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和收藏語箋-元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2020-10-14 曦和堂主人

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成功地燒制出青花瓷器。中國國內現存各地傳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代青花瓷有200多件。

元 青花周文王守獵遇姜尚大罐 成交價格:58,860,000 RMB

器型:

元青花瓷器的造型大器粗壯,小器玲瓏,如元青花的盤類既有製作碩大,口徑多達40釐米~50釐米者,也有製作頗為精巧的小器。這些大盤分布較廣,不僅國內,而且國外如日本、美國、法國,尤其是伊朗、土耳其等穆斯林國家更是數量較大,這些紋飾繁密、造型多樣的大盤正是適應當地穆斯林生活而製作的外銷瓷。這些瓷器多為平折沿,或花瓣形口,或圓形口,均具有成型規整不變的特點。

青花碗的製作也是多樣的,有大小之分。如土耳其所藏的青花雜寶紋大碗,碗口徑為40.5釐米。碗為花口,腹下收,圈足較小,碗形如此碩大且口沿為花口,變化自如,可見元代青花瓷器的燒造技術之高。元代小碗的燒造亦極為秀美,或為撇口,或為折腰,或為高足。

青花罐的器型豐富,每種器型亦有數種變化,罐有大罐、小罐之別,大罐有高、矮、八稜等式。小罐有斂口四系方形、撇口雙系瓜稜形、唇口雙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圓腹雙系式等。

青花壺式多樣,有鳳流壺、四系扁壺、八稜執壺、梨式壺、葫蘆式壺、多穆壺、小執壺等。其他見有杯託、軍持、鼎、罐、洗、匝、船形水注、筆架式水盂、器座、瓷塑等。

元 青花人物故事罐 成交價格:254,058,000 RMB

胎釉:

元代青花的胎體潔白堅緻,與當時的坯土細膩潔白有極大的關係,其圓器類胎體細膩潔白,當為元代御窯之佳品。琢器底部多露胎,砂底,呈現金屬斑點或不等的寬旋痕,圓器底部多有乳釘突出。琢器的頸、腹、底與胎體均為橫接,除官窯精品外,大多因為各個部分接合不很緊密而露出接胎痕。這可以從高安市出土的六件元青花梅瓶幾乎件件腹部均有斷璺中得到證明。

元初期青花瓷的釉面呈現色青白,並有透明的玻璃質感。元代末期的釉面呈色較為渾濁,呈色乳白。早中期的青花呈色藍中暗灰,中晚期青花燒造技術完全成熟,青花發色濃豔,藍色深沉與鮮豔均有。紋飾繪畫清晰優美,釉色透明白中泛青,光潤透亮。這時青花瓷使用的鑽料有兩種,一種是進口青料,另一種是國產青料。

元代 青花人物故事武松打虎罐 成交價格:323,610,000 RMB

紋飾:

元青花繪畫題材豐富,有植物、動物與人物故事等。元青花裝飾內容有作為邊飾的圖案,如回紋、錦文、龜背紋、變形蓮瓣、蓮花瓣裡加折枝番蓮、團菊、牡丹、流雲,其他還有纏枝花卉、海濤紋、如意紋、如意紋內加海馬、卷枝蔓草等。

作為主體花紋的有以下幾類:花卉類,有蓮花、水藻、番蓮、牡丹、松竹梅、牽牛花、芭蕉、瓜果、山茶花、石榴、葡萄、枇杷、海棠花、梔子花、萱草、靈芝、月影梅花等。菊花多在元青花上出現,以團形折枝花為主,也有纏枝形態,畫得含蓄樸實,不爭地位與風姿。另一種在元青花出現得很多的是松竹梅。梅花魁萬卉,蒼松耐歲寒,竹有擎天勢,三友四時春。這是士大夫知識分子最喜歡用來表現個人,或一個民族高風亮節的精神體現。元青花瓷器上的松竹梅有的和其他花紋內容組成複雜的畫面,也有構圖疏朗,瀟灑奔放的。制瓷工藝的精湛,青花意境的高尚,使元代的青花藝術達到新的水平。

