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裡提到的很多種野草和野菜,你曾經採摘過哪些

2020-12-17 十日讀書閒話

《詩經》有時會讓你覺得她是藝術的瑰寶,文化的殿堂;而有時候,你會覺得她像是個來自兩千多年前的女子,帶你走過西周時期的寸寸土地,讓你不自覺地已經跟著她了解了很多那時的風土人情。正如你目之所及的野草和野菜,在你眼前被她輕輕採摘時都會覺得那是一件溫暖而自然的事。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這兩句詩出自《國風·周南》《關雎》,也是《詩經》的開篇之作。詩中描述的是詩人喜歡上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每天都在想念她。全詩以關關鳴叫的雎鳩又兼用荇菜起興。在西周及春秋時期,採摘荇菜幾乎是貴族夫人和少女的必修課,大概當初興起這股風的是個男子,覺得女子採摘荇菜的樣子很是優雅吧。

荇菜是種水草,圓圓葉子細細的根莖,葉片漂浮在水面,也是可以吃的水野菜。現在的人們恐怕很難見到這類植物了。

「採採卷耳,不盈頃筐。」這是在採摘卷耳呢。出自《國風·周南》《卷耳》,這首詩是描述在家的女子想念在外的丈夫。奇妙的是這首詩是為數不多的類似於現代合唱類的詩,第一章就像女子唱出的思念之辭,後三章則是在外的丈夫唱出的憂傷曲調,夫唱婦隨,很是感人。

兩句詩的意思是我採卷耳,結果採了又採,就是沒能把淺筐給裝滿。其實是說女子根本是心不在焉,光想著遠方的丈夫,哪裡有心思去採摘。這裡的卷耳是種野菜,現在的名字叫蒼耳,它的籽還可以入藥。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這是《國風·周南》《芣苢》中的第一章,可以說這首詩完完全全是勞動人民創作的詩歌,全詩共三章,每章四句,全都是用重章疊句,也就是說你讀了第一章,下面的兩章幾乎就是動詞換一下,其他完全一樣。但卻把人們採摘芣苢的開心氛圍給唱了出來。

芣苢(音:扶以),也就是如今的車前草,這是現在也比較常見的野草或者說野菜,可以食用,而且它的葉子和種子都可以製藥。

「於以採蘋?南澗之濱。於以採藻?於彼行潦。」四句詩,一問一答,出自《國風·召南》《採蘋》,根據整首詩來看,背景應與大多數解經者的看法一致,貴族女子出嫁前須到宗廟祭祀並學習婚後禮儀,所謂採蘋、採藻應為祭祀所用。由於西周時期女子出嫁的祭祀環節非常繁瑣,詩中也是不厭其煩地使用設問、回答來顯示對祭祀的鄭重之意。

這裡的蘋和藻應當都是用於祭祀的,而既然採自河澗,只能是浮萍、水藻之類,能不能食用尚未可知,是否跟如今的水藻相同也是不得而知。

「採葑採菲,無以下體。」這是所有提到採摘野草野菜詩句裡面最為悽慘的詩句,出自《國風·邶風》《谷風》,講的是一個女子被丈夫拋棄,一個人獨自感覺很是悽苦。而這兩句詩說的是人們採摘葑、菲,可不能光要葉子不要根啊,其實是想說她的丈夫娶了新人而丟棄了她這個結髮妻子。

這裡的,就是現在說的蔓菁菜,也就是人們熟悉的大頭菜;至於菲則是各種蘿蔔類的菜了。

「爰採唐矣?沬之鄉矣。」「爰採麥矣?沬之北矣。」「爰採葑矣,沬之東矣。」爰(音:元)意為在哪兒;沬(音:妹)為地名,即牧野;意為郊外。詩出《國風·鄘風》《桑中》。又是設問然後自答,說的是男子在採摘野菜時想起他喜愛的女子,興之所至,居然唱了起來,這六句詩分別為三章的前兩句。

