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和收藏語箋-明宣德單色釉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2020-10-25 曦和堂主人

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

白釉瓷器

宣德白釉不同於永樂,釉面呈乳白色,施釉較厚《長物志》說「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並且器面有密集的小橘皮棕眼。釉面的這種特殊現象,在明代為宣德器所獨有。器型主要有梅瓶、四方折角瓶、缽、高足碗、雞心碗、撇口式盤、碗、抱月瓶、大盤、墩式碗、葫蘆瓶等。
宣德時期白釉多見淺劃暗花,薄胎器上的暗花部分和胎釉的白色相比,往往微有青色。圖案花飾以纏枝花和龍鳳紋為多見。凡半胎的盤、碗之類器物,器壁薄而器底稍厚且不透亮。款識有青花款及淺劃暗款兩種,青花款除中、小盤類書於器物外底,其他琢器往往書於器物口沿處。在2012年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宣德白釉暗刻纏枝花卉僧帽壺,以402萬元人民幣成交。

明宣德 白釉暗刻纏枝花卉僧帽壺 成交價格:4,025,000 RMB

紅釉瓷器

宣德時期的紅釉比永樂時期的鮮紅釉顏色略深,並且有鮮紅的豇豆紅兩種,鮮紅因燒成氣氛的不同,有深、淺不同的紅色,習稱寶石紅、祭紅等等。鮮紅釉的器型以盤、碗較多見,僧帽壺、梅瓶、蓮瓣紋滷壺、梨形小壺、香爐、洗等則數量較少。大多無紋飾,僅少量有刻花暗龍或蓮瓣紋裝飾。

宣德紅釉瓷器分裡外全紅和裏白外紅兩種,口邊都有一圈自然形成的很窄很齊的白邊,也稱「燈草口」,只是宣德紅釉瓷的白邊沒有永樂時的白,略帶青灰色,因此也有稱之為「蝦背青」的。在自然形成的器口、器足及凸稜處白邊的映襯下,寶石紅色更加光彩奪目。

宣德紅釉器有的器壁上有極細的暗花。圈足內一般是白釉,有青花或暗刻楷書六字雙行雙圈款。在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宣德紅釉敞口盤以676萬人民幣成交。2019年臺灣藝流秋季大型拍賣會上一件明宣德寶石紅釉八稜執壺瓷以1779萬人民幣成交。


明宣德 紅釉敞口盤 成交價格:6,768,880 RMB

明代瓷器紋飾:

明代瓷器紋飾裝飾主要以繪畫為主,也有刻花、劃花、印花、鏤雕等方法。從繪畫風格上看,無論人物、花鳥、飛禽走獸都極為生動豪放、富於畫意,線條舒展流暢;加之釉色純樸渾厚、豐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畫面的美感。官窯瓷器的紋飾比較工整、細緻,民窯器物的紋飾筆法瀟灑、自由奔放,生動地表現了對現實美好生活的願望。

畫面題材很豐富,人物、花鳥、飛禽走獸無所不有,有些畫面取材於錦緞上的紋飾,或受小說木刻插圖影響,或取材於戲劇、民間故事傳說等。有些內容尤其是在官窯器物上,反映了當時封建統治者的思想意識,有些則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明代所畫的人物比較挺拔,小孩兒頭比較肥大,不合比例,前額及後腦凸出,明代早期龍鱗畫得比較精細,晚期有的龍鱗畫得草率,龍爪畫得比清代簡單。此時八寶紋的排列多為輪、螺、傘、蓋、花、魚、罐、腸。後仿品有時忽略此點,在鑑定時應注意觀察。以文字作為裝飾內容的有梵文、阿拉伯文、壽字、福字等。

明宣德 寶石紅釉八稜執壺 瓷 成交價格:17,794,400 RMB

藍釉瓷器

宣德時的藍釉瓷器因其色呈深藍色,像藍寶石那麼光潤幽亮,因此也稱之為「寶石藍」。常見的器型有盤、碗,還有水仙盆等不常見的器型。和紅釉器一樣,藍釉器口邊、足邊也有自然形成的窄齊白邊「燈草口」,器裡也是藍或白兩種顏色,部分盤壁有極淺的暗紋。圈足內白釉,有青花暗款六字楷書雙行雙圈款。

