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17 慶餘說詩詞

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其詩無論短章長篇,風格大都簡潔明快,豪爽俊逸,有一種哲人的智慧滲透其中,極富有哲理意蘊和藝術感染力。如劉禹錫的經典詩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贈給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詩,以回答白居易在宴席上贈給劉禹錫的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這首詩主要抒發了劉禹錫對自己被貶謫的人生境遇的豁達襟懷,並在表現劉禹錫豁達樂觀的同時,又暗含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人生智慧在其中。下面小編便向大家介紹劉禹錫的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首聯「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是劉禹錫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一個總結。即巴山楚水對我而言都是悽涼之地,這被貶謫、遭棄置的日子,我已經過了二十三年。「巴山楚水」泛指劉禹錫被貶的朗州、連州、夔州等地。而劉禹錫自永貞元年(805年)被貶為連州刺史,到寶曆二年(826年)冬應召,加上回京的時間,總計「二十三年」。

頷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則是劉禹錫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人生境遇的感慨。即二十三年後回來,我的很多老朋友都已經不在了,我只能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並且此番回來我恍如隔世,覺得物是人非。「聞笛賦」指的是西晉向秀的《思舊賦》,向秀曾以此賦追念死去的嵇康。劉禹錫這裡則是追念死去的柳宗元、王叔文等人。

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是千古名句。結合前面兩聯,可知劉禹錫對自己的境遇是抱有憤懣不平的,並且在這兩句中還以沉舟、病樹自比。但劉禹錫沒有沉浸其中,而是豁達樂觀的說出:「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的人生智慧。後來人們還賦予了這兩句新的意義,即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尾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則是從頸聯的情調順勢而下。今日聽你高歌一曲,暫借杯酒振作精神。既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也流露出相互鼓勵的意蘊。不要對未來的生活喪失信心,而是要滿懷期待,振奮起來。而這不僅是劉禹錫對白居易所說,也可以看作是對天下所有人而說,值得銘記在心。

