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廣州黃埔軍校舊址採訪,臺灣記者:這是我母校
設於高雄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是臺灣培養陸軍幹部的搖籃,追根溯源,其建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6月16日,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媒體人,今天上午來到廣州黃埔軍校舊址
-
蔣介石曾孫蔣友松到訪黃埔軍校舊址(組圖)
昨日中午,,前來參觀剛剛開展的黃埔文物特展。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其曾祖父工作過的地方。 上午11時許,一身黑色正裝,系灰色領帶的蔣友松,與李濟深的外孫李崴等人到達黃埔軍校。在黃埔軍校舊址本部第三進的展廳,跟隨講解人員的指引,他一路參觀展出的文物: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證書、畢業證章等,隨後,在人物展廳,數十名黃埔將領的油畫像在此展出。蔣友柏不時湊近腦袋仔細觀看。 舊址第三進2樓是黃埔軍校的校長室。講解員介紹,當時黃埔招收學員,校長蔣介石會親自面試,向學員提問,來這裡的目的、志向等。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篇:廣州黃埔軍校舊址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先生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培養軍事幹部的陸軍軍官學校,因校址位於黃埔長洲島,因而通稱黃埔軍校。1988年,舊址(包括東徵烈士墓)被國務院定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黃埔軍校舊址,廣州旅遊攻略,歷史足跡
黃埔軍校舊址,廣州旅遊攻略,歷史足跡。位於廣州黃浦區長洲島上的黃埔軍校,是1924年由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協助下,以及蘇聯援助下,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飛機轟炸後幾經滄桑而建的一所現代化的軍事學校,1930年遷至南京。
-
廣州旅遊攻略之黃埔軍校舊址,歷史的足跡
黃埔軍校舊址 位於廣州黃浦區長洲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孫中山於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促成和蘇聯的幫助下建成的現代軍事學校,後於1930年遷往南京,舊址於抗日戰爭中毀於日軍飛機的轟炸而後幾經滄桑;面貌改變很大。1965年修復。現復原有軍校大門、東徵烈士陵園、孫中山紀念碑、中山故居等。
-
【Vlog打卡廣州】走進黃埔軍校舊址,尋找「將帥搖籃」背後故事
【Vlog打卡廣州】走進黃埔軍校舊址,尋找「將帥搖籃」背後故事金羊網 作者:柳卓楠 2020-09-08 這座成立於烽火之中的傳奇軍校現今面貌如何
-
黃埔軍校其實不是正式軍校,只是個短期培訓班?為什麼人才輩出?
說起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名字,從這個名字中走出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中國絕大多數軍事統帥名將。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曾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家和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就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至於國民黨軍隊中的中上級將領更是無數。但是這樣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的黃埔軍校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的正規軍校,只是一個軍官速成班!
-
馬英九帶臺軍唱黃埔軍校校歌 黃埔老將聞歌淚下
圖為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老兵歌隊同唱「我們是黃埔老兵」,讓海峽兩岸黃埔同學重溫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中新社發 潘索菲 攝6月16日,臺軍陸軍軍官學校舉行84周年校慶,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首次以「統帥」身份視察「三軍」,並領唱被民進黨禁了8年的原黃埔軍校校歌。臺灣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是孫中山先生一手創辦的黃埔軍校,在1949年隨國民黨潰退到臺灣。
-
你知道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嗎?黃埔第五期為什麼是最特殊的一期?
