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和收藏語箋-明正德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2020-11-09 曦和堂主人

正德朝的官窯青花瓷胎體較厚重。大型立器胎厚欠精細,有的甚至出現縫隙;釉面肥厚光潤,白中閃青或閃灰。青花料有的使用「平等青」,顏色清淡閃灰;有的使用「石子青」,顏色濃豔閃灰。正德後期開始使用「回青」,顏色濃豔閃紫,用雙鉤平塗技法繪畫。常用紋飾有海獸波濤、翼龍、雲龍鳳、龍穿花、鳳穿花朵雲、雙獅戲球、仕女戲嬰、纏枝番蓮、纏枝牡丹、山石牡丹、靈芝、孔雀、八寶、八仙、錢紋、回紋等。用呈色濃豔的青花料繪畫紋飾的瓷器,其紋飾往往仿宣德瓷的畫意。正德時期的嬰戲紋很多,同時,以阿拉伯文字裝飾器物是正德瓷器的又一大特點。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龍紋盌 成交價格:6,656,800 RMB

正德官窯青花造型十分豐富,大件產品相對多起來,除常見的碗、盤、瓶、罐、爐、燭臺、壺等,繡墩、筆架、多層套盒、花插插屏、石榴形小罐、八方罐等均為正德時創新的造型。

造型中最具時代特徵的是「正德碗」,其特徵是口微外撇,從口沿至足漸收斂,碗壁弧度大而深,圈足,又名「宮碗」、「宮式碗」。立器比較厚重,接胎痕跡明顯。瓶、觚類瓷脛部外撇後下收,像加厚一塊,而正德之前的瓶、觚類瓷器脛部只外撇不內收。碗、盤圈足稍高,直立或外撇,盤塌底。大件器增多,大罐、大葫蘆瓶漸多且出現了作為坐器的繡墩。

明正德 青花雙龍爭珠紋盤 成交價格:6,281,320 RMB

正德時期官窯款寫得很工整,排列稍顯鬆散,六字或四字款都有。正德的「德」字和宣德的「德」字一樣,「心」字上沒有一橫,呈「德」狀。正德民窯青花瓷胎體堅緻但不夠細密,白中閃灰,有孔洞縫隙及黑點。青花顏色淺淡閃灰,具暈散,多雙鉤平塗,紋飾草率、隨便,但不乏佳作。

早在2011年6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正德青花靈芝紋開光阿拉伯文罐以880萬人民幣成交。正德時期的青花,普遍價值在幾十萬左右,其中精品會出現百萬價值,但這種少之又少。

