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裡最為「愁」人的一首詞,讀了讓人百感交集!

2021-01-09 塵世曉書僮

唐詩與宋詞,那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這兩者有著同等的高等,當人們說起古代文學來時,那麼唐詩和宋詞,那是繞不過去。而且這兩個朝代又是離得最近一個朝代,可以說在方方面面,那都是有著共同性;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用自己的手中的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詩篇。當然在當時,宋詞一度是被認為通俗之作,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後世,卻是慢慢地知道了宋詞的藝術魅力,於是把宋詞與唐詩並列。

可能現在只要一說起宋詞,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蘇軾、歐陽修、秦觀、柳永、範仲淹、王安石等人,在宋一朝,這幾位的確是大家,每個人都寫下了眾多非常經典的詞作。這幾個人也都是開宗立派的人物,例如蘇軾就開創了豪放詞,使得這一詞牌,被後世很多人使用。

到了南宋之後,詞壇上又出現了一位大家,那麼他就是辛棄疾,他的名氣,可以說是一點也不輸於前面的那幾位,而且人們還把他和蘇軾並列,稱為」蘇辛「,可見辛棄疾在南宋詞壇上的地位。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位偉大的詞作者,說一說他最」愁「人的一首詞,讀了之後一定是會令人百感交集!

辛棄疾最為」愁「人的一首詞,便是他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首詞,這也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詞。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也是非常的好理解,辛棄疾寫得非常直白,只要稍稍讀過書的人,那麼都是能夠明白這詞中的意思,它大致的意思是:一個人在年少時,他是不會知道憂愁是什麼滋味,常常還喜歡登高遠望。為的就是寫一首新詞,而且這新詞,還無愁而勉強說有愁。到了現在嘗盡了人生各種憂愁的滋味,想說卻是再也說不出口,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辛棄疾在這首詞中,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當時的一個心境,那時他已經年過不惑之年,回想起自己少年時代,時常是為了去寫一首詞,假裝很憂愁的樣子,其實自己內心是知道,那樣的憂愁,明明是裝出來的,所寫的詞,那也是沒有任何的藝術感染力。但是現在經歷這麼多的事情,再來寫詞,卻是同樣的無法落筆,內心裡積壓了太多的憂愁,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憂愁,使得自己只能夠是對著天空感嘆首,好一個涼爽的秋天。

辛棄疾是山東人,當時山東早已被金國佔領,他一個人獨自逃離了出來,到了當時的南宋的都城臨安,明明很想做出一番事業,把金人趕走,但是由於當時的統治階層,並不關心這些,只是留住這南方一隅,依舊還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這對於我們的詩人來說,看到這種情形,他的內心是無比的痛苦,但是他又能怎麼辦呢?!

卻道天涼好個秋!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有當你真正懂得了人生之後,那麼才能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才能夠體會到詩人到時內心的無奈。