灑藍創燒於宣德時期,因其色如雪花隱於藍釉內,所以又名「雪花藍」或「青金藍」,用竹管蘸藍釉往白釉上吹,入窯高溫一次燒成。由於是吹釉,形成藍白相間深淺濃淡大小不一的特殊釉面,像天空中織著的密密麻麻的雪花,又像雪地上散落的藍粉,這類品種常見厚胎盔子碗或缽缸。有的光素無紋,有的釉下劃暗紋飾。多刻款。宣德灑藍器傳世極為稀少,一般常見者為灑藍刻花龍紋缽。早在2004年香港蘇富比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明宣德孔雀藍釉盤以132萬人民幣成交。

明宣德 孔雀藍釉盤 成交價格:13,249,168 RMB

孔雀綠釉

孔雀綠釉是量詞燒成低溫釉品種,即在高溫燒好的白釉瓷上罩孔雀綠釉,再經低溫第二次燒制。還有一種在高溫燒成的涉胎上罩孔雀綠釉,再經低溫第二次燒成。這類瓷器胎釉結合不緊密,釉子易脫落;釉子顏色很象孔雀羽毛的顏色,因此得名。景德鎮珠山明代官窯遺址宣德曾出土了孔雀綠釉大碗及高足杯,釉層很薄,透出下面的白釉,器裡亦為白釉,足稍高。

孔雀綠釉由宋、元時代民窯創造,早期的孔雀綠釉易剝落。據《南窯筆記》記載,「法藍、法翠二色舊時為成化窯有,翡翠最佳。」由此可見孔雀綠釉的燒製成功於明成化年間,但從傳世的實物看,以明正德時為多,以清代康熙朝極盛,明正德時期的孔雀綠釉,突破了宋元時期色調深暗的原始狀態,釉色如孔雀羽毛般鮮豔青翠,是正德時代釉器的典範。青花孔雀綠釉製作工藝較為複雜,先在胚胎上繪製好青花,經高溫燒製成器,然後在燒制好的青花器上施孔雀綠釉,再經中溫燒成。由於燒造難度非常大,燒造量又少,流傳後世的完整器也就更少了,所以十分珍貴。在2013年北京翰海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宣德孔雀綠釉弦紋獸面三足筒式爐以299萬人民幣成交。

