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孝道文化唱響感恩之歌

2020-12-21 中國欽州

  說起浦北縣平睦中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該校榮獲「中國最美少年」稱號的學生小梁燕,她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養父的事跡感動了欽州、感動了廣大民眾,成為該校深入推進「孝道文化」建設的動力和源泉。

  近年來,平睦中學堅持「以德立校、特色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理念,以「傳承弘揚孝文化」為主線,大力推進「文明禮儀、慈孝感恩」教育,不斷喚醒學生的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責任之心和愛國之心,學校教育教學取得了新的發展,先後榮獲欽州市德育先進集體、欽州市基礎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以校情為根基—— 倡導「孝道」教育

  「文教覃敷,好答昇平敦實學;德修罔覺,唯將親睦敘彝倫。平睦中學的前身是文德書院,學校大門的這副對聯就是書院成立時撰寫的,以『文德』二字為開頭,意為廣泛傳布文化教育,更好地回報太平盛世,促進實學的發展;以道德修養祛除無知,把親情和睦關係,敘說成一種必須堅守的常理。」平睦中學校長容國程介紹,這副對聯既是書院之名,又是辦學宗旨,表達了培養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之材的願望。

  文德書院創建於1880年,由平睦鄉紳李宦超、黃巨川、李吉齋、胡樂山等人倡議,並發動群眾集資興建而成。書院成立以來,堅持「文德」辦學理念,秉持開放的辦學格局,革命先輩盧壁光、覃注禮等人先後在文德書院任教,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還在師生當中點燃了革命火種,掀起了聲勢較大的「文德學潮」。「孝的本質是愛,孝文化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狹義的孝是贍養父母,廣義的孝是奉獻社會。」容國程說,我們正是基於書院文化體現的這種「大孝」和小梁燕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養父的這種「小孝」,在教學活動中倡導「孝道」教育,把學生培育成「禮、善、真、勤、品、毅」的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

  以校園為舞臺—— 唱響「孝道」文化

  「父母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平睦中學七(3)班黃清霞周一國旗下《感恩父母》的演講,引起了全體師生的共鳴。這是平睦中學開展「孝道」文化活動的縮影。

  為真正唱響「孝道」文化,該校堅持以校園為舞臺,深入開展孝道演講比賽、孝道書畫比賽、孝道作文比賽、孝道黑板報比賽等文化活動,特別是堅持每天晨讀《道德經》《弟子規》《三字經》等經典名篇,堅持每周一開展國旗下孝心演講,結合課改開展「開放式」的第二課堂文化活動,已成為該校「孝道」文化建設的特色名片。

  同時,該校堅持以優化美化育人環境為核心,大力推進校園「孝道」文化建設,創建了「孝心園」,設置了「善行義舉榜」,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樓梯等場所,布置「孝道」文化標語。如今的平睦中學,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孝道」文化氣息,真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以校外為陣地—— 踐行「孝道」精神

  2015年從平睦中學畢業的梁少蓮,曾被評為「欽州市第二屆道德模範」,這是該校深入開展「尋找身邊的小梁燕·爭優美德少年」活動的結果。

  梁少蓮生於一個貧苦而特殊的家庭,全家4口人,父親年老多病,母親是精神病患者,由於當時姐姐在外讀書,照顧這個家庭的重擔便落在梁少蓮身上。每天放學回家,做家務,為父親捶背,陪母親聊天,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梁少蓮說:「小梁燕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只要父母高興,我就感到開心。」

  為真正化孝道思想為孝道行動,近年來,平睦中學堅持以小梁燕為榜樣,向全校師生發出向小梁燕學習的「倡議書」,結合雷鋒紀念日、三八婦女節、教師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日,以校外為陣地深入開展「尋找身邊的小梁燕·爭優美德少年」活動和學雷鋒志願者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湧現了一批美德少年。

  「自從孩子進入平睦中學讀書後,變懂事了,學會尊重家長了。」「過去,孩子從不和我們溝通,現在時不時便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在廣東打工感到很安心。」……家長們的評價,道出孝德教育帶來的成效。(容傳松覃科棵) 

