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醫煙臺附院徐林:每臺手術都盡力做到「完美」

2020-12-13 煙臺大眾網

徐林檢查患者恢復情況

徐林檢查患者恢復情況

徐林為患者手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10月23日訊 (記者 姚輝 通訊員 張天翼) 斷肢(指)再植、手指再造千餘例,手足畸形矯形千餘例,各種皮瓣移植480餘例……從醫20多年來,徐林有著豐富的手術經歷,用自己的「妙手仁心」為患者延續希望。

  不僅如此,作為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骨科主任、足踝外科主任、手(顯微)外科主任,徐林還完成了世界第三例陰莖、陰囊及睪丸完全離斷再植術,0.5x1.5cm微型皮瓣游離移植術,45cm長胸臍——背闊肌聯合雙血管蒂超長游離皮瓣修復下肢超長段骨缺損,複雜疑難巨大神經腫瘤切除術,雙下肢離斷再植術,骨腫瘤瘤段骨切除高溫滅活回植再接保肢術,頑固骨髓炎感染骨切除應用外固定架骨搬移延長保肢術,足踝複雜畸形矯形術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

  妙手回春 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22歲本應該是擁抱陽光,嚮往未來的年紀。但對於張玥(化名)來說,確實無比的黑暗。因為雙腳嚴重畸形,多年來,張玥只能靠腳背走路,不僅行動不便,而且時常受到身邊人的嘲笑,導致她無法像普通人一樣享受成長帶來的快樂。為了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家人帶著她四處求醫,但結果總是令人失望。

  2019年,在朋友推薦下,張玥來到濱醫煙臺附院,並找到徐林,希望他可以幫助自己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接診之後,徐林為張玥做了細緻檢查,並結合她的病史,決定為其實施手術,從而改善當前情況。「患者屬於嚴重的拇指外翻,無法正常行走,只有通過手術才有恢復的可能,但因為情況嚴重,手術會相當複雜。」徐林說。

  經過前期精心準備,徐林用三個小時為張玥完成了手術。術後,張玥恢復情況良好,不僅恢復了正常行走功能,而且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因為前期經歷的太多,剛來醫院的時候,患者一家對於手術治療並沒有太大的期望,看到患者術後和正常人一樣,一家人都很高興。」徐林告訴記者,患者目前已經出院回家,經過一段時間後的康復治與鍛鍊,一定會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除了複雜畸形矯形術外,徐林一直致力於踝關節鏡手術研究與學習,並作為國內第一批外出學習踝關節鏡技術的訪問學者之一,先後到美國多個足踝外科中心及荷蘭阿姆斯特丹足踝外科中心學習世界先進技術與理念。「踝關節鏡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讓手術更加精準、微創。」徐林表示,自2015年開展了山東省首臺踝關節鏡手術,目前已成功完成各類踝關節鏡手術近400例,無論複雜程度還是完成質量,均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同時,醫院還率先在煙威地區引入3D列印技術來輔助手術。

  2015年,以徐林和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唐康來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圓滿完成了翻譯著作——《曼氏足踝外科學》,並正式出版發行。據了解,《曼氏足踝外科學》是徐林教授完成美國足踝外科主席暨世界足踝外科專業領軍者Myerson教授的《足與踝關節重建外科:併發症的防治》譯著後又一項成功之作,受到中國醫師協會、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及從事足踝專業專家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讚譽。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扭腳的經歷,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經歷,去有可能為日後的健康埋下隱患。今年40歲的陳麟(化名),多年來飽受腳踝疼痛的困擾,近期更是發展無法走路。無奈之下,他來到濱醫煙臺附院尋求治療。

  經檢查後發現,陳麟踝關節周圍布滿了骨刺。「在我詢問了病史後得知,患者年輕時曾經崴過腳,而且比較嚴重的,但他一直沒有當回事,也沒有上醫院進行專業處理。導致現在不僅長有骨刺,而且還有韌帶損傷的情況。」徐林介紹,查明病情後,第一時間為陳麟進行了踝關節鏡手術,在清理關節骨刺的同時,為他進行了韌帶重建。在進行了一個半月的康復訓練後,陳麟疼痛現在消失,如今已經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盡心盡責 讓每臺手術成為「最美」

