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了一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主要講述了在古代立法和家庭興衰下女性成長的故事。再次看完這部劇,我發現這部劇除了宅鬥、言情,裡面還隱藏著很深的育兒道理。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如蘭、墨蘭三個完全不同性格的女孩子,簡直都是自己母親的翻版。
明蘭的母親衛小娘謙遜隱忍、得體大度,她教育明蘭凡事切勿爭強好勝,而是要獨立堅強,知恩圖報,明蘭也如她所期待的,成長成為一個做事謹慎,獨立自強的人。而如蘭的母親王大娘雖脾氣不好,但她心眼不壞,她帶出來的如蘭雖然嬌蠻霸道,但心思單純。最後墨蘭的母親林小娘,她陰險歹毒,詭計多端,常把自己的孩子塑造出十分完美的形象,一旦他們犯錯時,林小娘就巧舌彈簧地為他們開脫,就是因為林小娘錯誤的三觀,導致女兒墨蘭學會了為了逃避責任滿口謊言,兒子則懦弱無能。
今天,我們就從衛小娘、王大娘、林小娘她們三人的三觀對孩子的影響,來分析一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家庭教育:
1、 衛小娘對明蘭的教育:衛小娘深知自己母女所處的境地,她做人謙遜隱忍,在生活中時常教育明蘭要獨立自強,就連自己難產面臨死亡時,仍叮囑明蘭要知恩圖報。可見,明蘭之所以能夠在深宅大院中健康地成長,全有賴於衛小娘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2、 王大娘對如蘭的教育:王大娘從小嬌生慣養,難免有些脾氣不好,但她心眼不壞,三觀也是正的。在她的教育下,如蘭心直口快,心思單純,從不拐彎抹角,也沒有什麼陰謀詭計。
3、 林小娘對墨蘭的教育:用陰險狡詐來形容林小娘真的綽綽有餘,她眼裡只有金錢權勢,每天都給墨蘭灌輸"要找個有錢有勢的丈夫"的思想。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她的影響下,墨蘭也變成了一個滿口謊言,唯利是圖的人。
一、、衛小娘對明蘭的教育:衛小娘深知自己母女所處的境地,她做人謙遜隱忍,在生活中時常教育明蘭要獨立自強,就連自己難產面臨死亡時,仍叮囑明蘭要知恩圖報。可見,明蘭之所以能夠在深宅大院中健康地成長,全有賴於衛小娘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在劇中大家都可以看到,衛小娘是一個識大局,看得更高更遠的人。她不爭不搶,是因為她知道自己在大宅子裡無依無靠,爭搶只會給她帶來災禍,所以她選擇了隱忍,步步為營,謹慎行事。
當小明蘭為了大姐姐在投壺裡出盡風頭時,受到大家的關注,卻也使母親和自己陷入了主母與寵妾爭寵的鬥爭中。這時候,衛小娘教育小明蘭說,你幫助大姐姐是出於情義,是一件正確的事,可是有些事對你大姐姐來說只是受點皮肉苦,對你來說就是骨血之痛,要想在這大宅子中好好的生活下去,你就要學會隱忍,不卑不亢。正是有了衛小娘的諄諄教誨,才讓小明蘭逐漸養成了乖巧明理、知恩圖報的個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明蘭幼年就喪母了,而她之所以能夠在大宅子中生存下來,一方面離不開小時候衛小娘的諄諄教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慈愛的祖母關照。
在盛家這樣的深宅大院中,祖母對明蘭的用心栽培讓明蘭躲過了很多的明槍暗箭,她給了明蘭很多的依靠、依賴和安全感。在明蘭的成長過程中,祖母其實就代表著一種理想、完美的母親形象。
也正是在衛小娘和祖母對明蘭的用心養育中,明蘭從小就獨立有主見。她雖是庶女,但不自輕自賤,不對父親嫡母曲意奉承,也不會追求榮華富貴,更不會因為小公爺的溫柔情懷而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三觀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很多孩子的性格其實都是母親的翻版,所以,母親在養育孩子時,要時常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教育孩子正確的為人處世態度,讓孩子能夠適應環境,健康快樂地長大。
二、 王大娘對如蘭的教育:王大娘從小嬌生慣養,難免有些脾氣不好,但她心眼不壞,三觀也是正的。在她的教育下,如蘭心直口快,心思單純,從不拐彎抹角,也沒有什麼陰謀詭計。
王大娘從小出生名門,她是內閣大學士的女兒,父親是皇帝的老師。她從小生活優越,豐衣足食,身邊的人也是對她恭恭敬敬。這養成了她的火爆脾氣,心直口快,有什麼就說什麼,不懂得拐彎抹角。雖然這樣,但是她的心眼不壞,出生於名門,從小受到的教導是不少的,所以她的三觀很正。
如蘭是從小在她身邊長大的,很像王大娘。她沒受過什麼委屈,從小被寵到大,心思單純,品行純良。
從兩個哥哥趕考,明蘭送給他們自己親手做的護膝,王大娘和林小娘兩個不同的反應我們可以看出,王大娘雖然脾氣火爆,但是三觀正,重視孩子的心意,不因明蘭是庶女而看不起她。
三、 林小娘對墨蘭的教育:用陰險狡詐來形容林小娘真的綽綽有餘,她眼裡只有金錢權勢,每天都給墨蘭灌輸"要找個有錢有勢的丈夫"的思想。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她的影響下,墨蘭也變成了一個滿口謊言,唯利是圖的人。
在林小娘身上,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陰險狡詐、詭計多端。就從剛剛所說的明蘭送護膝的事來說,林小娘他們的反應是,"什麼破東西都敢送"、"破玩意"、"窮酸"。可以看出林小娘就是一個只有金錢權勢,毫無情義的人。
林小娘有很強的控制欲,她要求墨蘭必須優秀,因為她要通過墨蘭來獲得盛父的寵愛。她從小就給孩子灌輸父親遲早會離開我們,凡事都要靠自己。她沒有給墨蘭帶來足夠的安全感,而是不斷地要她去爭寵,甚至教導她要不擇手段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正是林小娘這種三觀不正的教導,才造成了在墨蘭後面不幸的婚姻生活。
四、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中,不同母親的三觀教育出來的不同性格的孩子,給了我們一些什麼啟示呢?
1、言傳身教,傳輸正確的價值觀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我們不能總是向孩子灌輸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很多時候,孩子的性格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父母的榜樣影響下形成的。萬句嘮叨說教都不如一次身體力行,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深遠的教育。因此,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注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2、愛孩子,就要為他做深遠的考慮
愛孩子,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好處,而應該為孩子做深遠的考慮。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父母要開闊自身的眼界,為孩子的未來做好打算。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些父母總想讓孩子爭第一。在我看來,我們不應該教育孩子爭第一,而應該教育他不斷地努力。如果父母從小要求孩子爭第一,等他長大之後初入職場,初入社會,可能就會強出頭。教會孩子沉住氣,韜光養晦才是王道。
3、放手讓孩子學會擔當
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自己承擔自己犯下的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犯一些錯,父母在這個時候,不該過分包容他甚至為他開脫,而是應該指出孩子的問題,讓他自己說出自己錯在哪裡,同時要他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責任。
4、父親的陪伴尤為重要
在劇中,就是因為缺少父親的陪伴,才會使孩子們之間經常爭鋒相對。父親的陪伴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家長要重視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自強。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是一部講述古代少女在深宅大院中成長的故事,盛宅中幾個母親不同的三觀格局教育出了完全不同性格的孩子。這也警醒著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言傳身教,為孩子做深遠的考慮,同時也不要忘記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