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 渝北巴蜀小學開啟植物園裡的研學課程

2020-12-13 華龍網

華龍網12月17日9時13分訊(向虹諭)青山秀水、綠葉繁花,這些我們童年時見慣了的景象,卻是現在孩子眼中難得一見的新鮮事兒。12月14日,渝北巴蜀小學的同學們將課堂「搬」到南山植物園,近距離了解了植物的基本構造、學會了辨別植物種類。潛移默化中,綠色、環保、和諧、自然、生態的觀念在孩子心底生根發芽,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保護環境、注重生態文明。

據悉,作為學校課程中的一個環節,此次活動,通過三位一體的課程學習,致力於開展班級小課堂認識植物結構,學校中課堂舉行關於植物的知識講座,社會大課堂走進大自然了解植物種類等活動,讓學生們了解植物的多樣性,認識了生命體的多種形態。

孩子們為植物塗顏色 渝北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同學們正在拓印植物 渝北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學生親制植物拓印、體驗聞香識植物 

實踐課堂好有趣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拓印嗎?今天我們運用拓印術,留下一份森林『印』象吧。」在《我為植物朋友畫肖像》的課堂上,孩子們利用顏料和畫筆,為形態各異的植物塗上了五彩斑斕的顏色,然後用拓印的方法輕輕將植物定格在紙上。

現場,一張張脈絡清晰可見的拓印植物作品,在孩子們的手中留下了它們獨特的紋理和色彩。「我們習慣了用手機、用相機去記錄美景,這次我們用拓印的方式把美麗的植物定格下來。植物的美在於葉脈的精緻,小小的葉片上面有著成千上萬的脈絡,通過植物拓印的方法, 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植物的結構,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動手製作完精美的拓印植物作品,同學們又開啟了更多的「植物」旅程。在《勇敢者的挑戰》中,孩子們伸手觸摸,用觸感去探究了植物的「肌膚」「紋理」「質感」。在另一邊,二年級(3)班的同學們正在體驗《聞香識植物》的互動遊戲,孩子們閉著雙眼,輕嗅香樟、麥冬的氣味。植物所散發出的不同味道,引發了大家的好奇心。

多樣化的植物種類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 渝北巴蜀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親近自然 將生命教育播散進孩子的內心深處 

據了解,此次南山植物園項目學習之旅還開展了《食肉植物大揭秘》《植物科學家》《珍寶島——神奇植物在哪裡》等課堂。每一堂課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內容豐富,激發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而此次項目式學習中形象生動的體驗活動,讓大家在參與的同時,也獲得了許多知識。

 「學校教育不僅在校內、在課堂,很多探究類、體驗類、實踐類課程需要與社會資源相結合。」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真實的世界中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此次活動,就是為了實現校內校外課程資源的聯合,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實踐平臺,讓孩子們從感性上建立起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增強保護環境、生態文明的意識。

