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成功地燒制出青花瓷器。中國國內現存各地傳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代青花瓷有200多件。
元 青花周文王守獵遇姜尚大罐 成交價格:58,860,000 RMB
器型:
元青花瓷器的造型大器粗壯,小器玲瓏,如元青花的盤類既有製作碩大,口徑多達40釐米~50釐米者,也有製作頗為精巧的小器。這些大盤分布較廣,不僅國內,而且國外如日本、美國、法國,尤其是伊朗、土耳其等穆斯林國家更是數量較大,這些紋飾繁密、造型多樣的大盤正是適應當地穆斯林生活而製作的外銷瓷。這些瓷器多為平折沿,或花瓣形口,或圓形口,均具有成型規整不變的特點。
青花碗的製作也是多樣的,有大小之分。如土耳其所藏的青花雜寶紋大碗,碗口徑為40.5釐米。碗為花口,腹下收,圈足較小,碗形如此碩大且口沿為花口,變化自如,可見元代青花瓷器的燒造技術之高。元代小碗的燒造亦極為秀美,或為撇口,或為折腰,或為高足。
青花罐的器型豐富,每種器型亦有數種變化,罐有大罐、小罐之別,大罐有高、矮、八稜等式。小罐有斂口四系方形、撇口雙系瓜稜形、唇口雙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圓腹雙系式等。
青花壺式多樣,有鳳流壺、四系扁壺、八稜執壺、梨式壺、葫蘆式壺、多穆壺、小執壺等。其他見有杯託、軍持、鼎、罐、洗、匝、船形水注、筆架式水盂、器座、瓷塑等。
元 青花人物故事罐 成交價格:254,058,000 RMB
胎釉:
元代青花的胎體潔白堅緻,與當時的坯土細膩潔白有極大的關係,其圓器類胎體細膩潔白,當為元代御窯之佳品。琢器底部多露胎,砂底,呈現金屬斑點或不等的寬旋痕,圓器底部多有乳釘突出。琢器的頸、腹、底與胎體均為橫接,除官窯精品外,大多因為各個部分接合不很緊密而露出接胎痕。這可以從高安市出土的六件元青花梅瓶幾乎件件腹部均有斷璺中得到證明。
元初期青花瓷的釉面呈現色青白,並有透明的玻璃質感。元代末期的釉面呈色較為渾濁,呈色乳白。早中期的青花呈色藍中暗灰,中晚期青花燒造技術完全成熟,青花發色濃豔,藍色深沉與鮮豔均有。紋飾繪畫清晰優美,釉色透明白中泛青,光潤透亮。這時青花瓷使用的鑽料有兩種,一種是進口青料,另一種是國產青料。
元代 青花人物故事武松打虎罐 成交價格:323,610,000 RMB
紋飾:
元青花繪畫題材豐富,有植物、動物與人物故事等。元青花裝飾內容有作為邊飾的圖案,如回紋、錦文、龜背紋、變形蓮瓣、蓮花瓣裡加折枝番蓮、團菊、牡丹、流雲,其他還有纏枝花卉、海濤紋、如意紋、如意紋內加海馬、卷枝蔓草等。
作為主體花紋的有以下幾類:花卉類,有蓮花、水藻、番蓮、牡丹、松竹梅、牽牛花、芭蕉、瓜果、山茶花、石榴、葡萄、枇杷、海棠花、梔子花、萱草、靈芝、月影梅花等。菊花多在元青花上出現,以團形折枝花為主,也有纏枝形態,畫得含蓄樸實,不爭地位與風姿。另一種在元青花出現得很多的是松竹梅。梅花魁萬卉,蒼松耐歲寒,竹有擎天勢,三友四時春。這是士大夫知識分子最喜歡用來表現個人,或一個民族高風亮節的精神體現。元青花瓷器上的松竹梅有的和其他花紋內容組成複雜的畫面,也有構圖疏朗,瀟灑奔放的。制瓷工藝的精湛,青花意境的高尚,使元代的青花藝術達到新的水平。
元 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一對) 成交價格:398,160,000 RMB
動物題材有龍、鳳、仙鶴、鴛鴦、鷺鷥、鸚鵡、奔鹿、獅子、麒麟、海馬、兔子、遊魚、昆蟲、孔雀等。日本出光美術館珍藏元青花雙耳龍紋扁瓶上的龍紋蒼勁有力,活靈活現。元代青花龍紋繪畫較多,龍刻畫極為有力,有三爪、五爪兩種。
人物故事題材豐富,多為歷史故事、仕女人物、嬰戲等。如梅妻鶴子、四愛圖、昭君出塞、三顧茅廬、蒙恬將軍、蕭何月下追韓信、單鞭救主、呂洞賓等,這些或是歷史故事,或是戲曲小說,或是神仙人物,均繪畫精湛。元代盛行戲曲小說,故此類題材亦較為多見。
元青花以文字為飾的器物亦極為別致,如傳統的「福」、「壽」和以姓氏、詩詞為主題的「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涼風冬有雪」和現藏於江西高安市博物館的青花菊紋高足杯。杯為高足,內外均以青花繪畫紋飾,外壁繪畫菊花紋,內扣沿繪卷草紋,碗心以青花書寫草書,「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詩句,書寫流暢,此類題材當受磁州窯所影響。
元 14世紀中期 青花[鬼谷下山]圖罐 成交價格:228,618,086 RMB
如何辨窯口:
辨窯口,實際上就是鑑定陶瓷的產地。它的要領是把握各窯口陶瓷的工藝特徵及胎釉等特徵。因各地窯場均使用本地區及其附近地區的原料,且燒成工藝不同,故胎釉特徵均不相同。如宋代定窯、耀州窯、景德鎮窯均燒印花刻花瓷器,但一為白瓷,一為青瓷,一為青白瓷。這些窯口則胎釉近似,這就要把握各窯的主要特徵。如耀州窯和臨汝窯均生產青釉瓷器,釉色和花紋十分近似,但耀州窯底足露胎處常留有鐵紅斑色,臨汝窯灰白胎則少有這種鐵紅色。這是因為二者胎中原料含鐵量不同所形成的工藝特徵。再如元鈞,燒造的很多,浙江鐵店胎體輕薄,多為花釉式的藍色釉面,基本沒有紅斑,而山西渾源窯則較重紅斑,碗中紅斑均為對稱有規律的十字排列,是其他窯中所未見的。再如黑釉茶盞,建窯胎中含鐵量極高,呈黑色厚胎,但磁州窯系及廣西興安窯等則為灰白色胎,而定窯則為白瓷胎。還有山西霍縣窯曾仿宋代定窯產品,胎釉均很近似,但霍縣窯產品習慣用小支釘支燒,所以在成品上往往留有小而齊整的支釘痕,一般為五個,而定窯多用覆燒,無支釘痕。因此,辨窯口一定要把握各窯場產品的基本特徵,尤其要注意把握工藝及胎釉的細微區別。
元青花瓷 在海外的拍賣行情一直很好,回顧元青花瓷拍賣情景,可以總結元青花拍賣多數的天價都是由外國人創下的。 2003年9月在美國紐約舉辦的拍賣會上,一件元青花龍紋扁瓶以583.15萬美元成交,創造了中國瓷器公開交易的新紀錄。 2005年7月12日,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國倫敦以1568.8萬英鎊(合2.45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同時也是亞洲瓷器拍賣價最高紀錄。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高27.5釐米、直徑33釐米,罐上畫的是戰國著名學者鬼谷子一行下山的情景,畫風細膩,構圖取材自同時期的木刻版畫。
元代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成交價格:685,440,000 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