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未曾見過陽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2020-12-06 情感迷霧大爆炸

若我未曾見過陽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雪莉去世了,她的人生被終結了在25歲的時候。雪中開的茉莉,何必忍受人間的苦。她生前患有嚴重抑鬱症。害死她的,不僅僅是因為抑鬱症,更是網絡暴力促成的。

我們何時肯去關愛一個受到傷害的女生,去關愛一個抑鬱症患者呢。

是啊,雪莉寧願自己承受所有的負面情緒,不會排解,把最不堪的一面展現給了最愛的人,身患抑鬱症,曾因直播被鍵盤俠傷害,又經歷分手風波等等,精神壓力太大了,視頻裡也明確拒絕拍攝,可後來內個男的居然過來拍,雪莉害怕了。然後她離開了,我也病入膏肓了。

很多人都說得了抑鬱症的人,不知道他們得了是什麼病,但是他們會罵得了抑鬱的人,因為他們矯情,但是卻從來都不知道他們活得有多痛苦。

你以為的真相,其實不過是偏見和誤解。雪莉死亡讓我想起,悲傷逆流成河裡易遙跳河前的話,而現在, 詆毀的是你們; 驚嘆的人是你們; 惋惜的人是你們; 責備的人也是你們; 你們真的是巴不得世上多死一個人,解決你無聊的生活!而人性最大的惡意,就是你用偏見代替思考,去隨便評判一個人。

有句話說:在一隻螃蟹看來,一個朝前行走的人要多蠢有多蠢。而悲傷逆流成河裡面的易瑤,被輿論逼得跳河,人言可畏啊,在你沒接觸一個人時,千萬別隨意評價一個人,尤其是惡語。

不要隨意評價一個人, 因為你不知道對他的傷害有多大,你也不了解這個人怎麼可以這樣對待, 生而為人,務必善良。是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偏見,有太多的自以為是。殊不知,真正的理性,是你保持內心的冷靜,等一等再說。

成見是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無法搬動。在《而已集》裡,魯迅寫道:「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就算在同一世界,在同一棟樓,也有許多種你未曾體驗過的人生,也有你不知道的悲歡。

不要輕易對別人做出評價,話說出口容易,對別人造成困擾和傷害卻永遠不容易消除。「當你開始死去,全世界突然愛你」,大多數人只是在消費你的死亡,然後就會忘記。那不是愛,被討論不是愛。人們假裝惋惜來襯託他們還有善良,患有抑鬱症的小朋友要記住,只有活著才有可能被愛呀。

人的寬鬆和理解總是更容易留給死者,活著是不會給的。她是一個愛笑又愛哭的女孩,我確實是當你離開了我才關注你的,因為,我在想這麼一個美麗可愛的女孩,怎麼突然就沒了,這段時間你是過得的多麼的不開心,願你下一世做一個快樂的普通女孩!也請所有人都善良。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大家都是人不是神,輿論真的會死人,尤其現在網絡發達,有的人為了讓自己的點擊率,真是什麼都不顧的,不為自己,為你家人後代想想,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都是第一次做人。

得了抑鬱症的我們不會大聲說出來,但是我們都需要得到關愛,而不是各種質疑,難道我們就真的連自己想要說的話的權利也要被剝奪嗎?

我們明明很痛苦,卻非要用快樂來掩飾;明明難過的快要哭出來了,卻只是面露微笑。手抖得越來越厲害,失眠,頭痛頭暈,焦慮,暴躁,記憶力大幅度下降,思維反應,反應遲鈍,常常上一秒做的事,下一秒腦袋突然一片空白。誰又知別人真正的心理,但請相信她們,可能她們真的用了很大的勇氣說出來…所以請相信她們…

抑鬱症是真的靠自己控制不住,整個世界在眼中都是渙散的,耳朵聽不真切,想哭,明明知道不對,但就是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覺得無趣想死,莫名焦躁不安,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還有胸悶,這還只是中度。我一直在發現這個世界上的美好,可是這個世界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失望,可是我總是暴躁不起來,善良到卑微,別人騙了你,你還會去相信別人,別人背後罵你,你聽見了還笑著去打招呼,這個世界很不好,但也很好。