而詩中提到的也是一種野草,現名為女蘿,人們口中常說的菟絲子就是它,它的籽實也可以製藥。後面提到的麥則是指麥穗,至於葑自然還是大頭菜。

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在《詩經》中找到很多關於採摘野草野菜的詩篇,反映的自然是當時人們的平常生活。這裡最讓我們值得留意的應該是這些詩中提到的野草和野菜,看似尋常,卻有大多數都可以做成中藥,是的,人們在有意無意間都在與中藥材打交道,中醫藥學博大精深絕非胡言,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所以也才有我們的《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兩千多年前的人們,用實踐讓我們知道原來自古以來都有無數默默無聞而又無比偉大的人們像添柴一樣,為中醫藥學做著看似微不足道的卻又綻放無盡光芒的舉動。現在的我們,無論有沒有採摘過這些野草,其實都無關緊要,因為我們總是在踏著前人走過的無比堅實的路。

百家號獨家首發。想要了解更多,請點擊上方關注,與我一起解讀純美詩經。

相關焦點

  • 被稱為野草的山萵苣,不僅能當野菜吃,還有很多作用
    提前山萵苣,相信年輕人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老人們一定對這個名字很熟悉,現在的許多人都追求健康的飲食,會找野菜來嘗嘗鮮,而路邊隨處可見的山萵苣就是老人們小時候經常採摘來吃的。他們小時候就會經常滿山遍野的去尋找野菜來吃,而山萵苣就是一種相比較其他野菜比較好吃的一種野菜,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逐步上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起來,許多人都不會再去尋找野菜食用。山萵苣也逐漸淪落成為了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草,無人問津,只有一些老人們看見了這些野菜,會帶回家來食用。
  • 農村的這些野草和野果,吃過3種以上,才能證明你是真正的農村人
    農村的這些野草和野果,吃過3種以上,才能證明你是真正的農村人!現在農村的生活,很多城裡人都羨慕不來的。我們可以隨時知道很多的野菜和野果,這些野菜和嚴格的營養價值比,我們平常吃的蔬菜都要高。其實很多人都理解不了農村的生活,或者不適應。
  • 水裡一野草,過去常摘去餵豬,如今成高檔野菜,四季可採
    無論在北方還是在南方,芹菜的葉子和枝幹都是相當美味的蔬菜,只是有時候分開吃,有時候混合一起炒熟了吃而已。芹菜的品種有很多,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只有3種,洋芹、青芹、白芹。其實在農村地區還有一種野生芹菜,它是生於水中的水芹菜,不過在大多數人看來僅是野草而已,算不上什麼蔬菜,因為沒有蔬菜那麼普及,在菜市場也很難見到。
  • 中國野菜圖譜,20種野菜你吃過幾種?
    驚蟄一過,菜市場裡青翠欲滴的野菜輪番亮相,最堅定的肉食主義者都很難抵擋這嫩出水的誘惑。「春食野菜賽仙丹」,三四月份貓冬的嫩芽剛冒出頭來,正是最脆嫩、營養最豐富的時候。馬齒莧常選用小株、細嫩、葉多、青綠色的枝葉來涼拌,焯水兩三分鐘,撈出過幾次涼水,洗去粘液,再將蒜切成茸,放入生抽、陳醋、鹽、糖和香油調和成汁。也可以煮粥、炒食。這種野菜還有曬乾的做法,可以儲存好些時日。用來燒肉,味道太靈了。
  • 來自《詩經》裡的十種蔬菜,你吃過哪些?
    導語:有人寫《詩經》裡的植物,有人寫《詩經》裡的動物,今日詩經女孩來寫寫《詩經》裡的蔬菜吧!疫情期間,綠葉菜的價格上漲了不少,有些菜我們現在去超市也買不到。詩經女孩就帶你走進《詩經》這片菜園子裡,看看裡面都種滿了啥吧!
  • 3月不要錯過採摘的野菜,都是路邊常見植物,第二種上百元一斤
    3月不要錯過採摘的野菜,都是路邊常見植物,最後一種上百元一斤過去野菜都是窮苦人民才會食用的,很少有人會去採摘,特別是農村的條件變好以後,這些野菜都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現在不少人都追求綠色食物,又將目光重新放到了這些野生植物上面,能夠食用且口感好的野菜,在城裡越來越受歡迎,有的價格還比肉貴。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幾種野菜,它們其實都是路邊和田野裡常見的野草,食用價值高,口感更是不錯,現在是城裡的上好佳餚,3月份可不要錯過採摘。
