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幾則民間傳說

2021-01-16 南報網

2019-10-19 17:06圖文來源:金陵晚報

傳說是指民間長期留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有的以特定歷史事件為基礎,有的純屬是幻想的產物。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因而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歡和傳頌。下面筆者簡介幾則南京的民間傳說。

吳冶城鑄劍捨身祭爐

朝天宮古時稱冶城。春秋晚期,吳王闔閭和他的兒子夫差都曾在此設置冶鑄兵器之所,故世稱冶城。

據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 中記載,在這座冶城,曾發生過幹將莫邪鑄劍的故事。

吳王闔閭訪得吳中鑄劍名手幹將與莫邪夫婦倆,令其冶鑄寶劍,以為護身之用。幹將與莫邪來到冶城,採集「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為吳王鑄劍。運來的薪柴煤炭堆積如山,遣使童男童女裝炭、鼓橐。這樣夜以繼日冶煉了三個多月,仍不見爐中升起青黃之氣,金英既不銷,鐵精也不熔。莫邪對幹將說:「你擅鑄劍,在吳中很有點名氣,如今三個月過去了,劍還沒有鑄成,怎麼向吳王交代呢?」幹將不明白莫邪的意思。莫邪接著說:「聽說利劍是神物所化,須得人氣而後才成,看來要捨生祭爐才能成功啊!」幹將恍然大悟,想起自己的師傅歐冶子為冶鍊金銀不化,後來師娘投身熔爐,金銀才熔化成器的事。莫邪慨然說道:「師娘能捨身煉成神器,吾何嘗不能效學呢?」於是莫邪沐浴淨身,斷髮剪爪,呼喚童男童女300人,再鼓橐,使烈風,待爐火方熾,便躍身入爐,金鐵頃刻銷鑠,煉成陰陽雙劍。陽劍即雄劍,名為「幹將」,有龜甲狀紋飾;陰劍即雌劍,名為「莫邪」,有波浪形紋飾。幹將把「幹將」劍藏匿起來,以「莫邪」劍獻給吳王。吳王以石試劍,應手而開。一分為二,裂面如削,心中大喜,視為至寶。後來他聽說幹將煉成的是雌雄雙劍,匿其雄而獻其雌,大怒,責令幹將獻出雄劍,否則「即當殺之不赦」。於是幹將持劍入朝,其劍自匣中躍出化為青龍,幹將乘龍直上雲霄,成為「劍仙」。

仙鶴街仙鶴助母子

從前,靠城南新橋的地方,住著織戶母子倆,他們靠一張破機子向東家領料織錦過日子。母子倆人勤手巧,但織好的錦幾乎全部都要給東家,自己則連生活也糊不過來。

天上的七仙女知道母子倆的艱辛處境後,就派兩隻仙鶴去幫助他們。仙鶴飛到母子倆的家,繞機飛了幾遭,從此,母子倆織錦,再也不用向東家領料了,上一卷經,就織得沒個完。他倆心裡好歡喜,日子也好過起來。東家看他們老是不來領料,但天天有錦出門,就跑到他們家看是怎麼回事,母子倆便一五一十把仙鶴的事說了出來。東家頓時起了歹心,他趁母子倆不留意,一把扯住經,用勁拉到頭,「撲撲撲」地猛然飛起了一對仙鶴,衝出窗戶,一直鑽到雲彩裡去了。從那以後,母子倆就只得依舊向東家領料織錦受剝削,依舊過著吃不飽飯的苦日子。

他們日夜思念著仙鶴,織錦時老覺得有一對仙鶴在眼前飛來飛去。一天,兒子在織錦,忽然,一對仙鶴停在雲錦上,他連忙叫娘來看:「娘,仙鶴飛回來啦!」娘跟過來一看,哪裡有什麼真仙鶴啊,分明是兒子在雲錦上織出了一對仙鶴。打這以後,他家織出來的雲錦上都有一對白羽紅頂的仙鶴,張著翅膀在雲彩中飛,活靈活現,叫人越看越愛。從此,他家的雲錦更出名了,他家住的地方,人們就叫仙鶴街。