明正德 青花靈芝紋開光阿拉伯文罐 成交價格:8,801,892 RMB

相關焦點

  • 曦和收藏語箋-明永樂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宣德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宣德窯生產的品種之多是空前的,釉下彩方面有青花、釉裡紅及青花釉裡紅。單純的釉上彩有釉上紅彩和五彩,釉下和釉上彩相結合的品種有青花紅彩、青花黃彩和鬥彩。單色釉方面有甜白、紅釉、藍釉、灑釉、仿龍泉釉、醬色釉、低溫綠釉、孔雀綠釉、仿哥釉和仿汝釉,雜釉彩方面有刻醬彩和各種金彩器等。
  • 曦和收藏語箋-明洪武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南京博物院曾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了青花雲紋殘盤和其他一些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製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則出土了大量民窯實物標本。總體來說,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風格。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
  • 曦和收藏語箋-清康熙五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它的最大特徵是: 1、胎釉和青花、鬥彩相似; 2、色彩主要為紅、黃、藍、綠、紫、黑等,但以紅彩為主; 3、其繪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畫人的顏面,不填顏色,用紅色筆加勾; 4、多用小開片,裂紋向下而緊合。康熙五彩交易記錄及未來市場: 在中國陶瓷史上,成熟幹明代的五彩瓷器在清代康熙朝達到了歷史頂峰,進而為雍正、乾隆的官窯製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孕育出粉彩、琺瑯彩等新品種。可以說,康熙五彩堪稱我國陶瓷藝術中的瑰寶。但在國內拍賣市場上,康熙五彩卻長期「打醬油」,價值遭遇低估。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靖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將近半個世紀的生產,形成了嘉靖官窯青花瓷器的獨特風格。嘉靖朝的官窯青花小件瓷器的胎體堅緻細密、較輕薄,大件瓷器堅緻但較粗、胎體厚重;小件器的釉面肥潤光亮,大器欠平整,釉色白中閃青或閃灰。嘉靖朝的青花瓷器主要用西域地區的鑽料回青及江西產的石子青配合使用,描繪出色彩豔麗閃紫的紋飾。由於回青料含鐵量低,所繪紋飾沒有黑色斑點,又由於含錳量高,紋飾濃豔泛紫。
  • 曦和收藏語箋-明萬曆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萬曆朝官窯瓷器生產從未間斷,傳世品很多。其官窯青花瓷器可分前後兩期,前期作品承襲嘉靖風格,後期作品下啟康熙風格。萬曆朝時燒造瓷器數量很多,大器型所佔比例大,大罐、大缸、大觚、大瓶、大盤、繡墩等很多,小器型如盤、碗、筆桿、文具等也一應俱全。
  • 曦和收藏語箋-元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成功地燒制出青花瓷器。中國國內現存各地傳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代青花瓷有200多件。另一種在元青花出現得很多的是松竹梅。梅花魁萬卉,蒼松耐歲寒,竹有擎天勢,三友四時春。這是士大夫知識分子最喜歡用來表現個人,或一個民族高風亮節的精神體現。元青花瓷器上的松竹梅有的和其他花紋內容組成複雜的畫面,也有構圖疏朗,瀟灑奔放的。制瓷工藝的精湛,青花意境的高尚,使元代的青花藝術達到新的水平。
  • 曦和收藏語箋-明成化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牽牛花、蓮花八寶、龍、鳳、火雲、獅子、麒麟、海獸、花鳥團龍、嬰戲仕女、八仙高士,以及梵文和藏文等。成化官窯青花料有濃淡之分,濃者多勾勒紋飾線條,淡者則平塗上色,使圖案開始出現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夔龍也稱草龍,是成化時出現得一種抽象變形圖案化的龍紋。成化官窯青花底部有帶釉與砂底兩種,帶釉者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這種類似火石紅的「米糊底」用手摸時,沒有粗糙之感,仍感細潤,這是成化官窯青花特有的風格。
  • 曦和收藏語箋-清代乾隆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仿品多用塗抹法上色,也有用點染上色的,但青花色料較薄,浮於表面。 4、看裝飾。乾隆時的器物,裝飾圖紋多為龍鳳紋及吉祥圖案。除部分裝飾風格沿襲康熙、雍正遺風外,還有集堆貼、彩繪、鏤空、色釉等多種裝飾與一器的多彩釉器物,其色釉呈色鮮豔,獨具特色。後仿品圖紋多色彩沉鬱、無光、畫風無神、呆滯。
  • 曦和收藏語箋-元代青花瓷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元青花器型碩大,工藝精湛,故宮和土耳其、伊朗均館藏元青花瓷器。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空白期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據文獻記載,此三朝有官窯產品:正統三年(1438)曾禁止民窯燒造與官窯器式樣相同的青花瓷器;正統六年(1441)命景德鎮燒造金龍、金鳳白瓷罐及九龍鳳青花缸;正統十二年(1447)又有不準民窯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有減饒州歲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記載;天順元年(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鎮督燒瓷器;天順三年(1459)又有將原定燒造13.3萬餘件的瓷器準減8萬的命令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龍泉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從工藝學角度分析,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種「石灰鹼釉」。