綜觀劉禹錫的這首詩,一開始以傷感低沉的情調,回顧了劉禹錫的貶謫生活。後來便筆鋒一轉,流露出劉禹錫豁達樂觀的人生智慧。全詩感情真摯,意蘊深厚,極富有藝術感染力,值得一讀再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的這首詩僅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的這首詩僅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國學大師錢穆曾說:「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或文學家,而是學會欣賞,通過欣賞接觸到更高級的人生,獲得一生中無窮的安慰」。至於他所說的「高級人生」,我想便是詩歌作品中所蘊含的那些人生大智慧,即詩人們從自己的生活閱歷中總結出而的經驗,以及從客觀事物中找出的規律。今天便通過王安石的一首詩《題張司業詩》,來和大家介紹一下詩歌作品中的人生大智慧。
  • 蘇軾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多表現對人生的理性思考。所以在蘇軾的詩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詩境背後的哲理意蘊。譬如蘇軾的經典詩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蘇軾根據宋初僧人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其中一幅鴨戲圖的題畫詩。
  • 李商隱很有禪理的一首詩,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禪宗思想,對他的詩歌創作和詩風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也是後來人們稱王維為「詩佛」的主要原因。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北青蘿》,便是一首很有禪理的詩歌作品。它出自於唐代另一位詩人李商隱之手,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雖然李商隱與王維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一心學佛的目的,為的都是以求看空名利,擺脫政治上的不如意所帶來的煩惱。
  • 黃庭堅7歲時寫的一首詩,便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因為古代文人大多數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經歷,所以他們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也極其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以及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即在他們眼中,很平常的生活內容或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蘇軾遊廬山後,寫下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既優美動人,又富有理趣。
  • 孟浩然登山後寫下一詩,開篇便蘊含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好的山水詩更是包含著作者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智慧,如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既表現了山林特有的幽靜,也揭示了矛盾的對立統一規律,給人以思考和啟迪。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諸子登峴山》,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筆下的一首山水名篇,它也是一首融寫景、抒情和說理於一爐的五言律詩。顧名思義,孟浩然這首詩就是他與幾個朋友登上峴山後有感而發。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白居易的詩題材廣泛,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現存詩作三千餘首,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琵琶行》與《長恨歌》。除此之外,白居易還有一些詩因富含深刻的哲理,也歷來為人所稱道。如他的組詩作品《放言五首》。《放言五首》是白居易的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
  • 唐詩中很冷門的一首詩,卻蘊含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在唐詩裡,我們感受著樓臺煙雨的迷濛、大漠孤煙的壯闊、長風破浪的豪情;體會著唐代大開大合的萬千氣象。然而,僅《全唐詩》收錄的唐詩就多達四萬八千九百餘首。於是便有了一個問題,就是很難做到全數悉知。顧名思義,這首詩所歌詠的就是「螢」,也就是螢火蟲。身為一首詠物詩,它的水平高超之處,便在於全詩詠「螢」,卻無一個「螢「字」。
  • 唐詩中很冷門的一首詩,卻蘊含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在唐詩裡,我們感受著樓臺煙雨的迷濛、大漠孤煙的壯闊、長風破浪的豪情;體會著唐代大開大合的萬千氣象。然而,僅《全唐詩》收錄的唐詩就多達四萬八千九百餘首。於是便有了一個問題,就是很難做到全數悉知。顧名思義,這首詩所歌詠的就是「螢」,也就是螢火蟲。身為一首詠物詩,它的水平高超之處,便在於全詩詠「螢」,卻無一個「螢「字」。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4個字,便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並以詩中飽含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獨具風格。所以蘇軾詩中極其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他的經典詩作《和子由澠池懷舊》。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寫進了骨子裡,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其實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經典名篇,特別是他後期的愛情詩同樣令人感動,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又是能夠直擊我們的心靈。其實現實生活中的劉禹錫也是顛沛流離,由於參與了「永貞革新」,最終被貶到了外地,此後他的人生則是發生了戲劇的轉變。但詩人並沒有像有的詩人那樣表現得很痛苦,往往是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來面對,這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
  • 劉禹錫非常經典的一首詩,可謂字字經典,讀來令人讚嘆不已!
    我個人是非常的喜歡劉禹錫,兒時讀他的詩作,總是覺得很美,只有長大了之後,才覺得他的詩作裡,不僅有美,還有對於人世,對於人生的細膩描繪。所以如果你有了足夠的人生經歷,再去讀他的詩作,那麼一定是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能夠從中學會到更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
  • 劉禹錫的這一首詩 是我讀過描寫秋天最好的詩
    若提及詩中的秋,恐怕首先你就會想到「悲」,畢竟傷春悲秋嘛。詩中的秋多是一縷縷的哀怨、思念、愁緒以及牽掛。然而,劉禹錫的這一首詩《秋詞》,卻獨闢蹊徑,反過來歌頌秋天的美好。個人以為,說是描寫秋天最好的詩,也不為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的這一首詩,是我讀過描寫秋天最好的詩!
    若提及詩中的秋,恐怕首先你就會想到「悲」,畢竟傷春悲秋嘛。詩中的秋多是一縷縷的哀怨、思念、愁緒以及牽掛。然而,劉禹錫的這一首詩《秋詞》,卻獨闢蹊徑,反過來歌頌秋天的美好。個人以為,說是描寫秋天最好的詩,也不為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最感人的一首愛情詩,但是很多人理解錯了,你讀對了沒有?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也是感人肺腑,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但是在他眾多的愛情詩中,有一首比較特別,那就是這首《柳枝詞》,可能很多人誤以為這首詩是在描寫自己的愛情經歷,其實並非如此,這首詩是改寫了白居易的《板橋路》,所以說並不是劉禹錫的愛情,而是白居易的愛情經歷,經過他這麼一改,卻讓這首詩成為了新的經典。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畢竟作為入選語文課本的一首古詩,我們打小就被要求背誦全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詩歌風格緒密而思清,有著「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後人又稱王昌齡為「七絕聖手」。其詩現存181首,經典詩作有《出塞》、《從軍行七首》、《閨怨》等。小編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便是王昌齡的經典詩作《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主要描寫了王昌齡在江邊送別友人辛漸的情景,抒發了王昌齡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 陶淵明充滿哲理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陶淵明應當說是中國古代最有才情,也最為樸實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看似平淡,實則充滿了對於人生的智慧。小編今天還是要為大家推薦他的一首充滿哲理的詩,那便是《飲酒·其五》,在這首詩中,處處可以看到陶淵明,內心的平淡,以及他對於人生的思考。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正是由於在他的詩作中,融入進了自己的思想,才使得他的詩作,在這幾千年來,一直被後世的人們所津津樂道。
  • 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通篇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全唐詩》裡一共收錄了四萬多首詩,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膾炙人口,我們從他這些作品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的魅力,而且每一首詩都很抒情,同時也很唯美。想要用文字去構建一種視覺上的美,那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之外,還有就是對於現實的感知要比常人更加深刻,只有這樣才能夠創作出經典的作品。
  • 一首小蟬詩,人生大智慧,值得你一讀再讀,一品再品
    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處於低潮,後期則重現繁榮景象。
  • 張旭很有哲理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值得一讀再讀!
    不過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不是張旭的草書作品,而是他的一首詩作《山行留客》。儘管張旭的詩名不大,留存詩作也不多,但還是有著值得一讀的地方。《山行留客》是張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是張旭一次遊山途中所作。根據詩意,又可知它是一首登山春遊詩。但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較,它又有著別出心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