泥馬巷泥馬渡趙構

泥馬巷在中華路北段西。據《金陵瑣志》稱:「泥馬巷,俗傳宋高宗南渡遺蹟。」

相傳北宋朝康王趙構曾作為人質拘於金營,後得徽、欽二帝血詔和原雁門關總兵崔孝的救助逃出,不久在商丘即皇帝位重建了宋朝廷(史稱南宋)。金兵大舉南侵,趙構向南奔逃。當他逃到建康(今南京)附近,金兀朮已追趕上,並射倒了康王的坐騎。正危急時,只見林中走出一個老漢,方巾道服,一手牽著馬,一手拿著鞭,叫「主公快上馬」。康王便接鞭跳上馬飛奔到夾江(今上新河西),舉目一望,只見前有茫茫大水,後有金兀朮緊追,急得他大叫:「天喪我也!」忽見那馬四蹄並舉,背著康王跳入江中。康王騎在馬上,緊閉眼睛,只聽譁譁水響。不久那馬過江上岸,又行了一程,來到一茂林處,將康王聳下地來,往林中去了。康王跟著進林,見一座古廟,廟門匾額上五個金字寫著「崔府君神廟」。康王進廟,見一匹溼淋淋的泥馬,顏色和騎來的一樣,暗想「渡我過江的,難道就是此馬?」不覺失聲道:「馬是泥的,沾了水,怎麼不壞?」言畢,只聽一聲響,那馬即化了。康王走上殿,合掌道:「我趙構深荷神力保佑,若復得宋室江山,定與你重修廟宇,再塑金身。」後,金兵退回北方,趙構下令修繕建康「泥馬廟」。幾經滄桑,「泥馬廟」廢,街坊出現,人們一直叫這裡為「泥馬巷」。

止馬營原為芝麻營

相傳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兵部侍郎之子朱紫貴在水西門偶遇畫家何上清和妻子肖梅娘,頓起歹心,妄圖霸佔梅娘,便逼何上清以其妻去抵債。在此之時,石婆庵老尼來請何畫一幅觀音大士像。願以20兩銀子報酬還債。何以妻子為模特兒,畫了一幅送子觀音像。朱紫貴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利用朱元璋生性猜忌,搶走了何的畫稿,進行誣陷,朱皇帝見畫稿上的大腳女人懷抱一個西瓜,疑為嘲弄馬娘娘,命錦衣衛在何家屋簷下插上芝麻秸,作為捉人的標記。馬娘娘認為開國之日,亂殺無辜,會失民心。因此對朱元璋進行規勸,而朱決心已下:「除非你把鐘山搬到石頭城,否則絕不準請。」無奈馬娘娘便扮為民婦,前往何家夜訪,了解到何畫中的女人懷抱的圓物是未畫成的童子頭,冤情大白。她同時在何家附近發現一捆芝麻秸,於是和隨從在各家的屋下都插上它,以假亂真。天亮時,錦衣衛前去捉人時,見許多家屋簷下都有芝麻秸,要統統抓走。馬娘娘見事禍及滿街,乃主動投案,結果又鬧出了一出「審皇后」的笑劇。在馬娘娘進諫下,朱元璋省悟,畫師得救。後來,居民為銘記馬娘娘恩德,將這條街巷改名為「芝麻營」,後又演變為今天的「止馬營」了。

另一傳說是,由於這地方靠近朝天宮,朝天宮進口處立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馬」的大石碑(至今猶存),示意人們到此必須下馬。因此這地方就被稱之為「止馬營」了。

上新河曾是「傷心河」

元朝末年,朱元璋攻下集慶(今南京),改稱應天府,建立政權。傳說,有一天,他帶著朱棣來到紫金山上,得意地對朱棣說:「你看紫禁城好不好?」朱棣答道:「好是好,就是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轟到後門口(即後宰門)。」朱元璋聽了,大為掃興。回家的路上,順手在路邊樹上摘了個橘子,剝了皮,去了筋,遞給朱棣吃。朱棣回到後宮,把這事對馬娘娘說了。馬娘娘說,你父王給你叫橘子,意思是要剝你的皮,抽你的筋,你還是趕快逃吧。於是母子倆連夜逃出宮城,來到江心洲附近一條新開的河邊,分別時,母子抱頭痛哭,眼淚掉到江裡,河水都發出了悲泣之聲。因此人們就叫河為『傷心河』,後因諧音而念成『上新河』!」 

