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數字裡的書聲——「十三五」時期全民閱讀工作綜述

2020-10-28 金羊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熱愛讀書、勤奮學習的民族。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傳統。

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工作,閱讀理念漸入人心,書香氛圍日益濃厚,全民閱讀蔚然成風。

破81%,國民閱讀率持續攀升

「我到農村插隊後,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讀書、修身、立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起自己的閱讀經歷,並強調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全民閱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切。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2014年以來,「倡導全民閱讀」連續7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提出「推動全民閱讀」。

2017~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相繼出臺,均明確提出推動和保障全民閱讀。

不斷攀升的全民閱讀率,證明了閱讀推廣工作的有效。

據統計,「十三五」初期,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綜合閱讀率為79.9%,其中圖書閱讀率為58.4%,數位化閱讀接觸率為64.0%。至「十三五」末,綜合閱讀率為81.1%,上升1.2個百分點;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59.3%,上升0.9個百分點;數位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9.3%,上升15.3個百分點。

國民閱讀率的提升,有賴於出版界優質內容的供給。五年來,出版界堅持把多出好書、多出精品力作作為自己的職責與使命。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國家相冊》等一大批弘揚民族精神、講好中國故事的優秀作品,引人矚目。

《中國三十大發明》《影響未來的新科技產業》《中國古代紀時考》等一大批反映各領域各學科最新成果的研究著作,開花結果。

《奇妙量子世界》《馬克思畫傳》《建築的意境》等一大批弘揚科學精神、普及各方知識的健康讀物,廣泛流布。

《點亮小橘燈》《花兒與歌聲》《焰火》等一大批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少兒讀物,導向光明。

《人世間》《牽風記》《北上》等一大批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沁人心田。

出版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優秀原創文學出版工程、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等,引導和鼓勵出版單位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高品質閱讀需求。

達58萬,村村有了書屋

暮春時節,草長鶯飛,是讀書的好時光。

每年的世界讀書日,「書香中國」全民閱讀系列活動準時與讀者相見。以這一活動為引導,全國各地一批品牌讀書活動成長起來。

2020年4月23日,北京書香家庭代表,以一場《時光裡的閱讀者》朗誦,拉開了「北京閱讀季」的帷幕。這一閱讀季已連續舉辦十屆,參與人從北京一個區域書市的讀者,擴大到全網上億網民。

2020年8月12日,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開幕。雲集的中外作者,為讀者帶來思想的盛筵。文學、出版、旅遊的融合,讓城市更有書香氣,也讓書香更有煙火氣。

「書香荊楚·文化湖北」「南國書香節」「書香八閩」「三秦書月」「深圳讀書月」……「十三五」期間,全國所有省(區、市)都有了省級閱讀品牌,80%以上的縣(區)有了閱讀推廣活動。越來越多國人參與進來,感受一縷縷書香。

書聲出茅廬,文氣滿郊墟。讀書,不應只局限於城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公共圖書館、農家書屋、社區書屋、職工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實體書店、閱報欄等全民閱讀基礎設施規模、數量不斷增加,內容資源和設備不斷升級,閱讀公共服務網絡初具規模。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農家書屋工程,全國所有有條件的行政村都建設了農家書屋,目前共有58萬餘個,基本上實現了「村村有書屋」,解決農民「讀書難、看報難」的問題。依託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全民閱讀工作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由城市向農村、由沿海、發達地區向內陸城市、偏遠山區擴展延伸。

在東部沿海,在西部邊陲,在北國極地,在南疆島嶼……58萬餘個農家書屋,枕著鄉土大地,成為農民心靈的慰藉、農村精神的家園。

4.7億,數字閱讀用戶廣泛

還記得嗎?那個愛讀書、給東莞圖書館寫下「萬般不舍」「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留言的務工人員吳桂春,感動了無數人。

東莞圖書館聯繫當地幫助尋找工作,讓他能留在東莞繼續讀書的「操作」,也溫暖了無數人。

推廣閱讀,終究是為了人而服務。

「十三五」期間,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老年人、外來務工人員以及有特殊閱讀需求的人群,從設施建設、內容資源、特殊服務等方面不斷加以針對性地推進改善。

全國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發布,全國家庭親子閱讀優秀書目推薦工作進行,積極引導兒童通過閱讀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提升素養,從小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盲文出版工程的推進實施,向盲人提供大量優質數字有聲讀物、電子盲文和定製化、持續性知識文化服務,配送近20萬臺智能聽書機至400家圖書館。

服務老年讀者的銀齡書院、服務外來務工人員的E閱讀等,建立起為重點特殊群體開展閱讀服務的渠道,逐步補齊書香社會建設的「短板」。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閱讀、手機閱讀及移動有聲聽書成為深受讀者喜愛的新型閱讀方式。《2019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數字閱讀用戶總量達4.7億。

