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著詩情畫意的瘦西湖

2021-01-20 搜狐網

  3月中旬的一天,我從南京啟程到揚州。出發時,下起了毛毛細雨,天色還有些陰沉沉的。到揚州時,不但天空放晴,而且陽光恰好,特別清晰柔和,非常適合攝影。我從後門購票進了瘦西湖景區,因為去的時間是周三,遊人稀少,整個瘦西湖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自己家的大花園一樣,可以「隨喜而行、隨心自在」地遊逛。

站在熙春臺遠遠望去,一條曲水似錦如帶,或放、或收、或窄,或寬,縹碧清澄,遊魚細石,清晰可見。兩岸三步一亭,五步一閣,風雅迷離,飄逸雋秀。伴著有些涼意的清風,我踏上潺潺流水上的小橋,透過輕輕拂面的綠柳,只見整個瘦西湖波光瀲影,水草輕漾,畫舫往來,著名的小金山、釣魚臺、白塔掩映在扶疏的花木中若隱若現。沿著桃紅柳綠的湖畔,路過小李將軍畫本。小李將軍畫本是按照唐代畫家李昭道的畫意建的閣,「花為畫本,月為詩源」,配上相應的匾額聯對,氤氳的文人氣息和翰墨之香不禁撲鼻而來,撩得我飄然欲仙也想吟詩作畫。一處叫不出名的小庭院落,白玉蘭花開得正旺,襯著藍藍的天空,格外豔麗,煞是好看。小山坡上的桃花有的正含苞,有的已綻放,沒能看到「瘦湖桃紅」的盛景。迎春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瘦西湖開得最燦爛的花,用她那黃燦燦、笑盈盈的火熱之情擁抱著所有流連忘返於無邊花影間的遊人。青青的垂柳沿著湖岸的兩邊延伸出去,剛剛抽芽的那種新綠,還帶著點鵝黃的底色,嫩嫩的,惹人憐愛。柳絲又細又長,垂在水面上,釣盡一池春色。輕風一拂,柳梢沾水,便有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微微地蕩漾開來,好似要把人們藏不住的幸福傳開來去。垂柳搖曳生姿,舒捲飄忽出萬種風情,有時如青煙,有時似綠霧,嫵媚婉約之極,遠處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瘦西湖的標誌性建築五亭橋(因其形狀像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也叫蓮花橋),猶如一位蒙著薄薄輕紗的少女,隱約在浪漫的綠柳中,只露出幾片黃色的飛簷與翹角。不想往人多的地方走,於是尋著白塔的方向另闢蹊徑。一路寧靜,聽得見鳥兒歡快的叫聲,偶有幾個路人從身邊走過。拐過個彎,是一處特別僻靜處,心想平時一定很少遊人會繞道這裡。春光中,一縷縷柳絲仿佛從天而降,像似一簾幽幽的春夢輕柔地貼著一彎石橋,悄悄地說著它的心語,說著它無盡的依戀。期間,恰有行人走過另一座石橋,如煙的柳絲,彎彎的小橋,橋中的人家,如一首淡淡的小詩,構成了一幅奇特江南水墨畫。途經一孔被歲月風霜浸染過名不見經傳的石橋,極目望去,發現瘦西湖的深幽處,那一汪美得可以讓詩人徐志摩心顫的湖水:婀娜多姿的柳絲像一雙雙纖細的小手,微風中輕輕地翹起指尖,觸摸著你的心野,恍惚間,仙樂響起,美眸流轉,蝶飛鶯舞。我的心仿佛立在了碧如翡翠的湖面上,踮起了腳尖隨著美妙的江南絲竹翩翩起舞。慢慢地我化成了詩人筆下的那條水草,在瘦西湖的柔波中,撐著一篙彩虹般的夢想,向詩人心靈的更深處漫溯,在瘦西湖曼妙的詩情畫意中搖曳。依依不捨中,我走下了石橋。仰頭望天空,通往白塔的小徑兩旁樹木長得茂盛、高大,齊刷刷地將樹梢直指藍天白雲,蔚為壯觀,不禁驚嘆到原來柔美的「瘦西湖」也蘊藏高聳雲霄的挺拔與堅毅。行至想像中風月無邊的二十四橋,呈現在眼前卻是極為普通的一座石橋,已難尋往日文人歡聚,歌舞昇平的熱鬧與繁華。不過低頭吟起「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美麗詩句時,腦海裡便會浮現出一幅幅這樣的畫面,在春光無限的瘦西湖,在水月相溶的月圓之夜,才子佳人在小橋上不期而遇,然後殷殷相望,纏綿廝守,用滿懷的情愛在水邊、在橋上吹簫弄笛,寫就了無數傳奇與動人的愛情故事。