  數年前一天的晚上,徐林突然接到急診通知,一位60多歲的老人手臂被卷進攪拌機,強大的外力將患者半個身子直到耳朵、脖子都絞的血肉模糊,骨頭斷成十幾節。送到醫院時,老人已經失去意識昏厥過去,經診斷,他的臂叢神經損傷,多位醫生都表示,希望不大。

  此時,徐林卻認為,儘管老人傷勢嚴重,並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尤其是老人的腿還很健康,另一隻胳膊也還在,試試說不定還有機會。於是,他緊急召集手術團隊,拯救患者就是爭分奪秒,從確認手術到執行只用了十幾分鐘,用近5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手術。因為搶救的及時,決定下的果斷,加上徐林精湛的技術,這位患者居然奇蹟般的康復了,非但手臂保住了,更意外的是還能運動自如。

  「當皮膚因外傷大面積缺損,人體就失去了自愈的能力,十分容易引發感染,導致骨髓炎,甚至危及生命。一些醫生會選擇以截肢的方式來保障患者的生命,但這種方式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存機會、經濟能力造成嚴重影響。」徐林告訴記者,只要有一線治療的希望,他都會選擇為患者保住肢體。

  無論是保肢還是斷肢再植手術,都需要醫生高超的技藝與超凡的耐心。近期,一名年輕男子因意外導致下體受傷,被緊急送到濱醫煙臺附院進行救治。送至醫院後發現,患者陰莖、陰囊、睪丸等幾乎完全與人體分離。面對這一情況,曾經完成世界第三例陰莖、陰囊及睪丸完全離斷再植術的徐林,決定為患者立即進行再植手術。

  隨著麻醉、顯微鏡下清創、血管縫合、神經縫合、皮膚縫合等一步步複雜、精密、巧妙、高難度步驟的完成,時間也在一分一秒的流失。10個多小時後,手術終於完成。「手術是非常成功的,不僅將血管、神經等完全縫合,而且保留了相應功能。」徐林介紹,類似的手術必須在顯微鏡下完成,不論是血管還是神經亦或是跟腱,都必須完美重合,一旦失誤就會導致手術失敗。

  「力爭使每一臺手術做到極致,使患者功能恢復最好,外觀最漂亮,才是我追求的『最美』。」正如徐林所說,對於每一位患者,他都會盡最大努力,無論是斷肢(指)再植,還是其他高難度手術,他都會儘量做到完美。

濱醫煙臺附院骨科主任,手(顯微)外科、足踝外科主任徐林

  【專家簡介】

  徐林,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骨科主任,手(顯微)外科、足踝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科技與研究生處處長,亞太足踝外科學會委員,美國足踝外科學會國際會員,中國醫師協會足踝外科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足踝外科全國講師團專家成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足踝外科學組青年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足踝外科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周圍神經學組委員,煙臺市手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矯形外科雜誌》專欄主編,《足踝外科雜誌》編委。

  先後在美國多個足踝外科中心和荷蘭阿姆斯特丹足踝外科中心做訪問學者1年;從事骨科、手足外科專業24年,對足踝嚴重創傷救治、複雜足踝畸形矯形、手外科疑難疾病及周圍神經疑難疾病診治有較深造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16篇;主編(譯)專著3部,參編專著7部。

