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20 慶餘說詩詞

王昌齡,唐代著名詩人。與高適、岑參合稱「唐代三大邊塞詩人」。王昌齡以七言絕句著稱,在七絕上與李白齊名。詩歌風格緒密而思清,有著「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後人又稱王昌齡為「七絕聖手」。其詩現存181首,經典詩作有《出塞》、《從軍行七首》、《閨怨》等。

小編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便是王昌齡的經典詩作《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主要描寫了王昌齡在江邊送別友人辛漸的情景,抒發了王昌齡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全詩語言精煉、意味渾厚,韻味無窮。下面我們便來看看王昌齡的這首《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寒雨連江夜入吳」,描繪了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具有一種高遠壯闊的意境美。而「寒雨」既有對天氣的描寫,增加蕭瑟寒意的意思,也有渲染離別的氣氛之意。所以這迷濛的寒雨不僅籠罩在了吳江上,更是滲入到了王昌齡和友人兩人的心中。

次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即天明送走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的孤影。結合前面一句,可以想像出王昌齡因為離別情思而一夜未眠的情景。當詩人站在送別之地,遙望遠處的楚山,想到等下友人便要隱沒在楚山之外,內心的那種孤寂之感便油然而生。

古代詩歌中,我們知道以江水的流動來表達離情的詩句有很多。但以山的矗立來表達離情的則很少很少。王昌齡在這首詩中之所以將離情傾注在不動的楚山上,是因為要遠行的人是他的友人,友人到了洛陽便能見到親友。而詩人卻只能如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看著流水遠去。因此這樣的表達,不但極為自然還非常的貼切。

最後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歷來備受讚譽。我國自古以來便有以「冰壺」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最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代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到唐代王維、李白等詩人均有以冰壺自勵,推崇高潔清白品格的詩句。

所以王昌齡這首詩的獨特之處,便在於他託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問候,不是通常的報平安,而是將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告訴給洛陽親友。王昌齡這一顆高潔清白的心,就比任何言辭都要能代表對友人的深情厚誼。這也體現了王昌齡豁達樂觀的胸懷。