明宣德 孔雀綠釉弦紋獸面三足筒式爐 成交價格:2,990,000 RMB

相關焦點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宣德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宣德窯生產的品種之多是空前的,釉下彩方面有青花、釉裡紅及青花釉裡紅。單純的釉上彩有釉上紅彩和五彩,釉下和釉上彩相結合的品種有青花紅彩、青花黃彩和鬥彩。單色釉方面有甜白、紅釉、藍釉、灑釉、仿龍泉釉、醬色釉、低溫綠釉、孔雀綠釉、仿哥釉和仿汝釉,雜釉彩方面有刻醬彩和各種金彩器等。
  • 曦和收藏語箋-明永樂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 曦和收藏語箋-明成化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成化朝的官窯瓷器有的繼續使用蘇麻離青料,宣德遺風仍存,但多數使用的是江西樂平縣產的坡塘青,也叫平等青,其特點是青花顏色清淡典雅,藍中閃灰,呈色非常穩定、平靜。成化瓷器的胎體潔白、細密,胎體輕薄秀美;釉面潔白肥腴,紋飾纖細活潑,大量採用雙鉤平塗技法。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宋鈞窯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醬色。鈞窯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數字銘文,並非所有鈞窯瓷器都有此銘文,這主要見於尊、盤、盆、奩和洗之上,其銘文在燒制以前刻上,一號最大,十號最小。此外,鈞窯瓷器還刻有宮殿使用銘文及乾隆御製詩的,多為清代宮廷工匠所刻。
  • 曦和收藏語箋-元代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與宋代鈞窯瓷器相比,元代鈞窯瓷器流傳後世的數量較多,但其價值與宋均卻相差很大,主要是因為元鈞瓷胎質粗松,釉色僵硬,存世量多。由於南北方窯爐結構不同,原料性能各異,所以各地鈞窯產品也都各具自己的特點,使銅紅窯變釉系得到了充實和發展,成為銅紅窯變釉後起之秀,其中以景德鎮鈞窯為最,相繼發明了本色釉(鈞紅、郎窯紅、美人醉、霽紅)、窯變花釉(宋鈞花釉、郎紅花釉、鈞紅花釉)、釉裡紅等三大分係數十個品種,鈞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 曦和收藏語箋-明洪武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南京博物院曾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了青花雲紋殘盤和其他一些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製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則出土了大量民窯實物標本。總體來說,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風格。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靖五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嘉靖釉上彩的珍貴程度雖然不可與宣德五彩及成化鬥彩相比,但就其品種之多和民窯彩瓷製作的發展來說是空前的。 嘉靖五彩器型有盤、碗、杯、盒、瓶、罐等。杯有高足杯、方鬥杯、圓杯、爵杯。盒有倭角方盒。瓶有葫蘆瓶。罐有方蓋罐、瓜稜罐、扁罐、圓罐。另有爐、缸、花瓶等。這些方形製品工藝複雜,燒制難度較大,所以,儘管嘉靖時期方形器製作不太規整,有夾扁、翹稜現象,但也顯示了嘉靖朝較為成熟的製作工藝。
  • 曦和收藏語箋-明永樂白釉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分光素無紋和暗花兩種。有的白釉器上有淺黃色的醬口,比任何朝代的醬口顏色都要淺淡。永樂甜白釉器最明顯的特徵有兩個:一是胎體迎光透視,呈現極淺淡的粉紅色;二是釉面積釉處呈蝦青色。宣德甜白釉仍是薄、厚兩種瓷胎,但淺劃暗花者增多,常見紋飾為龍鳳和纏枝花,款識除暗款外,新增了青花款一種。宣德早期釉面與永樂相同,中晚期釉面普遍出現宣德特有的橘皮紋,無款的甜白釉器,均以橘皮紋判定永樂、宣德的時代。傳世成化官窯甜白釉器多是薄胎,盤、碗、杯常見,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種,薄如蛋殼,為成化特有。
  • 曦和收藏語箋-明洪武釉裡紅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在瓷器的燒制上,幾乎全盤承襲了元代的「匠籍制度」,在瓷局內設有行政機構和監獄等,並於開國之初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礎上建立了御器廠,世稱洪武官窯。洪武帝需要以瓷器換馬匹用於戰爭,還要用瓷器擴大貿易和安撫鄰邦。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鬥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當時朝廷在景德鎮設「御廠」,專燒供宮廷使用的瓷器。在生產御用瓷的過程中,造就了一批製作仿古瓷的名家。清藍浦《景德鎮陶錄》記載明嘉靖、隆慶間,以仿宣德、成化瓷器而成名的催國懋,號稱崔公窯,為當時民窯之冠。又有周丹泉「尤精仿古瓷,每一名品出,四方競重購之」。萬曆時昊十九,仿製白釉脫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盞」最為著名。
  • 曦和收藏語箋-清康熙五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康熙五彩瓷,清代康熙朝生產的五彩瓷器。康熙五彩突破了明代以釉下青花為主要色調的五彩瓷器。發明了釉上藍彩,代替了釉下青花,成為真正的釉上五彩。 康熙五彩瓷除藍彩外,還有紅、黃、綠、紫、黑、金等若干種。康熙五彩瓷器的造型挺拔爽利,結構精巧,如棒槌瓶、葫蘆瓶、將軍罐、筆筒、茶壺、香燻、枕及各式盤碗等。康熙五彩瓷器還用許多種顏色釉為地,如豆青地、米色地、霽藍地、灑藍地、黑地、哥釉地等,這些色釉地五彩瓷器別具一格。