相關焦點

  • 宋詞裡一首非常憂愁的詞,卻道天涼好個秋,讀了令人感慨萬千!
    當然宋詞與唐詩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宋詞比較注重於內心一種真實的情感流露,唐詩則是比較側重於抒情,所以宋詞讀起來,也就更加能夠打動人心。舉一個小例子,以柳永來說,他的詞作中,時常會有一個伊,那可能是真的有這麼一個女人。
  • 辛棄疾讓人發「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文/雪山辛棄疾讓人發「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我們知道唐詩和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經典,唐朝和宋朝又是兩個相距最近的朝代,可以說在很多方面他們都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其實在以前,詞的地位是遠遠不及詩的,但是後人卻逐漸發現了宋詞所具有的魅力,於是便把它和唐詩列到一起了。
  • 宋詞裡一首相思詞,一寸柔腸情幾許,讀來令人讚嘆不已
    宋詞應當說是可以和唐詩一較高低的文學作品,這幾百年來,人們對於宋詞的喜愛,可以說不亞於唐詩,然而宋詞裡也有很多非常經典之作,非常值得一讀。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宋詞裡一首描寫雨的相思詞,那麼便是北宋著名詩僧惠洪的《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可能有的朋友對於這首詞,並不是很熟悉,其實這也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宋詞裡的相思之作,在這首詞中,詩僧惠洪寫得纏綿悱惻,讀來真是令人讚嘆不已。
  • 受人之託,辛棄疾寫下人生最愁苦的一首詞,看完百感交集!
    眾所周知,辛棄疾是我國古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其詞以沉雄豪放見長。但是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鷓鴣天·代人賦》,卻是辛棄疾人生罕見的一首婉約詞。並且在這首詞中,辛棄疾極寫離恨,所表達出來的愁苦之情,也是讓人看完百感交集。
  • 晏殊的最為傷感的一首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也正是宋詞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讀宋詞也是非常值得一讀,而且讀這樣的作品不僅僅是能夠陶冶情操,更多的還是能夠增加我們的詞彙量,所以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那說起宋詞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而且這種文學類型,也最為抒情,同時有的一些作品裡面還充滿了無限的哲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宋詞之所以能夠流芳百世,感動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原因,而且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還被收錄在了著名的詞集裡,以及我們的教課書上。
  • 宋詞裡最經典的兩首悼亡詞,每一首都纏綿悱惻,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很多的宋詞寫得很是傷感,也極為深情,特別是其中的悼亡詞,更是感人肺腑,雖然這些作品離我們很遠,但是同樣的令我們感動。悼亡詞作為宋詞裡最獨特的一種表現形式,很多的詞人往往由於寫得太過深情,也太過投入,從而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 這是秦觀最「愁」的宋詞,但是詞中的名句卻很精彩
    秦觀是北宋詞壇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宋詞偏於婉約,多寫男女之情,多寫人生失意。最知名的詞句,當然就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過,還有一首秦觀最「愁」的宋詞,其中詞中的名句一樣很精彩,讀後過目不忘。
  • 蔣捷的一首聽雨詞,寫盡了人生的無奈,成為了宋詞裡的典範之作!
    說起宋朝,人們根本必定就會想到宋詞,這是與唐詩齊名的一種文學形式,而且這宋詞在很大程度比起唐詩來,省去了更多的條條框框,不會拘泥於平仄的韻律之中,這樣一些詩人寫起詞來,那也就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同時也更能夠表達情感,所以宋詞裡有很多的作品,那都是情感充沛,讀了令人感動不已。
  • 李清照最愁一首詞,如血淚所著,讀完讓人心疼不已!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詞作于靖康之變以後,靖康之變之前的李清照筆下雖也有愁詞,但是那時候她有家有親人,那時候的愁更多是兒女情長的思愁。而靖康之變以後,她已人至中年,此時的她經歷了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愁於家國。
  • 《全宋詞》裡一首孤獨的詞,一開篇便很孤獨,最後幾句直擊人心!
