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修建的草堂是個什麼模樣,與現在的成都杜甫草堂有何差別

2020-12-05 紅塵書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絕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

吟誦著這首詩漫步在杜甫草堂,別有一番詩情畫意,時光荏苒,詩中的美景已不復存在,就像是泛黃的照片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

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了,杜甫陷於動亂之中,杜甫帶著全家開始逃難,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底來到成都。杜甫在成都的朋友極多,有尹裴冕、韋班、何邕、徐卿、韋續、蕭實和時任彭州刺史高適、成都尹嚴武、以及表弟王十五司馬等。杜甫得到了他們的全力資助,在百花潭北、萬裡橋邊營建一所草堂,杜甫從韋續處要來綿竹,從何邕處要來百餘株杞樹,從韋班處要來松樹,從徐知道處要來果樹,栽種在草堂四周,草堂用白茅蓋頂,經過兩三個月時間,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草堂真是環境優雅,景色宜人。

看著優美的草堂,杜甫詩性大發,作詩《堂成》。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楊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草堂依偎在錦江旁,榿林高密,風和雨暢,茂林修竹,鳳尾森森,飛鳥結群,新燕銜泥,碧波蕩漾,雞鳴鴨語,一派農家景象。

杜甫在草堂作的其他兩首《絕句》:

江畔獨步尋花: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春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寫秋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個在杜甫草堂有動畫模擬,很是形象。

杜甫在生活安定後,除了在草堂,他到成都周邊雲遊訪友。去青城山,到都江堰,"竹覆青城合,江從灌口來。"也到新津,遊覽新津寺,四安寺,北橋樓,修覺寺,"蟬聲集古寺,鳥影度寒塘",留下了許多詩詞。

他懷念楊雄,司馬相如,諸葛亮這等英才。他的《蜀相》是千古傳頌的名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相關焦點