相關焦點

  • 濱醫煙臺附院徐林當選中國糖尿病足聯盟副主任委員
    濱醫煙臺附院徐林當選中國糖尿病足聯盟副主任委員  大眾網煙臺·海報新聞4月18日訊 (通訊員 範津文 記者 姚輝在成立大會上濱醫煙臺附院骨科主任徐林教授當選為聯盟副主任委員和聯盟分會生物材料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做了專家主題發言,手足外科曲軍傑教授當選為聯盟委員。  「中國糖尿病足聯盟」共聘任名譽主任委員1人、主任委員4人、聯盟顧問3人、副主任委員13人,涵蓋足踝外科、內分泌科、血管介入科、創面治療中心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
  • 蓬萊市中醫醫院加入濱醫煙臺附院醫聯體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喬大元 通訊員 王冕 煙臺報導  9月16日,蓬萊市中醫醫院與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醫聯體成員單位籤約暨徐林、李乃選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濱醫煙臺附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初翠英,蓬萊市衛健局副局長秦煥玉,蓬萊市中醫醫院醫院院長吳隆超出席籤約儀式。
  • 丁家莊講堂開講 濱醫煙臺附院專家上首課
    濱醫煙臺附院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明哲教授現場講解濱醫煙臺附院骨科主任(執行)、手足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徐林現場講解丁家莊村村民現場諮詢濱醫附院專家  大眾網煙臺8月28日訊 (記者 曹平) 8月27日上午,「福地丁家莊文化講堂」
  • 濱醫煙臺附院助力基層醫療機構把好健康第一關
    「濱醫煙臺附院在建設之初就是一項惠民工程、就是要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職能,依託大學附院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以及2年的鄉醫培訓經驗,我們非常有信心把本次基層衛生培訓工程落到實處。」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表示。
  • 為濱醫煙臺附院見義勇為的醫者點讚
    這次活動由市委政法委統一組織,通過走訪慰問歷年來在醫療戰線上湧現出來的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號召全市醫務工作者向他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愛崗敬業,履職盡責,為健康煙臺建設做出更大貢獻。&nbsp&nbsp&nbsp&nbsp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傳承也在濱醫煙臺附院不斷上演。2019年4月,醫院宋守君教授、徐林教授、姜海明教授、李愛群教授在中俄航班上,再次於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出手相助患病外籍旅客,使其轉危為安,他們的善舉贏得了中俄乘客的高度贊言,彰顯了濱醫煙臺附院人關鍵時刻敢於亮明身份,勇於擔當作為的大醫精神。
  • 煙臺市運動創傷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濱醫煙臺附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3月27日訊 (通訊員 王佳 彥妤 天翼 記者 劉妍明) 3月26日下午,煙臺市運動創傷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濱醫煙臺附院門診六樓報告廳舉行。煙臺市科技局副局長王有林希望濱醫煙臺附院以這次掛牌為契機,充分發揮濱州醫學院康復學科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聚焦醫療康復機器人、可穿戴設備、3D列印、力學建模等多種先進技術在臨床的轉化應用,大幅提升輔具質量和治療效果,為煙臺市廣大患者提供福音。
  • 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完成多例複雜骨盆骨折手術
    骨盆骨折手術難度高,致殘、致死率高,特別是複雜骨盆骨折是國內外公認的創傷骨科的頂級手術,是創傷骨科最高水平的體現。近年來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在李善會主任的帶領下,不斷提高骨盆骨折的診療和手術技術水平,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 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推行日間手術 患者1天出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張天翼 單光明  近日,在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張女士出院了,出院時她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伸出大拇指對泌尿外科二病區王英磊主任團隊連連稱讚
  • 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大力推行日間手術 更多患者因此受益
    水母網12月1日訊(通訊員 單光明)近日,在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張阿姨出院了,出院時她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伸出大拇指對泌尿外科二病區王英磊主任團隊連連稱讚:「你們太了不起了,我之前的擔驚受怕在你們這裡做一個日間手術就好了,徹底輕鬆了,還幾乎沒受什麼痛苦!
