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三到位」焊接鄉村振興「人才鏈」

2021-01-11 選調生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選派一批優秀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廣闊舞臺」。人才建設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焊點」,是政策落實、全面推動、縱橫貫徹的重要抓手。常言道「人才興則事業興」,要將「乾淨體面」的知識分子轉換為「滿腿泥土」的「土專家」「田秀才」需要練就「三到位」。

從內修到外修,夯實政治過硬。「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內外兼修,表裡如一,影射出個人品行修養、為人做事水準,是對黨忠誠,愛崗敬業的詮釋。唯有黨在我心中,才會深懷人民情,作為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中的一顆顆「螺絲釘」,要提高思想站位,深化崗位認知,修煉「忘我」境界,將政治過硬作為事業資本,以氣貫長虹之勢,承載飽滿的熱情甘為「孺子牛」,在可預或不可預的困難面前才有底氣迎難而上,才有士氣層層擊破,才有勇氣突出重圍,護航「歷盡滄桑,歸來仍是少年」。

 從理論到實踐,淬鍊本領過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優秀人才到基層一線去,使滿腹學識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綻放光芒,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硬核動力,這是理論轉為實踐,理論更好指導實踐的生動課堂,是理論扎不紮實、牢不牢固的「試金石」。在轉換檢驗中必將碰撞出火花,顯現出「盲區」,提煉火花精髓,及時補短板強弱項,淬鍊出多能型人才,練就敢為人先的「拓荒牛」,將本領過硬作為「助燃器」,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在鄉村振興的大地上擷取「吹盡狂沙始到金」的真諦。

