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再造又稱創意面料或者面料的二次設計,已成為服裝設計師創新的重要手段。本文試圖通過介紹面料再造的特點,分析面料再造的形式,列舉2010年國內一些主要的服裝設計大賽獲獎作品中面料再造的應用,簡析其對服裝設計師的實用意義。 面料再造又叫面料的二次設計,是服裝設計師為了提升服裝的藝術效果運用各種工藝手法、科學技術將原來單一的一次面料進行再加工設計。 服裝面料再造的實現方法很多,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劃分。
1、按其加工方法和最終藝術效果分類 以再造的加工方法和最終得到的藝術效果為劃分依據,將服裝面料藝術再造的實現方法分為服裝面料的二次印染設汁(即:在服裝面料表面進行一些平面的、圖案的設計與處理)、服裝面料結構的再造設計(即:根據工藝手段的不同以及產生的效果,服裝面料結構的再造可分成結構的整體再造――變形設計以及結構的局部再造――破壞性設計)、服裝面料添加裝飾性設計以及服裝面料的多元組合設計等。 2、按其效果劃分 按照面料再造的效果可以分為服裝材料的肌理再造(即:服裝的紋理效果)、手工印染、藝術整染(即:在各種紡織面料上和成衣上運用現代印染科技和扎、縫、包、染、噴、繪、拓、刷、雕、壓等各種工藝手法相結合,創造出區別於手工印染審美特徵的平面、立體或單色和多色交融新圖形的藝術實踐活動。) 3、按其創作思路劃分 按照面料再造的創作思路分為:1、從平面走向立體化,2、從具象走向抽象,3、從單純走向組合(即:多種面料的組合),4、從手工走向現代,5、從有序走向「無序」(即:設計師不僅是被動的從事操作,而是將製作的過程轉為創造性活動,在無序中展現自己獨特的語言),6、從單一走向多元(更多材質的運用),7、從單軌走向多軌(面料再造的改造製作手段增多),8、從傳統走向現代。綜上所述可將面料再造分成加法設計、減法設計、立體設計、圖案印染設計和綜合設計。
1、開拓服裝設計師的思路,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很多年來設計師們都是在有限的材料中進行設計,他們的設計思想受到面料材質的束縛,從而無法彰顯設計的個性。服裝材料已突破了保暖、遮羞、裝飾的原始功能,進而指向了功能化與智能化,追求觸覺風格、視覺風格與功能化設計。服裝面料的批量生產所出現的大眾化和單一性的面貌已成為了服裝設計師所要解決的問題;納米技術、航天技術、生物工程、克隆技術這些新技術突破了面料的原始性,加強了面料的使用功能。提升了現代設計師的設計理念。面料生產商不斷在提升面料的品質,改善和開發面料的舒適、透氣、防水、抗皺、防汙、抗靜電、抗紫外線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性能,面料的使用性能在不斷地創新,在視覺功能上設計師們正在尋找一個突破;新開發的面料流行周期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周期性短,這對設計師在運用面料上過於束縛局限;學生、中小型企業受到地域、資金等影響出國考察研發或者購買新面料需要花費很大的開銷實行起來不實際等種種限制,使更多服裝設計師願意用有限的面料做二次設計。 面料再造所產生的「新材料」、「新效果」有利於服裝設計師開拓想像力,啟發思維,在設計過程中萌發新想法、新創意。在面料再造中,可以將面料進行切割、分解、重組處理,各種面料有著各自不同強韌度、伸縮性、光澤性、溫暖性、厚重性、通透性,以及不同的肌理等特徵和性能,不同的材料會有相應於其性能的加工方法:同一種材料在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後會出現多種肌理變化。如經緯不同顏色的交織面料,在使用局部切割翻轉和抽絲工藝後。它會出現兩種以上的色彩變化,絨類織物在順倒方向改變時會出現明暗的變化,絲和紗類織物、透明度好,層疊時顯現出朦朧、含蓄、豐富的色彩。毛皮、皮革類就有很美的自然肌理和圖案,是很好的設計材料。