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作家採風團走進新安炎黃母族有蟜氏文化生態園

2020-08-18 映象網洛陽新聞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暢玲娟)8月16日上午,洛陽市作家協會組織17名知名作家,在洛陽市作協副主席王小朋、王群芳的帶領下,走進位於新安縣磁澗鎮石人窪村炎黃母族有蟜氏文化生態園進行文化採風活動。

炎黃母族有蟜氏文化生態園位於新安縣磁澗鎮石人窪村的鳳凰山(廆山)腳下,屬秦嶺餘脈。東臨洛陽,西接崤函,北依澗河,南望伊洛。鍾靈毓秀,物阜民豐,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故事傳說紛紜。蟜氏文化生態園區內土肥水美,林果豐茂,一經入園便聞鳥語花香,如入仙境。華夏酒文化博物館裡名酒薈萃萬餘種,令人嘆為觀止。

參加本次採風活動的作家有:王小朋、王群芳、李國英、趙向穎、沙草、徐禮軍等。

據專家考證,廆山屬炎帝母族有蟜氏部落活動區域。有蟜氏,姒姓部落之一,是上古時代神話傳說中炎黃二帝的母族,以蜜蜂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今在該村仍可見久遠的歷史文化遺存。

此次採風活動是「黃帝母族有蟜氏文化生態園」有獎徵文的延伸。受今年疫情影響,原定於5月10日截稿的有獎徵文啟事延期至9月10日,有興趣投稿參與的朋友可仔細閱讀黃帝母族有蟜氏文化生態園有獎徵文啟事後進行投稿參與。

附:黃帝母族有蟜氏文化生態園有獎徵文啟事

萃名酒萬餘種。周邊有蟜氏文化生態園,土肥水美,林果豐茂,鳥語花香,如入仙境。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打造以有蟜氏文化生態園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品牌,特舉辦本次有獎徵文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洛陽市作家協會 新安縣文聯

獨家贊助:洛陽華夏酒博物館

二、徵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0年9月10日截稿

三、徵集主題和內容

依託石人窪村有蟜氏文化生態園、洛陽華夏酒博物館的故事傳說、自然風貌、民俗風情、人文古蹟等素材進行創作。

五、徵文要求

1、故事、散文(含考證論文)類:要求緊扣徵文內容,主題鮮明,健康向上,有思想深度,有藝術感染力,原則不超過3000字。

2、詩歌、賦類:原則不超過50行,賦千字以內,歡迎適合朗誦的抒情詩、敘事詩。(每人限投1首)。

3、作品要求原創,且未曾在任何公開出版的報刊雜誌和網絡平臺上發表過。如涉及抄襲、剽竊等侵權行為,取消參賽資格。

3、來稿需附作者100字內簡歷,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聯繫地址、聯繫方式(含手機號、微信號)。

4、投稿方式:徵文大賽採用網絡投稿,參賽作品以附件形式提交;文件名格式為(「有蟜氏文化徵文」+作者姓名);投稿郵箱:xinanzuoxie@163.com

5、徵文活動辦公室聯繫電話:

六、評比與獎項設置

1、作品評選:邀請知名作家、詩人及專家學者組成評委會,以無記名方式評選。評委作品可作為特邀作品,但不參加評選。

2、獎項設置:

一等獎 3名,獎金各5000元;

二等獎 5名,獎金各3000元;

三等獎 10名,獎金各1000元;

優秀獎20名,獎金各500元。

以質論獎,獎項允許出現空缺。

3、評獎結束將舉行頒獎活動。

4、徵文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單位。

(映象網洛陽新聞熱線:15136323555,投稿郵箱:yxw2012@163.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相關焦點