同時,在這些探究的過程,孩子們感覺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他們從中體驗到了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快樂,更有利於其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當導師大自然為課堂 武漢植物園發布多個研學產品
    科學家當導師大自然為課堂 武漢植物園發布多個研學產品發布時間:2019年03月01日 16:45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3月1日電(馬芙蓉 陳長麗)科學家當導師,科學實驗室當教室,大自然當課堂
  • 「親情郵箱」寄語未來 開筆禮寫「心」字 渝北巴蜀小學入學儀式賺...
    日前,渝北巴蜀小學新生入學儀式在學校操場舉行,一年級新生和家長們一起步入新校園,開啟了人生中嶄新的第一頁。據悉,在新學年,渝北巴蜀小學堅持以課程為核心,以學生發展為導向,致力於做亮德育品牌中的節日序列課程,落根「六心六會」的真實行動。
  • 識藥、種藥、制標本 朝陽小學學生研學南川中草藥植物園
    日和4月16日,重慶市朝陽小學四年級全體師生分批次走進了重慶市南川藥用植物園,進行了研學參觀,觀察學習有關中草藥知識。在此之前,學校開展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為主題的課程整合周活動,為研學實踐做足了準備。    校外課程實踐 親自動手不亦樂乎    陽光正好,芳草飄香,朝陽小學的師生們一邊感受著植物園中的春日氣息,一邊了解著各種各樣的中草藥植物。
  • 新加坡:研學旅行的三種路徑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的研學旅行項目在結合學校課程的同時,豐富了學生對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增強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為學校學生提供了三大類項目,開啟學生探索戶外世界的研學之旅。學生在學校課程中學習了不少知識後,需要應用他們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在公園或其他自然區域進行地理野外實踐。將戶外學習與地理知識融合,不僅能開闊師生的視野,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還可以為課堂上和書本上抽象孤立的知識提供生動形象的例證和解釋。
  • 山西太原植物園開啟「研學模式」 將植物文化轉為教育資源
    太原植物園研學課程正式發布。 範麗芳 攝中新網太原9月18日電 (範麗芳)「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很有必要,植物園的研學教育,一方面讓孩子們認識植物,更重要的是可以去體驗,甚至能實踐出自己的成果。」18日,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小學生圖書館分會主任、研學實踐教育專家李玉先如是表述。
  • 研學實踐 開啟綠色體驗之旅
    近日,由重慶市青少年素質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永川區委、永川區教委主辦的「創建無廢城市 綠色體驗之旅」研學實踐公益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在假期中脫離家庭,跟著研學實踐輔導員獨自出行,感受校外課堂。研學旅行出發當天的一大早,家長帶著孩子們等待大巴車的到來。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一些家長表示:「想借研學實踐公益活動的機會,讓孩子學習獨立,增長見識。」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武漢植物園2020年自然課堂「秋天裡的收穫」預告
    大自然是個神秘的殿堂,秋韻裡蘊含著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暖暖的秋日裡,趕緊來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自然課堂吧,我們一起化身小精靈、小勇士去探究秋天裡自然界的奧秘!    課堂簡介  探索自然,當然跟在學校會不一樣啦!在這裡,每節課都是小班教學,課堂上不超過15位「小探究家」。
  • 研學之旅,學生們探索大自然歡樂不停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作為學校課堂的延伸,是為讓學生在且行且遊的體驗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升文化修養。11月14上午,由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管委會、縣教育局、喇叭河鎮鎮政府共同協辦,成都市雷雀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二郎山自然教育課程」研學之旅正式開啟。
  • 鹿城推進「思政+研學」課程整合
    4月23日,鹿城區教育局舉行「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推進會,決定在全區範圍內開展「思政小課堂」同鹿城研學課程品牌「學生社會大課堂」有機整合的行動。今後,鹿城「學生社會大課堂」平臺中實踐記錄信息將與學生日常的綜合實踐課程參與情況相結合,綜合研學實踐次數、態度和成效等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 將課堂搬到自然 武漢植物園迎來廣州真光中學研學遊團隊
