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革命老區橫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總面積約10.86萬平方公裡。我黨指揮我軍部分主力先後五進五出大別山,在敵我雙方的拉鋸戰中,這裡的人民為我軍的發展乃至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罕見的犧牲,做出了巨大貢獻。
大別山區
一進一出大別山:從1927年黃麻起義到1932年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二進二出大別山:從1932年紅二十五軍重組到1934年長徵。三進三出大別山:從1935年紅二十八軍重組到1938年東進抗日前線。四進四出大別山:從1945年中原軍區成立到1946年中原突圍。五進五出大別山:從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到1948年中原野戰軍加入淮海戰役。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解放大別山革命老區,這已是我軍主力第六次開進大別山了。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大別山革命老區到底犧牲了多少軍民?據統計,紅安縣在大革命之前約有48萬人,之後卻犧牲了約14萬人。新縣當年不到10萬人,卻犧牲了約5.5萬人。金寨縣當年不到25萬人,卻犧牲了約10萬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一帶先後組建了五十多支主力紅軍隊伍,佔全國總數的30%以上;先後有二百多萬人參軍參戰,近一百萬軍民為國捐軀。大別山一帶幾乎是家家有紅軍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嶺嶺樹豐碑!
劉伯承與鄧小平
作為自始至終參與中國革命戰爭的鄧小平,什麼樣的艱難困苦沒見過,而他的睿智、洞見、氣魄更是少有,難怪他在總結中國革命時說:「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他還深情地說:「我們能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中著手進行四個現代化建設,不能不銘記毛澤東同志的功績。」
大別山烈士紀念碑
現在我們可告慰於毛主席和鄧公的是:你們的壯志已償,你們所熱愛的祖國和人民,已像巨人一樣站在東方,祖國正在再創輝煌!中華民族正在復興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