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烓/文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無論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的成就,其規模之大,形勢之偉,品質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裡,不可能都參與偉大的工程和經歷恢弘的創舉,但身邊所接觸到的每一個局部甚至細節,都能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深廣影響和享受到的切身之益。正如常話所說,一滴水也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我所熟悉的是揚州瘦西湖,天天見面的也是瘦西湖。改革開放以來瘦西湖的令人驚異的變化,折射出揚州在改革開放中奪目的亮點。
揚州自古以園亭勝。瘦西湖是揚州的,也是全國的和世界的。它是揚州的一張名片。沒有瘦西湖揚州會減色不少。在漫長的歷史中,瘦西湖也曾經屢遭風雨,而達到今天這樣的風光無限,則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隨著改革開放之風的吹遍大地,揚州對瘦西湖啟動了有完整規劃的修建、提升和擴展的系統工程。 在這期間,人們的認識也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發展而提升的。打造瘦西湖的總體設想是突顯「詩畫瘦西湖」。最初的認識是落實在瘦西湖本身的詩情畫意上,因此著重於就事論事,後來認識到瘦西湖只是揚州的一個點,或者說是一個示範點,重要的是通過對瘦西湖的精心打造來推進整個揚州的詩意生活和如畫環境,這才是改革開放的要求,有這樣深入的思考,瘦西湖的提升工作一步步走向新的境界。
就規模較小的而言,將久已有名無實的「卷石洞天」「西園曲水」加以重建。自新北門橋至大虹橋沿岸一帶,隨地勢的蜿蜒高低,因地制宜,因勢而用,高低起伏地依舊名建起了許多廳館、亭臺、曲廊、水榭等,掩映於或疏或密的茂林修竹之間。舊景新造,以存故實,形成了一處足供徜徉的風景點。 規模較大的有重建的二十四橋景區,這確是一項大型園林構造工程。為了和瘦西湖整個園景協調,又能融歷史上眾多景點於一區之內,而又無硬湊斧鑿之痕,借鑑參考了《揚州畫舫錄》《乾隆南巡盛典圖》(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典籍,精心打造出這一別具風致的美好景區。
改革開放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使人們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們固然欣賞精巧與精緻,也需要雄渾與開闊,更希望與社會相連接。鑑於這一情況,1996年,徵用了瘦西湖公園二十四橋景區以北湖兩岸5615畝土地,興建瘦西湖公園北區景區,開通二十四橋至大明寺兩岸的景觀。其間,復建了石壁流淙的清妍室,錦泉花嶼的香雪亭,蜀岡朝旭的來春堂,萬松疊翠的春流畫舫,新建了梳妝檯、小吹臺、東西兩座門廳。加上前幾年建於石壁流淙的涵碧亭,這樣人們不僅可從水路坐船遊覽到平山堂,也可以從瘦西湖東西兩岸,度小徑且談且行,漫步到平山堂,圓了揚州人縈繞在心,難以拂去的舊夢,讓"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詩句真正成為現實。
2007年4月,瘦西湖景區再次進行擴建,相繼建成"萬花園"景區一期和二期工程。園內北面復建有湖上舊景"石壁流淙",南面有"靜香書屋",與二十四橋景區相接。因地制宜,錯落有致地建有以舊名題額的樓臺廳館,富有移步換景之趣。另還設有盆景博物館。由此,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域範圍得到進一步拓寬,建成區佔地面積達到1173890平方米。是為今日所見之瘦西湖風景區全貌。
再有大規模的舉措,是瘦西湖的改水工程,為了使瘦西湖水保持一泓清澈,多年來,曾多次分期分段對河道進行疏浚,並對造成湖水汙染的有關單位和排水設施加以改造,瘦西湖的水質逐年有所提高。但本著徹底解決問題的要求,近幾年來加大投資力度,在歷史上著名的茱萸灣建造翻水站,引運河和邵伯湖水注入瘦西湖,以源頭活水不斷推動湖水的更新,持久保證瘦西湖的清澈。這對瘦西湖來說,是一項具有遠見的重大措施,是最有力的保護。 一是宋夾城的興建。宋夾城是南宋的一處城道遺址,為了加以保護和充分利用,除對夾城本身進行復建外,並於2014年建成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擁有7片網球場、4片籃球場、3片籃球練習場、2片籠式足球場、2片排球場、1座桌球館等以球類為主的體育設施,以及3公裡長的健身步道和環城自行車道、音樂廣場、水上運動休閒區等。一律免費向社會開放。它與瘦西湖東西相對,成為一動一靜的整體。 在大型園林建設的啟示下,揚州還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建立了為數甚多的"口袋公園",使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小園的樂趣和休憩的場所,頗富有人情味,這也可以說是瘦西湖的延伸和擴展。 揚州的園林和揚州的整個氛圍,最突出的就是一個"美"字,美的山,美的水,美的林木,美的街道,美的建築,美的環境,美的氛圍,構成了一座美的和諧的城市,孕育了美的和諧的心靈。生活中處處體現美,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不勝收,在揚州的一種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