說起黃埔軍校,大家一定會聯想到廣州,而且對第一至第四期的一些畢業生印象深刻。今天要說的是黃埔軍校第五期,這是黃埔軍校最特殊的一期,之所以說它特殊,那是因為它有四個特殊之處。其一,這是黃埔軍校的武漢分校,實際掌控武漢分校的基本上都是國民黨左派;其二,黃埔第五期的教官有不少是中共的人,或者是傾向於中共的人,比如鄧演達、惲代英、郭沫若等,陳毅元帥當時在軍校負責黨務工作;
-
從黃埔軍校走出的我們著名將領都有誰
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黃埔同學會會長,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 林彪,1906年生,原名林育蓉,湖北黃岡人。1925年入黨,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
-
黃埔軍校第六期出成果
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六期學生。1926年入黨, 紅五軍團第十四師師長,紅二十五軍 軍長,中共山西省委書記、山西省政府主席、商業部部長、國家計劃委員會常務副主任。2、羅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縣人,軍事家,1926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1928年入黨。紅一軍團保衛局局長,紅一方面軍保衛局局長,紅軍大學教育長、副校長。
-
黃埔軍校舊事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孫中山在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黃埔區的長洲島創立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後來的黃埔軍校。 在長洲島的軍校總共只招收了七期學生,1930年9月遷往南京,後來國共兩黨著名的黃埔生將領,多出自前六期,通常說的黃埔軍校也多是指在這個時期內的黃埔軍校。
-
我,部隊官兵,父親病重我決定辭去副團職職務
我是一名軍人,從18歲高考失利後(目標原本是一本),我決心換一種「活法」——報考軍校,由於我的分數超出二本將近50分,我最後順利被一所軍校錄取了!在軍校四年,我的工作過得很單調,把全部心思花在學習上,畢業後,我留在了部隊裡,擔任副營級教官,指揮新兵學習業務知識!由於我工作負責,專業知識豐富,很受部隊領導器重!
-
盤點從黃埔軍校走出的中共十大名將(下)
1921年相繼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1922年與李立三、劉少奇等領導安源工人大罷工;同年12月領導水口山礦工罷工;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留校任政治部秘書,為"黃埔三傑"之首。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25師74團參謀長。1928年1月,參加領導湘南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參謀長;4月,朱德與毛澤東部隊井岡山會師後,王爾琢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參謀長兼第28團團長,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五鬥江、草市坳和龍源口等戰鬥,為保衛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
黃埔軍校學員名單碑刻上有4位党家人——廣東走親戚最後一站
上午8點半,在黨輝叔的全程陪同下,我們完成了廣東走親戚的最後一站——到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尋找學員名冊碑刻上的党家人。黨輝叔很用心,他提前列印好了黃埔軍校的資料,還有中山大學的資料。兩本資料分別裝訂成冊,厚厚的有五六十頁。因為這兩所名校都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親手創辦的。
-
開國上將有幾位畢業於黃埔軍校?分別是誰?建國後擔任什麼職位
蕭克蕭克將軍作為上將之首,在軍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出生與湖南,1925年他投筆從戎,只身前往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後參加了北伐戰爭。隨後跟隨葉挺將軍率領的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時期,參加了多次反圍剿戰爭和長徵,抗戰時期擔任120師副師長,協同賀龍元帥在晉西北創立根據地,率部參加了忻口戰役。
-
百餘黃埔人相聚江西南昌 在歷史舊址重溫崢嶸歲月
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與參加第十三屆黃埔論壇的部分成員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前合影。6月3日,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與黃埔軍校一期生徐向前之子徐小巖、黃埔軍校一期生陳賡之子陳知庶、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侄子周秉和等大陸知名黃埔親屬代表,以及臺灣相關黃埔組織代表、港澳黃埔組織及親屬代表、海外黃埔組織代表、大陸和臺港澳有關專家學者、各地黃埔軍校同學會負責人等近120人,到江西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與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共同緬懷先烈,重溫崢嶸歷史歲月。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是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等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為了應對中國的革命形勢,在蘇聯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
老人94歲仍摯愛英語 考入黃埔軍校與英語結緣
老人94歲仍摯愛英語 考入黃埔軍校與英語結緣 梁凱金,現年94歲,畢業於黃埔軍校。14歲時,考上初中,並在初中的三年學習中與英語結緣。抗戰爆發後,已經考入黃埔軍校的他在與美國教官的接觸中,逐漸升華了英語水平。「要學好英語,就要多說。」自此以後,梁凱金無論是在部隊帶兵,還是當老師直到退休,他時刻喜歡用英語來交流。
-
像黃埔軍校第一人蔣先雲那樣,英年早逝在沙場的一期生有哪幾位?
當時國民黨在許多地方還沒有建立組織,因此,非常重視培訓革命軍事幹部工作的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招生工作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在黃埔軍校招生期間,各地共產黨組織積極動員和選送符合條件的共產黨員、青年團員和青年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