綜觀王昌齡的這首詩,緒密而思清,而它所傳達出來的要保持一顆高潔清白的品格,卻是無論何時,都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這首詩,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時刻要謹記「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至理名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詩,則以擅長說理與修辭著稱,並且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經典詩作《登飛來峰》。《登飛來峰》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岑參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4字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岑參的詩以七言歌行見長,風格慷慨豪邁,富有浪漫主義特色。其詩多描寫邊塞風光,軍旅生活,異域文化、風俗等。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岑參的經典詩作《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是岑參當年赴北庭途經涼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主要描寫了當年岑參與老友歡聚夜宴的情況,以及涼州的風土民情。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初讀不以為意,再讀卻感人至深
    《送柴侍御》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是王昌齡被貶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時的作品。當時題中所說的這位柴侍御,將要從龍標前往武岡(今湖南省武岡市)。王昌齡這首詩便是為他送行而作的一首送別詩。說到送別詩,其實唐人筆下有著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佳作。
  • 《全唐詩》裡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句句經典
    《全唐詩》裡所收錄的四萬九千多首詩中,大部分都是以抒情為主,畢竟唐詩和宋詩是有區別,不會處處充滿哲理,這一點還是有著很明顯的區別,不過有一些作品,它還是不一樣,或多或少還是充滿了哲理,譬如其中的《金縷衣》一詩,那就是一首很獨特的作品,通篇句句經典,另外每一句又都是至理名言,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哲理也是講述了一個個大道理
  • 王昌齡的這些好詩,值得一讀再讀
    」疫情期間,日本京都府舞鶴市捐贈友好城市大連的物資上,就引用了詩的後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柴侍御是一位朝廷官員,也許是王昌齡的朋友,來龍標執行公務,順便看望他,之後從龍標出發去往武岡。所以王昌齡說:「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你走了,我很傷感啊!不過,雖有離傷,詩人轉念一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4個字,便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並以詩中飽含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獨具風格。所以蘇軾詩中極其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他的經典詩作《和子由澠池懷舊》。
  • 一首流傳很廣的宋詩,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最後一句還是至理名言
    如果要問《全宋詩》裡,哪一首作品流傳最為廣泛,自然要數南宋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每一句都是經典,寫得也是很有韻味,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卻勝過長篇大論,讓人們從中會有全新的感悟,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樣的作品雖然距離我們有著800多年的歷史,可是當我們讀起這首詩時,依舊還是會被感動。
  • 除了「青山一道同雲雨」,王昌齡還有這十首好詩值得一讀再讀
    王昌齡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之譽,除了《送柴侍御》,還有很多好詩,都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中國三十六詩仙圖·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的邊塞詩多為七言絕句等短小詩篇,作者非常講究構思立意,善於從軍旅生活中提煉出最典型的情景,在寫作方式上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營造出剛健而蘊藉的藝術境界。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營造出一種極具時空感的「明月照邊疆」這一典型意境,將現實的景物、感受與歷史的回顧相結合,在最平實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於時間與空間中永恆的思考。
  • 王昌齡一首經典送別詩,開頭平淡無奇,最後兩句卻驚豔了整個詩壇
    可以說,在一部《全唐詩》中,臨行送別的詩佔到了將近1/4的篇幅,這足以說明第一送別詩的數量之多,第二古人在與親友的告別時,都會作一首送別詩送給對方,以一來是祝福友人,二來是寬慰自己。今天,小赫赫就再為大家帶來一首王昌齡的作品。在看過那麼多的離別、讀過那麼多的送別詩後,小赫赫依然會被這首詩中的兩句話所驚豔、所感傷。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詩無論短章長篇,風格大都簡潔明快,豪爽俊逸,有一種哲人的智慧滲透其中,極富有哲理意蘊和藝術感染力。如劉禹錫的經典詩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贈給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詩,以回答白居易在宴席上贈給劉禹錫的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 王昌齡這首詩生動有趣,把古代採蓮女描繪的活靈活現,很值得一讀
    王昌齡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都寫得大氣磅礴,讀來更是令人熱血沸騰,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都非常的經典,所以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裡的那種霸氣。其實王昌齡除了描寫邊塞的風光,以及邊塞的戰爭之外,他的一些比較抒情的作品,也是非常值得一讀,例如他的這首《採蓮曲》,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繪的生動有趣,詩人把古代採蓮女描繪的活靈活現。
  •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卻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在我國文學史上,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表現這個主題最為精煉的文學形式便是愛情詩。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是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動人心弦。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白居易的詩題材廣泛,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現存詩作三千餘首,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琵琶行》與《長恨歌》。除此之外,白居易還有一些詩因富含深刻的哲理,也歷來為人所稱道。如他的組詩作品《放言五首》。《放言五首》是白居易的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
  •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卻是至理名言!
    朱熹所生活的時代南宋,已經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整個帝國已經是搖搖欲墜,但是以朱熹這些人為首的文人,雖然自己無力於改變什麼,但是在他們的詩作中,卻是時常能夠感受到詩人對於整個國家的擔憂,例如他的一首《春日》,便是這方面最具代表性,詩人借景抒情,借物懷遠,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一種願望。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李白曾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杜甫又說,「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也說,「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這一切如詩如畫的意境,彰顯了詩詞歌者對山水的熱愛。王維,亦是寫山水詩的一大高手,與眾不同的是,山水美景在他的筆下,總是那麼別具一格,最恰當的說法,莫過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王昌齡一首經典送別詩,開頭平淡無奇,最後兩句卻驚豔了整個詩壇!
    可以說,在一部《全唐詩》中,臨行送別的詩佔到了將近1/4的篇幅,這足以說明第一送別詩的數量之多,第二古人在與親友的告別時,都會作一首送別詩送給對方,以一來是祝福友人,二來是寬慰自己。今天,小赫赫就再為大家帶來一首王昌齡的作品。在看過那麼多的離別、讀過那麼多的送別詩後,小赫赫依然會被這首詩中的兩句話所驚豔、所感傷。
  • 王之渙最經典的一首詩,初讀令人驚豔,再讀感概萬千!
    以描寫邊塞風光著稱,與岑參、高適、王昌齡合稱唐代「四大邊塞詩人」。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王之渙的詩雖然現僅存六首,但首首堪稱經典。其中《涼州詞》為代表作,章太炎更是推他的《涼州詞》為「絕句之最」。而小編下面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之渙僅存六首詩中的《宴詞》。《宴詞》是王之渙在一次宴會上即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王昌齡在江邊送別朋友,寫下一首經典的送別詩,通篇描繪的很悽美
    王昌齡是盛唐時期最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描寫邊塞的風土人情,以及邊塞的戰爭,寫得大氣磅礴,讀來更是讓人熱血沸騰,這也正是他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詩人以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來描寫,從而也使得他的邊塞詩別具一格,成為了唐詩裡最經典的邊塞作品,裡面有很多非常經典的詩句,即使是到了今天
  • 張旭很有哲理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值得一讀再讀!
    不過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不是張旭的草書作品,而是他的一首詩作《山行留客》。儘管張旭的詩名不大,留存詩作也不多,但還是有著值得一讀的地方。《山行留客》是張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是張旭一次遊山途中所作。根據詩意,又可知它是一首登山春遊詩。但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較,它又有著別出心裁的地方。
  • 《全宋詩》裡很美的一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儘管後世對於宋詩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宋詩它失去詩歌的韻味,只是一味地偏重於哲理,沒有了詩歌那種風韻,其實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那都是值得一讀;而宋詩裡面的那份哲理,我們如果能夠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也是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