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門前是非多」還有個前半句,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

2020-10-18 老黃說史

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女性,是封建禮教的最大受害者,尤其是兩宋以後,在封建道學家們的推波助瀾下,女性的社會地位更是日趨低下。體現在男女交往上,就是「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的桎梏,男女間的自由交往,被當成罪惡。

在古代,封建禮教首先是要求寡婦遵守「從一而終」的婦道,即所謂的「烈女不嫁二夫」,在感情失落中過著孤寂的生活。而對於喪夫的女子,人們更是想防賊一樣,招惹不得。這就是所謂的「寡婦門前是非多」。

在古代,寡女的生活確實不易,她們往往被當成是禍害家庭與社會的罪惡之源,寡婦門前成了最敏感的「是非之地」,為了「瓜田李下」之嫌,男性是不得隨意趨近的。在人們的觀念裡,一個沒有老公的女人,自己如果沒有謀生能力,必然要依靠別的男人,這樣的女人,最容易被人佔便宜,也總有這樣那樣的男人,去寡婦門前探頭探腦,看是否有機會揩油,欺負她也沒有丈夫替她出氣.所以就有了寡婦門前是非多的由來。

但是,人之欲是禁而難絕的,想去寡婦門前佔點小便宜的浪人閒漢也會有的,只是,那類人是最被人看不起的。「踹寡女門、掘絕戶墳」,這樣的邪惡屑小,是人人得而挨之的。

其實,大多數不知道,「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前面,還有一句話,「鰥夫房頂炊煙少」。鰥夫就是喪婦的男人,或一生末娶的光棍男。寡婦有寡婦的難,鰥夫也有鰥夫的苦。鰥夫除了身體的欲求難得滿足外,還更有生活上的不如意。

在古代,都講究個男主外、女主內,一個沒有女主人的家庭,也不稱其為家的。男人都有些大男子主義,在外面是勞力,回家裡都想當大爺,所以,在那個時代,能熟練地操持家務的男人,少。一個苦逼的單身狗,要想天天吃到合口的飯菜,難。所以,鰥夫的日子大多也是湊合過。

鰥夫房頂炊煙少, 寡婦門前是非多。

鰥夫房頂炊煙少,是說鰥夫家中沒人做飯; 寡婦門前是非多,是說寡婦門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語。在古代,無論是男人喪妻還是女人失夫,都屬於「十年生死兩茫茫」的人間慘劇,是值得深表同情的。

