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8月6日電(記者康淼張華迎)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工商銀行福建省分行近年來堅持以服務支持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積極適應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持續加大對福建實體經濟,尤其是優勢產業、新興行業、小微企業等領域的金融扶持力度,為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提供了金融助力。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本外幣公司融資餘額2360億元,公司貸款總量在可比同業中排名第一。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做實體經濟的金融後盾
近年來,圍繞經濟增長、動能轉換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服務福建省重大戰略和重點工程,重點支持交通運輸、電力能源、先進位造業等重點行業領域建設,強化發債配套服務,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質效。
寧德時代被科技部譽為「獨角獸」企業,去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也是福建省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企業和「電動福建」建設的龍頭企業。工行福建省分行瞅準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與寶馬等跨國車企的合作,早在2015年就給其核定了近億元純信用的授信額度,成為福建省內首家與寧德時代建立信貸關係的商業銀行。
近年來,結合企業經營發展和需求,該行每年對寧德時代的金融支持力度呈現跨越式提升,2016-2018年授信總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40.86%,截至6月末,該行對寧德時代的授信已超100億元,融資支持力度市場第一。該行還為寧德時代3GWh動力及儲能鋰電池項目、14.7GWh動力電池項目以及屏南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產業化項目等提供中長期項目貸款,審批金額共計30億元。
這只是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支持福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實體經濟是地區經濟的立身之本,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離不開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我們把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工行福建省分行行長俞龍說,該行聚焦福建省新一輪產業發展布局,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石化、節能環保等板塊為重心加快拓展力度,重點支持了寧德時代、申遠新材料、福耀玻璃、錦江科技、三棵樹等一大批新興產業重點項目、龍頭企業和示範工程。
據統計,該行近三年累計投放省重點項目貸款近300億元。截至6月末,對省政府確定的省重點項目,該行已介入176個,已審批金額近700億元,重點項目貸款餘額達126.97億元。
2017年,福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進行項目拆分,項目銀團需進行調整,在此期間銀團貸款暫停發放。為確保地鐵2號線項目建設不受影響,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與福州地鐵公司進行協商,同時與總行、審批部門進行諮詢與溝通,爭取到以工行特有產品對接此項目過渡期的資金需求,以優惠價格為該項目提供10億元資金,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長期以來,交通板塊是工行福建省分行重點支持的板塊之一,其信貸資產規模佔工行福建省分行信貸資產25%以上,公路、鐵路行業市場佔比在商業銀行中位列第一。
工行福建省分行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宋士菁告訴記者,「十三五」以來,工行福建省分行持續加大在交通板塊的投入,年貸款增量在省內同業中均處於前列,重點支持了寧東高速公路寧德沙埕灣跨海通道、福平鐵路、京臺高速公路武夷新區段改線等工程項目。
此外,工行福建省分行還積極參與福建省政府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的承銷發行工作,協助地方政府調整債務結構,有效降低融資成本。統計數據顯示,近五年來,該行累計承銷福建省地方債超900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累計承銷96.8億元,同比增加53.5億元,增幅123%,市場佔比同業第一。
在防控和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為福建省系統性金融風險下降起到一定的作用。該行從2017年開始持續保持不良額、不良率比年初「雙下降」;2018年以來工行福建省分行「雙降」幅度均排全國工行系統首位。至2019年6月末,該行不良額、不良率、劣變率、逾期率、剪刀差實現「五降」,其中不良額較年初下降35.51億元。
在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同時,工行福建省分行也實現了自身的持續穩健發展。據了解,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新增貸款234.76億元,貸款總量突破4000億元。
堅守普惠初心服務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發展
近年來,工行福建省分行秉持「不做小微就沒有未來」理念,堅守普惠初心,努力構建「廣覆蓋、多層次、高效率、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切實提升普惠金融經營能力。
該行一方面成立普惠金融專營部門,搭建省市縣多層次垂直化的普惠金融組織架構體系,在貼近小微企業的地級市廣泛設立小微金融業務中心,實現小微金融業務「一站式」處理;另一方面注重科技賦能,不斷加強產品創新,走出一條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之路。
