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8日,由北京湯用彤書院、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湯用彤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北京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湯用彤學術獎評委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農耕文化專業委員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應用國學論壇暨湯用彤學術獎頒獎儀式」在北京湯用彤書院學衡樓正式召開。
「第四屆應用國學論壇」 的宗旨為「昌明國故、融會新知」,旨在昭示國學故有之「體用一元」精神,使國學故有之精神諸如「天人合一」、「仁孝為本」、「中庸無為」等貫穿於人類大群的日常生產、生活中,貫穿於政治、經濟、醫療等具體實踐中,使國學能指導人類大群在日益複雜、紛繁的社會中不迷失方向,並為人類創造出新的光明的可持續的前途。
上午舉行湯用彤學術獎頒獎儀式。首先主持人雷原教授介紹了湯用彤學術獎的歷史淵源與發展情況,截止今日獲獎者已有許抗生、黃心川、卿希泰、張世英、張豈之、楊曾文、錢耕森、陳鼓應、李中華、郭齊勇、馮天瑜、劉大鈞、陳來、張立文、高令印、張其成、洪修平、張廣寶、顧明遠、李錦全、郭齊家等二十多位學者分別獲得了不同的獎項。
樓宇烈先生作為湯用彤學術獎評委會主席向大會致辭,樓宇烈先生倡導大家要熱情、大膽地擁抱自己的傳統文化,樹立自信自覺的文化主體意識。尤其強調了中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的成功就可以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越所在,樓宇烈先生還談了對教育現狀的擔憂,他說時至今日竟然有些地方教育監管部門對於《孟子》等經典,釆取禁止入校的作法。為此他提出了復興中華文化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在國內對中華文化的關注與對西方文化的關注能平分秋色;第二步對中華文化的關注較之西方文化能多一點;第三步對人文的關注較之科技能多一些。
之後,雷原教授作為湯用彤學術獎評委會秘書長宣讀了2021年度湯用彤學術獎獲得者名單及其推薦語和頒獎詞。
湯用彤學術獎獲得者顧明遠先生發表了感言,表達了自己對湯用彤先生的敬仰以及對獲得湯用彤學術獎由衷的喜悅之情,表示自己一定要再接再勵,立足傳統文化,探索用傳統文化的精神指導教育改革。
郭齊家先生作為獲獎者發表了感言。郭齊家先生強調了學習國學重在應用,鼓勵生活教育,要將國學教育融於日常生活當中,在生活中使心靈得到潛移黙化地薰陶。先生強調真正的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互感,言傳身教不可偏廢。
李錦全先生由於身體原因,由其弟子任劍濤教授代其領獎。任劍濤教授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導師李錦全先生的治學經歷以及李錦全先生對於中國傳統哲學和思想文化發展史觀的提煉與總結,即「矛盾融合、承傳創新」。
金春峰先生、楊曾文、李中華等先生作為湯用彤學術獎評委會成員以及前屆獲獎者代表做了精彩的發言。楊曾文在發言中尤其強調了祖國統一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下午的論壇中,董琦、張耀南、張濤、顧秀林、王眉涵、王衍臻、蘇珣、孫凡合、範平、寇濤等圍繞「應用國學」主題分別從傳統教育思想及其實踐、糧食安全、手工業合作社、家訓、中醫藥文化等方面對於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與途徑展開討論,氣氛熱烈而和諧。
雷原秘書長在總結時說:「此次大會,是一次復興中華文化的大會,是增強四個自信的大會。參加大會的嘉賓分別從文化自信的根據、中華文化的整體性及實現文化復興的方法途徑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研討,會後我們將整理大家的發言,並予以出版,讓這份文化自信之心、傳統文化復興之使命感影響更多的人!」
最後,雷原秘書長宣布「第四屆海峽兩岸應用國學論壇暨湯用彤學術獎頒獎儀式」圓滿閉幕!中國教育報社社長翟博、統戰部程鵬處長也參加了本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