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王陳百強被公認為是音樂才子,為何也被譚張爭霸毒害了!

2020-12-13 瑋恆書屋

香港八十年代的歌壇有四大著名人物,並稱為三王一後,這四個人就是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豔芳,但是四個人當中陳百強是最在歌壇發光發熱,三王當中陳百強年齡最小,確最早在歌壇掀起一片漣漪,成為第一代偶像天王,當然緊隨其後的譚張爭霸局面,為何男歌手裡面陳百強沒有像梅豔芳這樣一直獨領風騷,獨樹一幟,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

我們都知道陳百強是堅持原創的,他的很多歌曲都是自己作詞作曲,真的是音樂大才子,就像我們的歌壇天王周杰倫一樣,能寫會唱,而且陳百強的風格偏向於歐美情歌,穿著打扮又超前,聽說是香港第一個穿破洞牛仔褲,又是香港第一個穿牛仔褲配唐裝,又是第一個穿海軍軍裝唱歌的人,總之就是打破很多人既有的觀念,自己又是能寫會唱,外型又不錯,所以1977年陳百強參加歌唱比賽出道後,1978年推出《First Love》一炮而紅,接下來的《眼淚為你流》等歌曲讓陳百強在歌壇站穩腳跟。

這個時候我們看張國榮在做什麼,這個時候的張國榮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都是不斷的在模仿,不斷的在唱別人的歌,雖然和陳百強一樣打扮前衛,但是你做的事情才是你的核心,你是歌手,你唱功不過關,打扮的再好人家也只會認為你是不倫不類,像陳百強和梅豔芳自身的硬體條件一流,都是有靈魂的歌手,所以他們打扮的奇奇怪怪,人家會覺得是潮流是時尚,尤其是梅豔芳,還為自己贏得了一個稱呼叫做「百變梅豔芳」直到1983年陳百強可以說都是在歌壇獨樹一幟,事業達到巔峰!

那這個時候我們再看看譚詠麟在幹什麼,譚詠麟1950年出生,一直在歌壇默默耕耘中,所說是溫拿五虎之一,但是真的還沒有什麼代表性的作品。

直到1983年,張國榮憑藉《風繼續吹》在歌壇展露頭角,譚詠麟憑藉《遲來的春天》獲得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以及香港商業電臺金曲獎。1984年張國榮憑藉《Monica》在歌壇站穩腳跟,當然譚詠麟1984年1月份發行《霧之戀》7月份發行《愛的根源》憑著這兩張專輯奠定了譚詠麟的巨星地位。我們再來看看陳百強這兩年,獎項依然是沒少拿的,只是格局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一足鼎立,快要變成了三足鼎立,但是從此刻起張國榮和譚詠麟在走上坡路,陳百強已經要開始進去下坡路了,因為陳百強不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局面,再加上1985年自己舉辦的演唱會,因為穿著太超前,被媒體大肆攻擊,讓他產生了逃避酗酒的習慣,工作能推就推,不能推的要不就是遲到要不就是不去,這個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大忌。所以趁此期間,譚張已經在歌壇站穩腳跟,雙方打得火熱,但是感覺沒有陳百強什麼事情了。

雖然陳百強後續為了拯救自己,繼續開始振作,但是屬於他獨有的時代已經不再來的,本應是該迎難而上的時候,就因為他片刻的放鬆,最終讓自己要花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時間來挽回彌補,最終也是無力回天。如果他一開始就像是個戰士一樣,這個三權分立還真不好說會不會誕生,或者即使誕生了,也可能陳百強號召力是最強的也說不到一定,不至於到80年底後期陳百強的事業停滯不前的狀態。