相關焦點

  • 有關南京明故宮遺址的幾則傳說
    明故宮在明清時期經歷了多次戰亂和破壞,地面遺蹟已所存有限,然南京民間卻賦予了它們許多故事傳說,其中虛虛實實真假難辨,讓這座幾近湮沒的皇城至今仍然散發著無限神秘的氣息。梳妝檯南京白馬石刻公園內,有一組拱形石構件,共五座,前後排列,似乎是一個通向某處的券門,每座券門由數塊太湖石拼合而成,表面有精心打磨的水波紋,石塊之間則由榫卯相扣,使拱形結構非常穩固。
  • 民間傳說王母娘娘的誕辰是農曆幾月幾日
    導 讀 題目:民間傳說王母娘娘的誕辰是農曆幾月幾日 A、三月初三 B、四月初四 C、六月初九 D、九月初九
  • 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
    南京憑藉文學發展的整體狀況被評選為世界文學之都,除了文學出版物、文學作品對城市生活的浸潤等方面,南京豐富的民間文學也增加了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涵。其中,民間故事是伴隨人類繁衍世代相傳的主要民間文學樣式。它生動反映了民間的生活風貌。南京的民間故事大抵分為歷史人物、地方掌故和純民間傳說三類,其中23則還被列為市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民間傳說王母娘娘的誕辰是農曆幾月幾日 答案:A
    民間傳說王母娘娘的誕辰是農曆幾月幾日?王母娘娘是天宮中玉帝的老婆,擁有著與玉帝同樣的權利。在神話故事中,王母的蟠桃吃了可去百病。大家知道王母的誕辰嗎,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題目:民間傳說王母娘娘的誕辰是農曆幾月幾日A、三月初三B、四月初四C、六月初九D、九月初九(5分鐘之內輸入答案才有效哦)答案:A
  • 中國民間傳說中最為吉祥的幾位神仙
    在若干年來,中國民間傳說至今也一直深入人心,在現代不管是作為精神寄託也好還是認為天有神靈也好,不管是哪種心理,對於祭拜這個習俗一直都存在著,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民間最吉祥的幾位神仙,這其中有沒有你熟知的呢?
  • 鄂西南民間傳說中的幾種神異動物
    在鄂西南民間文化中,除了龍鳳和麒麟這些屬於傳說的神異動物外,還有幾種屬於真實物種或假以真實物種名稱的神異動物。在鄂西南民間傳說中,陽雀卻是一種神異之鳥。人們認為,每年暮春時節,陽雀是騎著「陽雀馬」神秘到來的。它隱形於山林之中,發出「歸桂陽、歸桂陽」的叫聲,它只讓人們有聞其聲而不露其形。陽雀的神異性,主要表現為這「歸桂陽」的啼叫聲能預報禍福。
  • 關於元宵節掛花燈的由來,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元宵節掛花燈的由來,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時間:2020-02-08 11: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元宵節掛花燈的由來,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1)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 民間關於清明掃墓的傳說,你知道幾個?
    那麼民間關於清明節掃墓祭祖的傳說,你又知道幾個呢?下面我和各位小夥伴一起來了解一下民間的清明由來。這第一種說法距離我們比較遠了,那就是群雄並起的三國時期。說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勞苦功高,治理蜀漢有功,深得百姓的愛戴。但是諸葛亮一生勤儉,在生前立下遺囑,死後不能鋪張浪費,薄棺微葬,於是朝廷就沒有給他修蓋祠堂廟宇。
  • 2020臘八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臘八節的由來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2020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臘八節是1月2日星期四。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此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臘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 今年臘八是幾月幾號 關於臘八節民間傳說小故事分享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臘八節是1月13日。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臘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 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 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
    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南京憑藉文學發展的整體狀況被評選為世界文學之都,除了文學出版物、文學作品對城市生活的浸潤等方面,南京豐富的民間文學也增加了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涵。其中,民間故事是伴隨人類繁衍世代相傳的主要民間文學樣式。它生動反映了民間的生活風貌。南京的民間故事大抵分為歷史人物、地方掌故和純民間傳說三類,其中23則還被列為市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本期起,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文化遺產管理處聯合南京晨報將推出「南京非遺保護傳承系列報導之民間文學」專題,分三期講述流傳在南京的經典民間故事對古今生活的影響。先從歷史人物說起。