  • 杜甫的浣花草堂有何魅力
    杜甫的草堂位於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住地。杜甫在這裡住了近四年,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句,如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畔獨步尋花》等。寓居草堂時期可以說是杜甫漂泊生涯中比較穩定悠閒的一段時光了,那這個草堂是如何建成的呢?
  • 杜甫草堂好玩嗎 杜甫草堂有什麼好玩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 成都杜甫草堂門票價格 成都杜甫草堂的開放時間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青羊區內,這裡有著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甫的痕跡,據聞當時杜甫流離成都時便是居住於此,而這裡也成為了文化愛好者們的聖地,是很多到成都旅遊的遊客會去打卡的勝地,那關於成都杜甫草堂的門票價格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了解下吧。
  • 成都杜甫草堂 讓詩聖文化光耀千秋
    現在很少有人知道,1949年以前,杜甫草堂年久失修,1952年全面整修後一掃凋敝。改革開放以後是草堂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40年來,草堂古建園林建設飛速發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茅屋的重建。  今日草堂,茅屋處遊客熙來攘往。但在以前,這裡是一塊空地。杜甫草堂博物館老館長周維揚介紹,到上世紀90年代,草堂對古建、園林的維護和養護已現成效,「但很多遊客一來還是要問杜甫的茅屋在哪裡?
  • 杜甫草堂與詩聖杜甫
    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築,名叫杜甫草堂。既然以杜甫為名,自然是與他有關。說是古建築,也不確切,因為如今的草堂是後來修建的,當然,也是還原曾經的草堂,連茅屋都是破敗的,漏風的。去過兩次杜甫草堂,一次是夏季,草木蔥蘢,荷花盛開,一次就是今年的正月初七,人日。
  • 去杜甫草堂看一下杜甫在成都是怎麼生活的
    現在的文學大家平常應該欣賞過很多了,估計都審美疲勞了。所以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古代文學氣息非常濃厚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唐詩宋詞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稱號的李白,和詩聖稱號的杜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 細說成都杜甫草堂,感受偉大詩人杜甫情懷
    座落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因為喜歡杜甫,所以每次到成都我都要去看看。杜甫草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靠親友的幫忙,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成都草堂」。 在那裡,詩人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所作詩歌流傳到此刻的有240多首。
  • 記載杜甫草堂「前世今生」!《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薛維睿「杜甫草堂博物館」在1985年之前被稱為「杜甫紀念館」?「人日遊草堂」活動中曾經鋪設西嶺雪山「真雪」?草堂「萬卷樓」差點被拆?早期草堂每位員工都要「劃片」打掃衛生?翻看《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一樁樁趣聞軼事通過口耳相傳記載方式,在歷史行進的軌轍中,留下一道道神聖的印痕。
  • 杜甫草堂,又稱「成都草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24公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稱「成都草堂」,並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間,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
  • 成都遊記之杜甫草堂
    所謂杜甫草堂,就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安史之亂後,杜甫避難成都。由於當時蜀中經濟發達又遠離戰亂,杜甫便在這裡度過了幾年相對安逸的時光,並在這裡寫了兩百多首詩。這其中很多都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構成一個陶冶心靈的精神故鄉。
  • 杜甫草堂
    他作詩憂國憂民,成都歲月帶給他怎樣的轉變?杜甫誕辰1300年之際,走進草堂,講述詩聖的別樣春秋。一片參天古樹中間建起了一座被後人所熟知的草堂解說1: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草堂一直受到政治家、文學家及知名人士所推崇和敬重,見證了許多的歷史瞬間。
  • 杜甫草堂|鄭仕強
    杜甫草堂作者/鄭仕強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他流離飄泊的一生足跡印滿半個神州大地,但紀念他的三座草堂卻都在四川(分別在成都、三臺、奉節三地),而成都杜甫草堂遊客若要遍覽全貌、讀懂草堂的昨天和今天,非細細觀賞幾天不可,對於我這個匆匆過客,路經成都能夠有機會品味這千年人文景觀,雖然只是短暫幾小時,也已經滿足了。草堂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眾多的亭臺樓閣,而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尊尊杜甫塑像、寓意深遠的一副副楹聯以及青翠茂密的團團慈竹。草堂有杜甫的銅像、石像、泥塑像近十尊。
  • 不知杜甫生於何地死於何處,卻總忘不了杜甫草堂
    「人們提到杜甫的時候,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馮至。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一文一武,是成都響噹噹的兩張名片。我兩次來到成都,兩次來到杜甫草堂。2007年成都杜甫草堂 門票60元2017年成都杜甫草堂 門票60元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流寓成都時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築草堂,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
  • 《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發布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0月18日,《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四川辭書出版社總編王祝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一起為新書揭幕。  成都杜甫草堂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草堂從杜甫時期的「誅茅初一畝」發展到今天的800畝,歷經千年的杜甫草堂既是生態、文態建設的發展史,又是歷代成都人關於杜甫衣食住行和筆底波瀾「全方位具象文化生活」的發展史。
  • 杜甫到底在成都幹了些什麼?為什麼讓成都草堂這麼有名氣?
    在唐肅宗乾元三年即公元759年暮秋,48歲的杜甫攜妻兒,歷盡艱辛,從甘肅去往四川,並在當年的冬天來到成都,一開始杜甫先是寄居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的寺廟裡,後來他的朋友給他在浣花溪邊建造了一座草房,世稱「浣花草堂」,俗稱「杜甫草堂」。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強盛開始轉入衰敗的時代。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兵變,從北京附近打到了洛陽、長安,侵襲了黃河流域大部分東區,動搖了唐朝的統治。在戰爭中,杜甫在長安一帶開始了流亡生活。 公元759年,他流亡到了四川成都,得到友人的幫助,在成都西南風景清幽的浣花溪旁,蓋了幾間草堂,作為棲身之所。
  • 成都杜甫草堂遊玩攻略!
    馮至老先生評語對於成都杜甫草堂,馮至先生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草堂。」杜甫草堂位於青羊區清華路,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當年為了躲避 「安史之亂」入蜀,在朋友的幫助下 選擇環境優雅的浣花溪所搭建茅草屋而居,先後在此待了4年,創作了24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恨別》、《病桔》-、《枯棕》等著名詩篇。不過當年的茅草屋早已被不復存在 ,是後期為了紀念這位大詩人而重建的,擴建後的杜甫草堂博物館。
  •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這裡有關於杜甫的生活,一起來旅行吧
    我是果果,上一篇果果給大家介紹的是成都的熊貓基地,然而這一篇文章果果想要分享給大家的是成都的杜甫草堂。成都有一處故居,是中國著名的詩人杜甫曾經流落成都時的一所淨居之所,叫做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一個十分清靜美麗古樸的地方,杜甫草堂給果果的感覺是安靜,有文化氣息。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有一些出名的人,有出名的人的故居現在都發展成了旅遊的景點,也是遊客朋友們去每個城市旅遊必去觀看的地方。
  • 是草堂成就了杜甫還是因為杜甫火了草堂?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這絕代詩聖生命的一大棲息處,這和著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一個偉大靈魂沉吟的處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園。草堂公園由大廨、詩史堂、工部祠和柴門等景觀組成,給成都人一個清幽的休息場所,也給遠方慕名而來的遊客以精神的慰藉。
  •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詩情畫意裡的成都—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間,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無奈之下攜家眷從甘肅輾轉來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在成都西郊修建了茅屋居住。這最早被稱為「成都草堂。在杜甫離開成都後不久,草堂便被摧毀。再後來的歲月中,經歷了朝代的更替,戰火的摧殘,光陰的交替,杜甫草堂也經歷了多次的摧毀——重修——摧毀——重修的過程。如今我們看到的杜甫草堂,是在1985年全面修建後,更名為杜甫草堂博物館。在這個看似簡陋破舊的草屋中,杜甫度過了4年的時光,曾被封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又被被稱為杜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