你看,這就是得了抑鬱症患者的生活,請你們不要再惡語傷人了。

深到骨子裡的修養,就是不輕易評價他人。

格局高的人哪有那個閒心去評價別人,惡意評價別人的大都是生活過的不順的或者某點不如別人的。我想說,不是自己親身經歷或感受的事,請不要輕易發表意見,都說為什麼鐵扇公主的扇子是藏在嘴舌頭底下的?因為嘴最能扇風點火。自以為是,是一個人變蠢的開始。成見、甚至是偏見,讓一個人離真相或者是事物的本質,越來越遠……更可怕的是,這一切卻不自知……

好就好在,看透抑鬱只是一種情緒。從根源去找原因,發現了根源,卻無能為力。然後進入了一個思維撞牆的痛苦循環,無法解脫。打破的這個力,只能從外界進入,而不能從內部破出。

所有的憧憬與嚮往最終都敗給了現實,慢慢變得疲憊,麻木,幸而豐子愷先生的那句: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果不曾見過陽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不曾見過陽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這句話大概用來描述小童再合適不過了。回到寢室,小童腦海都是他,想快快見到他,小童拿起手機,從駕校群裡找到了他的聯繫方式,馬上就加了,小童就是這樣,喜歡一個人就會主動出擊,什麼都不管,俗話說,女追男,隔層紗嘛,哈哈哈,加上之後,小童問他在幹嘛,他說在打遊戲,小童說,和我聊天會不會影響你玩遊戲啊,他說不會,可以一邊聊天一邊玩,然後他們就聊一些有的沒的,不知不覺過去了兩個小時,男生要離開網吧回家了,小童也準備去吃飯洗澡,小童放下手機,嘴角露出了一絲甜甜的微笑
  • 變形計: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只因未曾見過光明,主人公現狀!
    在變形計的播出後,就傳出了一句非常生動體現農村孩子心理的話:我本能夠忍受黑暗,只因我未曾見過光明。這句話給小編的觸動一直非常的大。在一起節目中,就有這麼一位農村的孩子,在體驗過城市的生活之後,再也不願意回到農村了,他就是吳宗宏。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奈何見過陽光
    我們偶然間在生命原本貧瘠的土地上發現一點新綠時,心頭便會瞬間獲得陽光照進峽谷般的慰藉。阿啟對於我來說就是生命裡曾有的慰藉,雖然很短暫,但終究是溫暖的。他在我生命最孤獨最黑暗時出現,恰如四月暖陽溫暖了冬日裡剛剛受過嚴寒冷酷的小草。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自從湖南衛視開播《變形記》以來,外面不斷的見識到一個家庭可以有多窮,一個農村孩子可以有多卑微,不過,在這背後,外面也看到了城裡孩子的優越,農村孩子一輩子可能都奮鬥不來的優越。所以,《變形記》自開播以來就產生了非常大的反響,極其受歡迎。
  • 《變形計》中的王紅林: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從未見過陽光
    她本來生活在生活的底層,生活黑暗的沒有陽光。 可自從她上了《變形計》之後,她的生活照進了陽光,也徹底的被改變了一切...... 正如文章開頭說的那個一樣,她本來在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家庭。 用貧困來說都是不為過的。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寄生蟲》
    以三戶人家的家庭情況來反應貧窮與富裕的階級差異,挖掘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層層交錯的隱喻引起人的反思:到底誰才是寄生蟲。 整個影片的結局正如一句話——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羅曼羅蘭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艾米莉·狄金森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遭。
  • 摩羯座:如果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人總是這樣,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很堅強,兩個人的時候會變得脆弱,矯情,習慣去依賴。而當你漸漸適應對方的溫暖,再陡然回到一個人,發現自己已經不知所措,迷失方向。如果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見過你,於是有了弱點,有了軟肋。
  • 如果不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誰在摧殘《變形記》的孩子
    《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等都是王牌節目,而今天要說的就是湖南衛視的熱門節目之一《變形計》。變形記 《變形計》開播至今已經十年,在這十年裡面無數個城市和農村的孩子短暫的交換生活,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人生,讓他們看看生活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但是節目完成後,孩子再一次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對城市的孩子可能只是一條另類的網紅路,但是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這件事很讓人絕望。
