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耀州區申報的我區三位名民間藝人經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陝文旅非遺[2019]7號文件被評為陝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01
趙春,耀州區第一屆名民間藝人。從事耀州刺繡技藝50餘年,專業創作40餘年,專業研究民間刺繡技藝20餘年。1985年,先後開辦刺繡廠10餘處,舉辦個展16次,參加全國、省、市等展覽50餘次。舉辦各類刺繡培訓班100餘期,培訓學員1000餘人。2007年與耀州刺繡第五代傳承人崔萌(女兒)共同創辦了春萌刺繡工作室,創新探索,悉心研究,合力傳承。耀州刺繡2017年被列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來,她進校園、走基層、進萬家,傳授刺繡技藝,搜集整理了當地民間刺繡資料,創新刺繡針法30餘種,其中保留針法10餘種。2019年9月23日,被陝西省文化廳評為陝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02
崔百來,耀州區第一屆名民間藝人。一開始將麵塑、面花作為謀生計的手藝,勤勞致富之道,帶學徒,帶動四鄰,做強做大麵塑行當,上世界九十年代,就名揚寺溝佳川及銅耀富各地。二十年來先後創作了「龍鳳呈祥」、「百鳥朝鳳」、「三娘教子」、「西天取經」、「十二生肖」等優秀獲獎作品。2013年,「耀州麵塑」被省文化廳批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享有政府津貼。2014年8月1日麵塑作品榮獲銅川市手工藝品技能大賽一等獎。同時並獲得「市民間手工藝能手」榮譽稱號。2019年9月23日,被陝西省文化廳評為陝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03
張和平,耀州區第二屆民間名藝人。耀州雪花糖技藝傳承人。2013年耀州雪花糖入列陝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7年6月銅川市命名張和平為耀州雪花糖市級傳承人。通過製糖招班,帶徒弟方式,衝破藝不傳人的世俗觀念,寧願費工、不厭其煩,從嚴教範,為耀州城鄉培訓掌握生產雪花糖技藝上百人,嚴把糖品質量關,延續傳統味道不失真。他廣泛參加社會活動,積極宣傳雪花糖的養生食療作用,積極配合陝西民俗攝協、陝婦女攝協、陝工攝協等設立創作基地,宣傳耀州雪花糖更快的由陝西推向全國。2019年9月23日,被陝西省文化廳評為陝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耀州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廣泛,近年來經我區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深入各鎮、街道辦、社區、農村民間走訪調查,截至目前已收集線索320種,普查集中15個類別,普查登記128項。搜集整理實物1800餘種,錄製影像資料35盤,照片358張,經專家組反覆調研、論證、評審,我區已成功申報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2類2項、分別是傳統技藝類:《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2008年第二批,傳統民俗類:《藥王山廟會》2006年第一批 ;列入省級非遺保護名錄5類8項,列入市級非遺保護名錄5類共11項,列入區級非遺保護名錄5類共23項,其中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傳承人4名,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16位,目前全區各類技藝民間藝人共42位,非遺保護名錄項目名單共計44項。建成了耀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室和孫思邈養生文化資料庫,耀州區被評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區。耀州區將繼續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管理、健康傳承」的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傳承和弘揚耀州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推動我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貢獻。
來源:耀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