元 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一對) 成交價格:398,160,000 RMB

動物題材有龍、鳳、仙鶴、鴛鴦、鷺鷥、鸚鵡、奔鹿、獅子、麒麟、海馬、兔子、遊魚、昆蟲、孔雀等。日本出光美術館珍藏元青花雙耳龍紋扁瓶上的龍紋蒼勁有力,活靈活現。元代青花龍紋繪畫較多,龍刻畫極為有力,有三爪、五爪兩種。

人物故事題材豐富,多為歷史故事、仕女人物、嬰戲等。如梅妻鶴子、四愛圖、昭君出塞、三顧茅廬、蒙恬將軍、蕭何月下追韓信、單鞭救主、呂洞賓等,這些或是歷史故事,或是戲曲小說,或是神仙人物,均繪畫精湛。元代盛行戲曲小說,故此類題材亦較為多見。

元青花以文字為飾的器物亦極為別致,如傳統的「福」、「壽」和以姓氏、詩詞為主題的「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涼風冬有雪」和現藏於江西高安市博物館的青花菊紋高足杯。杯為高足,內外均以青花繪畫紋飾,外壁繪畫菊花紋,內扣沿繪卷草紋,碗心以青花書寫草書,「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詩句,書寫流暢,此類題材當受磁州窯所影響。

元 14世紀中期 青花[鬼谷下山]圖罐 成交價格:228,618,086 RMB

如何辨窯口:

辨窯口,實際上就是鑑定陶瓷的產地。它的要領是把握各窯口陶瓷的工藝特徵及胎釉等特徵。因各地窯場均使用本地區及其附近地區的原料,且燒成工藝不同,故胎釉特徵均不相同。如宋代定窯、耀州窯、景德鎮窯均燒印花刻花瓷器,但一為白瓷,一為青瓷,一為青白瓷。這些窯口則胎釉近似,這就要把握各窯的主要特徵。如耀州窯和臨汝窯均生產青釉瓷器,釉色和花紋十分近似,但耀州窯底足露胎處常留有鐵紅斑色,臨汝窯灰白胎則少有這種鐵紅色。這是因為二者胎中原料含鐵量不同所形成的工藝特徵。再如元鈞,燒造的很多,浙江鐵店胎體輕薄,多為花釉式的藍色釉面,基本沒有紅斑,而山西渾源窯則較重紅斑,碗中紅斑均為對稱有規律的十字排列,是其他窯中所未見的。再如黑釉茶盞,建窯胎中含鐵量極高,呈黑色厚胎,但磁州窯系及廣西興安窯等則為灰白色胎,而定窯則為白瓷胎。還有山西霍縣窯曾仿宋代定窯產品,胎釉均很近似,但霍縣窯產品習慣用小支釘支燒,所以在成品上往往留有小而齊整的支釘痕,一般為五個,而定窯多用覆燒,無支釘痕。因此,辨窯口一定要把握各窯場產品的基本特徵,尤其要注意把握工藝及胎釉的細微區別。

元青花瓷 在海外的拍賣行情一直很好,回顧元青花瓷拍賣情景,可以總結元青花拍賣多數的天價都是由外國人創下的。 2003年9月在美國紐約舉辦的拍賣會上,一件元青花龍紋扁瓶以583.15萬美元成交,創造了中國瓷器公開交易的新紀錄。 2005年7月12日,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國倫敦以1568.8萬英鎊(合2.45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同時也是亞洲瓷器拍賣價最高紀錄。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高27.5釐米、直徑33釐米,罐上畫的是戰國著名學者鬼谷子一行下山的情景,畫風細膩,構圖取材自同時期的木刻版畫。

