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丹 | 靜物畫巨匠(高清)

2021-02-08 藝髓














來源   當代油畫


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年11月2日生於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於同地。法國18世紀市民藝術的傑出代表,早年入學院派畫家P.-J.卡澤的畫室,後為N.-N.科伊佩爾的助手。1728年靜物畫《鰩魚》展出,一舉成名 ,被接納為皇家學院院士。他的畫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晚期以家庭風俗畫為主,表現第三等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畫風平易、樸實,具有平和親切之感,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美學理想。

《鰩魚》 布面油畫   1728年  巴黎羅浮宮藏

《鰩魚》(TheRay)這幅畫是夏爾丹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的成名作,使他成功的以三十三歲的青年之姿成為皇家藝術學院成員。廚房中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夏丹喜歡的題材,在《鰩魚》中,夏丹以其一貫冷靜的筆法呈現了生活中真實平凡的一面,血腥的鰩魚閃閃發光,乍看時頗令人震撼,但是一旁齜牙咧嘴曲背的貓,又讓人莞爾一笑,與此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動感。

夏爾丹是極受狄德羅稱讚的畫家之一。他擅長靜物畫,也擅長風俗畫;並且試圖通過靜物畫來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過風俗畫來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勞、儉樸的美好品德。

夏爾丹成為院士後沒有選擇被世人看做高級畫種的肖像畫和歷史畫,而選擇了在學院體系中被認為是較為低級的靜物畫。夏爾丹並不認為它們低級,他的眼睛和心靈都靜靜地注視著銅罐、碟子、水果、麵包、酒瓶、刀叉、灶臺這些極為普通的東西, 在萬事綺靡奢華的路易十五時代,夏爾丹凝重的靜物畫顯得格外醇厚。與以靜物畫著稱的荷蘭和弗蘭德斯的畫相比,夏爾丹的靜物畫更為質樸而寫實。

雖然信奉新教、崇尚素樸,荷蘭小畫派的靜物作品卻往往為了強調物體的不同質感而不時提煉炫目的色彩和光線,夏爾丹卻以物體的本真面目示人,因而他不迴避也不掩蓋對象本身的缺憾。夏爾丹的「世界」充滿了恬靜、溫存、不事張揚的女性化氣息,靜物畫如此,風俗畫更如此。

「所謂的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出美來。」

——羅丹

夏爾丹是18世紀法國孕育出的最偉大畫家之一,同時,他也是西洋美術史上的靜物畫巨匠之一。夏爾丹依據毫不修飾、卻又非常縝密的觀察描繪出極為平常的各種家庭用品,以及巴黎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但這遠離了洛可可時代的巨匠布歇、弗拉戈納爾等所代表的當時佔主導地位的潮流。相反,夏爾丹的質樸卻似乎更加接近伏爾泰、狄德羅等法國哲人的先進啟蒙主義思想。

事實上,狄德羅是極力讚揚夏爾丹的批評家之一。夏爾丹通過他對日常生活這一主題的傾注,幾乎完全依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將靜物畫領域從較低的地位提升到較高層次。靜物畫曾經單單是學畫者作為練習而描繪的內容,而後,它變成了與裝飾歐洲各個宮廷畫廊相稱的主題。

《午餐前的祈禱》中,母親已經把桌上的飯菜擺好,飯前禱告的小女孩卻背不出祈禱文,或是出了別的什麼小問題,母親投去關注的眼神。母親恬淡慈愛、小女孩嬌憨純真,祥和寧靜的氣氛洋溢於畫面。畫家把紅色、白色和藍色色塊毫不生硬地融合在溫暖的褐色基調中,生動而不張揚,明晰而不搶眼,具有柔和豐富、恬淡雋永的感染力。

芥子園 

《芥子園畫譜》成書於清代,自此便風行了300餘年,毫不誇張地說:它是藝術名家的搖籃,可以快速培養藝術修養。

 

《芥子園畫譜》自出版三百多年以來,不斷拓展出新,歷來被世人所推崇,為世人學畫必修之書。在它的啟蒙和薰陶之下,培養和造就了無數的中國畫名家。

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從《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稱《芥子園畫譜》為啟蒙之良師,一點也不過分。

 

齊白石把《芥子園畫譜》當做自己的啟蒙老師,他的回憶自述說,借來的書,用松油柴火為燈,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畫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園畫譜》,除了殘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釘成了十六本。

齊白石

《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餘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何鏞稱此書「足以名世,足以壽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這個問題,由著名藝術家、現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冰先生來回答再恰當不過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園山水卷》的靈感,

就是來自於這本古老的教科書。

徐冰認為,這本書是中國繪畫的精華與濃縮,最代表中國文化和藝術核心,他說:

《芥子園畫譜》就是符號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典型範式。人分幾群,獨坐看花式、兩人看雲式、三人對立式、四人坐飲式:一個人是什麼姿勢,兩個人是什麼姿勢,小孩問路是什麼姿勢,都是規定好的。

所以,藝術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樣記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組合描繪世界萬物。

