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歷史上有大量名聯,也有很多不出名的對聯,需要知音的賞識。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好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4副對聯,讓人拍案叫絕:不愧是文化人啊!
第1副:玉瀾堂,玉蘭蕾茂方逾欄,欲攔餘覽;清宴舫,清豔荷香引輕燕,情湮晴煙。
玉瀾堂,在頤和園昆明湖畔。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頤和園萬壽山西麓岸邊,是觀賞昆明湖的絕佳所在。
這個對聯寫作者的觀景感受,大概意思是「玉瀾堂的玉蘭長得很茂盛,竄出了欄杆,想要阻攔作者觀賞美景。而清宴舫的荷花散出香味,引來了燕子圍觀,感受晴煙的美好情致。」
妙處在於用同音或者近音的文字,反覆快讀,形成了一種繞口令的感覺。同時對聯用詞文雅華麗,相當有創造力,讓人從文字上就獲得了美的享受。
第2副:玉宇無塵,時見疏星渡河漢;春心如酒,暗隨流水到天涯。
這個對聯的作者是國學大師梁啓超。梁啓超博學多才,非常喜歡對聯,創造了不少佳作。而這個對聯在形式上屬於集句聯,也就是把不同詩句放在一起,組成了新意境的對聯。
上聯「時見疏星渡河漢」出自宋代詞人蘇東坡的《洞仙歌》:「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下聯的「暗隨流水到天涯」,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望海潮》:「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集句聯有些取巧,甚至會覺得有些簡單,不過就是把前人的東西排列組合嗎?這有什麼好誇獎的?其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想法。
集句聯,首先要求作者對前人的詩句有很深的了解。前人可沒有電腦這種東西,全靠自己閱讀和記憶。所以想要從浩如煙海的作品中找出這些詩句,難度不可謂不大。然後是對仗安排,想要文字工整,對仗妥帖,其實也是很花費心力的事情。
像梁啓超這個集句聯就有爐火純青的功力,意境優美,讀起來分外有味道,不愧是文化人啊。
第3副:上馬殺賊,下馬作露布;左手持螯,右手持酒杯。
這個對聯同樣是集句聯,作者則是清代巡撫奇豐額。上聯出自《魏書·傅永傳》:「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意思是「騎上馬能擊退賊兵,下馬後能寫文書,只有傅修期能做到了。」
下聯出自《世說新語》:「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意思是文人風流,瀟灑自樂。
這個對聯雖然是集句的,卻展示了奇豐額的自我抱負,而且不會讓人覺得輕浮自大,堪稱妙聯。
後來又有人根據這個對聯,寫出了另一副對聯:「著書已近十萬言,具文武才,上馬殺賊,下馬作露布;仕宦不過二千石,為風月主,左手持鰲,右手執酒杯。」也是文化人的佳作。
第4副:我生與永叔同鄉,衡鑑無私,得士亟求如軾轍;此地是升庵故裡,儀型未遠,論文何必溯淵。
這個對聯是清代成都「童子試」考試院的對聯,對聯作者則是當時成都的知府楊重雅。因為楊重雅是江西人,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算是同鄉,所以上聯用歐陽修賞識蘇軾和蘇轍的典故說起,意思是為天下選材,想要獲得真正的人才。
下聯用的是明代才子楊慎的典故。因為楊慎就是成都人,學士淵博,被譽為大才子。所以對聯作者認為成都的學子應該以楊慎為榜樣,好好學習,好好考試。整個對聯用詞典雅,用語端正,算得上文採飛揚。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歡迎留言哦。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