相關焦點

  •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四人也是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譚張爭霸譚詠麟,張國榮:上世紀80年代的三王一後逐漸演變成譚張爭霸,其實本質上而言是張國榮在追趕譚詠麟的腳步,畢竟80年代最閃耀的歌手確切來說是
  • 陳百強:三王一後的港樂時代,譚張爭霸梅姐獨大,他卻總被人忽略
    陳百強成名更早,1979年便憑藉《眼淚為你流》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83年又以《今宵多珍重》和《偏偏喜歡你》分別入選兩大金獎。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些僅僅只是一個開始。1984年到1989年,譚、張、梅、陳開始先後發力,幾乎包攬了香港的所有金曲獎項,最受歡迎歌手和金曲金獎也大部分被這四人收入囊中。
  • 香港娛樂圈往事:「譚張爭霸」誰更強;「絕代雙驕」的恩怨情仇
    一,「譚張爭霸」,香港樂壇進入全盛時期。 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在1986年—1989年香港歌壇卻出現了兩大天王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第一而在音樂上全面競爭角逐。
  • 「四大天王」與「譚張爭霸」前,歌壇哪些歌手屬一線當紅明星?
    眾所周知,歌壇「四大天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90年代全面上位,直到至今還是人氣高漲。而在「四大天王」之前,歌壇最有名的就是「譚張爭霸」了,那時候的歌壇,除了男歌手譚詠麟,張國榮和陳百強之外,還有女歌手梅豔芳,徐小鳳,葉倩文,林憶蓮等人,幾乎紅透了亞洲華語歌壇,使得粵語歌真正雄霸一方,風光一時無二。那時候的粵語流行音樂正屬於成熟期,他們那一代當紅明星就是最大功臣,許多代表作非常值得收藏和欣賞,直到至今一樣這麼受歡迎!
  • 香港流行歌曲發展歷程輝煌20年(譚張爭霸-四大天王)
    香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發展至今已將近三十年,其中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過大量噲炙人口的名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成長中青少年。70年代之前,香港的樂壇主要以英文歌和國語歌為主導,民族小調和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粵語歌只是次角,真正意義上的粵語歌(時代曲)很少,出現的用本地話粵語演唱的歌曲多由粵劇腔改編而成。
  • 80年代譚張爭霸到90年代四大天王,哪個時期是香港樂壇最巔峰
    港產電視劇在1970年代開始的流行,為粵語流行曲注入強大動力。電視劇的主題曲不少都能成為流行一時的經典,當中代表人物有羅文、關正杰、汪明荃、鄭少秋、葉麗儀等。(二)1980年代不僅是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亦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除了許冠傑徐小鳳等老牌歌手外,單飛的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葉倩文、林憶蓮、陳慧嫻、beyond等不同類型的歌手一起活躍在香港樂壇。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人縱然不懂粵語,亦會聽粵語流行曲,甚至跟著唱。
  • 譚張爭霸給香港流行樂壇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譚詠麟,外號譚校長,1950生,23歲跟朋友成立溫拿樂隊並擔任主唱歌手,27歲離開溫拿單飛,直到1985年也是譚校長奠定樂壇巨星之年,這一年他發行了3張專輯,首首獲得大批好評,榮獲最受歡迎男歌手,直到1987年連續4年蟬聯最受歡迎男歌手人氣獎!
  • 當「校長」遇到「哥哥」,似乎「譚張爭霸」實際上愛上了相?
    許多熟悉香港音樂的朋友認為他們必須非常清楚「譚張爭霸」,音樂香港在20世紀代的第一個音樂香港。事實上當時「譚張爭霸」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譚詠麟和張國榮之間的私人關係不是很密切,但他們絕對不是敵人,唯一的一件事是,在他們身後歌迷的脅迫下,他們為到1989為期四年的歌唱界比賽做出了貢獻。一聽到「譚張爭霸」,我們對當時的香港音樂世界並不熟悉可能會感到困惑,「爭霸」這個詞在武俠電影中出現得比較多,比如黃飛鴻獅子王爭霸。
  • 1993年,一代歌神陳百強意外去世,本以為抑鬱離世,或許另有隱情
    陳百強一直在聖保羅中學讀書,父親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個高材生,這樣就能夠為家庭打理生意了,但是陳百強喜歡上了音樂,這對於當時的年輕人來說可是一個相當時尚的事情。可是那一輩的老年人和中年人無法接受,他們覺得年輕人喜歡音樂完全是玩物喪志,音樂不可能為人提供工作,還是踏踏實實地念書做生意比較好。
