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醫煙臺附院徐林當選中國糖尿病足聯盟副主任委員

2020-12-13 煙臺大眾網

濱醫煙臺附院徐林當選中國糖尿病足聯盟副主任委員

  大眾網煙臺·海報新聞4月18日訊 (通訊員 範津文 記者 姚輝) 近日,「中國糖尿病足聯盟」成立儀式和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學術交流大廳隆重舉行。在成立大會上濱醫煙臺附院骨科主任徐林教授當選為聯盟副主任委員和聯盟分會生物材料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做了專家主題發言,手足外科曲軍傑教授當選為聯盟委員。

  「中國糖尿病足聯盟」共聘任名譽主任委員1人、主任委員4人、聯盟顧問3人、副主任委員13人,涵蓋足踝外科、內分泌科、血管介入科、創面治療中心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成立儀式上,「中國糖尿病足聯盟」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教授向與會的「中國糖尿病足聯盟」顧問俞光榮教授頒發聘書。「中國糖尿病足聯盟」主任委員張小明教授、主任委員姜保國教授共同為與會的馬昕教授、徐海林教授、黃崇博教授、徐林教授、王培吉教授等副主任委員頒發聘書。

  目前,已有來自全國28個省市、近700人申請加入「中國糖尿病足聯盟」。當天來自足踝外科、血管外科、內分泌、康復護理、疾病預防等專業領域的4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了聯盟的成立和學術交流會。

  學術交流會上姜保國教授首先分享了「臨床科研的創新與思考」,張小明教授作了題為「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介入治療新進展」的講解,俞光榮教授講解了「糖尿病足的骨科治療」。徐林教授分享了「糖尿病足生物敷料的臨床應用」,徐海林教授分享了「糖尿病足脛骨橫向搬移手術的技術訣竅」等新穎題目。

  「中國糖尿病足聯盟」是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糖尿病足診療中心發起、全國糖尿病足防治領域相關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組織。旨在通過組織全國糖尿病足防治領域的醫護工作者及相關人士,加強糖尿病足的診斷、治療、預防、護理、康復等相關研究,加強專業人員間的多學科協作和學術交流,推動國內糖尿病足整體防治專業水平的提高,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相關科普:

  糖尿病足已成為糖尿病的一種常見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大約12%—25%的糖尿病患者會罹患糖尿病足。儘管目前採用抗感染、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高壓氧及局部清創等多學科綜合治療使糖尿病足的治療效果有所改善,但仍有極多數患者由於壞疽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截肢,極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

  1.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狀?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其神經病變表現為:患肢皮膚幹而無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減退或缺失,呈襪套樣改變,行走時腳踩棉絮感。

  下肢缺血表現為:皮膚營養不良、肌肉萎縮,皮膚乾燥彈性差,皮溫下降,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患者可合併有下肢間歇跛行症狀。

  隨著病變進展,可出現靜息痛,趾端出現壞疽,足跟或蹠趾關節受壓部位出現潰瘍,部分患者可肢體感染。

  糖尿病患者未出現足潰瘍但存在周圍神經病變稱為糖尿病高危足,不管是否存在足畸形或周圍動脈病變或足潰瘍史或截肢(趾)史。

  2.糖尿病足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危害非常大,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足形成時,患者除有糖尿病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病變外,多還伴有心臟、肝臟、腎臟、胃腸道甚至肺功能顯著損傷,如果糖尿病足病變的進一步發展,感染的消耗、壞死組織吸收的負擔,患者多由於糖尿病消耗結合胃腸道攝入不良,又會加重主要生命器官的負擔,患者病情發展迅速(類似癌症的進展)。即使患者截肢後,這些受損的器官功能恢復也較少,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治療,最終多因為心血管或腎臟功能衰竭死亡。

  我國糖尿病患者在截肢(包括大截肢和小截肢)術後5年內的死亡率將近為40%(不同研究中差異很大),低於或接近於歐洲和北美國家。足

  3.糖尿病足如何治療?

  在內科治療中,要重視綜合治療。糖尿病足常分為3種類型,即神經型、缺血型和神經缺血型(也叫混合型)。研究發現,我國糖尿病足以混合型為主,其次為缺血型,而單純神經型比較少見。

  對於神經病變型,目前除治療神經病變外,重要的是患肢減壓,局部清創可促進潰瘍癒合;而對於缺血型病變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運動鍛鍊和重建下肢血流的方法,取得一定療效;即使混合型病變,如果血流得到改善,其神經病變也可得到部分緩解。

  對於缺血嚴重,系統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手術血流重建則是必要的措施。4.

  4.糖尿病足能預防治癒嗎?