中國畫講究紙抄紙,不講究寫生,過去都是靠臨摹,到清代總結出來,這些拷貝的範本分類、細化,變成一本書。

這就是為什麼《芥子園畫譜》是集中了中國人藝術的核心方法與態度的一本書。                                                                                           」

在康熙年間,《芥子園畫傳》原版初集就已稀貴如金了,常人難睹其真容。清末時,芥予園舊版已毀廢,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芥子園畫傳》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發現。

山水卷畫論部分《畫學淺說》首頁,

字大行稀,絕對不用擔心看成近視眼。

書中較為系統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及繪畫、品畫的基本技藝。繪畫基本技巧介紹科學合理,淺顯明了,使初學者易領會、易臨摹。

畫譜內容豐富,薈萃中國歷代著名畫家模仿作品,為中國畫初學者最寶貴之畫譜寶庫。故此畫譜問世三百多年來,風行於畫壇,至今不衰。

對此傳世珍寶,我們竭盡全力,重新編輯出版了這本《芥子園畫譜》線裝彩頁版,希圖將其精髓盡現於您眼前。

全書主要分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樹譜、山石譜、人物屋宇譜、梅蘭竹菊譜、花卉草蟲翎毛譜之精華內容。除此之外,並附中國畫的繪畫技法、各名家畫論及經典畫作於其中,以饗讀者。

《芥子園畫譜》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令人讀之如醍醐灌頂,頓開茅塞。

芥子雖小,可納須彌山。

《芥子園畫譜》的影響力猶如這枚小小的種子,攜帶著能量,飄散在各處,在每一個人心中種下一座須彌山。

《芥子園畫譜》是一套世間少有珍藏的藝術品;同時也是零基礎學者的入門教科書。不管是拿來欣賞,還是作為繪畫入門的書本,大家都應該看看這套書。


(點擊圖片可見大圖)

(點擊圖片可見大圖)

(點擊此行文字查看更多圖片細節)

《芥子園畫譜》

手工線裝彩色仿宣套裝全集共4冊

  無憂購買:

1、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2、7天內無理由包退,15天內包換;

  3、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購買方式: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填寫姓名、電話、收貨地址即可下單,這邊會儘快發貨,貨到付款。