    《全宋詞》裡收錄了整個晚唐到五代十國,以及兩宋時期所有詞人完整的作品,可謂是極為豐富,裡面各種不同的題材,還有各個不同的流派,所以想要系統性地解宋詞,那麼只要讀這一部偉大的詞集即可。那麼宋詞也是繼唐詩之後中國文學的又一座高峰,更是誕生了無數的名家,這些大師用手中的一支筆寫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深入人心,很我人張嘴就能夠背誦出來,真正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 一首經典的宋詞,美的讓人心碎
    宋詞是中國詩歌最為流行的一種題材,雖然有的時候被稱為詩餘,意思是詩人寫詩剩下的邊角料才去填詞,實際上詞最早起源於南北朝,將詞當作是詩的附屬品,是不公平的。和唐詩一樣,宋詞也是配合著曲子演唱的,但填詞更加需要懂得音律。
  • 李煜的絕命詞,通篇都是名句,尤其末尾十六字,讀來叫人肝腸寸斷
    而在這眾多的優秀作品當中,最為出名的,還是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最為出名,但也是這首詞,葬送了李煜的性命。因為當年宋太宗趙光義,正是聽了他的這首詞作,作出了斷送李煜性命的決定。
  • 李煜一首高水平的作品,用詞來抒發內心的憂愁,通篇卻無一個愁字
    更是在填詞方面達到了巔峰,所以說起詞,人們首先都會想到宋詞。詞並不是宋代人發明的,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詞被稱之為宋詞,所以詞便是宋朝人發明的。其實不然,詞這種文學體裁始於南朝的梁代,真正形成則是在唐代,也就是南朝時期便有詞這個文學體裁了,只是宋代人將其發揚光大,所以稱之為宋詞。而在宋代以前,有一個人已經將填詞這種文學體裁,運用的爐火純青了,也創作出了許多千古絕唱,這個人便是一代詞帝李煜。
  • 李煜因一首詞而絕命,此詞句句是愁,終成千古絕唱
    每每讀起唐詩宋詞,思緒便穿過了千年時光,不由自主的跟隨詩詞歌者的文字,聆聽起他們千年前的心靈獨白,詩詞歌者的筆墨揮毫了千年,後世讀者的心思也激蕩了千年……詩人們或喜或悲,或怒或愁的情感宣洩,更讓唐詩宋詞的內容包羅萬象,箇中滋味五味雜陳。而對於愁緒這個主題,我想體會最深的莫過於李煜了。
  • 李清照極為傷感的一首詞,開頭幾組疊字句讓人驚豔,很是值得一讀
    李清照的詞清新脫俗,自成一派,而且充滿了真摯的情感,這也使得她的詞作中,自有一種吸引人,能夠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也正是李清照詩作中,最讓人感動的一個地方;作為一位才女,儘管她在文學的創作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她的情感歷程,以及他的生活,卻是同樣的很令人傷感,這也就使得她的詞作中自有一種憂愁之感,譬如她的這首《聲聲慢·尋尋覓覓》,那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詞人把內心的那種憂愁之感
  • 史上最愁的一首宋詞,說盡了時間的無窮無盡,人生的短暫無常!
    周邦彥是北宋詞壇大家,在北宋詞壇備受推崇,時至今日,對於高等院校中的文學生來說,他也是個繞不去的坎。但是周邦彥的詞過於精工細雕,讀起來有種生拗感,可能更適合一些有文學功底的人去欣賞。對於普通人來說,讀一首詞,如果能有代入感,能夠引起共鳴,大概就算是一首好詞了。
  • 19字的酒杯,橫讀豎讀正讀倒讀後,才發現是一首22字的詞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楚辭漢賦到魏晉志怪小說,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文學與普通人的距離也越來越近。所謂多則雜,雜則趣,是有道理的。楚辭漢賦幾乎是駢句組成的文章,志怪小說也多神魔鬼怪,而唐詩宋詞則已經像今天的白話,至於明清小說,則更是一看就懂。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唐詩是因其優美的語言,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很多的唐詩,可能只有那麼幾十個字,但是卻在這些短小的篇幅裡,充滿了無限高遠的意境,同時也非常的抒情,這也正是唐詩的一個特點,而且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只要深入地讀進去了之後,不僅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同時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這又是唐詩的另一大特點,所以唐詩無疑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高峰。
  • 周邦彥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詞,通篇句句是經典,最後兩句最為傳神!
    周邦彥對於宋詞的發展,應當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在他的推動之下,使得宋詞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其中一些經典的詞牌,也都是他獨創,使得後世很多的詞人都是以他的詞牌為範本,可見周邦彥對於宋詞的影響力。
  • 一首很特殊的宋詞,很多人讀不懂,讀懂了卻很有趣
    尤其是宋詞,豐富的詞牌造就了很多有趣的詞作。比如之前向大家介紹過的「集句詞」、「隱括詞」、「獨木橋體」、「疊字詞」等等。甚至還有專門收集各種詞牌寫成一首詞的,南宋詞人哀長吉就曾集詞牌寫了一首《水調歌頭》祝賀好友新婚,詞中收集了十九個名稱特別喜慶的詞牌,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