  • 《詩經》中的那些野菜,跟著味蕾去尋找春天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日子,田間地頭的各種野菜也紛紛登場。記得小時候,媽媽會常帶我到地裡去挖野菜,比如薺菜、馬齒莧等,鮮美的滋味至今十分懷念。野菜,在荒年是百姓的口糧,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記載了大量野菜、野果,其中可供食用的野菜就有20多種。《詩經》讓野菜增添了濃濃的詩意。
  • 農村最常見的六種野菜,你都吃過嗎?認識的當寶,不認識的當草
    歡迎您來到「甘木棉」的美食廚房,疫情當下,大伙兒應該都還呆在家裡吧,新的一年,祝願所有人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今天與大家分享「農村六種最常見的野菜」,感謝您的閱讀!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到現在都還沒有復工,只能呆在家裡吃餘糧。
  • 農村一種粘人野草,嫩葉卻是極品野菜,涼拌很美味,曬乾很值錢
    導讀:農村一種粘人野草,嫩葉卻是極品野菜,涼拌很美味,曬乾很值錢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兩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草,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可能都是田邊的雜草、害草,但是對於一些有經驗的老農民來說,這些野草有可能就是寶貝,有些朋友可能就會好奇了,野草也能算寶貝?
  • 清明節前後,在農村可以吃到的野菜有哪些?看看你都有吃過嗎?
    現在離清明節也就幾天時間了,一轉眼就到了,清明節假期很多人會到野外去踏青掃墓,在野外就能碰到各種各樣的野草,這些野草有很多是很好的野菜,清明節在農村裡野菜是最多的時候,而且也是釆摘野菜最好的時間,春天去農村釆摘野菜不僅能感受到釆摘野菜的樂趣,還能欣賞農村的田園春色。
  • 農村常見野草,是全年可以採食的野菜,真是四季野菜呀
    在全國很多地區的農村,都有喜愛採食野菜的習慣,因為過去艱苦歲月人們常以野菜充飢,而現如今卻成了人們喜愛的美食,今天認識一下這種野菜:一點紅。羊蹄草,是極容易尋找到的一種野菜,特別在兩廣地區全年可採摘其嫩葉芽食用,眾多野菜當中,估計也就只屬它能夠不用在乎季節的變換,一年循環生長,可謂四季草本。
  • 這種野草,和艾草十分相似,是美味的野菜,也是解毒的高手!
    這種野草,和艾草十分相似,是美味的野菜,也是解毒的高手!過年期間,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吃了太多大魚大肉,偶爾來點清粥小菜反而覺得格外的香。就像平時我們生活條件好了,各種肉類吃的很多,太油膩不容易消化,偶爾吃些野菜什麼的,反而覺得非常美味。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去山上採摘野菜都是為了填飽肚子,而現在人們慢慢看重養生,所以經常會有人特意去山上挖些營養豐富的野菜,放在餐桌上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野味。我們常見的野菜有薺菜、馬齒莧、魚腥草、灰灰菜等等,不僅十分美味,營養也十分豐富。
  • 農村這4種野菜,見過的人很多,吃過的人很少,看看你吃過幾種?
    老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個在鄉下長大的人,吃各種各樣的野菜是一種本能。那時,家裡窮,吃不飽是很正常的。因此,小孩子通常都是由大人派來挖野菜的。那時,大家挖出來的野菜比較多,有婆婆丁、薺菜、刺兒菜等,大家都知道有野菜。
  • 被農戶忽視的野草,不止能當野菜還有很多作用,農民種植新選擇?