  糖尿病足病危害性大,但可防可治。糖尿病足病約?70%~80%是有誘因的,而這些誘因可以避免。另外,糖尿病足病早期階段是可以治療的,一般來說足潰瘍是糖尿病足病早期階段的最常見形式,而足病截肢85%是由糖尿病足潰瘍引起的。因此預防截肢、減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醫療費用需要從預防足潰瘍開始。

  一旦發生足潰瘍,應及早至醫院就診,需要專業醫生進行科學處理。若是壓力性潰瘍,需減壓制動,患者應坐輪椅不要行走,臥床休息,局部換藥;若是缺血性潰瘍,嚴重的血管病變的患者,應改善供血,嚴重者外科介入處理;有感染者應及早使用全身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和外科局部處理,清創和引流。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骨科主任徐林

  專家簡介:

  徐林,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骨科主任,手(顯微)外科、足踝外科主任,科技與研究生處處長(兼),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內著名足踝外科、手外科專家,美國足踝外科學會國際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足踝外科學組青年委員,山東省手足外科學會委員,煙臺市手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神經再生學組常務委員,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學會委員,《足踝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中國矯形外科雜誌》編委,研究方向為足踝矯形重建與周圍神經疾病診治。從事骨科、手足外科專業20年,對足踝創傷、複雜足踝畸形矯形、手外科疑難疾病及周圍神經疑難疾病診治有較深造詣。

