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收藏好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以建月(農曆)二十四節氣順序:
正月建寅立春、雨水;二月建卯驚蟄、春分;三月建辰清明、穀雨;四月建巳立夏、小滿;五月建午芒種、夏至;六月建未小暑、大暑;七月建申立秋、處暑;八月建酉白露、秋分;九月建戌寒露、霜降;十月建亥立冬、小雪;十一月建子大雪、冬至;十二月建醜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在新曆中交節時間是有規律可查,以春夏秋冬四季順序:
春季:立春在2月3~5日間,雨水在2月18日~20日間,驚蟄在3月5日~7日間,春分在3月20日~22日間,清明在4月4日~6日間,穀雨在4月19日~21日間。
夏季:立夏在5月5日~7日間,小滿在5月20日~22日間,芒種在6月5日~7日間 ,夏至在6月21日~22日間,小暑在7月6日~8日間,大暑在7月22日~24日間。
秋季:立秋在8月7日~9日間,處暑在8月22日~24日間,白露在9月7日~9日間,秋分在9月22日~24日間,寒露在10月8日~9日間,霜降在10月23日~24日間。
冬季:立冬在11月7日~8日,小雪在11月22日~23日間,大雪在12月6日~8日間,冬至在12月21日~23日,小寒在1月5日~7日間,大寒在1月20日~21日間。
因此,四時之行,節氣之令,是春以生之,夏以長之,秋以蕭之,冬以藏之。春至夏至秋至冬,循環往復,天地萬物,四時五行,受陰陽二氣,化生萬物,寒來暑往,無窮無盡也。
在古代或者七八十年代,都知道每個的節氣會是在哪一天。因為每個節氣代表著農事,代表著收穫,種植業是屬於季節性的產物,錯過了節氣就會顆粒無收。比如稻穀是喜高溫而成穗秋而收之,小麥愛寒冬臘月,春而受氣結胎而豐收。
古人的每月耕作,就是以時令節氣而變化而變化,在不同的節氣就耕作不同的作物,或者生產不一樣的生活用品,只有緊跟季節變化而變化,才能保證生活的質量,豐衣足食。如《詩經·豳風·七月》就描寫了在不同季節辛勤勞動:「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葦…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蘀。…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以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菽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掌握時令節氣,就是一年豐收的前奏曲。《七月》九月肅霜,十月滌場。也正是如此。新年伊始,在春寒如冰的寒風中,桃樹苞蕾,花開吐香,芬芳四溢,朵朵爭寵鬥豔。隨後千樹萬樹梨花帶雨而來,正是大地解封,萬木吐綠,春色撩人心弦的季節,就以節氣立春開啟了一年的希望。
同理,作為優秀的風水師來說,擇日選課、陰陽二宅的開山立向,一樣離不開節氣,節氣的到來代表著日月到山到向以及用事。比如乾山天帝立冬到山,立夏到向,太陽驚蟄到山,白露到向。小暑到丁,立冬到甲為三合照。立冬到甲>為六合照。三合、六合、天地合以及祿馬貴人是為吉格取用之準則。故!當然了,利用節氣,只是遵循自然規律而已。
圖文無關/煙雨斜陽拍攝
時令節氣主宰著天地萬物,風雲變幻雨露霜雪,寒氣溫溼燥熱。於八卦五行,乾坤抽爻變幻形成星辰宇宙,布百川河山榮枯,載節氣以行四時之運勢,配五行幹支於一體,以便知曉萬物生長生克相融合,保持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