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4字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07 慶餘說詩詞

岑參,唐代詩人。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因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岑參的詩以七言歌行見長,風格慷慨豪邁,富有浪漫主義特色。其詩多描寫邊塞風光,軍旅生活,異域文化、風俗等。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岑參的經典詩作《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是岑參當年赴北庭途經涼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主要描寫了當年岑參與老友歡聚夜宴的情況,以及涼州的風土民情。全詩格調慷慨豪邁,雖然主要描寫的是夜宴,但岑參將夜宴寫得興會淋漓,充滿了盛唐氣象。且最後14字所說的人生態度,堪稱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岑參的這首《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詩的前兩句「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岑參對此次宴會的大環境做了概括描寫。即一輪彎月爬上了涼州城頭,城頭的彎月照耀著涼州城。兩個「月出」,岑參形象地將月亮從地平線升起,到升高到足以照到全城的動態描寫了出來。可見岑參要去參加的是一場夜宴。

緊接著兩句「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岑參對涼州的風土民情做了描寫。即涼州方圓七裡住著十萬人家,這裡的人有一半懂得彈琵琶。從這句詩可以看出,岑參看到的月光下的涼州城,必然是一派歌舞繁華,和平安定,且帶有異域風情的邊地生活。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這兩句詩雖然也是寫琵琶聲,但卻是從城中的琵琶聲,過渡到了夜宴上的琵琶聲。以琵琶聲的不同,來過渡詩所寫的內容,可謂巧妙。至於「風蕭蕭兮」,則形象地點出了邊地夜晚風大、空曠的地域特徵。

結合詩的前六句來看,岑參主要對環境背景做了描寫。而接下來的「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兩句開始,便正面對夜宴進行了描寫。首先,岑參對參與者作了介紹。說參加此次夜宴的都是河西幕府中的故人。這裡的故人就是岑參的同事兼朋友,高適、嚴武等人。重複「故人」二字,則是為了突出情誼的深厚。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這涼州宿舍前已經可以看見秋天的草了,時間不等人,我們怎能互相看著在貧賤中老下去呢?從這兩句詩中,仿佛我們可以聽到岑參與其老友對自己事業的談論,因為這裡的言下之意,便是說要趕快建立功業。

最後兩句「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既是岑參對此次夜宴氛圍的描寫,也是岑參對人生態度的一個看法。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人的一生能夠像今夜這樣的大笑又有幾回呢?眼下我們相逢且有美酒,那就必須要痛飲醉倒。可見岑參對人生的豪邁、樂觀的態度,它與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相類似。