為適應閱讀新趨勢的發展,各地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覆蓋更廣泛的人群。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等,通過創新閱讀形式和傳播形式,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網民參與。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數字出版精品遴選計劃等實施,把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新型出版物推介給群眾,讓有創意、有創新的優質數字出版內容「飛入尋常百姓家」。

推廣全民閱讀,非一時應景,更需多方努力,構建長效機制,久久為功。

「十三五」以來,多地制定全民閱讀的中長期規劃,如湖北省全面實施《全民閱讀三年行動計劃》,內蒙古自治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全民閱讀中長期規劃(2016—2025)》,四川省印發《四川省「十三五」時期全民閱讀規劃》,海南省印發《海南省全民閱讀中長期規劃(2016—2025年)》,福建省印發《福建省全民閱讀2017—2020年發展規劃》,重慶市出臺《重慶市「十三五」時期全民閱讀規劃綱要》,江西省印發《江西省推進全民閱讀行動計劃(2017年—2020年)》等,為全民閱讀提供了制度保障。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在「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徐徐開啟之際,讀書,這一對一個人一生而言,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與精神存在方式,在浩蕩時代之風的吹拂下,歷久又彌新。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28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發布,提出保障困難群體閱讀需求
    《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近日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會議審議通過並發布。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部署,提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共同建設書香社會,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國家新聞傳播廣電總局編制該規劃。
  • 「十三五」時期我國出版業公共服務的 成效、經驗與發展建議
    [摘   要]  「十三五」時期,我國出版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民閱讀、東風工程、農家書屋、盲文出版、實體書店建設扶持、中國出版專業博物館等項目都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經驗可以歸納為政策法令的引領、以圖書館為先鋒的全域覆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服務供給側的數字升級以及服務的時效性。
  • 全民閱讀活動千餘項 「網際網路+閱讀」深度融合
    「全民閱讀」先後被寫入十八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全社會閱讀氛圍更加濃厚,全民閱讀工作進展提速,成效斐然,漸入佳境。2016年的全民閱讀工作也有諸多創新,「推動全民閱讀」寫入「十三五」規劃,推動全民閱讀地方立法步伐加快……歷經11年發展的全民閱讀,從一個新鮮的理念到如今國人所熟知的熱詞,從潤物細無聲到如今的如火如荼,這其間的每一點推動和進步,終將通過一代代中國人的閱讀史得以驗證和記錄。
  • 閱讀新時代 山東青島出臺2019年全民閱讀工作實施方案
    4月15日,山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正式推出《青島市2019年全民閱讀工作實施方案》,《方案》篩選前期面向青島市徵集的近千項閱讀推廣活動,最終確定,2019年將持續開展超過200項全民閱讀活動。  今年青島全民閱讀活動將以「閱讀新時代 成就新夢想」為主題,按照《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要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在內容,提升質量;少兒優先,保障重點;公益普惠,深入基層」的基本原則,充分挖掘和利用優秀文化資源,創新活動內容和方式方法,廣泛開展各類閱讀活動。
  • 年中看點 | 北京「區級」全民閱讀的別樣探索和實踐(二)
    北京16+1區2020年上半年全民閱讀綜述北京作為「首善之區」,開展全民閱讀,是繁榮首都文化、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重要工程,更是打造北京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支撐。為了進一步實踐「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的「推動全民閱讀」、共建書香社會的要求,北京市圍繞「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的總體布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藉助「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品牌化效應,已逐步形成全民閱讀的「北京實踐」。
  • 「十三五」規劃綱要聚焦新聞出版八方面工作、「一大三小」工程
    有業界人士發現,與「十二五」規劃綱要相比,「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涉及新聞出版的內容明顯增加並有較充分體現。比如,「讀書看報」列入文化體育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推動全民閱讀」首次寫入國家規劃、「數字出版」被列為新興產業要求加快發展等。這些令人振奮的規劃內容,無疑對未來5年新聞出版業的改革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和推動作用。
  • 我國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發布 確定九重點任務
    我國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發布 確定九重點任務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王志豔)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倡導全民閱讀」、「推動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列為「十三五」時期的重要工作。
  • 吉林:推廣全民朗讀 尋找最美書聲
    「說是音頻上傳後,能夠參與活動,自己朗讀的作品還有可能在電視臺播出呢。」李毅笑著說,「電視臺播不播並不重要,關鍵是覺得全社會倡導讀書是個好事兒,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一下。」  吉林省近日啟動了歷時4個月的「最美書聲」全民朗讀活動。活動中,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加入到朗讀者隊伍中來。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手機關注微信公眾號報名,也可以走進「朗讀亭」,現場錄製音頻上傳。
  • 本期看點 | 特色閱讀空間:全民閱讀的「西城模式」