    在過去農戶都在追求田地的經濟效益時,往往忽視了很多田間有價值的野草存在,其實,這些野草還真的不是有害於農作物的存在,一味地全部去除也不見得十分可行的,而且,有一些野草的確對於我們的生活保健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只是我們一時間沒有發現而已。
  • 農村常見的植物,葉子有毒卻是種美味野菜,你吃過嗎?
    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大多都吃過野菜,尤其是一些老農民,因為長期甚至是一輩子住在農村裡,對不少野菜野果以及野草都很熟悉,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都了如指掌,由於野菜野果大多生長在野外,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汙染,也使得他們的營養價值很高,讓不少農民朋友都喜愛,尤其是一些比較常見的野菜,許多老農民們都把他們當做養身菜來吃
  • 農村這4種野草,是天然「降火藥」,最後一種效果最好卻很難挖到
    春季來了,經過春雨的滋潤,農村的野外各種野菜野草也開始生長,不少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都喜愛吃野菜野草,因為這些野菜野草有很好的養生效果。春季的農村雖然經過了春雨的滋潤,但依然有些乾燥,而春季也是陽氣逐漸上升的時候,很多人容易出現流鼻血、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症狀,這些症狀常被人們稱之為「上火」,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可以吃些降火的野菜野草,在農村裡有不少野菜野草被稱為天然「降火藥」,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4種。
  • 綠野「鮮」蹤 浙江野菜採摘指南來了
    這個季節,去安吉的農家樂吃飯,你一定要點道牛尾菜嘗嘗,很多人對這個菜很陌生,但它滑嫩甘美的口感,可能會讓你刮目相看。浙江山區有種馬鞭草科植物叫「豆腐柴」,把它的葉子採下後,磨碎加水擠壓,形成的膠狀物就是純天然的豆腐,可以鮮食也可以曬乾保存,民間叫它「觀音豆腐」。
  • 被雲南人窮追不捨的三種野菜,你見過幾種?吃過幾種呢?
    話說雲南十九怪,開著路虎吃野菜,雲南野菜也是品種較多的,今天給大家分享幾款雲南野菜,看看大家吃過幾種呢?一、野薺菜野薺菜也叫做薺菜、護生菜、清腸菜等,多生長于田野、山坡等地,採食其幼苗和嫩莖葉所食,農戶多用於炒食,口感香醇軟嫩,鮮甜爽口二、香椿香椿主要別名有椿、紅椿、毛椿等,採食部位為香椿的嫩芽葉,在雲南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小時候在老家最喜歡的就是到香椿季節
  • 這幾種植物常被誤會為「野草」,卻不知是芳香野菜,不去採摘就「虧...
    雖然現在全國多地都在遭受罕見的寒潮侵襲,但是依然改變不了春天來臨的事實,野外很多的植物都借著春風突出的新芽,有的甚至已經生長得相當粗壯了。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野外的很多植物在它們看來一般都是「雜草」,沒什麼價值。但是在有經驗的人眼中,其中一些卻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不知道你認得幾種呢?
  • 農村地裡「這種野菜」,可能是天然的「高鈣菜」,你吃過嗎?
    ,我媽跟我說這種菜在我們地裡見得多,你又不幹活你當然不知道。別看這是野菜它的營養價值高著呢。過完了年冬天就已經去了大地回暖,在很多野草還在呼呼大睡的時候,在農村的野地裡面有一種野草,已經開始展開金葉了,綠綠的站在枯草之間顯得格外的顯眼,這種野草就是我們所說的薺菜。薺菜是反串最早的一種野菜,薺菜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在自然狀態下的芹菜是不怕嚴寒的,即便是在冬天仍然可以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