相關焦點

  • 銅陵「傳承孝道 唱響黃梅」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行 孝道教育根植少兒...
    銅陵「傳承孝道 唱響黃梅」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行 孝道教育根植少兒心中 2017-06-05 08:31:00
  • 弘揚孝道文化 傳承中華美德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孝德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孝道文化校園,2020年12月15日,我校在新改造的大會議室開展了「弘揚孝道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經典誦讀展演。學校各位領導精心策劃,各部門積極響應、相互配合。
  • 韓冰創作《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外婆傳承孝道
    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文化傳統,「孝順」也就成為衡量人的道德標準之一。  在優良傳統的孝道文化中,著名童星經紀人韓冰老師親自為外婆創作了一首佛歌《南無阿彌陀佛》,低吟淺唱中,儘是對外婆深深的愛與祝福!全歌僅 「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歌詞,通過反覆的吟唱,韓冰老師把與外婆多年來的點滴以及對外婆深刻的愛注入旋律裡。  這首佛歌《南無阿彌陀佛》已全網發行,備受大家喜愛傳唱!
  • 傳承孝道文化 弘揚孝德傳統
    (中國文明網)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為先」,古有《朱子家訓》和「誰言寸草心,報得至春暉」的佳句,還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知恩圖報」、「投桃報李」之說。可見,孝道文化和感恩傳統是人類文明歷史演變的重要軌跡和主要內容,是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德政千秋,孝行天下。
  • 傳承中華孝道 感恩最美母親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孝親敬老美德,在全社會營造感恩黨、報母恩的濃厚氛圍,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在「母親節」「國際家庭日」來臨之際,海西州婦聯聯合德令哈市婦聯,在海西崑侖影視城舉辦「傳承中華孝道 感恩最美母親—陪媽媽看一場電影」活動,來自各鄉鎮(街道)、村(社區)的30名貧困母親及子女參加了活動。觀影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為母親們送上了美麗的康乃馨、給媽媽的一封信,並為孩子送上一本書等,大家帶著、鮮花禮物,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走進了崑崙影城。
  • 韓冰創作《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外婆傳承孝道_娛樂頭條_大眾網
    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文化傳統,「孝順」也就成為衡量人的道德標準之一。  在優良傳統的孝道文化中,著名童星經紀人韓冰老師親自為外婆創作了一首佛歌《南無阿彌陀佛》,低吟淺唱中,儘是對外婆深深的愛與祝福!全歌僅 「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歌詞,通過反覆的吟唱,韓冰老師把與外婆多年來的點滴以及對外婆深刻的愛注入旋律裡。  這首佛歌《南無阿彌陀佛》已全網發行,備受大家喜愛傳唱!
  • 傳承千年的孝道文化,其內含究竟是什麼?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哺育之情,對父母的感恩和對生命的敬畏讓我們始終將「孝道」作為衡量民族家庭的道德準則。孝道的意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是萬物存在的本源,而「祖先」是個人生命存在的本源,「孝道」的根本精神是「報本反始」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恩」。
  • 金霖《孝道行天下》萊州舉行 傳播孝道溫暖家鄉
    耿蓮鳳金霖 牛悅敏、金霖、徐金慧演唱《孝道行天下》 張芯金霖 ­  2016年12月30日《孝道行天下》金霖攜群星感恩家鄉演唱會,在山東萊州劇院舉行。­  晚會由《活力青春》、《溫暖印記》和《傳承孝道》三個篇章組成,演唱會在萊州中華武校的武術表演《威武少年》中拉開帷幕,彰顯民族剛勁瀟灑的武功和神韻底蘊。
  • 重陽時節說孝道 孔子後人孔海欽長沙圖書館探討今日之孝道與感恩
    星辰在線10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易彬) 在傳統社會裡,倡導百善孝為先,人之罪莫大於不孝。那麼在現今社會中,如何去懷有感恩之心,弘揚人性的真善美,擯棄假醜惡,共同弘揚人類文明的敬老與孝道精神呢?
  • 老齡化的當代中國如何傳承孝道文化