綜觀岑參的這首詩,雖說描寫的就是他與河西幕府的老同事、老朋友們的一次歡聚夜飲。但是他透露出來的對人生樂觀的態度,卻是無論何時都值得我們學習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昌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與高適、岑參合稱「唐代三大邊塞詩人」。王昌齡以七言絕句著稱,在七絕上與李白齊名。詩歌風格緒密而思清,有著「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後人又稱王昌齡為「七絕聖手」。其詩現存181首,經典詩作有《出塞》、《從軍行七首》、《閨怨》等。小編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便是王昌齡的經典詩作《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是王昌齡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詩,則以擅長說理與修辭著稱,並且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4個字,便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並以詩中飽含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獨具風格。所以蘇軾詩中極其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他的經典詩作《和子由澠池懷舊》。
  • 岑參寫給杜甫的一首詩,滿是冷嘲熱諷,最後20字值得一讀再讀
    文/顧無【引觴漫談】岑參和杜甫是一個時期的詩人,他們兩人在詩歌創作上惺惺相惜,一個寫邊塞詩豪雄壯闊,一個是「世上瘡痍,詩中聖哲」。然而他們兩個人之間還有著很有趣的一層關係。可惜當時也正處在大唐盛世的最後幾年,當時的政治已經不復清明了,奸相當權,野無遺賢,就這樣錯失了一個可能挽救乾坤的政治家。不過,世間卻也因此多了一個承前啟後,裡程碑一般的大詩人,其中得失,就不好去評判了。
  • 岑參最樸實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最後14字卻驚豔了千古!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逢入京使》,便是唐代詩人岑參最樸實的一首詩。岑參是盛唐時代邊塞詩數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詩人。與高適、王昌齡、王之渙合稱「唐代邊塞四大詩人」。這首詩就是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途中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張旭很有哲理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值得一讀再讀!
    不過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不是張旭的草書作品,而是他的一首詩作《山行留客》。儘管張旭的詩名不大,留存詩作也不多,但還是有著值得一讀的地方。《山行留客》是張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是張旭一次遊山途中所作。根據詩意,又可知它是一首登山春遊詩。但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較,它又有著別出心裁的地方。
  • 岑參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七個字境界闊大,令人拍案叫絕!
    岑參,唐代詩人。因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與高適並稱「高岑」,同為邊塞詩派的代表。岑參曾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後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所以他的詩歌作品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異域風情的描寫有著獨到的風採。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岑參的一首經典詩作《磧中作》。
  •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卻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在我國文學史上,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表現這個主題最為精煉的文學形式便是愛情詩。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是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動人心弦。
  • 王之渙最經典的一首詩,初讀令人驚豔,再讀感概萬千!
    以描寫邊塞風光著稱,與岑參、高適、王昌齡合稱唐代「四大邊塞詩人」。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王之渙的詩雖然現僅存六首,但首首堪稱經典。其中《涼州詞》為代表作,章太炎更是推他的《涼州詞》為「絕句之最」。而小編下面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之渙僅存六首詩中的《宴詞》。《宴詞》是王之渙在一次宴會上即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岑參喝醉酒寫下一首很經典的詩,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現在一說起岑參相信對於絕大部分喜愛詩詞的朋友來說,那一定是不會陌生,他的很多詩作,都非常的經典,最為著名的便是他的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裡面有這麼兩句,可以說是唐詩裡的千古佳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蘇軾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多表現對人生的理性思考。所以在蘇軾的詩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詩境背後的哲理意蘊。譬如蘇軾的經典詩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解讀《唐詩三百首》中,王維的一首經典山水詩。山居秋暝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首詩是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景色宛如畫卷,人物活潑生動,讀完給人以輕鬆愉悅之感。「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首聯詩人以整個天氣起筆,點出了一個雨後秋空的清涼意境,空山、新雨,又逢清秋。一個「來」字,正是秋氣爽人的驚豔之筆,仿佛清秋的涼爽,正向人撲面而來。
  • 岑參的一首七律,開篇就充滿火熱激情,最後14個字更顯豪邁
    在浩瀚的詩詞海洋中,送別詩是一個很難創作的體裁,按照其內容和思想傾向可以分為謝別、戀別、壯別和闊別等等。古代的士大夫都喜歡結交朋友,也經常外出或為別人送行,臨別時自然會有不同感受。若是語言過於平實,則嚼之無味;太過含蓄,則缺少豪情。而岑參的一首七律,開篇就充滿火熱激情,最後14個字更顯豪邁。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中最經典的便是《放言五首·其三》,這首詩闡述了一個蘊含大智慧的道理:如果想要對人和事有一個全面而正確的認識,都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不能只根據一時的現象而匆匆下結論。《放言五首·其三》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 《全宋詩》裡很美的一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儘管後世對於宋詩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宋詩它失去詩歌的韻味,只是一味地偏重於哲理,沒有了詩歌那種風韻,其實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詩,那都是值得一讀;而宋詩裡面的那份哲理,我們如果能夠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也是會有很大的幫助。
  •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寥寥幾個字,就構成了一首詩,語言精練,意境唯美,令人驚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跟中國相媲美。這類詩的特點是:言淺意深,寓景於理,韻味悠遠。《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詩無論短章長篇,風格大都簡潔明快,豪爽俊逸,有一種哲人的智慧滲透其中,極富有哲理意蘊和藝術感染力。如劉禹錫的經典詩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贈給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詩,以回答白居易在宴席上贈給劉禹錫的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 王安石的這首詩僅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的這首詩僅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國學大師錢穆曾說:「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或文學家,而是學會欣賞,通過欣賞接觸到更高級的人生,獲得一生中無窮的安慰」。至於他所說的「高級人生」,我想便是詩歌作品中所蘊含的那些人生大智慧,即詩人們從自己的生活閱歷中總結出而的經驗,以及從客觀事物中找出的規律。今天便通過王安石的一首詩《題張司業詩》,來和大家介紹一下詩歌作品中的人生大智慧。
  • 岑參很冷門的一首詩,最後7個字風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岑參,唐代著名詩人。因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有《岑嘉州集》傳世。岑參的詩想像豐富,風格奇峭,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特色。所以後來的陸遊稱讚他說「以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岑參的一首風趣橫生的生活抒情小詩《戲問花門酒家翁》。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那麼「江西詩派」主要的特點我總結了有這麼兩點;一、講究形式。二、創新不足。黃庭堅主張學習杜甫,並且特意強調無一字無出處,每一個字都極為講究,還大量使用典故,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江西詩派」在南宋之後,最終被人們所拋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