詩人學者鄧拓稱讚道「瘦了西湖情更好,人間美景不勝收。」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被揚州的三月煙花所吸引,「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也不知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深深地沉醉在瘦西湖的情懷中,不忍離去。當我一步一回頭地作別瘦西湖時,我再一次回望了五亭橋,明媚的春光中,它是那麼地雄偉與靈秀。橋頂上古色古香的綠琉璃熠熠生輝,流光溢彩,連著亭與橋的石樑婉轉若遊龍,仿佛穿梭在歷史與現實之間,述說著過往的悠悠歲月,憧憬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陳秀玉

相關焦點

  • 遊覽瘦西湖的美麗風光,賞五亭橋和二十四橋風景的詩情畫意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北郊,瘦西湖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在清代康熙乾隆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所謂「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
  • 煙花三月下揚州,遇見最美瘦西湖,如此「詩情畫意」誰不愛?
    而在煙花三月的揚州,最美的莫過於瘦西湖。這個位於揚州城西北郊的唯美湖泊,自古以來就堪稱揚州的靈魂所在,也是今日揚州城市精緻慢生活的底蘊和基礎,不僅被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早在清代康乾時期,瘦西湖就已經形成今日的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的美譽。
  • 探訪一下李白詩中的-瘦西湖,在煙花三月時,則是瘦西湖最美的時刻
    3月涼涼時,瘦西湖風景區則會舉辦菊花會,匯集展示4萬多盆菊花,並有菊花組合花壇,造型各異,暗香浮動菊花菊花在煙花三月時,則是瘦西湖最美的時刻,各類花卉齊開放瘦西湖-它位於揚州市北郊,其實是揚州城外一條縱橫交錯的河流,原名保揚湖,是唐羅城、宋大城的護城河遺蹟。
  • 煙花三月瘦西湖行記
    煙花三月下揚州」,春季來揚州,必遊瘦西湖。瘦西湖是一段狹長的河流,在這裡,你既可以沿河而行享受自然美景,或是走進亭臺樓閣,品味歷代文人墨客的詩畫墨寶,你也可以坐上船,感受當年乾隆皇帝遊湖的逍遙心情。整個瘦西湖風景區很大,從景區東南的大虹橋開始,沿湖北上直至觀音山為止,途中經過數十個景點。景區有東南西北共4個大門,通常都是從大虹橋路上的南大門進去開始遊覽的。瘦西湖是著名的湖上園林,自然景觀旖旎多姿,這裡的春季綠柳成蔭,加之山茶、石榴、杜鵑、碧桃等花樹相伴,每年吸引著各地遊客來踏青賞花。
  • 雨中漫遊瘦西湖 別樣情
    乾隆年間,著名錢塘詩人汪沆一首詩把讚頌留給了揚州這個美麗的瘦西湖,「瘦西湖」因此而揚名天下【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古人云:煙花三月裡的瘦西湖最美,桃紅柳綠,奼紫嫣紅,但在我心裡覺得雨中的瘦西湖更是別有一番情趣。就在今年夏天的一個日子裡,我與煙雨瘦西湖天然巧合地相遇了,細雨濛濛、楊柳依依,溼徑幽靜,時有雨燕啾啾,殷勤地迎客。
  • 瘦西湖與改革開放40年
    我所熟悉的是揚州瘦西湖,天天見面的也是瘦西湖。改革開放以來瘦西湖的令人驚異的變化,折射出揚州在改革開放中奪目的亮點。揚州自古以園亭勝。瘦西湖是揚州的,也是全國的和世界的。它是揚州的一張名片。沒有瘦西湖揚州會減色不少。
  • 瘦西湖在哪裡?瘦西湖名稱的來歷是什麼?
