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下午," 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 " 裏水鎮鄉村振興發展採風活動正式啟動。記者了解到,活動於 11 月 13 日至 15 日舉行,主題包括 " 組織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產業振興 " 以及 " 有效治理 " 等相關內容,採風範圍涵蓋裏水鎮黨建工作、基層事例、幹部事跡、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等。
本次採風活動由廣東省文化學會、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人民政府主辦,南海區裏水鎮宣傳文體旅遊辦、裏水鎮農業農村辦、裏水鎮文化發展中心承辦。來自羊城晚報等報紙的廣東省內主流媒體記者,以及來自廣東省作家協會、廣東省文化學會以及裏水鎮民間的作家和寫手等參與採風活動。
連接廣佛,今天的裡水有點 " 牛 "
裏水鎮東鄰廣州市,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東北部,是廣佛同城橋頭堡,坐擁廣佛兩大都市資源輻射。近年來,裏水鎮圍繞 " 一產轉型、二產提升、三產優化 " 的發展思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一二三產協調發展。
經過多年打造,裡水的農村、農業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據了解,裏水鎮轄區面積 148.28 平方公裡,下轄的 16 個村委會和 22 個社區先後獲評國際安全社區、中國香水百合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文明鎮、全國安全社區、國家 AAAA 級旅遊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區等稱號。
裏水鎮 2019 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370 億元,同比增長 6%;全鎮工業總產值 1160 億元,同比增長 6.5%;稅收 65.65 億元,同比增長 9.2%;農民人均純收入 28606 元,同比增長 9.1%。一系列精確的數字,一個個引以為傲的名稱,都清晰地展現了裡水近幾年發展的喜人成果。
夢裡水鄉,最美水鄉不再是夢
坐在夢裡水鄉風情遊遊船上,採風團成員欣賞著沿途的美景,偶有聞到陣陣花香飄過,時見魚兒躍出水面,眼前儼然一副夢裡的畫面。據了解,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裏水鎮以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努力將裏水鎮建設成 " 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 "。
" 夢裡水鄉 " 遊船上裏水鎮鄉村振興辦專職副主任孔善英與採風團進行交流
裏水鎮鄉村振興辦專職副主任孔善英坐在 " 夢裡水鄉 " 的遊船上,向採風團成員介紹裏水鎮未來的發展規劃。孔善英表示:" 鄉村振興計劃不僅僅是經濟的振興,同時也是文化產業等各方面的振興。通過這樣深入的了解,真正的走進裡水,才能更好的感受其歷史文化,了解其背後的故事。"
"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將裏水鎮建設成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更要造福百姓,讓裡水人居住在公園裡,生活在景區中。"
講好故事," 這個裡水不簡單 "
13 日晚,主辦方在裏水鎮政府會議室召開了鄉村振興幹部座談會。會議上,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長周建平博士對裏水鎮當地作家的作品進行了點評。
周建平博士指出,要講好裡水故事、弘揚鄉村振興精神需要把握以下三點:一、要把理論變成故事;二、用故事承載思想;三、用思想激發情懷。現場廣東省文化學會媒體策劃總監劉雲回顧了參賽作品,並對採風工作提出了建議:" 首先,鄉村振興宣傳工作需要有格局觀,不僅要回顧過去,還要面向未來;其次,要講故事,用故事來呈現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最後是要能抓素材、會用素材。"
此外,記者了解到,本次採風活動是在 " 鄉村振興故事大賽 " 背景下舉辦的調研活動。本次故事大賽將號召社會全員踴躍投稿,以最真摯的情感、最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裏水鎮鄉村振興中來。
採寫:新快報記者黃聞禹 通訊員 陳施敏 裴雨莉 何金德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