元代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成交價格:685,440,000 RMB

相關焦點

  • 曦和收藏語箋-元代青花瓷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元青花最突出的特點是氣勢宏大、飽滿雄健,從器物造型到裝飾都有一種陽剛之美,其獨特的品類、造型、紋飾具有濃鬱的時代特徵,體現了元瓷工藝從原料、製作、繪畫到燒成的完美程度。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 曦和收藏語箋-明洪武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南京博物院曾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了青花雲紋殘盤和其他一些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製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則出土了大量民窯實物標本。總體來說,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風格。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
  • 曦和收藏語箋-清康熙五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它的最大特徵是: 1、胎釉和青花、鬥彩相似; 2、色彩主要為紅、黃、藍、綠、紫、黑等,但以紅彩為主; 3、其繪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畫人的顏面,不填顏色,用紅色筆加勾; 4、多用小開片,裂紋向下而緊合。康熙五彩交易記錄及未來市場: 在中國陶瓷史上,成熟幹明代的五彩瓷器在清代康熙朝達到了歷史頂峰,進而為雍正、乾隆的官窯製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孕育出粉彩、琺瑯彩等新品種。可以說,康熙五彩堪稱我國陶瓷藝術中的瑰寶。但在國內拍賣市場上,康熙五彩卻長期「打醬油」,價值遭遇低估。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龍泉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從工藝學角度分析,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種「石灰鹼釉」。這種釉在高溫中黏度較大,流動性較小,適宜掛厚釉。這種厚釉層中含有大量小氣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顆粒,當光線射入釉層時,釉面會使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呈現出一種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 北宋龍泉青瓷裝飾手法主要為刻花、劃花、印花及貼塑等。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鈞窯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數字銘文,並非所有鈞窯瓷器都有此銘文,這主要見於尊、盤、盆、奩和洗之上,其銘文在燒制以前刻上,一號最大,十號最小。此外,鈞窯瓷器還刻有宮殿使用銘文及乾隆御製詩的,多為清代宮廷工匠所刻。其銘文有「養心殿」、「長春書屋」、「重華宮」、「靜憩軒用」、「瀛臺」、「涵元殿用」、「明窗用」、「漱芳齋用」、「虛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宮」、「凝暉堂用」等。字體工整,刻工精美。
  • 曦和收藏語箋-明永樂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哥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燒好後開窯一看,瓷器釉全裂開了,裂得很有趣味,有的像冰裂紋,有的像魚仔紋,還有的像蟹爪紋。心地善良的哥哥見此情景驚呆了,怎麼辦呢?只好拿到市場上去處理,沒想到一到市場,人們對這帶有裂紋的青釉瓷產生極大興趣,一搶而空,於是哥窯便由此而聞名天下。而弟弟仍燒造青釉瓷器,質量總是略遜於哥哥一籌,人們稱其為弟窯(龍泉窯)。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官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官窯和汝窯一樣,以釉色為美,沒有紋飾,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紋或邊稜。器型種類較少,除了盤、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銅器的造型,如長頸瓶、貫耳瓶、貫耳尊、獸耳爐等。宋室南遷後,在臨安(今杭州)建都。從已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南宋官窯瓷器的胎體呈深灰、灰褐、灰黃等色。胎有薄厚兩種,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釉厚的瓷片從斷面可看出施釉痕跡,一層一層很清晰。釉面溫潤似玉,也有比較光亮的。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開比較細碎的紋片。
  • 曦和收藏語箋-磁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的觀臺鎮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 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 磁州窯品種諸多,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宣德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單純的釉上彩有釉上紅彩和五彩,釉下和釉上彩相結合的品種有青花紅彩、青花黃彩和鬥彩。單色釉方面有甜白、紅釉、藍釉、灑釉、仿龍泉釉、醬色釉、低溫綠釉、孔雀綠釉、仿哥釉和仿汝釉,雜釉彩方面有刻醬彩和各種金彩器等。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定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定窯瓷器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宋代白釉顏色偏黃,唐代定窯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線轉折變化的積釉處,常呈現較明顯的青白色。這是區別唐宋定窯白瓷的重要依據。 宋代定窯白釉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所謂的「淚痕」。