從起步到決勝,磨礪作風過硬。「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鄉村振興是一個千錘百鍊的過程,磨礪的是耐性和韌勁,需要一抓到底,久久為功。「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穿針引線」的基層人,難免會遇到焦頭爛額,無所適從的困境,考驗的是意志的強弱、覺悟的深淺和心性的高低。「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做事貴在堅持,要想不打「退堂鼓」,需用信念涵養初心,方能不因困難而迷失方向;用奮鬥培養信心,方能不因成敗而消弱鬥志;用意志鍛造恆心,方能不因眼前而止步終點;用責任守護真心,不因得失而忘卻初衷。注入「工匠精神」,輸入時代血液,做一行愛一行,將作風過硬作為「壓艙石」,以「老黃牛」精神默默耕耘,緊拽「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幹勁一「戰」到底,在實幹中點亮鄉村夢。來源:先鋒文匯作者:貴州省從江縣委組織部 黃玉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長治市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在太行鄉村振興人才學院開班
    8月5日,長治市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在太行鄉村振興人才學院正式開班,長治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宏方,上黨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太行鄉村振興人才學院副院長張東文,長治市委人才辦主任張學良等領導出席開班儀式,來自全市各縣區的鄉鎮黨委書記參加培訓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鄉村振興:促人才回流,推跨界融合
    馬恆運:變人才劣勢為人才優勢,加速河南鄉村振興□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春波 文 受訪者供圖12月5日,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在鄭州召開。12月4日,本屆論壇嘉賓、河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馬恆運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很多年,要素外流嚴重成為鄉村振興難點,如果能夠通過政策或其他相關設計引導要素流向鄉村,鄉村振興才會真正變成現實。2018年,中央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今日言論|讓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選派一批優秀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廣闊舞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 如何理解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振興?
    來源:農民日報鄉村振興,人才為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總書記指出的鄉村振興五個具體路徑中,人才振興佔據重要地位。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個方面,都離不開人才的重要作用。
  • 聚人才之力 助推鄉村振興
    我們要積極鼓勵引導各類人才向基層一線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聚全體之智助推脫貧攻堅,聚人才之力助力鄉村振興。助力鄉村振興,我們要加大鄉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培養本土人才,我們要實施引導本土人才返鄉就業創業,實施本籍大學生定向培養、農民工返鄉創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村級後備力量培育,大力推行培養土專家、田秀才,讓他們切實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讓了解家鄉的人去改變家鄉,讓熱愛家鄉的人去振興家鄉。
  • 威海市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召開
    ,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座談會、紀念「萊西會議」30周年座談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抓實謀劃規劃策劃、樣板片區建設、產業振興、鄉村治理,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奮力推進鄉村全域振興全面振興。  張海波指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要任務使命,推進鄉村振興也是全市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之一。
  • 鏈博科技深入川西地區 數位技術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11月24日,鏈博科技聯合創始人李徵光帶隊來到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深入鄉村考察調研,並參加了阿壩州(全州13個縣)科技工作會議。鏈博團隊和阿壩州政府領導、科技工作者就「數位技術如何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交流。雙方就進一步合作交流達成諸多共識。
  • 人才培養欣欣向榮 鄉村振興熠熠生輝
    青年是新時代的創造者,也是鄉村振興的建設者。近年來,貴州遵義湄潭縣瞄準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職業農民中的優秀年輕人,啟動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鄉村振興村級組織後備力量「雙培養」工程,通過「一對一」幫帶、「雙千幫帶」、技術培訓等方式,搭建起「上下聯動共培育,內育外引共發力」的鄉村振興人才培育平臺,帶動一批優秀年輕人活躍在農村大地上,發光發熱,助力鄉村振興。
  • 昌邑市飲馬鎮服務人才企業「三到位」
    齊魯網濰坊8月12日訊(通訊員 陸文娟)今年以來,飲馬鎮圍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做好產業轉型升級文章
  • 惠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吸引人才向鄉村流動聚集
    原標題:念好「人才經」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惠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這是惠東縣稔山鎮範和村。記者湯渝杭 攝   惠州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要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各級各部門都要動起來,為鄉村振興想辦法、出招數,形成強大合力。   新時代鄉村振興,不僅要讓農村美起來、農業強起來,更要讓農民富起來。
  •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榮成市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側記(上)
    人才聚則鄉村興,鄉村振興的核心是人才振興,鄉村振興的發展最終取決於人才。近年來,榮成市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發展理念,大力推動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行動,通過創新政策、搭建平臺、優化服務,最大限度引進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集聚一大批有知識、會管理、懂營銷的高校畢業生和鄉村人才在基層建功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 念好鄉土人才「三字訣」 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原標題:念好鄉土人才「三字訣」 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鄉土人才成長於農村,植根於農村,是聯繫群眾、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丨「人才」為筆,描繪鄉村振興秀美畫卷
    鄉村發展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緊緊圍繞解決鄉村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問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力做好多元化引才、全方位育才、多渠道留才文章,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在鎮域經濟發展中一直處於威海市的中遊,資源稟賦並無特殊之處,大水泊鎮靠什麼闖出新路?
  • 三水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2021年元旦假期,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片區聯合黨委將以「產城高地·共譜新章」為主題舉辦元旦嘉年華活動,全面展現中部片區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成果。樂平鎮相關負責人說,樂平、雲東海、蘆苞積極謀劃,以文化盛典為窗口,全方位展示中部片區鄉村振興、城市升級的建設成果,促進中部片區內部鎮街及周邊片區的聯動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黨建引領 三鎮街協同謀發展2019年7月初,三水全面啟動「三片聯動、百村共建」示範片區創建工作。
  • 杭州百丈鎮:人才「引育用留」帶動鄉村振興
    洪院士將與當地龍頭農業企業合作,支持當地打響「浙江三葉青」品牌,幫助鄉村振興產業。  研究表明,浙江三葉青的藥用價值要高於外省三葉青,但由於目前沒有細分市場,統一按重量進行銷售,成為當地農業龍頭企業擴大規模的瓶頸。通過鎮黨委、政府的「軟性引進」,洪德元院士幫助企業順利打通產學研的關鍵環節,對三葉青擴大種植,提高畝產收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蘭山論語」鄉村振興需要人才支撐
    【蘭山論語】鄉村振興需要人才支撐劉啟靈近日,甘肅省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接下來,進一步鞏固拓寬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關鍵是要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拓寬路徑「引才」。人才是脫貧攻堅的「軟實力」,是鄉村振興的「硬支撐」,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貧困地區最缺人才,也是最適合人才施展才華、大顯身手的地方。
  • 袁光平: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 做好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五大...
    市委書記袁光平在會上強調,要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領導,聚焦主要目標和任務,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做好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等「五大」振興工作,統籌推進「三農」工作,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 鄉村振興需釋放「三要素」活力
    原標題:鄉村振興需釋放﹃三要素﹄活力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十二條意見」,而在今年「兩會」期間,「鄉村振興戰略」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需要充分釋放「錢地人」三要素活力,需要有效破除城鄉制度化藩籬,進而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融合式發展。 解決「錢」哪裡來的問題。
  • 舉三措、凝三心——寧津縣相衙鎮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新動能
    今年以來,寧津縣相衙鎮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資源」工作理念,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優化提升「引才、用才、留才」環境,通過「厚植沃土、匯集雨露、播撒陽光」三位一體舉措,為招引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務,凝聚人才「三心」,著力推進人才建設工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