    為全面推進書香北京建設,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委託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研究制訂《北京全民閱讀發展規劃(2021-2025)》(以下簡稱《規劃》)。為保證《規劃》的研製工作順利開展,課題組在北京16+1區開展調研工作。
  • 助力數字出版,推進全民閱讀
    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提升國民素質、培育文化自信、奠基民族未來的大事。今年全國兩會,「全民閱讀」再次成為熱議話題。例如,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總裁李燕提出,希望由政府牽頭建立中小學分級閱讀體系;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張雨東呼籲,儘快重啟立法進程,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提供法制保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原總編輯林陽建議,發放圖書消費券,助力全民閱讀,同時扶持鄉村閱讀推廣,縮小城鄉兒童閱讀差距,等等。今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防控能力的嚴峻考驗。
  • 「十三五」期間景德鎮市文化旅遊工作綜述
    文旅融合促發展 開啟工作新格局——「十三五」期間我市文旅工作綜述  景德鎮在線訊(王姝)「千年瓷都名不虛傳,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個很有特色的城市,非常適合旅遊。」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杭州的李先生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景德鎮遊玩,他們覺得在景德鎮旅遊的日子非常開心,印象深刻。
  • 文化部關於印發《「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的...
    文  化  部2017年7月7日「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為推動「十三五」時期公共圖書館事業科學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
  • 北京全民閱讀「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16 1區調研拉開帷幕
    為全面推進書香北京建設,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委託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研究制訂《北京全民閱讀發展規劃(2021-2025)》(以下簡稱《規劃》)。為保證《規劃》的研製工作順利開展,課題組在北京16+1區開展調研工作。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發揮市文化館前沿陣地作用 提升全民藝術...
    會上,煙臺市文化館館長解維力就煙臺市在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等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市民藝術素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發展水平。解維力介紹,作為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的前沿陣地,煙臺市文化館充分發揮自身在藝術培訓方面的主導作用,開展公益藝術培訓服務,完善公益藝術培訓體系建設;整合社會藝術教育資源開展公益藝術培訓,推動全民藝術普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
  • 全民閱讀「津彩」展現
    各類豐富多彩、有特色、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貫穿全年;從頂層設計到全民參與,種種力量匯聚「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天津既要推出一批重點主題出版物,彰顯主流陣地使命擔當,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又要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拓展雲端閱讀,推出一系列數字閱讀產品和活動,滿足多元化閱讀需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動農家書屋城市書吧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能,積極打造閱讀新空間和智能書店,讓更多有針對性、有創意的閱讀推廣活動貫穿全年,覆蓋更廣人群,讓城市文脈在書香中流淌
  • 江蘇全民閱讀指數「指揮棒」作用顯現
    本報訊 (記者李婧璇)4月21日,江蘇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在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度江蘇省居民閱讀狀況調查主要結果。會上,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局長、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焦建俊介紹,2019年江蘇省居民閱讀狀況整體呈「四升兩降」趨勢。「四升」指:一是居民綜合閱讀率穩步上升。2019年,江蘇省居民綜合閱讀率為90.16%,比上年提高0.23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實現「十三五」時期達到90%的目標。二是圖書閱讀量和閱讀率均穩步上升。
  • 鹽城射陽:打造全民閱讀城鄉統籌新矩陣
    恒隆書房總面積達1100平方米,少兒閱讀區、休閒閱讀區、24小時自助閱讀區分布有序。每個區都放置了書架和沙發,放學的孩子們坐在沙發上,有的在靜靜看書,有的邊看書邊做筆記。「目前,書房內共有圖書3.6萬餘冊,報刊100餘種,融合了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閱讀服務與休閒服務,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延伸和補充。」射陽縣圖書館負責人徐哨峰說。
  • 全民悅讀丨湖州市圖書館:微視頻徵集,分享閱讀與生活的美好
    我們這裡有湖城最醉人的書香,有湖城最悅耳的書聲,也有湖城最溫馨的書房。方雨:我想問一下曾傑書記,疫情當前,我們圖書館的開放程度到了什麼狀態?在這段時間你們醞釀了什麼活動,讓更多的湖州市民可以得到讀書的樂趣。
  • 寧夏圖書館:「傳統+數字」助推全民閱讀
    經過近6年的打造,「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作為一項品牌閱讀公益活動,已成為寧夏圖書館「傳統+數字」助推全民閱讀的一個縮影。書香人生,止於至善。「近年來,寧夏圖書館在閱讀環境、書刊挑選、閱讀體驗、借閱管理等方面大膽創新,不斷延伸閱讀服務觸角,為讀者帶來更好、更為便利的閱讀體驗,釋放更多的閱讀正能量。」
  • 全民閱讀社會組織合作座談會在滬召開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與促進中心、吉林省全民閱讀協會、福建省全民閱讀促進會、深圳市閱讀聯合會、青島市全民閱讀研究院、深圳愛閱公益基金會、南都讀書俱樂部、南京嚶鳴讀書會、宜興惠人書友會、安徽省全民閱讀辦公室、吉林人民出版社等機構的30多位代表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