  • 曦和收藏語箋-元代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元朝統治時期,北方定窯,耀州窯已經走向衰落,鈞窯和磁州窯則繼續發展。元代鈞窯系的燒造中心仍是河南禹縣。這時期鈞瓷的影響比宋朝還大,燒鈞瓷的窯口在河南廣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個鈞窯體系。與宋代鈞窯瓷器相比,元代鈞窯瓷器流傳後世的數量較多,但其價值與宋均卻相差很大,主要是因為元鈞瓷胎質粗松,釉色僵硬,存世量多。
  • 曦和收藏語箋-明正德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用呈色濃豔的青花料繪畫紋飾的瓷器,其紋飾往往仿宣德瓷的畫意。正德時期的嬰戲紋很多,同時,以阿拉伯文字裝飾器物是正德瓷器的又一大特點。 造型中最具時代特徵的是「正德碗」,其特徵是口微外撇,從口沿至足漸收斂,碗壁弧度大而深,圈足,又名「宮碗」、「宮式碗」。立器比較厚重,接胎痕跡明顯。瓶、觚類瓷脛部外撇後下收,像加厚一塊,而正德之前的瓶、觚類瓷器脛部只外撇不內收。碗、盤圈足稍高,直立或外撇,盤塌底。大件器增多,大罐、大葫蘆瓶漸多且出現了作為坐器的繡墩。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空白期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但傳世品中至今未見一件署年款的官窯瓷器,所見瓷器均為民窯所產,故學術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稱。學術界所稱原指官窯,並非民窯。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注意到了明代紀年墓葬的資料,在三朝紀年墓裡出土了一批民窯青花瓷器,特別是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鎮珠山以西明御廠西牆外東司嶺一巷道中,發現的大量明代正統官窯瓷器,品種有青花和鬥彩等,呈現出與宣德、成化不同的風格。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靖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將近半個世紀的生產,形成了嘉靖官窯青花瓷器的獨特風格。嘉靖朝的官窯青花小件瓷器的胎體堅緻細密、較輕薄,大件瓷器堅緻但較粗、胎體厚重;小件器的釉面肥潤光亮,大器欠平整,釉色白中閃青或閃灰。嘉靖朝的青花瓷器主要用西域地區的鑽料回青及江西產的石子青配合使用,描繪出色彩豔麗閃紫的紋飾。由於回青料含鐵量低,所繪紋飾沒有黑色斑點,又由於含錳量高,紋飾濃豔泛紫。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鬥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嘉靖鬥彩製作比較精細,其器型和紋飾等多與成化鬥彩相似。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嘉靖鬥彩子午蓮紋盤,盤底畫折枝牡丹,花心黑彩開光,署嘉靖款識,仿成化鬥彩的效果甚是逼真。又有嘉靖鬥彩雙耳三乳足爐,從造型到器身的鬥彩折枝蓮花圖案(其間的八卦紋除外)均與成化相似,施彩也很淺淡。最為突出的是仿成化的鬥彩嬰戲杯,其色調、畫意幾乎可以亂真。但上述仿品雖仿製精緻,但均無成化器特有的奼紫色。
  • 曦和收藏語箋-清代雍正青花瓷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清雍正時期為時雖然短暫,但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府財力雄厚,國內外市場活躍,制瓷工藝突飛猛進,在繼承康熙朝制瓷工藝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創新、變化和提高,不僅品種多、題材廣泛、造型多樣,而且原料的選擇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講究。青花瓷在雍正時期儘管不是官窯的主流產品,但其質量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水準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
  • 曦和收藏語箋-越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宋代越窯瓷器的裝飾手法有印花,刻花,貼塑等,題材有龍、鳳、魚水、牡丹、纏枝花卉等,貼塑有仿銅柳釘、柿蒂、連環等。 北宋晚期,無論是紋飾的裝飾還是題材均明顯不及以前,以雙弦紋裝飾於碗、盤的內壁和壺、罐的外壁。有朵花、雙線朵花、二纏枝朵花、四纏枝花、菊花、荷花、荷葉、蓮瓣、牡丹、雙蝶牡丹、鸚鵡、摩羯等紋飾,但無論是刻還是劃已無法與北宋早、中期相比,而呈衰落之態。
  • 曦和收藏語箋-明萬曆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萬曆朝官窯瓷器生產從未間斷,傳世品很多。其官窯青花瓷器可分前後兩期,前期作品承襲嘉靖風格,後期作品下啟康熙風格。萬曆朝時燒造瓷器數量很多,大器型所佔比例大,大罐、大缸、大觚、大瓶、大盤、繡墩等很多,小器型如盤、碗、筆桿、文具等也一應俱全。
  • 曦和收藏語箋-明成化鬥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在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史上,金代磁州窯系統已有紅、綠、黃彩等相結合的釉上彩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