  • 《使徒行者2》影評: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 狄金森我叫井進賢,是一名警察,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成為了保安部的老大,我有一個女兒,非常可愛,我每天努力工作,就是想讓她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有一個師傅,他嘴很臭,但是人很好,但是我過得並不開心,我的世界一片黑暗,
  • ''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事實上,我很早就在網上看到了這句話,但我沒有詳細考慮它的意思。我只是覺得歌詞很美。然而,當我在「我是山姆」的屏幕上看到這句話時,我立刻感覺到了。這個故事和這句話的催化作用會使人流淚。
  • 《四月是你的謊言》: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見過太陽
    在這裡我要告訴你的是,不要擔心,也不要放棄希望。沒有人的路是一帆風順的,如果你的前方有陰影,那不遠處必定有光。我們唯有向前走,才能和自己的心中的理想更進一步;因為唯有咬著牙堅持,才可能衝破黑暗見到黎明前的曙光。即使一直身處黑暗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我們有星光作伴。
  • 江一燕支教上攝影課惹爭議: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為何讓我看見光明
    若沒見過光明,如何不能忍受黑暗?不知道當大家看到江一燕這個事情的時候,有沒有覺得這一幕和已經走過了十幾季的《變形記》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些被下放到農村的城市孩子們,經過在農村裡的幾天時間,就跟「渡劫」似的,然後就又回到了他們生活的城市裡。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致登頂哈巴
    4900以上下撤途中從遠方回到現實之後,一直提不起興致來寫點什麼,因為九天來的種種仍然在腦中飛快地回溯,現在仍可以感受到一縷陽光站在月亮灣的位置拍的照片就是在那一瞬,我愛上了這項艱難與堅持並行的運動,就像艾米莉·狄金森那句詩裡說的——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 我本可以度過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他們沒有見過陽光,有的只是黑暗與身後的搖搖曳曳的火光,所以,囚徒們自然地認為影子便是惟一真實的事物。然後,有一天其中的一名囚徒幸運地獲得自由了。我們假設稱他為A吧,A慢慢地轉過頭來,這時,他才看到了火光與物體,他才知道之前以為的真實居然是虛幻。
  • 如果沒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有的人胸膛上已經沾了那麼多淚水,我不忍再把我的灑上了。他本是個普通人,人到中年卻拋家舍業,在本該最成熟穩重的年紀裡,去追尋所謂的繪畫夢想。只是,他這個夢想的代價之大,他這個夢想最後成真的輝煌,都令人心生唏噓。 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如何活出不平凡的一生?答案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靜而內觀,每個人都會在平靜中感受到一絲靈光乍現,這光便似太陽,照亮周遭,覺出自我與環境的不適來,覺出自我與社會的裂隙來,覺出自我與世界的隔膜來。
  • 分手後為什麼會痛苦:「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寫過這麼一首詩:我本可以忍受黑暗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Had I not seen the sun3、接觸新鮮事物:走出陰霾,重新尋找生活中的陽光如果失戀讓你覺得失去了溫暖,那為什麼不試著走出去尋找新的陽光?
  • 若不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我想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人關心吧。很少有人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別人的痛苦,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是貧窮,是同情,但是你沒有辦法知道當一個山區孩子因為家境貧窮而不得不輟學時,他到底有多痛苦多絕望;當你聽說這個孩子從出生就沒見過爸媽時,或許會感嘆一聲他悲慘的身世,但永遠也不會了解這個孩子因思念父母而留下的淚水會有多麼的苦澀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
    所以他覺得自己真的已經很煩她了,日子有她沒她也都可以過的。戀愛可之後他才明白他錯得有多徹底。他覺得那個很平凡的姑娘誰都可以代替的了,然而找來找去卻始終沒有找到那個可以代替她在他生命中位置的人。當有一天一個喜歡他的姑娘怯生生的問他喜歡什麼類型的女孩時,他說:「沒有什麼固定的類型,只要看對眼了都可以。」當姑娘繼續逼問他時,他隨口說了幾個幾乎算不上特徵的特徵。所以他一直認為自己沒有真的喜歡過誰。
  • 「格鬥孤兒」重回涼山: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不得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要呆在貧窮的大涼山,一邊上學一邊種洋芋,過著食不果腹,看不到希望的黑暗生活。也許這輩子再也無法離開。「為什麼不上學?」「放羊。」「放羊幹什麼?」「掙錢。」「掙錢幹什麼?」「娶媳婦。」「娶媳婦幹什麼?」「生娃娃。」「生娃娃幹什麼?」「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