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真正的依靠
真正的福不需求,
原本就在,在自己這裡,
不曾丟失過。
這個就是清福。
如是的心安啊!
作者:止如
時間:2019.11.25
2019年11月22日至24日三天,古國治老師在太湖邊上的七都廟港群學書院,給來自全國各地的七十多位學員,從南懷瑾先生的著述《金剛經說是什麼》裡,為大家講述如何認識、探索、研修生活和生命的真相。
本文為參加學員所寫心得報告。
在廟港,參加為期三天的「國學基礎研修班——南懷瑾先生著述研讀」報告會,與11月24日圓滿結束,然意猶未盡,深感這期報告會乃一大盛會,無以倫比。現將學習體驗心得報告如下:
報到日晚上,剛毅師兄預熱,為我們分享「八識規矩頌」學習體會,剛毅兄重點分享了他在學習過程中,就是信經典所講的,信一切現象都是虛擬的,信身體也是虛擬的,信則入。剛毅兄引領我們看物質現象,體會如夢如幻境界。為我們分享了什麼是唯識?為什麼叫唯識?識是什麼?「唯」是什麼意思?分享過程很有意思,從現象認識本質,著實欽佩剛毅兄求實精神,讓我學習了。
報告會老師精心安排,一個下午時間在江村市隱聆聽劉雨虹老師和宏忍師的教誨。劉雨虹老師雖是百歲老人,然劉老師那精神風貌、活潑樣兒,不亞於孩童般天真,講話幽默風趣,口齒伶俐,反應敏捷,讓人欽佩。真為自己感到老大不小了,卻碌碌無為,剩餘時間也不多了,怎麼過好最後一段短時光,樹了榜樣。看著劉老師這般,也給自己添了許信心,如劉老師回答一位同學問題時說:「怎麼樣去改變別人我還沒想過!」是啊,活好自己吧!就像我看著劉老師這樣,就效仿起劉老師的學風,向劉老師學習了,她沒有改變我,我這不就在改變了嗎?!修正好自己多重要。
又見宏忍師誠敬自如的坐守在劉老師旁,平實的聽著劉老師講話、和同學們的提問。
聽宏忍師說,接劉老師令,教我們學習華嚴字母唱誦,「師命難從,師命不得不從。」呵,宏忍師也如是的幽默風趣,顯於人於事的恭敬和誠意。宏忍師音質清純,發音寬厚,讓人聽著舒緩心開。宏忍師精神矍鑠,談笑樸實,走幾步健穩有力,著實讓我欽佩學習。
宏忍師講華嚴字母「啊」字唱誦,現場按照師的教授要領練習,肩膀放松,身心放鬆,開口面帶微笑,收腹,自然呼吸,音聲配合呼吸,一口氣一口氣唱,心聲合一,心息相依,此時就是「息」,如是練習體會。
劉老師提出要觀賞同學們唱歌跳舞,同學各顯身手,表演了歌曲、吟誦、武術等節目,一展風採。同學們如是各具才藝,著實讓我欽佩!
古老師講了音聲法門的修習,即是軟修法門,修習重點在於「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普願法界眾生,入般若波羅蜜門。」然而通過軟修法門,可使身體更健康,解脫痛苦煩惱的。
老師講《金剛經說什麼》,跟隨老師,契入體悟無念清淨,老師導引,「這個時候,可不可以起念頭?起念頭是不是不影響?」是的,可以起念頭,起念頭不影響清淨,還是清淨,本然清淨。老師繼續導引,「這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是。老師繼續講,做功夫就是「時時勤拂拭」,無念清淨。讚嘆!再次得益於老師的指引,確信無疑。
老師講「無所住」,還講了《楞伽經》裡什麼是「流注」?本來無一物是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流注」。老師重申「離一切相,行一切善。行一切善,離一切相。」 離一切相是無所住,行一切善是生其心,是流注。「行一切善,離一切相」,不會執著,不易落空。老師講到這裡,清楚明白了普賢行願品裡講「世間道中求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原來如是。
老師講清福和鴻福的關係,求鴻福易,享清福難。涅槃就是清福,就是清淨。也是儒家言「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老師講到這部分內容時,學生是多有感慨,身在福中不知福,拼命的往外求,求到的都是假的,再怎麼鴻福有多大,都是假像,抓不住的,不是自己的。真正的福不需求,原本就在,在自己這裡,不曾丟失過。這個就是清福。如是的心安啊!有誰能識之?有誰能享之?
