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武陵山片區首屆生態食品博覽會開幕在即,將有200多家廠商、300多種懷化本土美食參展,其中不乏很多首次亮相的生態食品,您想知道本次食博會上有哪些驚喜嗎?即日起本報開闢 「舌尖秘境、探味武陵」專欄,帶您提前打探此次食博會的精彩。
本報訊 時下已入秋,不少人依然懷念春天裡野蔥的清香,沅陵人張明文就想出了妙招,把野山蔥做成餃子餡兒,把春天的味道鎖進了水餃裡,並將帶著他的「叢毛藠」水餃系列產品,首次在2015武陵山片區生態食品博覽會隆重亮相。
張明文時任北京港鑫洞洋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他曾是把湘西野生叢毛藠賣進北京的第一人。張明文告訴記者,自己與叢毛藠結緣純屬偶然。那是五年前,北京的朋友來沅陵二酉山玩,當時帶他們在沅江邊一個吊腳樓吃飯,炒了一盤叢毛藠炒雞蛋,這些朋友大為稱讚,紛紛表示從未吃過這麼香的菜,這讓張明文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機。
叢毛藠,是湘西山溝裡漫山遍野生長的生態野蔥
叢毛藠形如其名,像頭髮絲一樣的茂密,是湘西山溝裡漫山遍野生長的尋常野蔥,其營養豐富,並具有四個特色優勢:一可食用口感極佳,二可入藥,有軟化血管、防動脈硬化以及通氣排便功效,三是易栽植,四是放心的綠色食品。在種植過程中只用農家肥、草木灰,不含任何化肥農藥,並受到城市消費者極力追捧。
於是,張明文開始在沅陵老家創建100多畝的香蔥種植基地,從2012年初又在北京大興區租賃土地露天種植20多畝、大棚種植2000多平方米。花盆式包裝每盆賣150元、零售價每市斤50元,成為北京市消費者尤其是酒店老闆們的最愛。
然而,由於叢毛藠收割後保鮮時間只有三天,再加之運輸成本高,即使賣到50塊錢一斤的高價,利潤還是比較低。於是,張明文又大膽設想,是否把叢毛藠深加工做成北方水餃的餡兒,拓展北方市場的同時,又解決一系列儲存與運輸難題,結果正是這次大膽嘗試開創了產品新局面。
「叢毛藠」水餃,味道清香,營養豐富
目前,公司致力於食品深加工,打造原生態的綠色食品。研發了以「叢毛藠」水餃為核心的五大產品系列,及叢毛藠魚丸、黑豬肉丸、包子,藉助湘西「叢毛藠」原生態、自然健康名片,在北方不少城市打開了銷路。
「我是懷化人,一直在外地打品牌,希望通過參加此次食博會,讓懷化人看到自己本土驕傲的品牌,還希望發揮懷化的區位、交通優勢,開拓西南市場,進而實現『湘品走天下』的目標」,張明文表示。
在這次食博會上,張明文表示將帶來兩款主打產品,「一個是富硒米餃,南方人愛吃大米,我們把大米變成水餃,還有就是南北結合的叢毛藠豬肉藠頭水餃,另外展會期間,將會有一千袋水餃發放,讓群眾免費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