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語文書——統編版教材,增加了文言文、古詩詞的內容,篇幅和難度都大幅增加,今後語文將成為重要的拉分項。
小學階段學業較輕鬆,課餘時間充裕,一定要多積累古詩詞。
今天,我推送的是第第15首古詩《出塞》。
學古詩,重在積累,如果學有有餘力,就按照這3步來學,堅持下去,積少成多,會慢慢喜歡上古詩,對應的考題也不怯,反而成了加分項呢!
一、原詩
★讀準字音,再誦讀
我推送的是帶拼音的原詩,這樣能夠讀準,避免讀錯音。凡事先入為主,一旦讀錯,再糾正要花上好幾倍的時間。
這首詩要注意兩個多音字,具體見下圖:
二、譯文
★關鍵詞
讀熟了之後,就來了解詩的內容。詩「胡」的意思是「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通稱」,見上圖。
★說意思
熟讀這首詩後,說一說這首詩寫了什麼?如果說不出來,就把下面的譯文讀讀,了解詩意。
譯文只供參考,能敘述出大意就已經很棒,不要讓他們照書念經。
我們要尊重閱讀的獨特感受,只要能說出大概內容,說明理解了,內化了,這過程其實是在提高語言能力與理解力。
三、拓展
對於古詩文,背誦是重點,不用過度解讀,但對於求知慾強的你,我們完全可以進行拓展。
★聊體裁
《出塞》是一首七言絕句,而且是唐詩中最好的七絕,被稱為七絕的壓卷之作。
前邊,通過這個簡單的思維導圖來複習好好幾詩律詩和絕句,大家應該都能區分七律、五律、七絕和絕了。
如果還是記不住,那就用這個方法死記硬背:先數句,律8絕4,再數字,7個字就是七言,5個字就是五言。
★聊作者,記標籤
詩人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在七絕方面他與李白齊名,被譽為「七絕聖手」。他是邊塞詩的創始和先驅,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的宮怨詩也很出名,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聊聊詩人的生平,記住4個標籤:盛唐 七絕聖手 邊塞詩人 宮怨詩。
★溫故知新
第1首學的詩《從軍行》,也是王昌齡的代表作,把這兩首詩對比一下,感受一下王昌齡在邊塞詩的高超造詣。
背過的古詩很容易一下子就忘了,要多複習,學新詩時,聯繫之前學過的古詩,這是鞏固的一種好方法。
▲▲▲敲黑板:
我們來總結《出塞》學習要點:
1. 工整抄寫《出塞》並熟讀成誦,並復背《從軍行》。
2. 理解詩中「飛將」指的李廣,牢記後兩句。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詩的意思。
4. 考點如下圖:
讓我們一起堅持,徜徉詩海,背好每一首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