  • 全國著名作家採風團走進電白
    原標題:全國著名作家採風團走進電白   11月25日,第十一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茂名採風團在採風團團長、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協書畫院副院長關仁山帶領下
  • 全國知名作家海洋文化採風團到泉州採風
    活動期間,全國知名作家採風團一行在泉州市文聯、市作協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先後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開元寺、泉州灣宋代古船陳列館、德濟門遺址、天后宮、李贄故居等地採風,傾聽泉州古代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的生動故事,切身感受泉州悠久而燦爛的海洋文明。「雖然我只來過泉州三次,可我心裡想願意來一百次。
  • 「知名作家錦州行」採風團走進北鎮
    「知名作家錦州行」採風團走進北鎮,近距離領略我市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感受我市的獨特魅力。採風團一行先後來到我市北鎮廟、閭山大觀音閣風景區、閭山茶園等地現場採風,實地領略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對北鎮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 「作家寫武夷」紅色文化採風團走進武夷山
    來源:武夷山新聞   12月4-6日,為紀念毛澤東詩詞《如夢令·元旦》發表90周年暨崇安蘇區建立90周年,「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紅色文化採風團走進武夷山,、上梅暴動舊址、革命烈士紀念牆等地參觀採訪,一邊觀看,一邊交流,一邊做筆記,通過看特色、感變化、尋舊址,深入挖掘創作素材,親身感受上梅鄉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入了解上梅鄉近年來在黨建引領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變化,最後採風團人員還在暴動紀念館合影留念處題字,寫下了此次的參觀感受。
  • 平逢之山不尋常 龍馬古堆說炎黃
    平逢山不平常,它大有來歷,這裡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二帝的誕生地,也就是我們老祖先的故裡。  《國語·晉語》有文曰:「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炎帝、黃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從中不難看出,有蟜氏是炎黃二帝的母族,姥姥家,少典氏是炎黃二帝的父族,爺爺家。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是由有蟜氏、少典氏兩大部族裂變而來的。
  • 倉頡造字留傳說 漢字文化永傳承(溯源洛陽——洛陽作家走洛河)
    倉頡造像  5月20日,「溯源洛陽——洛陽作家走洛河」採風團由河南盧氏出發,沿省道252線前往陝西省洛南縣。在河南省與陝西省交界處的一面宣傳牆上,寫著「洛南精神:崇文、厚道、自強、包容」。  「崇文」被列於首位,讓作家們感慨不已。
  •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採風團走進晉商故裡
    8月13日,由山西省文旅廳、山西省作協和香港商報共同舉辦的「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啟動儀式在晉中市舉行。12位全國知名作家,將在晉商故裡晉中市進行為期一周的調研採風。採風團走進晉商故裡,既是深入貫徹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開展「遊山西·讀歷史」活動部署的重要舉措,又是推動山西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 今天,東莞作家採風團走進石碣暢談東江印象!
    7月23日,東莞作家看石碣採風暨「詩意東江」文學沙龍活動舉行,10多位東莞知名作家走進石碣,暢談東江印象,交流採風感受,分享創作經驗,為石碣文藝事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陳璽,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廣東省作協主席團成員、東莞市作協主席陳啟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協理事、東莞市文聯創作部主任、市作協黨支部書記兼常務副主席胡磊率東莞作家採風團到我鎮採風。石碣鎮委副書記、鎮長香傑新,鎮委委員唐滿全,石碣鎮文聯及作協代表參加了相關活動。
  • 「美麗中國·生態山西」山西作家採風團走進綠色沁源
    8月28日,由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和山西省作家協會聯合組織開展的「美麗中國·生態山西」作家採風團走進綠色沁源,開展為期三天的採訪活動。此次採風活動將走進沁源世外秘境,「品鑑」沁源生態之美,書寫沁源山水之魂,讓「沁源印象」成為美麗中國最嚮往的「詩和遠方」,讓「沁源映象」成為生態山西最純淨的「秘境花園」。
  • 未來鄉村「碰撞」詩意文學 中國作家採風團走進餘杭
    12月8日,「中國作家走進未來鄉村」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杭州市餘杭區黃湖鎮青山村舉行。該活動由杭州市餘杭區委宣傳部、杭州市餘杭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中國作家》雜誌社聯合舉辦。近年來,餘杭區以黃湖青山村為試點,堅持以生態保護和公益文化為主線,圍繞「未來村居、未來村業、未來村文、未來村治、未來村民」等場景,著力推進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創新,建立起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新老村民參與的未來鄉村發展模式。
  • 山東省黃河文化主題創作採風寫生團走進濱州
    2020年12月15日至24日,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創作部主任王磐德帶隊"山東省黃河文化主題採風寫生團"一行二十人自菏澤東明至東營墾利的黃河入海口,沿山東境內的黃河段開展為期十天的採風寫生活動。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立平陪同濱州段採風活動。
  • 作家採風團走進齊村
    市作家協會組織作家採風團一行近20人到齊村鎮開展採風活動。採風團一行先後參觀了齊村鎮北郊萬畝櫻桃園、千畝板慄園、卓山櫻桃採摘園、甘泉-鳳凰城堡景區、張良大道風景帶、古陶館等場所,認真聽取了齊村鎮「雲谷·山泉」田園綜合體旅遊項目規劃招商情況介紹,並進行了座談。
  •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採風團走進張壁古堡 感受千年古堡文化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李亞娟 嶽海霞)8月15日,由全國政協常委、福建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主任、著名散文家、評論家南帆帶隊的採風團走進位於介休市的張壁古堡採風,在遊覽中傾聽歷史回聲、捕捉創作靈感。
  • 我們是炎黃子孫,那炎黃是誰的子孫?
    中國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但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炎黃可以有子孫,那炎黃是誰的子孫呢?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就這麼一句話,但是很重要,讓我們知道黃帝的父親叫少典。
  • 傳揚崇文精神:孟州市文化交流採風團走進山西、陝西
    日前,由孟州市部分作家、畫家、書法家、韓愈文化研究專家組成的文化交流採風團,走進山西人祖山、壺口和陝西延安等地,和當地的文化藝術家們一起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為新時期孟州市文化交流「走出去、請進來」作出有益嘗試。
  • 深圳媒體採風團走進河源 用鏡頭記錄鄉村風情
    為加快推進河源鄉村振興發展,全面展示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成果,前昨兩日,「飽含深情美味河源」2020年精準扶貧農產品深河產銷對接推廣系列活動之深河幸福大巴行媒體採風活動在河源舉行,來自深圳多家媒體組成的採風團走進河源,品嘗獨特的客家美食,感受河源的鄉村美景。
  • 濟源市作家走進陽城縣開展文化採風活動
    9月19日,河南省濟源市作家一行九人走進陽城白桑鄉通義村、駕齡鄉暖辿村、東冶鎮獨泉村紅色槍桿教育基地進行調研採風,挖掘紅色文化,用鏡頭抓取鄉村的發展變化。採風團走進遠近聞名的紅色革命聖地走進暖辿村暖辿村有陽城「小延安」的美譽。近年來暖辿村把發展紅色旅遊作為帶動鄉村振興的主抓手,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精心打造紅色景點、大力發展農家樂,美了村莊,富了百姓。
  • 作家團走進濰坊:觸齊魯文脈 品「鳶都」風採
    9月23日至26日,作為第37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重要活動內容,「2020中國著名作家看濰坊」成功舉辦。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譚談及中國著名作家肖克凡、王祥夫、王劍冰、林那北、溫亞軍、劉玉民、李貫通等8人走進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壽光市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