    瘦西湖在哪裡?瘦西湖名稱的來歷是什麼?時間:2015-03-02 18:15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瘦西湖在哪裡?瘦西湖名稱的來歷是什麼? -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這是一首描寫瘦西湖的詩句。
  • 導演田七創作歌曲《詩畫瘦西湖》情迷古揚州
    網易娛樂3月28日報導 不到瘦西湖就等於沒來過揚州,漫步於瘦西湖河畔,萬般詩情畫意盡現其中。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先生在恢復朱子書院、打造中華紫薇園、籌備大型3D神話愛情電影《武夷仙凡戀》之際到訪武夷影業集團揚州拍攝基地與創作中心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在採風選景時即興創作歌曲《詩畫瘦西湖》,正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隨著江南的春色降臨,瘦西湖也顯得更加浪漫、飄逸。
  • 在揚州,有一種詩意名為瘦西湖,有種情思曰小秦淮
    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逗留水岸的春風,一夜讀懂瘦西湖的盎然。瘦西湖是一年春的全盛,她的日出,她的暮落,她的晨霧迷濛,她的煙柳芳華,自此越發明媚動人。喜歡瘦西湖,更是偏愛這一個【瘦】字,比起杭州的西湖,確認多了幾分清瘦的神韻,不禁令人心生愛憐。
  • 春日中國行(8):瘦西湖中尋芳蹤
    瘦西湖揚州的瘦西湖,不知道是不是「西湖三十六」之一,但這個水面面積不到西湖1/10的瘦西湖卻跟杭州西湖一樣,同在世界遺產名錄上,在我心中或許,瘦西湖並沒有西湖名聲響亮,但清朝杭州詩人汪沆所做「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卻道出了瘦西湖的美麗與繁華。揚州的瘦西湖,跟杭州的西湖一樣,都是「銷金鍋子」,都是紙醉金迷之地。
  • 揚州瘦西湖「變身」實景教室 詩詞大會擂主夏昆講授詩詞
    揚州瘦西湖「變身」實景教室 詩詞大會擂主夏昆講授詩詞 2016-04-02 13:37:352日,揚州瘦西湖景區「變身」成為一座實景教室,中國詩詞大會擂主夏昆給當地的孩子們講授詩詞浸潤下的揚州瘦西湖。  當日,揚州天氣陰沉,煙霧下瘦西湖的如同仙境一般,更具詩意。10多位當地一小學國學班的孩子們身著古裝與夏昆一道在瘦西湖內邊遊邊學,寓教於遊。
  • 江蘇揚州瘦西湖文化創意中心揭牌 感受瘦西湖歷史與傳奇
    24日,揚州瘦西湖文化創意中心揭牌,瘦西湖景區相關負責人稱,從現在開始,瘦西湖景區不僅以美景打動人,更要以創意留住人。自2017年起,瘦西湖景區開始推出「瘦西湖遊禮」文創品牌,迄今已經精心打造出了集傳統、時尚、創意、有趣、實用於一體的200多種文化紀念品,同時,為優化產業升級,錘鍊品牌形象,瘦西湖以「一館一主題」的理念,打造了「乾隆館」「園林館」等文創廳館,開發了「乾隆和你喝下午茶」「朕的點心」等互動體驗項目,巧妙的將空間、文化與遊客的需求相結合,進一步衍生、豐富「瘦西湖遊禮
  • 迎國慶·風雅瘦西湖—孫克書法展在揚州瘦西湖藝術中心舉行
    「風雅瘦西湖—孫克書法展暨中國畫名家寫生活動」在揚州瘦西湖藝術中心舉行。活動由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瘦西湖藝術中心主任董雷主持。學會組織藝術家寫生瘦西湖活動,一是以堅持中國畫學術為本,深入生活、外師造化。再者要通過寫生採風,創作一批表現瘦西湖美景的精品力作,用中國畫的形式講好瘦西湖故事。
  • 瘦西湖,好久不見!