這種釉在高溫中黏度較大,流動性較小,適宜掛厚釉。這種厚釉層中含有大量小氣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顆粒,當光線射入釉層時,釉面會使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呈現出一種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 北宋龍泉青瓷裝飾手法主要為刻花、劃花、印花及貼塑等。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鬥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鬥彩瓷器在宣德時已初露端倪。可以說明代鬥彩瓷器工藝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釉下用青花勾勒,紋樣輪廓線的工藝,在釉上黑彩勾線誕生前無疑是襯託幾種色彩的最佳色。由於成化鬥彩瓷器流傳下來的很少,早在明代嘉靖、萬曆時期就很名貴。因此,從明嘉靖時開始,仿製品持續不斷,但以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的仿製品最為逼真。
  • 曦和收藏語箋-清代雍正青花瓷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清雍正時期為時雖然短暫,但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府財力雄厚,國內外市場活躍,制瓷工藝突飛猛進,在繼承康熙朝制瓷工藝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創新、變化和提高,不僅品種多、題材廣泛、造型多樣,而且原料的選擇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講究。青花瓷在雍正時期儘管不是官窯的主流產品,但其質量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水準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
  • 曦和收藏語箋-明弘治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弘治朝的青花瓷器無論從胎釉、造型,還是顏色,都非常接近成化,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說。官窯青花: 弘治朝的官窯青花瓷器無論從胎釉、造型,還是顏色,都非常接近成化,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說。青花顏色閃灰淺淡,紋飾纖細,圖案稀疏;還有一類器物青花顏色稍濃豔,紋飾細密。 常見紋飾有海水龍紋(以淺淡青花繪海水,深沉青花繪行龍,立體感極強)、火雲龍紋、荷蓮龍紋、龍穿花、四季花果、海馬異獸、松鶴、纏枝牡丹、纏枝蓮花、葡萄、蕉葉、山石花卉、結帶寶杵、海水江崖、嬰戲、仕女及梵文等等。
  • 曦和收藏語箋-明成化鬥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創燒於明朝成化年間,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在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史上,金代磁州窯系統已有紅、綠、黃彩等相結合的釉上彩製品。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哥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燒好後開窯一看,瓷器釉全裂開了,裂得很有趣味,有的像冰裂紋,有的像魚仔紋,還有的像蟹爪紋。心地善良的哥哥見此情景驚呆了,怎麼辦呢?只好拿到市場上去處理,沒想到一到市場,人們對這帶有裂紋的青釉瓷產生極大興趣,一搶而空,於是哥窯便由此而聞名天下。而弟弟仍燒造青釉瓷器,質量總是略遜於哥哥一籌,人們稱其為弟窯(龍泉窯)。
  • 曦和收藏語箋-明洪武釉裡紅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在瓷器的燒制上,幾乎全盤承襲了元代的「匠籍制度」,在瓷局內設有行政機構和監獄等,並於開國之初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礎上建立了御器廠,世稱洪武官窯。洪武帝需要以瓷器換馬匹用於戰爭,還要用瓷器擴大貿易和安撫鄰邦。
  • 曦和收藏語箋-明宣德單色釉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 宣德紅釉瓷器分裡外全紅和裏白外紅兩種,口邊都有一圈自然形成的很窄很齊的白邊,也稱「燈草口」,只是宣德紅釉瓷的白邊沒有永樂時的白,略帶青灰色,因此也有稱之為「蝦背青」的。在自然形成的器口、器足及凸稜處白邊的映襯下,寶石紅色更加光彩奪目。 宣德紅釉器有的器壁上有極細的暗花。圈足內一般是白釉,有青花或暗刻楷書六字雙行雙圈款。
  • 曦和收藏語箋-明嘉靖五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與前幾朝相比,嘉靖青花五彩器的色彩有以下特點:一是所用的青花色在裝飾中比重下降,僅作為一種顏色而加以使用,改變了明早中期青花五彩中以青花為主體的特點。 二是以色彩豔麗斑斕著稱於世,釉上彩中紅色多,畫面濃豔而暴烈。主要顏色有紅、黃、綠、紫、孔雀藍、橘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