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明月滿 天涯共此時

2020-11-23 騰訊網

中秋(10月1日)

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

天淨無片雲,地靜無纖塵

明月在前軒,金風薦爽

玉露生涼

中秋夜,天高月圓

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此情此景,您是否也想吟誦幾首古詩?

亙古明月

經典詩篇

穿越時光

溫暖心田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

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

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

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

直欲數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中秋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因何起源?

有何故事?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別稱眾多

每個民族都不盡相同

這裡有屬於你的稱呼嗎?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為"南瓜節",仫佬族稱為"後生節"等。

又是一年中秋時,

今年你準備怎麼過節?

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

中秋節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賞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明清後,每逢中秋,人們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裡共嬋娟」。

吃月餅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到了明代,月餅才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月餅象徵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我們對親情的寄託。

拜月

很多地方有祭月、拜月的風俗。廣東潮汕各地,每到中秋之夜,婦女們就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祭拜;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也會準備食物,燃香拜月,然後一家人圍桌賞月用餐;而廣西西部壯族則會在中秋前後設供桌「祭月請神」。

燃燈

湖廣一帶習慣用瓦片疊於塔上燃燈,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廣東、香港等地,製成不同形狀的燈豎起於高杆上,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玩兔兒爺

兔兒爺最早原本是人們祭月的對象,由泥製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們祭拜;從清代開始,逐漸變為兒童的中秋玩具。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在民間藝人手中,兔兒爺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

舞火龍

舞火龍的民間習俗,代表地是香港。據說舞火龍後可以趨吉避兇、風調雨順。舊時用稻稈紮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著的香,由小夥子赤膊上陣揮舞。

雙節同過

家人同慶才是圓

8天長假,何不回家

與家人一起共度

祝福的語言有千萬種

但好像都比不上

月圓人團圓

海報設計/肖冰苒 編輯/王瑤瑤 於菁菁(見習)

編審/陳麗娟 金策

相關焦點

  • 中秋明月滿,天涯共此時
    但唐詩中已經多有八月十五記載,白居易的《效陶潛體》之七中,已明確有「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三五」就是十五。最早明確記載有一個「中秋節」的,應該是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
  • 《中秋話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國慶中秋偶然同,始共佳節一併來。「隔千裡兮共明月」是文學家謝莊在《月賦》中的名句,意即兩個人相隔千裡,但卻共同仰望著一輪明月。大唐宰相張九齡《望月懷遠》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雖然寫的是有情人的相思,但傳遞的是整個大唐的磅礴氣象和空靈的境界
  • 「中秋」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如此浪漫的節日,使得無數詩人情有獨鍾,留下了許多關於中秋的詩詞歌賦……水調歌頭宋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望月懷遠唐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 今日中秋|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今日中秋|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2019-09-13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秋歌曲《天涯共此時》
    >中秋歌曲《天涯共此時》2012-08-20 00:07:3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珠水東去連四海輕掀波瀾  花城新綠重裝點 春意無邊  好味天下美名傳 待客款款  吸引八方入五羊 滿城歡顏  雨打芭蕉嶺南情 畫卷重展  木屐輕敲油紙傘 東山西關  舊時今日騎樓下 猶唱落雨大  彩雲追月步步高 遙看雲山  天涯共此時 萬裡來相會  木棉為誰紅 醒獅南越王 廣州把夢圓
  • 散文:天涯明月共此時,他鄉中秋寄相思
    萬家團圓日,靜坐苦相思,故鄉明月邀同歸,我是他鄉相思人。小時候過中秋只知道月餅,奶奶家房梁上的籃子裡吊著許久的渴望,打著轉轉的口水垂涎欲滴,一塊月餅要分成四份,不偏不倚,分給每一個喊著奶奶的童音,那就是我最想念奶奶的斷片回憶
  • 中秋明月滿,人間天涯共此時
    中秋之夜,清秋明月正當其時。明月——皎潔、美好,寄託了離家之人的思念;溫暖、圓滿,象徵著親人之間的團圓。古往今來,中秋賞月就是文人墨客們的一大愛好,對酒當歌、月下吟唱,成為一代代人表達幸福、傳遞思念的方式。
  • 跟著鏡頭品詩詞|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皎潔的月光之下,容易讓人想起古人描寫月光的不朽篇章。今天,讓我們從古人詠月的詩詞中,一起感受別樣的中秋情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上海市金山區紀委監委供 蔣智雋 攝)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最美中秋,海尚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古詩詞裡的中秋與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如宋代詩人晏殊就有「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的詩句,南宋詞人高登也有「璧月掛秋宵,丹桂香飄。廣寒宮殿路迢迢。試問嫦娥緣底事,欲下層霄」(《浪淘沙》)。明代邊貢的「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嫦娥》),由望月聯想到嫦娥在月宮的孤寂,進而將天上與人間聯繫起來,突出嫦娥與人間兩相憶的中心詩題。
  • 「天涯共此時」中秋文化周在韓啟動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首爾9月28日電 (記者 曾鼐)「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28日在韓國啟動。據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介紹,本次活動將圍繞中秋傳承、中秋文化、中秋與當代中國、遊在中秋、娛賞中秋五個主題,採用虛擬展覽、線上音樂會、短視頻、在線直播、微課堂教學、體驗互動和公眾參與等多種類型。
  • 一輪明月下,天涯共此時
    模里西斯2020中秋節線上文化周圓滿收官9月28日至10月5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指導支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及國內外各單位的支持下,在充分考慮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和模里西斯本土病例清零的具體情況下,模里西斯中國文化中心著力挖掘本土力量,整合國內外優秀資源,加強文化和旅遊融合,成功舉辦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一中秋節網絡書畫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一中秋節網絡書畫展 2020-10-01 2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員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日子。很少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們那裡的習俗,八月十五嫁出去的女兒必須回娘家。我還經常聽到我姑父唱回娘家,那時候才幾歲,也不太懂,看見我姑父唱回娘家覺得特別幽默搞笑。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武威市博物館開展《博物館裡話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武威市博物館開展《博物館裡話中秋》主題社教活動 2020-10-02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涯共此時|中秋音樂會即將全球直播上線!
    ——中秋賞樂」「天涯共此時——高山流水·萬裡明月」「天涯共此時——高山流水·萬裡明月」直播音樂會面對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2020年「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品牌系列活動主要採取線上形式,於9月28日至10月5日期間陸續舉辦虛擬展覽、線上音樂會、短視頻等多種類型的中秋主題活動。
  • 天涯共此時(中秋國慶特刊徵文·2007)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仿佛看到明月夜全家團圓,唯給我留出一個空位,媽媽定會給我擺上月餅,嘗在母口,甜在兒心。與其說明月照我,還不如說是母親在看我、望我,無形的相思,浩渺的星空讓天下母親都化為明月,撫照海外學子。媽媽啊,不要掛念我們,天涯共此時,我就在您身邊。祝福祖國家人以及海外學子中秋節快樂!
  • 天涯共此時表達的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表達什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望月懷遠》中的經典句子,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詩句。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理解這句詩的意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天涯共此時」線上中秋音樂會在雪梨奏響
    新華社雪梨9月20日電(記者郭陽)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和當地青年音樂人19日晚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天涯共此時·中秋音樂會」上聯袂演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音樂會現場沒有觀眾,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同步直播。在氣勢磅礴的《權御天下》古箏曲中,音樂會拉開序幕。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些望月懷遠的古詩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些望月懷遠的古詩詞 千裡共如何,微風吹蘭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