  • 曦和收藏語箋-明成化鬥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創燒於明朝成化年間,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在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史上,金代磁州窯系統已有紅、綠、黃彩等相結合的釉上彩製品。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甜白釉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這是明、清兩代胎料、釉質不同所致。永樂白釉器的另一特點是:在器物足邊和折角積釉處,常閃爍著灰青的光澤,釉面偶然顯現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織在一起的極淡的蝦青色,甚為奇特。 甜白釉的燒製成功,是制瓷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龍泉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從工藝學角度分析,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種「石灰鹼釉」。這種釉在高溫中黏度較大,流動性較小,適宜掛厚釉。這種厚釉層中含有大量小氣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顆粒,當光線射入釉層時,釉面會使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呈現出一種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 北宋龍泉青瓷裝飾手法主要為刻花、劃花、印花及貼塑等。
  • 曦和收藏語箋-磁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的觀臺鎮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 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 磁州窯品種諸多,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
  • 曦和收藏語箋-明萬曆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萬曆朝官窯瓷器生產從未間斷,傳世品很多。其官窯青花瓷器可分前後兩期,前期作品承襲嘉靖風格,後期作品下啟康熙風格。萬曆朝時燒造瓷器數量很多,大器型所佔比例大,大罐、大缸、大觚、大瓶、大盤、繡墩等很多,小器型如盤、碗、筆桿、文具等也一應俱全。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空白期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但傳世品中至今未見一件署年款的官窯瓷器,所見瓷器均為民窯所產,故學術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稱。學術界所稱原指官窯,並非民窯。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注意到了明代紀年墓葬的資料,在三朝紀年墓裡出土了一批民窯青花瓷器,特別是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鎮珠山以西明御廠西牆外東司嶺一巷道中,發現的大量明代正統官窯瓷器,品種有青花和鬥彩等,呈現出與宣德、成化不同的風格。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靖白釉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嘉靖白釉瓷的精細之作可以和永樂白釉相媲美,非常細潤光亮。只是嘉靖白釉瓷中時有雜質或微閃灰色,修胎亦不如永樂規矩,立器有接口,圓器圈足比永樂略矮而且修足欠精細。其中嘉靖仿洪武和永樂雲龍紋盤、碗,釉面光潔,無橘皮紋,器裡也有暗印龍紋。常見的白釉器有:方瓶、執壺、方鬥杯、碗、爐、罐等。一般白釉有光素、暗花兩種。
  • 曦和收藏語箋-元釉裡紅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釉裡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新燒成的一個品種,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銅的顏料進行繪畫,然後罩透明釉一次燒成,但高溫銅紅釉對窯室氣氛要求比較嚴格,鮮紅色最為難得。元代釉裡紅瓷器的胎釉特徵與同期青花器物的胎釉特徵一致,但器型較少。由於釉下紅彩燒成難度很大,圖案常有暈散現象,因此釉裡紅器物的紋飾也比較簡單。釉裡紅瓷器有三種不同的裝飾方法:一是釉裡紅線繪;二是釉裡紅拔白;三是釉裡紅塗繪。
  • 曦和收藏語箋-元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元青花瓷器上的松竹梅有的和其他花紋內容組成複雜的畫面,也有構圖疏朗,瀟灑奔放的。制瓷工藝的精湛,青花意境的高尚,使元代的青花藝術達到新的水平。它的要領是把握各窯口陶瓷的工藝特徵及胎釉等特徵。因各地窯場均使用本地區及其附近地區的原料,且燒成工藝不同,故胎釉特徵均不相同。如宋代定窯、耀州窯、景德鎮窯均燒印花刻花瓷器,但一為白瓷,一為青瓷,一為青白瓷。這些窯口則胎釉近似,這就要把握各窯的主要特徵。如耀州窯和臨汝窯均生產青釉瓷器,釉色和花紋十分近似,但耀州窯底足露胎處常留有鐵紅斑色,臨汝窯灰白胎則少有這種鐵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