  • 拍客團走進濱醫煙臺附院 聚焦軍地共建
    上海長海醫院專家進駐濱醫煙臺附院開展義診 李巖波攝濱醫煙臺附院心內科張明哲教授查房 湯志娜攝,近日,上海長海醫院第一批專家進駐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聯合開展會診、查房、病例討論、實施手術等一系列援建活動。
  • 男子突發消化道大出血 濱醫煙臺附院生死救援
    中國山東網11月9日訊 (通訊員 曹先聖 左宏) 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濱醫煙臺附院急診科辛醫生正在值班,夜半時分,一名特殊的患者突然前來就診。通過及時傳送過來的CT影像,發現患者小腸內存在一個大小約3*3cm的佔位性病變,腸壁及腸腔內均有明顯強化,經過專家討論,認為導致患者大出血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小腸腫瘤滋養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必須儘快手術。此時,時針指到了下午4點30分,患者已經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的休克表現,手術必須爭分奪秒。生命的接力棒交到了胃腸外科主任陳軍手裡。
  • 濱醫煙臺附院成功承辦第17期全國微創肝膽外科診療實戰營
    」在濱醫煙臺附院成功舉辦。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出席大會並致歡迎辭,肝膽胰脾外科主任成雨進行科室介紹,大會主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馮秋實教授致辭並主持討論,來自全國20餘家醫院50餘位專家教授、近40位培訓人員參加了實戰及培訓。
  • 中俄航班突遇病患 濱醫煙臺附院四名專家緊急救援
    中國山東網煙臺4月23日訊 (記者 景立婷 通訊員 範津文) 4月21日晚8時許,由上海飛往莫斯科的MU591次航班上,機艙廣播突然傳來機組人員的緊急呼救:「有位俄羅斯籍旅客突然發病,急需醫務人員幫助。」
  • 濱醫煙臺附院人暴雪中的堅守
    膠東在線12月31日訊(通訊員 張天翼) 風雪冒煙,雪窩煙臺迎來今冬最大一場降雪,整個城市披上一層潔白新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同時也對人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溫暖著暴雪中的濱醫煙臺附院。
  • 濱醫煙臺附院劉亭彥:精準破解生活「難題」
    齊魯網訊(通訊員 範津文)鼾症手術3000例;各種鼻內鏡手術5000例;支撐喉內鏡下喉微創手術4000例;喉癌、下咽癌的根治性切除及功能重建手術1000例……如今,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劉亭彥帶領其團隊,不僅在鼻內鏡微創外科、喉內鏡微創外科等領域達省內乃至國內先進水平,還憑藉精準診療眩暈
  • 煙臺飛龍集團向濱醫煙臺附院捐款10萬元
    2月19日下午,煙臺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健、裝飾公司經理張居勝來到濱醫煙臺附院,代表集團向我院捐贈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專項資金10萬元,用於支援濱醫煙臺附院馳援武漢及在煙臺一線抗擊病毒的醫護人員。捐贈儀式在醫院第一會議室召開,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黨委副書記王國華、黨委委員孫書勤、於曉鈞出席儀式。
  • 濱醫煙臺附院組織專家進社區義診 送健康受百姓歡迎
    水母網3月24日訊(通訊員 黃瑾 冉彬 趙智全)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組織專家深入社區積極開展健康義診服務活動,並對年邁體弱患者提供登門體檢服務,受到了社區百姓的歡迎。3月22日上午,萊山區團委聯合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在萊山區前七夼社區開展「濱醫煙臺附院專家義診志願服務活動」。
  • 濱醫煙臺附院舉辦省泌尿外科微創治療新進展論壇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8日訊 (通訊員 張天翼) 近日,山東省泌尿外科微創治療新進展論壇在煙臺龍湖假日酒店成功舉辦,來自全省的50餘位泌尿外科、影像科以及腫瘤科知名專家參加了會議,濱醫煙臺附院副院長初翠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李兆申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濱醫煙臺附院
    濱醫煙臺附院消化道早癌防控院士專家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濱醫煙臺附院膠東在線12月29日訊(記者 王向榮)12月29日上午,「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消化道早癌防控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系該院第一個院士工作站
  • ...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籤約授牌儀式在濱醫煙臺附院舉行
    煙臺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主任於守娟,濱醫煙臺附院副院長宋守君,醫院骨科主任、科技處處長徐林及運動醫學科專家團隊參加了揭牌儀式。醫院在運動創傷領域的工作得到了煙臺市政府和社會的高度認可。此次濱醫煙臺附院與煙臺市體育局合作成立「煙臺市運動損傷診療與康復指導中心」,標誌著醫院運動醫學專業達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