相關焦點

  • 蓬萊市中醫醫院加入濱醫煙臺附院醫聯體
    、李乃選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濱醫煙臺附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初翠英,蓬萊市衛健局副局長秦煥玉,蓬萊市中醫醫院醫院院長吳隆超出席籤約儀式。  濱醫煙臺附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初翠英在致辭中代表濱醫煙臺附院向蓬萊市中醫醫院成為醫聯體成員單位及兩位名醫工作室的揭牌致以熱烈祝賀。她表示,今後醫院將發揮自身在醫療技術、管理、專家團隊等優勢大力支持醫聯體成員單位的發展與成長,積極開展多領域務實交流合作,不斷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健康診療需求,實現真正的互利共贏。
  • 濱醫煙臺附院徐林:每臺手術都盡力做到「完美」
    2019年,在朋友推薦下,張玥來到濱醫煙臺附院,並找到徐林,希望他可以幫助自己恢復正常人的生活。接診之後,徐林為張玥做了細緻檢查,並結合她的病史,決定為其實施手術,從而改善當前情況。「患者屬於嚴重的拇指外翻,無法正常行走,只有通過手術才有恢復的可能,但因為情況嚴重,手術會相當複雜。」徐林說。
  • 丁家莊講堂開講 濱醫煙臺附院專家上首課
    濱醫煙臺附院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明哲教授現場講解濱醫煙臺附院骨科主任(執行)、手足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徐林現場講解丁家莊村村民現場諮詢濱醫附院專家  大眾網煙臺8月28日訊 (記者 曹平) 8月27日上午,「福地丁家莊文化講堂」
  • 濱醫煙臺附院助力基層醫療機構把好健康第一關
    「濱醫煙臺附院在建設之初就是一項惠民工程、就是要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職能,依託大學附院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以及2年的鄉醫培訓經驗,我們非常有信心把本次基層衛生培訓工程落到實處。」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表示。
  • 煙臺市運動創傷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濱醫煙臺附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3月27日訊 (通訊員 王佳 彥妤 天翼 記者 劉妍明) 3月26日下午,煙臺市運動創傷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濱醫煙臺附院門診六樓報告廳舉行。煙臺市科技局副局長王有林希望濱醫煙臺附院以這次掛牌為契機,充分發揮濱州醫學院康復學科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聚焦醫療康復機器人、可穿戴設備、3D列印、力學建模等多種先進技術在臨床的轉化應用,大幅提升輔具質量和治療效果,為煙臺市廣大患者提供福音。
  • 為濱醫煙臺附院見義勇為的醫者點讚
    這次活動由市委政法委統一組織,通過走訪慰問歷年來在醫療戰線上湧現出來的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號召全市醫務工作者向他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愛崗敬業,履職盡責,為健康煙臺建設做出更大貢獻。&nbsp&nbsp&nbsp&nbsp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傳承也在濱醫煙臺附院不斷上演。2019年4月,醫院宋守君教授、徐林教授、姜海明教授、李愛群教授在中俄航班上,再次於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出手相助患病外籍旅客,使其轉危為安,他們的善舉贏得了中俄乘客的高度贊言,彰顯了濱醫煙臺附院人關鍵時刻敢於亮明身份,勇於擔當作為的大醫精神。
  • 濱醫煙臺附院人暴雪中的堅守
    膠東在線12月31日訊(通訊員 張天翼) 風雪冒煙,雪窩煙臺迎來今冬最大一場降雪,整個城市披上一層潔白新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同時也對人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不便。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溫暖著暴雪中的濱醫煙臺附院。
  • 中俄航班突遇病患 濱醫煙臺附院四名專家緊急救援
    中國山東網煙臺4月23日訊 (記者 景立婷 通訊員 範津文) 4月21日晚8時許,由上海飛往莫斯科的MU591次航班上,機艙廣播突然傳來機組人員的緊急呼救:「有位俄羅斯籍旅客突然發病,急需醫務人員幫助。」
  • 濱醫煙臺附院劉亭彥:精準破解生活「難題」
    雖然輾轉求醫,但張先生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直到來到濱醫煙臺附院後,他的生活才逐漸恢復正常。 「患者是典型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又稱耳石症,是引起眩暈的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表現為在起床坐起以及躺下的時候,或者向一側翻身的時候,突然出現劇烈的天旋地轉。」劉亭彥介紹,經過SRM—IV前庭功能診斷治療系統診療後,患者症狀立刻得到緩解。目前,再未出現眩暈的情況。
  • 煙臺飛龍集團向濱醫煙臺附院捐款10萬元
    2月19日下午,煙臺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健、裝飾公司經理張居勝來到濱醫煙臺附院,代表集團向我院捐贈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專項資金10萬元,用於支援濱醫煙臺附院馳援武漢及在煙臺一線抗擊病毒的醫護人員。捐贈儀式在醫院第一會議室召開,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黨委副書記王國華、黨委委員孫書勤、於曉鈞出席儀式。
  • 李兆申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濱醫煙臺附院
    濱醫煙臺附院消化道早癌防控院士專家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濱醫煙臺附院膠東在線12月29日訊(記者 王向榮)12月29日上午,「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消化道早癌防控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系該院第一個院士工作站
  • 煙臺市全科醫學質控中心正式掛靠濱醫煙臺附院
    張凌雲說,出現乏力、消瘦、水腫、頭暈等以症狀為主要表現的初診患者;青春期、更年期等特殊時期的患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慢性心衰、COPD等慢性病需要長期管理的患者;多種疾病並存的患者都應該到全科門診就診。三甲醫院開設全科門診,濱醫煙臺附院進一步開設更年期門診與專科相比,全科有什麼優勢或不同?
  • 濱醫煙臺附院腫瘤中心開工建設
    10月30日,濱醫煙臺附院舉行腫瘤中心項目開工儀式,副區長李劍、濱州醫學院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開工儀式。此次濱醫煙臺附院腫瘤中心項目的開工建設,將為進一步優化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希望承建方強化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堅持高質量建設,嚴標準管理,以一流的施工水準,打造優質的品牌工程。
  • 濱醫煙臺附院榮獲全國榮譽!
    近日,國管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文,公布了「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和能效領跑者」名單,濱醫煙臺附院榮獲「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稱號,是全省唯一獲此稱號的醫院。據悉,全國共有192個單位獲評為能效領跑者。
  • 拍客團走進濱醫煙臺附院 聚焦軍地共建
    上海長海醫院專家進駐濱醫煙臺附院開展義診 李巖波攝濱醫煙臺附院心內科張明哲教授查房 湯志娜攝大眾網煙臺頻道邀請8名大眾網煙臺拍客團拍客走進濱醫煙臺附院,進行現場採風,聚焦醫院日常工作及軍地共建活動概況。  為彰顯醫院整體醫療水平,記錄醫務人員日常工作詳情,8名大眾拍客走進濱州醫學院煙臺附院腫瘤科、內分泌、神經外科、兒科、產科等科室,用鏡頭展現醫務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的善良、謹慎、專注、關愛等職業精神,用照片喚起社會各界對醫務人員的理解和認可。
  • 濱醫煙臺附院成功承辦第17期全國微創肝膽外科診療實戰營
    」在濱醫煙臺附院成功舉辦。濱醫煙臺附院院長王強出席大會並致歡迎辭,肝膽胰脾外科主任成雨進行科室介紹,大會主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馮秋實教授致辭並主持討論,來自全國20餘家醫院50餘位專家教授、近40位培訓人員參加了實戰及培訓。
  • 煙臺市首家網際網路醫院落戶濱醫煙臺附院
    齊魯網煙臺1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向陽)1月20日,經山東省衛生健康委正式批准,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獲發網際網路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加掛「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做為第二名稱,標誌著濱醫煙臺附院正式納入山東省網際網路醫院監管體系,網際網路醫院步入有序合規的發展軌道
  • 濱醫煙臺附院順利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等級評審現場評審!
    齊魯網煙臺8月16日訊(通訊員 範津文)8月13日至15日,按照山東省衛生計生委的統一部署,山東省醫院等級評審工作組一行7位專家對濱醫煙臺附院進行了為期3天的醫院等級評審現場評審工作,專家們巡查了114多個科室及部門,訪談了450餘名員工、患者及家屬,對醫院進行了多維度
  • 濱醫煙臺附院成功舉辦煙臺首屆冬季城市健康跑活動
    齊魯網教育頻道12月15日訊(通訊員 張維萍)12月14日上午,「濱醫煙臺附院杯」2014煙臺首屆冬季城市健康跑活動開幕式在煙臺附院南門隆重舉行
  • 濱醫煙臺附院神經內科成功搶救昏迷20天病人
    煙臺齊魯網5月6日訊(通訊員 張維萍)今年3月10日,從外院轉到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一位女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