老師講修行要發願。對於願心願行的發起,如剛毅兄分享的,孔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是願不願做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只要願意,沒有不能的。深有感觸。
剛毅兄還分享了他的發願和信心,「就是要發大乘願,就是要往大乘路上走,就是要這樣去做。信定了。」剛毅兄的發肺腑之言,很鼓舞我心的。
老師引導曉燕、麗珊時,機不可失,再度經驗,念頭來時知道,念頭走了知道,念頭來了又走了,知道念頭來來去去的這個,沒有來去,不動不變。又撿到寶貝了。
老師引導曼玲,什麼是真正的依靠?丈夫是丈夫,靠不住。「家」是個概念,是虛設的。這些都是虛幻的,靠不住。於是體驗這個無虛無實,不生不滅的,就是自己,這個就是真正的依靠。又撿到寶貝了。
課間同學分享,提到覺得複雜問題,老師作了申明,複雜就是抓的多。這讓我又一次明白,修道是為道而日損,是放,是簡、是純。修定是不急不躁,語少簡潔,心氣平穩。
有同學提問,老師說「你這是求認同,你所提的問題是讓我認可你。」這句話忽然讓我明白,我也有這樣的情況,問老師問題,並不是自己真正遇到不解的疑惑,需要弄清楚,而是在敘述自己的情況,想讓老師知道我在學習,我在做,我做的也不差,並得到老師關注和認可。
這件事上也讓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別人的問題看得很清楚,自己的問題不容易看到。為此領悟到,在我看到別人存在的問題時,果然是好,這個時候正是反觀自己的好機會,我是不是也是這樣?也有同樣的問題?我這樣做了,這麼一反省自己,在看到別人問題時,就不會起情緒,不會指責議論別人了。因為他人這些問題,曾經是我經歷過的,就是我自己,就如同我自己一般,起的是關愛憐憫心,他們和我一樣,就能做到了解、尊重、讚賞、接納別人了。真的是得道多助啊!
同學分享著家庭關係親子關係,相處中體現出來的問題,實在是關於如何「愛」的問題,老師很形象的舉了例子,說「我愛你」,是「我抓你」。「我非常非常的愛你」,那是「我非常非常的抓你」。是啊,好形象啊,我們平時在講愛,這個所謂的愛,實在是抓取,是滿足私慾的愛,是一種佔有,佔為己有,是一種控制,是不允許別人有半點想法的。這樣的愛是煩惱。
郭教授為我們報告了他的教學生涯中,結合《如何愛》的理念,靈活運用《如何愛》的方法,幫助到了很多的師生,從各種痛苦煩惱中得到釋然,與家庭父母親的溝通變得順暢,關係和諧了。還解救了自殺的學生,重燃起對生活的信心、以及對生命的珍惜。舉辦《如何愛》與教學、心理諮詢為一體的服務沙龍,默默的服務著他人。郭教授這般實實在在的、懂他人心、服務於他人的奉獻精神,著實讓我欽佩學習。
胡哥分享時,講到知時知量,再一次觸動我,做到知時知量不容易,各方面都要懂,對身心、環境是要有較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胡哥分享情緒和疾病的關係,把《如何愛》理念運用在診療治病上,對來看病的病人重情緒治療,少醫藥給方,解決了不少疑難雜症。著實讓我欽佩學習!胡哥講到兩手心向上,向左右展開,是放開的,兩手交叉窩在胸前,情緒是忍住的。這讓我看到自己常有兩手交叉窩在胸前的情況,發現此動作確實有情緒被壓抑著的。這又是一個新發現。感謝胡哥!
曉雲同學分享怎麼樣能夠支持到別人時,想到郭教授分享時說的,自己首先是要在靜中,只有在靜中才能幫助到人。如是!
陸遠同學分享,以她在現實生活中、點點滴滴中,實際履行的、實際碰到、感受到的事例來解讀「關愛、了解、尊重、讚賞、接納」,講的都是實際生活中戚戚相關的事,而且講的清清楚楚,如何關愛細節都講清楚了。平時我們是怎樣關愛孩子的?關愛丈夫妻子?關愛父母親?直接從事相入手,如關愛孩子大多是衣服穿得好不好?飯吃的好不好?營養好不好?偏向於外在的生理部分的關愛,很少問及心理層面的,比如孩子的感受如何?有什麼樣的想法?想怎樣做?這方面是缺乏的。往往是以父母自己的成見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不領情,有抗拒,有情緒。而家長也覺得冤枉,認為我對你這麼好,我一切都是為了你,你還不聽話,不領情。對於孩子的情緒,家長更添憤怒、生氣。這就是不懂的愛。陸遠同學講到真正的關愛是破我相的,做到真正關愛,是把心全關注在對方身上,是無我境界。這樣,後面的了解、尊重、讚賞、接納是跟著來的,首要關愛做到了,必能做到了解對方、尊重對方、讚賞對方,接納對方。然而也必能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多一點,就能讓自己脫掉一層殼,少一層殼。
陸遠同學所舉的事例很形象,講的非常精要,真實,很實際,很受益。著實欽佩讓我學習了。
我有一個深深的感悟,這期報告會,自己放空了,起誠敬心、恭敬心來聽課,老師隨時都在接引同學們,一字一句純是自性中流露,只因自己妄想執著,感受不到老師的智慧神光。一旦放開,沒有成見,老師講的聽的清楚,聽的明白,老師時時接引便能時時接得住。
三天時光瞬間過去了,真如所說「雁過長空無痕跡」,「事如春夢了無痕」。
感恩老師、師母教誨、和守護陪伴。感恩同學們的辛勤付出。謝謝!
止如致敬!
責 編 | 神 丁
作 者 | 止 如
編 校 | 樂以忘憂
排 版 | 山 中 客
特別說明
文字由淨明學苑編輯組輯錄
歡迎分享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