福建福大北鬥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7月,核心團隊由福州大學師生組建,主要提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核心部件、終端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公司財務總監芮小泓說,公司股東以剛畢業的研究生為主,自有資金不足。為了解決資金需求,公司向多家銀行諮詢。雖然其發展前景被看好,但由於公司屬於高科技、輕資產企業,資產主要為智慧財產權及核心關鍵技術,缺少固定資產等抵押物,難以從銀行獲取融資。隨著該公司在北鬥導航領域取得多項重要技術專利及軟體著作權,上下遊客戶進一步拓展,訂單大幅增加,公司經營周轉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隨著結算量增加,該公司被納入工行經營快貸白名單。工行福州洪山支行迅速聯繫該公司,開展盡職調查,並搜集有關辦理材料,很快為該公司辦理經營快貸100萬元。「我們正在為承接一個新訂單而犯難,工行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經營快貸將複雜、繁瑣的流程便捷化、系統化,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辦理業務,且隨借隨還,減輕了企業的資金成本。」芮小泓說。
以「巖茶貸」為代表的特色貸款是工行福建省分行創新服務小微企業的又一舉措。通過深入研究區域特色產業進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一區域一特色產品」讓工行福建省分行找到了「三農」金融服務的突破口。
天心巖茶村地處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核心部位,是武夷巖茶的主產地。以前每到收購茶青、制茶的季節,武夷山市夷蘭山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凱都為缺乏足夠的流動資金而感到頭疼。「因為歷史原因,村裡房產幾乎全部沒有產權證,不能辦理抵押貸款。原先只能靠民間拆借,不僅利息高,而且還不易借到。」
針對這種情況,工行福建省分行工作人員通過走訪武夷山天心村委和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深入了解天心村茶企的生產經營、納稅、誠信、融資情況後,制訂了面向武夷山茶農、茶企的普惠金融服務產品「巖茶貸」。
「巖茶貸」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茶農的歡迎。陳凱說,工行推出的「巖茶貸」不僅額度高、利率低,而且無需抵押、還款便捷,解決了困擾廣大茶農和茶企已久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6月末,「巖茶貸」累計發放72筆,金額3153萬元。
不僅是「巖茶貸」,工行福建省分行還根據各地當地特色產業,積極推動了寧德「海參貸」「漁排貸」、泉州「陶瓷貸」等區域特色金融產品落地。據了解,今年以來,該行累計發放各類特色貸款達3.46億元。工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陳建興說,這些特色金融產品的推出,不僅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為銀行根據當地特色產業,創新風險可控、融資便捷可得的產品提供了有益借鑑。
據統計,截至6月末,工行福建省分行普惠貸款較年初增加48.67億元,增幅達58.62%,遠高於各項貸款增幅;貸款戶數較年初增加3786戶;普惠貸款利率繼續保持同業較低水平。
金融科技引領服務創新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金融客戶的行為和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利用數位化渠道獲取金融服務已經成為主流。為此,工行福建省分行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深挖和分析客戶結算、開戶、理財、代繳費等數據,建立業務準入、評級、授信及監測模型,打造全線上融資體系,推出了經營快貸、「e抵快貸」等金融產品。金融科技,正在成為工行福建省分行全力服務實體經濟,破解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一把鑰匙。
福建朝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隧道工程、市政公路工程為主營業務的工程建設公司。作為中建海峽的分包公司,該公司承建了福州一個隧道的中段工作,由於合作的總包公司結算周期長、回款較慢,但施工的材料費、工人工資都必須按時支付,資金周轉成為公司負責人黃良成近期最頭疼的一件事。
在了解到工行推出的創新金融產品「e抵快貸」後,黃良成通過工商銀行手機銀行輕鬆完成資料審核和AI人臉識別認證,短短7個工作日,就獲批220萬元貸款。
「『e抵快貸』手機申請,一鍵即貸,不僅隨借隨還,利率還十分優惠,真是省時又省力。」黃良成說。
得益於「e抵快貸」的優質信貸服務,不斷有像黃良成一樣的小微企業主渡過了資金周轉難關。據統計,截至6月末,工行福建省分行「e抵快貸」服務小微客戶近3000戶,累計發放貸款超12億元。
除了依託金融科技為客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工行福建省分行還積極響應政府數字政務規劃,加快政府公共服務平臺場景建設。
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先行省份。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尤其是經過連續承辦兩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福建省數字經濟規模、信息化綜合指數大幅提升,轄內各地市政府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深化政務服務,服務內容也從網上辦事等政務服務逐漸向交通出行、醫療教育、旅遊服務等便民服務擴展。
為助力數字福建建設,工行福建省分行已與龍巖市政府、莆田市政府籤訂相關政府數字平臺合作協議,將金融資源嫁接到「e龍巖」和莆田「惠民寶」。工行福建省分行網絡金融部負責人表示,「e龍巖」和莆田「惠民寶」項目建成後,將為民生繳費、交通出行、醫療、教育、社區、旅遊等各類應用場景提供支付及帳務結算支持,為民眾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
作為國有大型銀行,工行福建省分行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堅持黨的領導、提升黨建質量同助推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結合起來,確保同向發力。工行福建省分行行長俞龍表示,今後將繼續發揮國有企業黨建優勢,紮根八閩大地深挖金融服務潛力,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貢獻新力量。
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