封建社會的男人死了老婆,還有機會續娶,但是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女人就要慘得多,一旦死了老公,種種清規戒律三從四德就來了,與人私通偷人要被浸豬籠,改嫁他人謂之不貞蕩婦,隨意接觸男人謂之輕佻,寡婦的人生比鰥夫更慘澹、悽苦。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寡婦門前是非多」是後半句,前半句非常經典,有多少人知道?
    我們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繼續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距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除了一些歷史記載和考古發掘的文化之外,還有很多世代相傳的俗語諺語,這些都是我們的先祖們在實踐經驗中總結的智慧,到了很多的俗語諺語,現在早就已經不適用了,但更多的屬於願意,還是有其真理性,所以才能夠流傳到今日的
  • 俗語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前半句更令人悲哀,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一點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農村人在日常生活中,親戚鄰居朋友之間相處,都有一些約定成熟的規矩,儘量不要去突破。否則的話,對誰面子上都不好過,傳出去名聲也不好。過去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寡婦門前是非多」,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這句話什麼意思很多人也都理解,但其實這句俗語之前還有半句,可能大家聽得比較少,那前半句到底是什麼呢?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卻是精髓,更值得人深思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遠離他鄉的那段時間,在艱難中有無數次的徘徊,在迷霧中有無數次的迷失了方向,但是,想到村裡老人說的那句俗語「鳥貴有翼,人貴有志」時,如夢初醒。是吖,一個人有志向, 不論多大或者多小,一定要努力,一定要鍥而不捨。那麼今天,筆者就繼續為大家分享俗語,一則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
  • 世人皆知:「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還有下半句,卻鮮為人知
    世人皆知:「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還有下半句,卻鮮為人知「寡婦門前是非多」是流傳非常廣泛的一句俗語,它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對於女性的壓迫有多麼嚴重。在當時如果一個女子成為了寡婦的話,那麼無論她被拋棄的理由是什麼,都會受到人們的詰難和侮辱。
  • 古人言:「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同樣經典、說透了人性二字
    古人言:「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同樣經典,說透了人性二字對歷史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女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都並不高,長期處於男性的從屬地位。此外,一些吃人的封建禮教又給女人定下了各種必須遵守的規矩。
  • 「寡婦門前是非多」,誰惹的是非?
    這句話,完整來說,還有上半句,「鰥夫房頂炊煙少」,但不及這句韻味足,也不足這句讓人更有想像力。最早的出處是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寡婦門前是非多」,說的是丈夫去世後,寡婦受到的關注就多,一言一行,都受到別人的關注,她的門前也許「臭男人」就會多起來,閒言雜語也就多了。當然,還不止這些。我們在後面會提到。
  • 俗語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為何它的上半句卻很少有人提及?
    「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俗語,如今一般是單獨使用。是不是還有上半句呢?從古人總結俗語喜歡就詩歌對仗格式,或者使用上下聯來看,確實還有半句。為什麼我們說是上半句呢?因為從平仄關係來看,不論是詩,還是對聯,都是下聯平收,上聯仄收。「多」字無論從舊韻還是新韻來說,都屬於平聲字,所以「寡婦門前是非多」這一句必然是下聯。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就算缺失,也是上半句。
  • 「寡婦門前是非多」還有上半句,提的人不多,卻很有道理
    比方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飽漢不知餓漢飢」等等。小編發現,其實很多著名的俗語都是有上半句的,比方說今天要給你講到的「寡婦門前是非多」就有上半句,而且還很有意思,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半句同樣精彩,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有很多俗語我們都是耳熟能詳,比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還有「車到山前必有路」、「不到黃河心不死」等等。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想必很多人都曾聽過,但是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其實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同樣的精彩,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一句同樣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尤其是封建禮教對女性的輕視和摧殘足以讓人觸目驚心,隨著封建王朝的倒臺,女性也迎來了自己的解放,這無疑是歷史性的進步。說起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很多人都會想起王公貴族的三妻四妾,其實與之相反的還有一類人同樣沒能逃過禮教的束縛,那就是寡婦。
  • 「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個典故怎麼來的?全句是什麼?
    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在家從父,嫁人從夫,夫亡從子......她們的一生都在服從中度過,沒有自由身不由己。「三從四德」更像一把無情的枷鎖,把女人們牢牢套住。說到這裡,我們就要來說說那些對女性桎梏較多的俗語,比如這句「寡婦門前是非多」。實際上,這句話全句是: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
  • 「寡婦門前是非多」前面那一句才最狠,真是說人不帶髒字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名言警句,也有很多說人的句子,這些名句呢,大多大家只知道一半,要麼就是前面半句,要麼就是後面半句,總之呢,就是哪一句最出名,就知道那一句,這個就是流傳的原因了,對於這些名句呢,也形成了中國燦爛的文化歷程,這也是一種非常好多的魅力,文化傳承的魅力,不過呢,
  • 古人講「寡婦門前是非多」,是這樣嗎,上半句同樣精彩值得一看
    ,同樣精彩值得一看,將其放在一起意思就會更明確,那就是「鰥夫房頂炊煙少,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一、寡婦門前是非多如果從這句俗語的表面意思上去分析,說的是在古代社會女人一旦沒了丈夫,那麼他的門前一定會出現很多事情,實際上就是大家熟知的流言蜚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在男權主義籠罩下的社會環境中,女人很難獨立生活。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還有下一句,你知道說的是啥嗎?
    在過去,寡婦的社會地位很低,往往被人瞧不起,尤其是年輕有點姿色的寡婦,就更容易遭人誤解和非議。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們大都深居簡出,佷少在人前拋頭露面的。儘管寡婦活得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卻仍然免不了背後遭人指指點點,甚至還會編排一些子烏虛有的段子埋汱她。如此一來,這恰恰應了「寡婦門前是非多」的說法兒。
  • 「寡婦門前是非多」,上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人性本質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俗語一直都是一種精華,這是我們的老祖宗在歷史長河中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道理,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一些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個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很多人都只聽過這一句,卻不知道其實它還有上半句!
  • 「寡婦門前是非多」前面一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到?
    「寡婦門前是非多」本是一句完整的俗語,這是下半句,上半句是「鰥夫房頂炊煙少」。這句俗語可以說,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焰。現在的網絡流行「熱詞」的提法,也就一段時間內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的熱門話題。「寡婦門前是非多」中的「寡婦」和「是非」具備了「熱詞」特點,而兩詞相加熱度更高,一直在發燒,歷經千百年,經久不衰。任何地方的「桃色事件」和「緋聞」都符合一部分人的獵奇心理。
  • 俗話說: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寡婦何以多是非
    俗話說: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話的前半段理解起來也簡單,鰥夫,是指喪偶後未再娶,並且沒有子女的男人,一個人的生活通常比較簡單,吃穿都將就,尤其是一個男人,吃飯什麼的通常都是隨便對付一下,墊個肚子就完事了。
  •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半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半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文/孟浪農村俗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俗語也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人們在交流的時候常常就會有俗語的出現。比如說有「寡婦門前是非多」這樣一句俗語,就是說出了古人們對寡婦的一種態度。其實現在社會中,再婚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兩個的不合適的情況下會選擇離婚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可是在那個封建統治的古代,事情和現在可大不相同了。
  • 上聯:寡婦門前是非多,下聯你們知道嗎?
    上聯:寡婦門前是非多,下聯你們知道嗎?寡婦門前是非多,在我們的印象裡這只是一句俗語,說的是守寡的婦人身邊容易鬧出是非來。當然,這也確實是事實,在對女子束縛比較大的朝代裡,寡婦不僅不能改嫁,甚至都不敢出門,身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引起別人的猜測,這寡婦門前不知道多少人惦記。
  • 上聯:寡婦門前是非多,下聯很多人都不知道!
    上聯:寡婦門前是非多,下聯很多人都不知道!現代,離了婚的女人也算是常見,因而寡婦也不算什麼,現在的社會已經改變許多,不像古代那樣封建保守,孤男寡女相處一室都會編造一出大戲,可是事實就是那樣,古代的女人確實不容易,尤其是寡婦,她們的門前確實多是非。並且,有許多的對子中也提到了寡婦。首先,先賢身後呼應少,寡婦門前是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