    宅在家的第28天,我終於決定帶上口罩出門,因為瘦西湖重新開門迎客了!因為這場疫情,錯過了深冬的臘梅、錯過初雪的五亭橋,但我絕不能錯過初春的紅梅!掐指一算,這時候瘦西湖的梅林一定是漫山遍野的梅花!香氣馥鬱芬芳!
  • 江蘇揚州:秋染瘦西湖
    11月1日拍攝的江蘇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秋景(無人機拍攝)。; 深秋時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內層林盡染、色彩斑斕,不少市民和遊客趁著晴好天氣前來賞秋遊覽。新華社發(孟德龍 攝)↑11月1日,遊客在揚州瘦西湖風景區內遊覽(無人機拍攝) 。↑11月1日拍攝的江蘇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秋景(無人機拍攝)。↑11月1日拍攝的江蘇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秋景(無人機拍攝)。
  • 「瘦西湖夢幻之夜」昨開啟,光影裡的瘦西湖如夢如幻
    今年的「瘦西湖夢幻之夜」,圍繞「揚州月」這一經典主題,突出「揚州夏夜」的體驗,營造富有詩意和人文氣息的瘦西湖夜景。夜間瘦西湖燈光勾勒出樓臺亭閣橋剪影瘦西湖,又名保障湖,是揚州的護城河。清初揚州詞人吳綺(1619-1694)在《揚州鼓吹詞》中說:「城北有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由此可見瘦西湖歷史之悠久。「瘦西湖夢幻之夜」,載體是水和舟。夜色中,舟在水上行,人在舟上遊,讓人充分感受這條歷史之河的現代魅力。「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
  • 瘦西湖憑什麼受乾隆迷戀:揚州城的繁華,曾是中國最富饒大都市
    對於揚州,最是難忘的旅途有大明寺之探尋,瘦西湖之泛舟,早茶之誘惑。據記載,乾隆在大明寺修建行宮,瘦西湖是他必去的盛景之一,曾來此六次,可見其風光旖旎,垂柳依依。縱然時光流逝了幾百年,但今日瘦西湖依舊是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盛況。
  • 揚州瘦西湖,時移世易風月瘦
    天下之湖,皆有桃花和綠柳,然而我認為瘦西湖畔的桃柳,就是比別處來得更冶豔更靡麗。從外形上來看,它只是一條彎曲而狹長的河流;從規模來看,它只有杭州西湖的五分之一,確實更見清瘦婉約,但又擁有肖似於西湖的綺麗神韻。我想,來揚州尋古的人依舊不少,而瘦西湖,必是不能繞過的一站。
  • 雍容華貴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清代錢塘詩人汪沆的一首詩,概括了瘦西湖的風景特色。瘦西湖一條狹長的河流,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景色不斷變換,引人入勝。也因為她比 杭州 西湖更具一份清瘦神韻,而由此得名。瘦西湖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所謂「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煙花三月的瘦西湖靈動秀麗,實在是名不虛傳!
  • 瘦西湖恰似亭亭玉立的少女,雖「瘦」但卻更美
    去年五一小長假我們去了浙江西湖玩了兩天,回來路過揚州,想起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那裡還有個瘦西湖,這個瘦西湖和西湖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叫瘦西湖。心中的欲望驅使我下了高速,調轉車頭,二十分鐘後便到達了瘦西湖。網購了門票,直接進入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