    在今天,我們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孝文化,一定要在加強黨紀國法學習與教育的同時,把儒家「人倫之公理」的孝道文化,作為維護社會倫理關係和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把孝道文化的傳承、實踐與遵章守紀相聯繫,使孝道文化這種道德規範,擴展為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為準則,成為黨紀教育、社會教育內容的重要補充。
  • 傳承孝道文化,授任愛心人士
    為弘揚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播貢獻者授任、頒發聘書,針對的是長期以來在全國各地弘揚孝道文化、對關愛空巢老人的慰問和宣傳無私奉獻精神。這些義工志願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對老幼事業的熱愛和關懷,實踐了孝道文化傳播正能量。他們在疫情期間,為60歲以上空巢老人和15歲以下留守兒童送福利,這樣的善舉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 現代社會的孝道文化傳承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美德現代化的需要。緬懷先祖。
  • 海滄興祥社區攜手華夏高級技工學校舉辦中華文化孝道教育公益講座
    本次活動由廈門海滄新陽街道興祥社區居委會、福建華夏高級技工學校主辦;祥社區以三社聯動為契機,以「中華文化聖賢《醒來》孝道文化進校園」為主題;指導單位由廈門海滄新陽街道紀工委;協辦由廈門義工聯合會、福建廈門施善義工志願服務大隊;活動邀請了中華文化聖賢國學教育傳播者柯於堯先生為華夏學校學生授課,傳遞孝道文化,傳播正能量。
  • 江西撫州東鄉區傳承「孝道文化」打造特色校園
    」牆旁學習孝道傳承課王早年攝  「吳猛餵蚊、懷橘遺親、鹿乳奉親……」11月18日,在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孝崗鎮中心完小的「孝道」文化牆旁,每周學校的孝道傳承課程,師生們都會圍坐在這裡,聆聽古人的孝道故事和名言。
  • 畢業季唱響青春之歌
    近日,一場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在全國範圍內唱響,高校師生用別開生面的形式告別母校,感恩母校,為新中國70周年華誕獻禮。大學生們在歌唱中深情寄語,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立志建功新時代。
  • 百善孝為先,電影《有家》的孝道文化傳承: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
    導語:在中華傳統文化裡,孝道文化倍受推崇,它包含了孝敬父母、關愛長輩的傳統文化。孝道是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傳統孝道文化既是一種文化理念,又涉及到禮儀制度,蘊含深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新時期下新孝道文化的傳承面臨新的挑戰。有這樣一部電影,它被稱為內地首部講述孝道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2017年1月3日上映的《有家》。
  • 海南:孝道傳遞正能量 20對子女跪拜父親感恩父愛
    活動旨在通過崇孝、頌孝、敬父、傳孝、跪拜、獻茶等古傳統禮儀,讓孩子向父親行孝道表達感恩之心,藉此弘揚中國自古流傳的「孝」文化,向全社會倡導子女感恩父親、孝敬父親的中國傳統良好風尚。  來自海口的18歲少女陳葵在獻茶時流下感激的淚水。「我父母都是盲人,他們撫養我和我哥特別辛苦,但無論有多困難,父母始終沒有放棄我們,對他們很感激。」
  • 翔安音樂教師唱響中華傳統德孝之歌
    廈門網訊(記者 周莉)翔安第二實驗小學音樂教師陳珊昨日從北京載譽歸來,她分別參加了《中國樂壇》2018春節聯歡晚會和2018CCTV《感恩中國》迎春晚會,演唱了孝道歌曲《立德行孝》和《孝是中華無價寶
  • 傳承孝道文化 弘揚家國情懷—魏亞勇同志先進事跡
    2018年,個人被市民政局評選為「優秀共產黨員」,孝道文化研習會被甘州區南街街道授予為「先進社會組織」榮譽稱號。2019年,張掖市孝道文化研習會被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評為「先進社會組識」。  魏亞勇於1982年退役分配至張掖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在職期間,經常組織各類社會團體、門店經營者和企業參與社會公益救助和公益文化宣傳等活動。
  • 用三個維度唱響新時代大運河之歌
    中國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遺產,亦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它既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奇蹟。今天,我們應該用三個維度唱響新時代大運河之歌。從經濟維度,唱響南北發展的大運河之歌。蜿蜒南北千裡水,澆灌那東西萬頃禾。