  • 陳百強:偏偏喜歡你,卻得不到你
    憑藉著專輯中的歌曲《眼淚為你流》,陳百強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獎,直接奠定了在香港流行樂壇的地位。 事業順風順水,一路穩步上升,除了音樂外,公司也開始為他接電影。 他去擔任電影《喝彩》的男主角,同時期的張國榮和鍾保羅都只能為他做「綠葉」。
  • 香港樂壇天王消亡史:獅子山下再無爭霸,香港樂壇再無天王
    香港歌壇天王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香港樂壇的歷史進程中,許冠傑就像希臘神話裡開啟眾神時代的宙斯,是天王中的天王,牢牢佔據著「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地位,被後輩們膜拜。當時間來到80年代時,香港流行樂壇已是巨星如雲,真的可以說是一個眾「神」時代:羅文、林子祥、徐小鳳、梅豔芳、葉倩文、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
  • 翩翩公子陳百強,一生有很多好歌,也有很多故事,誰才是他的最愛?
    父親見陳百強堅持初衷,最後只得同意了他的音樂夢想,並把他送到美國舊金山音樂學院進修。 兩年後的1979年,加盟百代唱片的陳百強以一首《眼淚為你流》紅遍香港歌壇,正式開啟了香港樂壇第一位偶像天王時代,1980年,22歲的陳百強發布了專輯《喝彩》,同時主演了同名青春電影。
  • 當年事業如日中天的陳百強為何突然去世?到底發生了什麼?
    雖說90年代初,香港娛樂圈有「四大天王」的興起,但曾叱吒樂壇的音樂王子陳百強,在樂壇上依舊享有很高的名望。正值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卻傳來陳百強去世的消息,他離開的時候才35歲!年紀輕輕就這麼的離開多麼的可惜,何況還是當紅巨星。陳百強的突然,坊間也是有各種說法,有人說陳百強是「自殺」的,而媒體的報導更多的是「意外死亡」。
  • 四大天王眾所周知,誰還記得「中環三太子」?
    「四大天王」我們都知道,不管是香港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還是臺灣四大天王的王傑、齊秦、周華健和童安格。相較而言,香港的四大天王更具說服力,是香港娛樂圈公認的,而臺灣四大天王則是民間選出,但這些人物的知名度都非常高。
  • 因周潤發一句話,他退出領獎臺,譚張爭霸落下帷幕
    不管在哪個領域,對比是少不了的,讀書時比誰的分數高,工作後比誰的工資高,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娛樂圈也不例外,不僅明星間暗自較勁,就連各家粉絲也要互相比拼,資源,獎項,鏡頭都是粉絲爭論比拼的焦點,在八九十年代的娛樂圈,最厲害的應該是「譚張爭霸」。
  • 當年的譚張爭霸究竟是誰勝出,張國榮是不是被後人吹過了頭?
    哈嘍大家好,我是偷娛樂的貓,有誰還記得香港八十年代的譚張爭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呢,「校長」譚詠麟與「哥哥」張國榮的爭霸成為了當時膾炙人口的事情。譚校長與哥哥的影響力都是香港樂壇殿堂級別的,在兩人的爭鬥中有很多有實力的歌手一度淪為炮灰,當時的大哥陳百強,許冠傑一度在壓力之下退居二線,憑藉《紅日》出名的李克勤也很難大紅大紫,張學友的唱片也因為兩人的爭霸銷量不佳而整日愁眉不展,譚張雙方的粉絲也因為自己的「愛豆」曾一度大打出手。
  • 「譚張爭霸」已經過去近30年,放眼現在誰更有影響力?
    所謂的譚張爭霸,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香港樂壇兩大天皇殿堂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至高無上的至尊地位而在音樂上的全面競爭角逐。在那時候,哥哥和譚校長几乎包攬了所有的年度音樂大獎,甚至雙方的狂熱歌迷互相攻擊,一直到譚校長和哥哥先後宣布退出音樂頒獎典禮,譚張爭霸時代宣告結束。
  • 「四大天王」人盡皆知,誰還記得「三王一後」?
    現在提起四大天王我們都知道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四大天王的問世是為了彌補樂壇的空缺,畢竟「譚張爭霸」結束後,急需新王補充,四大天王就出現了。四大天王人盡皆知,誰還記得「三王一後」?說起三王一後就真的太遺憾了,因為四個人只留下了「校長」譚詠麟,另外三位張國榮、陳百強和梅豔芳都已經離世。三王一後的時代比四大天王要早。
  • 陳百強最經典一首歌,是陳百強身患抑鬱症後對人生的思考
    陳百強陳百強氣質不凡,好似一個翩翩貴公子,同時亦有不俗的音樂才能,雖然活躍在香港樂壇的時間不長,但為後世創作不少經典作品其中《喝彩》被收錄在香港中學音樂課本。而在陳百強眾多經典曲目, 最耳熟能詳,傳唱度最高的,應該是《一生何求》。因為這首歌對於陳百強來說有著很特殊的意義,是陳百強在身患抑鬱症後創作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