  • 傳說:沈萬三的聚寶盆也埋在南京城牆下?燕雀湖裡曾有千年魚精?
    南京竟有這麼多神話傳說后羿射下來的太陽掉在湯山化成了溫泉?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掉下來砸出了玄武湖?燕雀湖的由來和昭明太子有關係?……南京歷史上,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5月9日,78歲高齡的書法家、南京曉莊學院教授王宜早,應「市民學堂」邀請開講《南京民間神話與風俗》。
  • 民間傳說 柳葉魚的來歷
    搜索微信號:jingde-xcb微旌德投稿:673592796@qq.com親>親,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哦! 民間傳說一般是指民間口頭敘事文學,由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等等有關的故事組成,民間傳說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
  • 民間傳說的困境與發展
    民間文學由於其集體性和變異性的本質特徵,決定了它即使是在文末表達結束之時其實仍然處於未定稿的狀態。隨著時代的變化,民間文學也在不停的構建、變化和整合。而民間傳說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載體,本質上也是一種具有流動性的文學表達形式。所謂的民間傳說,也就是由一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構建而成的民間口頭敘事。
  • 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你知道幾個?
    數千年來的歷史造就了無數精彩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流傳至今,而其中有四個故事被稱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至今人們耳熟能詳。一、牛郎織女然而這是不久便被玉帝知道了,玉帝大怒,要把織女捉回天宮。傳說,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生了個又白又胖的小姑娘,於是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長大成人,方圓十裡、八裡的老鄉親,都知道她是個溫柔善良、踏實能幹、聰明伶俐的女子。那時剛好秦始皇要修建長城正在抓年輕人,有一個叫範喜良的書生因為不想被抓就躲進了孟姜女家裡。兩人一見如故,相愛了而且還成了親。但是沒過多久範喜良就被抓走了。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首,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側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 論劉伯溫傳說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作者:陳勝華  【摘 要】  「劉伯溫傳說」和「四大民間傳說」是兩類不同特色的傳說。「四大民間傳說」全是「虛構人物類」傳說,而唯獨以虛構人物類傳說的標準來評定所有傳說的「大」或「小」,標準過於單一,範圍過於狹窄,難能全面反映民間傳說的實際情況。評定某民間傳說為「大」傳說,應依據如下標準:數量足夠大、流布足夠廣、歷史足夠長、內涵足夠豐富。劉伯溫傳說就全面達到了以上標準,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 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文化意蘊
    中國有著名的四大民間故事傳說,是我們中華民族之瑰寶,中華民族之驕傲,體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人們用他們智慧的大腦創造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使之源遠流長。其中牛郎織女的故事稱為四大民間故事之首,它以浪漫的情懷,奇特的想像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 有關中秋的民間傳說
    月餅的前世今生    嫦娥奔月——民間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有很多版本有傳說是嫦娥因不知詳情而全服下;有人說嫦娥是好奇偷食;也有人說嫦娥是故意盜之;一種悲傷的說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傷心而去;還有的傳說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時手持寶劍闖入後院,威逼嫦娥交出寶物,嫦娥危急中將寶物吞下……服下仙藥的嫦娥身子漸漸飄離地面,抬頭望見皎潔的月光,決定向那輪圓月飛去。
  • 2018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8年臘八節是1月24日。臘八節,即臘月二十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