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共產黨建軍之初,由於整體實力較弱,毛主席領導下的工農紅軍沒有軍銜等級之分。一方面,基本物質和資源匱乏,不能供應各等級的需求。另一方面,將領和士兵處於同等階級,享受同等待遇,會更加拉近將領與士兵的距離。
但在1949後,毛主席獎彰了朱德,彭德懷,林彪等數位將領,授予了他們由中國政府制定的軍銜和勳章。同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也授予黃克誠,蕭勁光等十位將領軍銜和勳章,於是就形成了人們常談及的「十大」。
歷史上,在1924年至1927年期間,這些被毛主席授予軍銜的大將和高級將領們也曾被蔣介石授予軍銜。舉例而言,朱德曾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上將;彭德懷被授予國民革命軍的中將;賀龍被授予為任國民革命軍師長。蔣介石利用這些軍銜營造出已經接受共產黨的表面現象。
之後在1927年,這些被蔣介石給予高級軍銜的將領們放棄了高高在上的軍銜和豐厚薪酬,脫下了精良製作的軍裝,換上了粗糙的麻布衣裳,端起了槍桿子,投身到革命的偉大事業中。就這樣,在1937年,這些工農紅軍們始終都沒有軍銜和等級的劃分。
但是在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時,這些高級將領們又被授予了國名黨的軍銜。比如朱德,曾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彭德懷被蔣介石授予為第18集團軍的副總司令,葉劍英被授予為軍參謀長等等。
後來,抗日戰爭全面勝利後,又爆發了全國內戰,這些高級將領們義無反顧地拋棄了這些名頭,全心投身於革命運動,為國內和平和百姓安居拋頭顱灑熱血。
在他們眼裡,這些名頭與抗戰事業相比,太過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