    將課堂搬到自然 武漢植物園迎來廣州真光中學研學遊團隊 2018-04-25 武漢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4月21日下午,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迎來了廣州真光中學研學遊團隊。研學遊導師將課堂搬到自然,為70多名學子上了一堂豐富的植物主題研學課。  接到廣州真光中學研學遊的消息,武漢植物園專職科普人員和四位研學遊導師對研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經過幾次商討,定下了「探究植物專類園」的主題。
  • 研學感悟——四平市六馬路小學五年四班李昂洲
    研學感悟5月14日,今天是一個我們盼望已久的日子,三天兩宿的研學活動開始了。首先我們來到中小學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教官先教我們整理內務,我們個個都是棒棒的。然後,我們去往山門參觀省級自然保護區―中生代火山自然保護區。
  • 開封博物館研學線路和 研學課程斬獲兩項大獎
    原標題:開封博物館研學線路和 研學課程斬獲兩項大獎   本報訊
  • 「你好,秋天」 行走在大自然的研學課堂
    但「神獸」歸籠後,大自然這個「活」課堂依然需要探尋。本期村遊,我們從市教育局最新發布的2020年溫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中,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幾家,進行探訪。它們串聯起溫州歷史古蹟、美麗鄉村、傳統文化……讓孩子們不需遠行便可接觸大自然,寓教於樂,遊玩和學習兼顧。
  • 重慶八中、渝北巴蜀小學……這些學校二手房業主子女入學有啥條件?
    為規範渝北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今(27)日,重慶市渝北區教委發布《關於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補充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的政策進行了補充,《通知》明確,重慶八中、渝北巴蜀小學、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學等熱點學校,二手房業主子女需遷戶入住滿五年才能劃片入學
  • ...辦科普課堂 進學校和社區上科普課 武漢花博士做大自然的翻譯官
    7月底,一堂科普課在武漢植物園開講,10餘戶家庭跟著「花博士」在樹林裡尋找果實。2008年起,有著「花博士」之稱的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高級園藝師李俊皞,帶頭在武漢植物園開起自然科普課堂,成為大自然的翻譯官。她還曾走進武漢市200餘個社區、100餘所學校開展科普教育。記者昨日獲悉,李俊皞近日被評為武漢市科普典型「十佳科技志願者」。
  • 不一樣的課堂體驗!青島電影博物館線上研學課堂開課啦
    館藏系列  在博物館藏品系列課程中,跑馬燈、留聲機等影視藏品帶你開啟一段奇妙的旅程,這段旅程中你還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物理小知識,認真學習,仔細發現,這些物理小知識可能就在你的生活中。快來加入青島電影博物館研學航天航空系列課程,帶你探索宇宙!
  • 課程思政,活育「石榴籽」 | 上虞區第十二屆課堂教學藝術節小學...
    、上虞區第十二屆課堂教學藝術節小學數學「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活課堂」研討活動如期在蓋北鎮小舉行。據悉,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課程思政引領下的活課堂」,活動分課例展示和課後研討兩項議程進行。第一節課由蓋北鎮棉糧小學數學教師顧婷婷展示的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
  • 武漢西大街小學,研學導師教小學生,去發現身邊的大自然
    昨天,武漢市漢陽區西大街小學舉行武漢市中小學生自然生態研學活動,研學導師以「溼地保護與鳥類」為題,給同學們上了一節生動的自然教育課。在課堂上,研學導師通過圖文並茂的PPT為同學們講解了溼地與鳥類的關係、如何保護身邊的鳥類,並通過發放溼地保護宣傳手冊、現場提問有獎競答等方式,幫助孩子們認識溼地,樹立溼地保護意識,進而開展各種活動保護溼地物種。隨後,研學導師帶領同學們走出教室、走到戶外,觀察、記錄校園裡的植物,尋找身邊大自然的奧秘。在此非常時刻,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
  • 2019年武漢植物園壓花系列課程「壓花與生活」課堂預告
    繡球專題體驗課  在認知繡球相關生物特性的同時展示繡球豐富神奇的色彩變化,讓兒童對大自然神奇的色彩有直觀的認知並產生探索的好奇心。在課程設置上構圖和操作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在了解常用壓花花材的同時學習簡單的花材壓制和背景製作,系統直觀了解簡單壓花作品常用面層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及壓花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經十一教育集團陡溝小學「茶之品 茗之德」主題研學
    來到茶園基地,走進700畝茶園,滿眼的綠色蔓延開來,漫步在天地之間,呼吸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清新空氣,三年級的同學們迫不及待地開始進入茶園採茶,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辛勤付出,同學們的收穫滿滿。      最後,同學們還體驗了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課程:剪紙和泥塑課程,每個同學都在課後製作了自己的專屬作品,留下美好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