得了用茶來幫助自己掌握這個法門併入此大道。這裡蘇軾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所以當你還在無可奈何地借酒消愁,人家蘇軾卻已經學會了高段位的以茶明志、暢敘幽情……。

如果您也喜歡國學、茶、以及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請關注「茶易師」,一起交流!(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王羲之的經典名言: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四、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意思是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五、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尤不能不已之心懷。過去(自己)所喜愛(的事物),頃刻之間已經成為陳跡,還不能不因此發生感慨;何況(人的壽命)長短聽憑自然的變化,終將歸於消滅。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 吟一場詩心雲意,暢敘幽情,曲終人散夢已醒,何處再尋夢中人
    吟一場詩心雲意,暢敘幽情。那一首首長歌,仿佛是一幀幀畫,那彩筆描繪的新霽,就是自己期盼的盛世煙花。那煙波浩渺的一點飛鴻影下,有似曾相識的輕煙老樹寒鴉,仿佛自己是那畫中人。也許步履輕緩的案前賞花,就是所期盼的花好與月圓。
  • 「雙聲慢·幽情」詞唱會在滬上演
    近日,「雙聲慢·幽情」詞唱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演藝廳上演,上海崑劇團「梅花獎」得主吳雙遵循古譜、重新潤度,用崑曲為觀眾演唱了12首詞,這12首詞都是鄧麗君曾演唱過的,一起被收在《淡淡幽情》專輯中。  「翻新」詞譜   「雙聲慢」詞唱會是吳雙去年推出的一個演出品牌,不唱他的本行崑曲花臉,而是演唱曾經在茶寮酒肆勾欄瓦舍都可以聽到的「一千年前的流行歌曲」——宋詞。雖然詞原本就是用來唱的,但千百年來,詞的聲樂部分幾近失傳,最多僅以書面形式留存。吳雙通過挖掘詞譜,翻看古籍尋找當年曲家記下的譜子,再在古譜的基礎上進行「潤度」。
  • 亨吉利:茶,時間之領悟者
    俗語,在中國,只有真正懂得飲茶之道,才算真正通曉中國世情,可見,茶在中國社交禮儀中佔據核心位置。 茶,表敬意,洗風塵,敘友情,示情愛,重儉樸,棄虛華,性潔不可汙。以茶觀人,以茶會友,茶之道,也變成君子相交之道一種重要形式。所以古語云:寧攪千江水,莫動道人心。
  • 借酒消愁,愁更愁| 談股論金
    尤其是在現在下調的世道中,再一次拉白酒股,多多少少還是讓人有點「借酒消愁」的感覺。以後會不會有「愁更愁」的憂慮還是未知之數。今天可以拉白酒股,那麼明天呢?是不是還繼續拉?貴州茅臺現在又要接近歷史股價新高了,大家也都知道,新高固然可喜,但是越往上走,壓力就越大,空間也就越小了。
  • 品茗 論道 盡在名璽茶文化藝術館
    因為需要考察原葉的產地,張啟走訪了雲南普洱、西子湖畔、福建武夷山等茶葉主產區,親自感受茶農的辛苦勞作、茶葉的殺青、揉捻、發酵等製作過程,只有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走,親自動手親自詢問查看,方能成為行家裡手,真正懂得其中的真味。從茶樹管理、茶葉生產加工到流通銷售,實現全程監控,從而保證「嘉韻名璽」品牌為客戶所信賴。
  • 水皮:「談股論金」借酒消愁,愁更愁
    尤其是在現在下調的世道中,再一次拉白酒股,多多少少還是讓人有點「借酒消愁」的感覺。以後會不會有「愁更愁」的憂慮還是未知之數。今天可以拉白酒股,那麼明天呢?是不是還繼續拉?貴州茅臺現在又要接近歷史股價新高了,大家也都知道,新高固然可喜,但是越往上走,壓力就越大,空間也就越小了。
  • 你買的古樹春茶可能是臺地茶,教你區別古樹茶和臺地茶
    眾所周知,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中屬春茶品質最好,所以每年的春季都會有很多茶友苦苦等待春茶上市。這幾天,心急的茶友來問:「你們家古樹春茶什麼時候才到?」「為什麼百花吟的春茶還在預售,我朋友都已經在喝著古樹春茶了?」
  • 《怦然心動》:何為庸俗,何為靈性,學會發現美的人生才有意義
    文/暢敘幽情圖/暢敘幽情一、引入概念:庸俗之人和靈性之人「有的人膚淺,有的人金玉其外,但敗絮其中;有一天你會遇見一個如彩虹般絢爛的人,從此以後就會覺得其他人不過如此。」這是電影《怦然心動》編劇文德琳範德拉安南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
  • 品茗、論道、盡在名璽茶文化藝術館
    因為需要考察原葉的產地,張啟走訪了雲南普洱、西子湖畔、福建武夷山等茶葉主產區,親自感受茶農的辛苦勞作、茶葉的殺青、揉捻、發酵等製作過程,只有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走,親自動手親自詢問查看,方能成為行家裡手,真正懂得其中的真味。從茶樹管理、茶葉生產加工到流通銷售,實現全程監控,從而保證「嘉韻名璽」品牌為客戶所信賴。
  • 一卷書、一盞茶、一爐香。造一間茶室,安放餘閒
    中式茶室的設計,基本上以自然休閒為主,多利用原木、胡桃木或者石材類的材質,地臺、窗格等要素的使用可以很好地烘託氣氛,也可以擺放一些小的水景,增添一份自然風韻。 古語有云:小隱於野。 自然型的茶室設計重在渲染自然美。
  • 「夕陽西下,無可奈何花落去」:當你一無所有,應該學會四個拒絕
    亦舒說過,「也許一個人在真正無可奈何的時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簡單地微微笑吧。你的低沉、頹廢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需要做的是,找出自己一無所有的根源,然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方式。
  • 周邦彥最經典的一首詞,說不盡的苦悶,令人無可奈何
    要說論宋詞之中的影響,當下的讀者大多數都會認為,莫過於蘇辛二人;可是在清代時,有一位詞人被推崇為宋代四大詞家之首,他曾是詞人心目中的典範。宋末張炎曾說:「負一代詞名,所作之詞,渾厚和雅」,王國維也說過「詞中老杜」,非他不可。可見此人的影響,昔日之輝煌。
  • 鄧麗君:淡淡幽情,古典之美
    鄧麗君《淡淡幽情》這張專輯出版於1983年,距今已近40年,經典依舊。1983年的鄧麗君早已經是華語樂壇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以帶著民歌風味的小調歌曲風靡世界,在日本歌壇也打下了一片天下,成為日後「昭和五大歌姬」之一。
  • 喝茶,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流水茶臺喝茶,更是一種高端生活方式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可以說,流水茶臺把藝術和空間進行了有機的結合,是一種文化的提取和引入,更是參與構成了獨特的場所氛圍。「醒喝浮梁茶,醉讀淵明詩。」人們圍坐茶臺旁,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流水不經意間流過,帶著聲響,收入眼帘,和入口的茶一起,緩緩地流進人的心裡,變成生活的感悟。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掌控屬於你的人生!
    喪和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你離正確的道路越來越遠。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喜怒不形於色,這樣的人,才堪擔重任!諸葛亮臨終前,留給了他兒子一篇《誡子書》,這封家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