另一類為飾品材料,一般以點、線形態出現,如各類花邊,毛線、繩、彩繩、珠、亮片、貝飾、石飾、拉鏈、羽毛、扣子等,這類材料一般用於點綴、裝飾底布,能使底布面目全非,出現全新的面貌。面料再造對服裝設計師開拓思維、想像力具有啟發作用。面料設計的過程萌發了設計師新的想法,張揚了服裝的設計個性,又豐富了服裝的視覺內涵,承載經典,標榜創新,為服飾審美領域獨闢出一番新異景象。可見豐富的材料有助設計師想像力的發揮和激起創作之欲望。同時新材料的不斷開發又能為設計師提供永不枯竭的創作能源。 對於紡織服裝企業來說,面料本身就有許多的局限性,比如色彩、質感等。通過二次面料採集流行樣品,既不會與時尚脫軌叉大大地提高了效益,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這些創意面料也啟發了各行各業的設計師對於面料再造的應用,因此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2、面料再造所呈現多樣的藝術效果為設計師提供更強的執行度 一般來說,設計師在做某個主題的時候,會圍繞著這個主題去搜索儘量多的靈感素材,絞盡腦汁地畫效果圖、款式圖,希望從一堆的圖中找到創新,完成效果圖後跑遍面料市場也不一定能找到一款真正適合自己效果圖的面料。這種過程從開始到完成都非常煎熬,感覺實在像是一場無結果的任務,沒有多大的興趣。最終想完全準確地達到預先效果圖所期望的 效果基本是沒有可能的。而通過靈感來源來製作創意面料,利用面料再造來表現效果圖,這種創作方式充分地給了設計者發揮的空間,同時對於面料的了解程度熟悉了許多。設計者由面料再造的服裝製作過程聯想到各種通過面料再造與電腦軟體的結合來表現多種設計方案,每個方案都會收穫到意想不到的驚喜,通過自己的分析、比較、無意識地去改變,創作的過程也成了一種享受的過程。 傳統的面料設計,並不完全是設計師個人的作品,也不能反映設計師的真正水平,因為除設計師外,還受印染、織造、整理等科技方面的影響,而面料再造就不一樣了,有現成的或可以加工的材料可選擇,加工製作手法不受限制,可以是藉助機械的,也可以是完全手工製作,對面料實現肌理變化的處理方式很多。就面料再造而言,對各種不同的材料,各種不同設計方案,都可以有與其相應的製作工藝。並且作坊也不需太大,個人也可以完成,若做小樣設計,只需一個小型的繡花架就行了。想到便能做得到,不求人,這是面料再造優於取得第一次面料成品的地方,這給設計師很大的方便和信心。成為設計師無所不能的設計手段。
面料再造給服裝設計帶來了新的春天,在服裝設計師心中,面料已經不僅僅是設計構思的載體了,更多的設計師將面料作為設計的主體,只有創新的面料才有新穎的設計。 服飾文化發展到今天,面料再造充當著服裝表現藝術個性的主要手段,設計師賦予了服裝更多的超越實用的精神和審美內質,使設計師在服裝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隨著人們對物質要求的提高,服裝藝術呈現個性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趨向DIY;面料再造迎合了這個時代市場與設計師的需求,給設計師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間和創意空間;越來越多的原創服裝藝術帶給人們獨特的視覺衝擊力和觸覺享受,使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加地豐富;面料再造活躍了服裝行業,給服裝市場增加了更多的買單人。面料再造使服裝設計師擺脫了單一的面料原樣,使服裝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服裝設計師們從以往的款式設計轉變成服裝面料的多樣化設計。這對於服裝來說是一次新的變革,同時對於服裝設計師來說更是一次服裝個性化的復甦。面料再造轉變了設計師的思維方式,迎合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甚至影響了整個時代對於服裝審美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