相關焦點

  • 靜物畫巨匠:夏爾丹,賦予靜物以生命力!
    夏爾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國最偉大畫家之一,法國18世紀市民藝術的傑出代表,也是西方美術史上的靜物畫巨匠之一。夏爾丹並不認為它們低級,他的眼睛和心靈都靜靜地注視著銅罐、碟子、水果、麵包、酒瓶、刀叉、灶臺這些極為普通的東西, 在萬事綺靡奢華的路易十五時代,夏爾丹凝重的靜物畫顯得格外醇厚。與以靜物畫著稱的荷蘭和弗蘭德斯的畫相比,夏爾丹的靜物畫更為質樸而寫實。
  • 夏爾丹,他是西洋美術史上的靜物畫巨匠之一
    小編今天帶來了西洋美術史上的靜物畫巨匠之一,夏爾丹的事跡,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吧。出生於巴黎、後面又成為院士的讓·巴蒂斯特·西蒙·夏爾丹沒有選擇被世人覺得是高級畫種的肖像畫和歷史畫,而選擇了在學院體系中被認為是低級的靜物畫。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夏爾丹,藝渡文化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圖庫設計
    1728年靜物畫《鰩魚》展出,一舉成名 ,被接納為皇家學院院士。他的畫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晚期以家庭風俗畫為主,表現第三等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畫風平易、樸實,具有平和親切之感,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美學理想。
  • 法國著名靜物畫家夏爾丹,他的畫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法國著名畫家,他的畫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他就是西洋美術史上的靜物畫巨匠之一——夏爾丹。夏爾丹,法國畫家(1699~1779),法國18世紀市民藝術的傑出代表,1728年靜物畫《鰩魚》展出,一舉成名
  • 逆襲最成功、真實的藝術家:夏爾丹
    木匠的兒子,未來的藝術巨匠出生1699年的11月2日,讓·巴基斯特·西蒙·夏爾丹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木匠家庭裡,下層人民的生活為他的藝術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擅長風俗畫和靜物畫。夏爾丹的父親在工作上獲得了很大成功,其顧客甚至包括法國國王。在這種環境中,年幼的夏爾丹將熟練的技能作為第二天性牢記在心。從小夏爾丹便以木工手藝獨立謀生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夏爾丹接觸到了繪畫,從此對繪畫藝術像著了魔一樣……其父親讓·夏爾丹是專做撞球桌的家具工匠,母親叫讓·弗朗索瓦茲·戴維,是讓的第二個妻子,夏爾丹是他們的長子。這對夫婦有很多孩子,但準確的數字已無從知曉。
  • 郎世寧的中國花鳥畫融合了西方的靜物畫
    《花束與木桶》揚布魯蓋爾 1611年西方的靜物畫,從文獻記載看大約在古希臘的古典時期就已經產生了,在古羅馬帝國時期它已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繪畫形式普遍存在,龐貝城遺址所留存的壁畫中就有不少獨立的靜物畫和動物畫作品
  • 法國畫家夏爾丹作品欣賞,畫風平易、樸實,具有平和親切之感
    1728年靜物畫《鰩魚》展出,一舉成名 ,被接納為皇家學院院士。他的畫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晚期以家庭風俗畫為主,表現第三等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畫風平易、樸實,具有平和親切之感,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美學理想。
  • 18世紀法國平民寫實主義畫家,夏爾丹油畫作品欣賞
    夏爾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國畫家。1699年11月2日生於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於同地,法國18世紀市民藝術的傑出代表。1711年 自畫像 夏爾丹早年入學院派畫家P.-J.卡澤的畫室,後為N.-N.科伊佩爾的助手。1728年靜物畫《鰩魚》展出,一舉成名 ,被接納為皇家學院院士。他的畫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晚期以家庭風俗畫為主,表現第三等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畫風平易、樸實,具有平和親切之感,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美學理想。
  • 夏爾丹:平凡生活中的景物美
    其中夏爾丹最具代表性。夏爾丹長期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深知下層人們生活的艱辛,三餐不續的生活經歷使他無法融入貴族化的洛可可風格和虛妄的學院派藝術,在臨摹大師作品的過程中,他尤其對荷蘭小畫派的「平民藝術」情有獨鍾,繪製了大量富有濃鬱生活氣息的靜物畫。作品生動地表現了物體的體積、輪廓和色調。
  • 一個和羅可可沒多大關係卻處於當時的藝術大師夏爾丹
    夏爾丹《自畫像》 夏爾丹出生在巴黎,他是跟誰學的畫,還是個謎,只知道他和一些畫家一起合作過。 毫無疑問,夏爾丹通過靜物畫和描繪家居生活的普通場景(風俗畫)確立了藝術史中的地位。夏爾丹放棄了那種憑藉藝術靈感的表現手法,而傾向於一種不見高潮、平鋪直敘的創作方式。 他不像同代人那樣去追求那種輕盈而又顯得輝煌的表面效果,而是像17世紀的荷蘭和佛蘭德斯的大師們那樣尋求一種從日常的生活中所傳達出來的令人沉思的品質。
  • 夏爾丹:一個與洛可可裸體畫時期風格完全不同的畫家
    夏爾丹作品儘管在當時傳統17世紀荷蘭和弗蘭德風格被認為是次要流派,但是夏爾丹那個時期創作的大部分作品是這類風格的靜物畫夏爾丹在18世紀30年代就已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並且過著富裕的生活,在40年代達到了事業的巔峰,在當時他主要承接來自貴族以及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訂單。然而,夏爾丹的晚年卻是一團糟,1767年他的獨子皮埃爾·讓自殺身亡。同時,由於他所在學院的新院長更鼓勵畫歷史畫,因此夏爾丹在學院的工資和職權也遭到了削減。
  • 今晚播出預告 | 百年巨匠:林風眠 張大千
    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風景畫。終生致力於融合中西繪畫傳統,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出版《中國繪畫新論》《林風眠畫集》等。《百年巨匠——林風眠》下集簡介:1966年深秋的一個傍晚,在上海南昌路53號的寓所裡,已經年過花甲、生活落魄的畫家林風眠,正經歷著他人生中最無助的艱難時刻。此時,他瘦小的身影正佝僂在一個火盆前,伴隨著一股股濃煙的、是他劇烈的咳嗽聲。一幅幅精美的畫作,正在被烈焰無情地吞噬。
  • 今晚播出預告 | 百年巨匠:黃賓虹 林風眠
    山東公共頻道20:00《百年巨匠《百年巨匠——黃賓虹》下集簡介:1937年初春的一天凌晨,上海市西門路5號響起了一陣敲門聲,畫家黃賓虹拿著早已準備好的行裝,隨著來人匆匆上路了。此時,正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1年前才剛剛輾轉運到南京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批珍貴文物,又被迫面臨緊急西遷。
  • 夏爾丹:帶你走進靜物寫生的大門,繪畫在於用感覺思考!
    雖然他推崇靜物畫,可是沒人買單,礙於經濟壓力他只好畫起了受大眾喜歡的題材。後來家裡讓他再婚,所幸他就娶了個有錢的寡婦當老婆再加上官銜奉祿,也算是小資水平了,他開始畫起了自己最愛的靜物畫。晚年他還是遇到了些麻煩,身體健康和財富都漸漸流失,他的視力和身體已經限制他畫油畫了,他開始用粉彩畫畫,創作了些作品後他就離開人世了,此時他已經80歲了。
  • 今晚播出預告 | 百年巨匠:傅抱石 林風眠
    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風景畫。終生致力於融合中西繪畫傳統,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出版《中國繪畫新論》《林風眠畫集》等。監製 | 淵默 燕辰責任編輯 | 天辰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長按二維碼關注「百年巨匠」走近巨匠 | 魯迅當年為何要遠離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